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叶用银杏资源评价及选优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陈学森  张艳敏 《园艺学报》1997,24(3):215-219
对银杏50个雌株品种和6个雄株类型叶片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雌株或雄株品种或类型间叶片面积、厚度、单叶重及黄酮与银杏内酯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证明了银杏品种或类型间叶片性状存在遗传变异,这种变异与雌雄株无关。初步提出了叶用银杏品种选育的项目和标准,并筛选出了泰山1号、泰山2号和泰山4号3个叶用银杏品种,既可直接推广应用于生产,亦可作为叶用银杏新品种育种的杂交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2.
吴岐奎  邢世岩  王萱  孙立民 《园艺学报》2014,41(12):2373-2382
对叶用银杏种质资源进行黄酮和萜内酯类含量及AFLP遗传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叶用银杏种质资源在黄酮和萜内酯类含量水平和DNA分子水平上都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68份叶用银杏种质叶片提取物成分中银杏苦内酯A、B、C、J和白果内酯B,银杏总内酯,黄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371%、0.0185%、0.0280%、0.0133%、0.0243%、0.1216%、1.7103%。8对AFL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 408条谱带,其中多态带为99.28%,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s指数分别为0.1939和0.3142;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2924 ~ 0.7413之间,平均值为0.4888。种质间基于黄酮和萜内酯类含量分析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基于遗传相似系数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利用黄酮和萜内酯类含量和AFLP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高黄酮和萜内酯类特异种质,对叶用银杏种质资源的评价与保护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季节、光照、极端气候对银杏叶双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银杏叶双黄酮含量最高且稳定;夏季含量降低;秋季在叶片变黄前递增,变黄后含量急速降低。日照时间只要不少于8 h就不会影响双黄酮含量;遮光率为40%~60%有利于双黄酮含量的增加;光质中绿光含量最低,紫光含量最高,说明短波有利于合成双黄酮。  相似文献   

4.
为了综合评价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Turcz.)种质资源的育种价值,对14份蒌蒿种质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4份资源中包括蒌蒿原变种(A.selengensisvar.selengensis)和无齿蒌蒿(A.selengensisvar.shansiensis)两个变种。株高31.04~53.38cm,地上茎节间长2.70~4.16cm、直径0.51~0.61cm,单株分蘖数6.47~14.01个,地上茎产量3.01~6.35kg·m~(-2)、根状茎产量0.26~1.08kg·m~(-2);地上茎干物质含量7.40%~9.60%,蛋白质含量1.83%~2.33%,总糖含量0.46%~0.86%,粗纤维含量0.30%~0.52%。以选育地上茎高产品种为目的时,波阳红梗蒌蒿-3、鄱阳湖野蒿-4是比较适宜的育种材料;以选育根状茎高产品种为目的时,小叶白、小叶青及大叶青为适宜的育种材料。都江堰蒌蒿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是选育芳香气味浓郁品种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5.
1 “雪韭王”的选育经过 开封市通许蔬菜研究所于1995年选育出95-1韭菜株系,通过1995年至1998年三年的观察,发现95-1韭菜单株优系,具有生长迅速,抗病、抗寒性强,叶片较宽,叶片厚,叶色翠绿,叶鞘粗壮,冬季不休眠,是比较好的育种材料。 于1998年从95-1韭菜株系中选出50株优良单株作母本,用西蒲韭菜为父本,进行有性混交→单株自交→株间姊妹交,获得姊妹家系,通过家系比较和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韭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对31个陇东旱塬苹果园苹果树叶片鲜重、干重、含水量、叶厚、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和叶片全N、全P、全K、全Ca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苹果树叶片鲜重、干重、叶厚、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及含水量均表现正常,果园间变异程度不大;叶片全N含量在2.10%~2.50%,果园间变异系数9.02%,弱度变异,平均值2.32%,基本接近标准值2.33%;叶片全P含量在0.12%~0.29%,平均为0.19%,比标准值低0.04%,果园间变幅较大,变异系数为19.33%;叶片全K含量在0.84%~1.94%,平均为1.31%,比标准值低0.21%,变异系数高达21.12%;叶片全Ca含量在1.37%~2.34%,平均为1.80%,远大于标准值1.40%,变异系数11.67%;N∶P∶K=12.2∶1∶6.8。  相似文献   

7.
大棚栽培甜樱桃不同品种间部分生理指标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樱桃为试材,采用连栋大棚栽培方式,研究了不同品种部分生理指标在大棚栽培环境下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叶面积和叶片鲜重差异显著,"红灯"最大,分别为124.09cm2和2.68g,"萨米脱"最小,分别为78.94cm2和1.62g,而叶片干重却差异不显著;叶片组织含水量与相对含水量在各品种间差异性相似,"红灯"均为最大,分别为67.94%、78.92%,"萨米脱"组织含水量最小为55.46%,叶片相对含水量以"美早"最小为66.02%,二者差异显著,各品种间叶片水分饱和亏差异不显著,"美早"最大,"红灯"最小;各品种在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间的差异相似,均以"萨米脱"最大,分别为2.32、0.72mg/g FW,"桑提娜"最小,分别为1.53、0.45mg/g FW,类胡萝卜素含量则以"桑提娜"最高为0.40mg/g FW,"美早"最低为0.28mg/g FW。  相似文献   

8.
以药用植物穿心莲为试材,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4种种植密度(T1:40 cm×40 cm;T2:40 cm×30 cm;T3:30 cm×20 cm;T4:20 cm×20 cm)对农艺性状、碳氮代谢和穿心莲内酯积累的影响,以期为穿心莲合理密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植株株高增加,冠幅和叶绿素a/b下降.单株生物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下降,T3和T4分别较T1降低24.2%和46.2%;相反,T3和T4单位面积产量分别较T1提高1.02倍和1.15倍.T3、T4增加了茎秆中蔗糖的积累,但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叶片和茎秆(T3除外)淀粉积累减少,叶片总氮含量和氮代谢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等活性增加.T4条件下叶片和茎秆穿心莲内酯含量分别较T1下降了23.9%和38.9%.叶片和茎秆中穿心莲内酯含量分别与相应器官中总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叶片中穿心莲内酯含量与淀粉含量也呈显著正相关.综上表明,提高种植密度促进了穿心莲氮代谢,增加了碳水化合物消耗,从而降低穿心莲内酯积累.综合考虑穿心莲产量和内酯含量,以株行距30 cm×20 cm最适宜.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不同营养液配方对娃娃菜育苗的影响,以四季、金娃娃和红芯娃娃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园试配方、荷兰配方和霍格兰德配方娃娃菜苗期各生长指标和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园试配方可以促进娃娃菜根系的生长,根系长达17.33 cm,分别是荷兰配方与霍格兰德配方下娃娃菜根长的1.49倍和1.60倍;霍格兰德配方下娃娃菜的叶长、叶宽、叶片数、株高、茎粗、根鲜质量、茎叶鲜质量最高,分别为6.99 cm、4.31 cm、6.44片、10.93 cm、2.06 cm、2.56 g、25.94 g,说明霍格兰德配方可明显促进娃娃菜地上部形态的发育。经二因素方差分析,荷兰配方下娃娃菜的维生素C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营养液配方;园试配方下娃娃菜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营养液配方。金娃娃的叶长、叶宽、叶片数、株高、茎粗、根鲜质量、茎叶鲜质量均高于其他2个娃娃菜品种,分别为7.57 cm、4.83 cm、7.22片、10.66 cm、2.22 cm、2.99 g、32.33 g;且其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均优于其他2个娃娃菜品种。测定了12个生长和生理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于2009年5~9月采用人工自然光照生长箱(长、宽、高分别为150 cm、120 cm、200 cm)种植番茄,在每天的高温时段(10:00~16:00)进行加湿试验,设置了3个湿度处理,RH分别为:85%~90%(H处理)、65%~70%(M处理),以不加湿RH 35%~40%(L处理)为对照,利用2个番茄品种,研究了在高温(32~35℃)条件下,不同空气湿度对番茄株高、叶片数、茎粗、叶面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湿度处理没有影响番茄叶片数的发育,但是与对照L处理相比,高湿H(85%~90%)处理使番茄株高增加了12%~14%,茎粗增加了7%~15%,叶面积增加了25%~42%,且品种间表现一致。其中,叶面积的提高幅度最大,可达42%。加湿M(65%~70%)处理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效果。说明高温下通过增加空气湿度,可以有效的增加番茄的叶面积,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缓解高温对番茄叶片的灼伤。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澳洲坚果育苗的成活率,确保种苗供应。对桂热1号、Hinde(H2)、Pahala(788)、O.C、344等5个澳洲坚果品种枝条分别采用环剥、萘乙酸、环剥+萘乙酸处理后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环剥+萘乙酸处理5个澳洲坚果品种的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42.9%,新梢较对照多3.9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18 cm;环剥处理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33.6%,新梢较对照多3.3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14.16 cm;萘乙酸处理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24.6%,新梢较对照多2.5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3.92 cm。以环剥+萘乙酸处理嫁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小黄瓜不同基质及不同规格穴盘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适合迷你黄瓜育苗的穴盘和基质,研究了50,70孔穴盘和不同配方基质对迷你黄瓜撒瑞格HA454植株生长和果实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0孔穴盘规格较好,锦大绿金色1号和添加营养启动剂发发得加拿大进口育苗基质最适合作小黄瓜的育苗基质,蛭石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3.
以黄瓜为试材,采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在不同温度下以普通荧光灯为对照,研究纯红光(R)、纯蓝光(B)、红蓝混合光(R/B=5∶5、6∶4、7∶3)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色光处理下黄瓜幼苗生长不良;综合各性状表现,在光强270μmol·m~(-2)·s~(-1)、14h·d~(-1)光周期条件下,当温度控制在8h·d~(-1) 30℃、16h·d~(-1) 23℃时,红蓝光混合配比7∶3处理有利于黄瓜幼苗生长;当温度控制8h·d~(-1) 32℃、16h·d~(-1) 26℃条件下,红蓝光混合配比6∶4的处理有利于黄瓜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色系的“白雪山”、“绯扇”、“澳洲黄金”3个切花月季为试材,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维生素C、阿司匹林及不同月季品种对月季切花保鲜的效果.结果表明:A3B2C1(1.0 g/L维生素C+0.5 g/L阿司匹林+“白雪山”)瓶插寿命效果最好;A1B2C2(0.0 g/L维生素C+0.5 g/L阿司匹林+“绯扇”)的盛花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激素配比对不同基因型菊花再生体系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金菊”、“桃花仙子”、“紫菊”、“黄半球”4个菊花品种为试材,取花瓣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4种基因型菊花丛生芽及根诱导的影响,进而筛选出适宜不同基因型菊花生长的最优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灭菌方法为4% NaClO灭菌45 s;最佳芽诱导培养基“桃花仙子”为MS+6-BA 2.0 mg/L+NAA 0.1mg/L,“紫菊”为MS+6-BA 1.0 mg/L+ NAA0.1 mg/L,“大金菊”和“黄半球”均为MS+6-BA 1.5 mg/L;“大金菊”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 0.05 mg/L+AC 0.4 g/L,其余3个品种均为NAA0.10 mg/L+ AC 0.4 g/L.  相似文献   

16.
通过将香菇、草菇和鸡腿菇分别进行不同程度脱水处理,测定了鲜菇及不同含水量的子实体分别在4℃、室温(15℃)及恒温(20℃、25℃或30℃)条件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食用菌的贮藏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温度越低,各不同含水量香菇的贮藏时间越长;鸡腿菇除鲜菇外多数含水量在4℃低温贮藏没有明显效果。香菇在4℃条件下,含水量达到40%及以下,能长期贮存,而在室温(15℃左右)及恒温20℃条件下,含水量降到30%及以下才能长期贮存;草菇含水量降到40%时,室温下能延长货架期1d,在25℃条件下能延长货架期2d,含水量降到30%及以下在3个温度下均能长期贮存;鸡腿菇在供试3个温度条件下,含水量降到20%及以下才能长期贮存。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秸秆基质的腐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米秸、麦秸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它们和干鸡粪按不同比例配制的基质腐熟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腐熟后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两种秸秆的腐熟过程中其温度变化都是先升高后降低;同种秸秆相比较,加入的鸡粪量越多,温度越高.麦秸基质的C/N比高于玉米秸的;两种秸秆基质中,均是加入的鸡粪的量越多,其C/N比越低.  相似文献   

18.
刘限  黄哲  高增贵  张晓敏 《北方园艺》2011,(17):150-153
以木霉菌出发菌株T21及作用方式不同木霉菌REMI突变株为试材,研究了对番茄灰霉病菌作用方式不同木霉菌突变株间孢子萌发和产孢能力的差异以及对不同温度、pH值的适应性和对碳氮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突变株Ttrm68孢子萌发率最高,为98%;突变株Ttrm25产孢能力最强,极显著高于出发菌株T21.不同木霉菌突变株对温度适应性有所改变,菌株Ttrm68表现出耐高温,在温度高达40℃时仍能生长.不同木霉菌突变株在不同pH值下的培养性状和产孢情况有所改变,菌株Ttrm68在碱性条件下能产厚垣孢子.不同木霉菌突变株对不同碳氮源的利用能力改变较大,菌株Ttrm68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碳氮源,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9.
针式嫁接法与靠接法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蔬菜嫁接是一项费工、费时的作业。传统的嫁接方法有靠接、斜接、劈接、插接等,这些嫁接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蔬菜生产中。针式嫁接法是日本蔬菜生产者开发出的一种新的嫁接方法,主要适用于番茄、茄子、西瓜、黄瓜、甜瓜等果菜类蔬菜。  相似文献   

20.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在260、200、150μmol·m~(-2)·s~(-1)光强下,研究红蓝混合光(R/B=5∶5、6∶4、7∶3)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红蓝光混合的LED灯作为光源时,增加蓝光的比例,可抑制番茄幼苗徒长;综合各性状表现,在光强200~260μmol·m~(-2)·s~(-1)、14h·d~(-1)光周期下,温度控制在25~20℃,红蓝光混合配比6∶4的LED光源有利于番茄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