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2.
3.
4.
为进一步完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通过在秋冬茬番茄上应用膜下滴灌的行下式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分析不同灌水量对番茄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灌水量下秸秆腐熟程度最好;667 m~2灌水量下浮30%较常规处理节水18.71 m~3、增产1 008.84 kg,节水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不同灌溉方法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用田间小区栽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日光温室栽培番茄,普通渗灌、节点渗灌、滴灌和沟灌等4种灌溉方法对番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法对番茄的株高、茎粗均无明显影响,而对果实膨大速度影响显著。其中,第一穗果果径的大小顺序是滴灌〉普通渗灌〉节点渗灌〉沟灌;第二、第三穗果果径的大小顺序相同,均为普通渗灌〉节点渗灌〉滴灌〉沟灌。不同灌溉方法番茄果实的Vc、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总酸度和糖酸比均有显著差异,总的来看滴灌、普通渗灌和节点渗灌的Vc、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而总酸度较低。番茄产量的顺序为普通渗灌〉节点渗灌〉滴灌〉沟灌。节点渗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由此可以得出,从灌溉方法的效果而论保护地栽培番茄应优选节点渗灌。 相似文献
6.
膜下滴灌条件下耕作方式和灌水量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千禧"樱桃番茄为试材,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耕作方式(直接起垄、深松耕后起垄)和灌水量(60%、100%)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探讨番茄水分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深松耕后起垄处理番茄产量比直接起垄处理提高13.56%,差异显著;但深松耕时100%灌水量处理和60%灌水量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同时,耕作方式与灌水量对产量存在互作。降低灌水量可以提高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深松耕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膜下滴灌条件下深松耕60%灌水量时,不但能够保证番茄果实的产量,而且果实的品质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7.
灌水量对大棚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扬州地区春大棚番茄生产中灌水量尚未明确的问题,以番茄主栽品种"金冠一号"为试材,根据番茄作物所需水和各地生产中灌水经验,以及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研究了不同667m2灌水量(60、90、120、150、180m3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为120m3的番茄的平均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最高;667m2灌水量为90m3的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和番茄红素含量最高;因此,120、90m3可分别作为扬州地区春大棚番茄高产量、高品质的灌水量指标。 相似文献
8.
9.
采用番茄叶面积指数模型结合水分吸收模型计算番茄植株每日需水量的方法,研究不同灌水量(CK,经验型灌水量;W1,模型计算灌水量;W2,低于模型计算15%灌水量;W3,低于模型计算25%灌水量)对日光温室基质袋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果实横径、光合速率和地上部干质量等随灌水量的减少呈下降趋势;对照的单株产量最高,为4.66kg,分别比W1、W2和W3处理增产4.3%、23.3%和47.9%,但与W1处理差异不显著;适宜降低灌水量可增加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及VC含量,果实品质提高,其中W3处理最优,W1处理次之;W1处理的水分利用率最高,为51.76kg·m-3,分别比对照、W2和W3处理高出10.3%、0.6%和5.9%。在本试验条件下,W1处理在保证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该复合模型适合日光温室基质袋培番茄水分管理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膜下暗灌(G1)、膜下滴灌(G2)、隔沟交替灌溉(G3)和普通沟灌(G4)4种灌水方式对塑料大棚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番茄的灌溉方式。结果表明:G1、G3和G4 3种灌溉方式较G2灌水方式均显著提高了番茄株高和茎粗。G2灌水量最少,为1 146m~3·hm~(-2),G3次之为1 601m~3·hm~(-2),G1和G4 2种灌水方式灌水量最大,约为2 000m~3·hm~(-2)。G2、G3较G4灌水方式分别节水44.2%和22.1%。G2灌水利用效率最高为48.1kg·m~-3,G1、G4最低为27kg·m~-3。与其它灌溉方式相比,G3显著增加了番茄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而普通沟灌根系干质量最小,根/冠比最低。综上可见,膜下滴灌和隔沟交替灌溉在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可显著降低灌水量,提高灌水利用效率,为塑料大棚番茄合适的灌水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新疆温室滴灌番茄适宜灌水量,在新疆农垦科学院科研基地开展了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灌水量处理对番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番茄株高、茎粗在苗期增长速度较快,随着生育期推进,番茄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阶段,株高、茎粗增长缓慢直至稳定,株高、茎粗总体随着灌水量增大而增大,T4处理最大,T3处理次之,T1处理最小;番茄各生育期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总体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苗期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3:00,而开花结果期与成熟采摘期净光合速率变化为双峰型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及15:00,各生育期气孔导度日变化为双峰型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及15:00;4种灌水量处理的产量大小依次是T3T4T2T1,中高灌水量处理(T3)产量最高,低灌水量处理(T1)最低。综合分析试验结果,中高灌水量处理(T3)下番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与高灌水量处理(T4)无显著差异,并且产量最高,这说明中高灌水量(320m3/667m2)为新疆温室滴灌番茄较为适宜的灌水量。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为了缓解水资源紧缺现状,研究果蔬类科学灌溉,全面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以“朝研229”番茄为试材,研究比较了M畦膜下沟灌溉、膜上灌溉和传统的畦灌对番茄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番茄的株高、茎粗、叶面积,随生育期呈增加趋势,M畦膜下和膜上灌溉处理单果质量与小区产量、667 m2产量无显著差异,但与传统灌溉差异显著,M畦膜下沟灌溉、膜上灌溉比传统灌溉分别节水175.0、200.0 m3/667m2.设施果类蔬菜灌溉采用M畦膜下沟灌具有节水、节肥、增产、省时省工,提高水分生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为了明确结果期水分调控对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千禧和红玉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40%~50%、60%~70%、80%~90%)下日光温室冬春茬和秋冬茬樱桃番茄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樱桃番茄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 含量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也明显提高;但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以及单果质量、产量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通过熵权法和TOPSIS 法相结合,综合分析樱桃番茄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各项指标,得出樱桃番茄结果期最佳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0%~5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