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易晓华  何华  金静 《北方园艺》2015,(21):172-177
以处理后的番茄土样为试材,设置增氧和不增氧2种处理,增氧的处理方式为对盆栽灌溉5‰的双氧水,不增氧处理方式则为灌溉煮沸冷却后的水。分别对以上2种处理灌溉不同水量,获得土壤含水量分别为50%~55%、65%~70%、80%~85%的土样,用稀释涂布法测土壤中的微生物量。结果表明:在不增氧处理中,土壤含水量在50%~55%时细菌和放线菌有最大微生物量,土壤含水量为80%~85%时,真菌有最大微生物量;增氧处理中,放线菌在土壤含水量在50%~55%时有最大微生物量。在不同的含水量下,不增氧处理中的土壤微生物量都比增氧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大;在增氧处理中,不同含水量下细菌和真菌变化不大,放线菌的量最大。  相似文献   

2.
将莴苣和芹菜2种作物分别与番茄套作,研究了套作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根系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明确不同套作模式对番茄连作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处理可以显著增加连作土壤中微生物总量、细菌数量和细菌/真菌比例,显著降低真菌数量,同时提高土壤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从而减轻连作对番茄生长的影响,提高番茄产量,缓解番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3.
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蘖洋葱和番茄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研究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番茄单作相比,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改变了番茄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为优势细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优势真菌门;在纲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提高了具有有益潜力的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和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的相对丰度;在目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提高了鞘脂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和丙酸杆菌目(Propionibacteriales)的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小囊菌...  相似文献   

4.
以普通栽培型番茄"辽园多丽"为试材,采用不同粒径保水剂进行土壤拌施,研究了其对番茄幼苗根际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径保水剂均降低了根际土壤中细菌的数量,提高了真菌的数量,大粒和中粒保水剂处理提高了放线菌的数量。不同粒径的保水剂处理均降低了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提高了蔗糖转化酶的活性;中粒和粉末状的保水剂处理提高了蛋白酶的活性;大粒和中粒保水剂提高了多酚氧化酶活性;中粒保水剂处理提高了脲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EM(Effective.Microorganisms)对连作大蒜不同发育期干物质累积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EM对土壤细菌、真菌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促进率随大蒜发育期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蒜薹伸长期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益生菌对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影响,利用稀释平板计数法,记录了益生菌施用后几种蔬菜苗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施用益生菌后,蔬菜苗床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多,并随着益生菌施用浓度的增加,不同蔬菜苗床土壤微生物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茄子、黄瓜、甘蓝施用浓度分别为0.3%、0.5%和0.7%。  相似文献   

7.
以1年种植(新植园)和3年连作百香果园根际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变化,以期为克服百香果连作障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相比新植园,3年连作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显著降低,细菌群落丰富度,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增加。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在门分类水平上,3年连作园根际土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5.86个百分点和2.21个百分点;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减少了3.40个百分点,子囊菌门(Ascomycota)减少了28.41个百分点,而毛霉门(Mucoromycota)增加了14.73个百分点。在属分类水平上,3年连作园根际土壤中γ-变形菌纲中未分类属unclassifiedGammaproteobacteria、黄单胞杆菌科未分类属unclassifiedXanthomonadaceae相对丰度显著增加,酸杆菌门中Gp2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子囊菌属(Archaeo...  相似文献   

8.
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葫芦科1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作为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经济效益显著,但连作障碍已成为制约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前人研究表明,作物轮套作是克服土壤连作障碍的有效方法之一。对黄瓜轮套作的研究与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了轮作黄瓜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及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肥处理对南疆温室蔬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疆塔里木盆地西缘城市喀什市的蔬菜温室为试验对象,测定温室土壤20 cm处的耕作层的微生物种类、生物活性和生物量碳氮等指标,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南疆温室蔬菜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明显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目和活性,有机肥种类对土壤中生物活性有一定的影响;适量施用化肥能一定程度提高根际土壤中生物量碳和氮的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蚯蚓粪对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试材,设置单施蚯蚓粪试验和蚯蚓粪配施化肥试验2组处理,研究蚯蚓粪对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利用蚯蚓粪有机肥改良保护地栽培土壤肥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单施蚯蚓粪和蚯蚓粪配施化肥处理均能显著增加番茄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并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过氧化氢酶与脲酶活性.各处理表现的效果不同,2组试验中,60%~100%蚯蚓粪处理显著增加细菌数量,40%~100%蚯蚓粪处理显著增加真菌数量,20%~80%蚯蚓粪处理显著增加放线菌数量;20%~80%蚯蚓粪处理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且随着蚯蚓粪含量的递增而递增;40%蚯蚓粪处理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的幅度最大,脲酶活性则随蚯蚓粪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以西瓜为试材,在黑龙江省内11种典型栽培模式背景下种植西瓜,研究了西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栽种西瓜后明显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其中处理D(西瓜/西瓜)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以及细菌的丰富度最低,并且与大多数处理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真菌的多样性与土壤的电导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经测序后发现,大部分的细菌属于链球菌属、放线菌、拟无枝酸菌、芽单胞菌门等;真菌类群为赤霉属、链格孢属、毛壳菌属、隐球菌属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大棚基质栽培的大蒜在单、套作条件下生长及产量的差异,设置番茄单作、番茄/大蒜
套作、大蒜单作3 个处理,测定大蒜生长量、产量及基质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番茄套作的大蒜形态指
标显著低于单作大蒜;套作显著降低了大蒜的鳞茎质量和总产量,同时显著提高了独头率和独头蒜产量。
番茄/大蒜套作土地当量比高达1.56,具有明显的套作优势。在及时摘除番茄老叶、精细管理的栽培措施下,
套作大蒜独头率高达58.1%。大蒜单、套作基质的氮、磷、钾含量均较高,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细菌和放
线菌数量也无显著差异,套作大蒜生长的限制条件是光照。  相似文献   

13.
通过草莓套种樱桃番茄密度试验,对草莓和樱桃番茄抗病能力、产值、产量进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显示,667 m2草莓套种1 200株樱桃番茄、在3月中旬套种,樱桃番茄和草莓无明显共生病虫害,产量、效益等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不同灌水方式对番茄品质、土壤养分及地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设施条件下膜下暗灌(G1)、膜下滴灌(G2)、隔沟交替灌溉(G3)和普通沟灌(G4)4种灌水方式对番茄植株产量、品质、土壤养分状况及地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方式下番茄产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差异不显著。与空气温度相比,不同灌水方式地下15 cm处土壤日均温度均有所提高,在气温低的情况下尤为明显;与隔沟交替灌溉(G3)相比,其它3个灌溉处理均显著提高地下15 cm处土壤日均温度,平均增幅为2℃。隔沟交替灌溉(G3)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7.1 mg·kg-1,显著高于其它灌水方式。膜下滴灌和隔沟交替灌溉显著降低了矿质态氮淋溶。综上可见,膜下滴灌和隔沟交替灌溉在不降低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降低土壤硝态氮淋溶,为设施番茄适宜的灌水方式。  相似文献   

15.
百合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亮  程智慧  周艳丽  董小艳  魏玲 《园艺学报》2008,35(7):1031-1038
 在自然生长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品种百合在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类、数量和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百合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以细菌最多,对百合的根际效应也最敏感;其次为真菌,再次为放线菌。不同生育阶段以显蕾期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最多,但显蕾期以后二者根际效应方向相反;根际土壤真菌的数量和根际效应在鳞茎充实期均达到最大。土壤脲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百合生育期内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即在显蕾期形成峰值,根际效应显著,随生殖生长的推进其活性及根际效应均逐渐减弱;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先上升后下降,根际效应不明显。在百合—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体系中,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酶活性明显受到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不同间作模式对设施黄瓜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小麦、大豆、燕麦为伴生作物与黄瓜间作,研究其对黄瓜生长发育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间作处理均使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土壤总孔隙度显著提高;整个生育期内各间作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盐分积累,生育后期黄瓜—小麦处理的土壤EC值下降幅度最大,比对照下降38.96 %;黄瓜—小麦和黄瓜—燕麦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各间作处理明显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的区系组成,使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土传病菌数量降低,以黄瓜—小麦处理最明显,尖孢镰刀菌3个时期的平均数量比对照下降了69.44 %;各间作处理明显促进了黄瓜生长和产量的提高。黄瓜—小麦间作的综合效果最好,达到了缓解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以辣妹子和新羊角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施用根际促生菌对辣椒生长和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P1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对2个品种辣椒植株株高、干质量、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全氮和全磷含量的促进作用均显著高于其它4个菌株处理,并改变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  相似文献   

18.
2003-2004年对夏季极端炎热干旱的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哈密瓜套种棉花田的根际气温、地温以及哈密瓜根部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套作棉花后,瓜根际气温较大田明显降低;根系主要分布的耕层土壤随土深的增加,温度变幅减缓,瓜根部及根茎部病害发生率也随之大大降低,尤其是疫霉病的发生率由13.1%降低到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