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果树学报》2016,(3)
【目的】确定甜柿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适宜值,为优质高效甜柿园建设和利用叶分析指导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陕西省眉县境内26个园块‘阳丰’甜柿果实样品的7个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转化,采用SA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以主成分贡献率为权重计算样品前5个主成分分值与相应权重之积的累加和,得到综合分值,依此将样品划分为优质果园样品和普通果园样品。通过对优质果园的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分析得到甜柿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适宜值。【结果】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9.2%,第1主成分主要反应了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单宁的信息;第2主成分主要反应了单果质量和维生素C的信息;第3主成分主要反应了糖度和可滴定酸的信息;第4主成分主要反应了果形指数和可滴定酸的信息;第5主成分主要反应了可溶性单宁的信息。26个样品中有12个优质果园样品,14个普通果园样品。‘阳丰’甜柿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范围为N 1.88%~2.20%、P 2.29~4.19 mg·g-1、K 3.4~11.62 mg·g-1、Ca 21.19~39.78 mg·g-1、Mg 5.15~7.95 mg·g-1、Fe 210.94~361.72 mg·kg-1、Mn 446.05~1177.85 mg·kg-1、Zn 21.67~70.07 mg·kg-1、Cu 0.11~20.89 mg·kg-1。【结论】根据甜柿营养需求对果园进行营养管理是提高果园果实品质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3.
甜柿是柿的一种,阳丰甜柿是从日本引进的完全甜柿品种,其树形高大,树势强健,树姿直立稍开张,枝条与节间较为粗短,分枝较多,容易密生。果实于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平均单果质量250克,果皮橙黄色或橙红色,外形扁圆,果面有纵沟,顶部稍凹陷,横断面呈现较为规则的方形,果肉红黄色,肉质细密松脆,果汁较少,果味甜,少籽,品质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果农增收致富的重要选择。通过总结渭南地区多年来的甜柿管理经验,从甜柿建园、苗木选择、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以期为广大栽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甜柿新品种阳丰 ,为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安艺津支场于 1990年育成 ,亲本为富有×次郎 ,于1996年引进并定植于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 ,经过近 7年的观察 ,表现果个大、品质优、外观美 ,且早果、丰产、抗炭疽病 ,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种植。1 建园及栽植 阳丰对肥水要求较为严格 ,喜深厚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 ,瘠薄坡岗地应挖宽、深各 1m的通槽改土 ,每 6 6 7m2 分层施入有机肥 5 0 0 0~75 0 0kg ,同时混入 10 0~ 15 0kg过磷酸钙。栽植行株距为 4~ 5m× 2~ 3m ,定植时 ,苗木根部务必蘸稀泥浆 ,并浇足定根水 ,以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孙吉禄;李磊;李少旋;张蕊芬;王军伟;吕享华;逄超;于福顺 《西北园艺》2024,(6):56-58
2019年春引进阳丰甜柿2年生苗木进行定植试验,第2年即成花结果,5年生树平均株产15 kg,表现出丰产、稳产特性。成龄树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果实大小均匀,平均单果质量250 g,经济性状好,成熟期一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1%,耐贮运。总结了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及病虫鸟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7.
8.
9.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角杯乡西辛村于2006年前后,从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引入“阳丰”甜柿并进行栽培研究,经过观察和测定其经济性状、结果习性、物候期等。结果表明:“阳丰”甜柿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角杯乡西辛村长势强,成花率高,结果性强,从萌芽到果实成熟152 d左右,为中熟甜柿品种。平均单果质量185 g,最大可达283 g,十五年生柿树平均每667 m2可产鲜柿3 000~4 000 kg。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9%左右,10月上中旬成熟,成熟后,果实外表皮深橙红色,有白色果粉,肉质硬且脆、无核并且耐储存,货架期长达45 d左右,丰产性好,易于管理,在果农、收购商及国内外市场上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0.
11.
对广东郁南7个代表性沙糖桔果园土壤和结果树叶片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坡地果园的酸度比水田果园大。土壤质地以黏土和黏壤土为主,其中砂页岩坡地果园土壤质均为黏土,而花岗岩坡地为粉砂质黏土,水田改种的多为黏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土壤全氮主要在中等至偏低水平之间;坡地果园的有效磷大多偏低,水田果园有效磷处于适量至高量水平;缺磷和缺钾的主要是坡地果园,而高磷和高钾的主要是水田果园。土壤交换钙、交换镁和有效硼普遍缺乏,有效铜、有效锌个别缺乏,部分果园缺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硫含量普遍较高。沙糖桔结果树周年叶片营养状况存在动态变化,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高的果园其叶片磷钾水平并不是全都相应提高。叶片氮、磷、钾、铜平均含量在开花期最高,此期氮、钾、铜含量均处于适量范围,磷则高于适量范围;叶片氮、磷平均含量在幼果期最低。叶片钙含量在果实成熟期最高。叶片镁含量低于适量水平的情况较多。叶片铁、锰含量从开花期最低至成熟期达到最高;地下水位较高的果园叶片锰含量全年每个生育期均较高。 相似文献
12.
13.
比较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及其种类浓度和培养时间对‘富有’和‘次郎’两个甜柿(Diospyros kaki Thunb. ) 品种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再生的影响。TDZ诱导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再生的能力很强, 在含ZT 0.5 mg·L - 1的培养基中, 愈伤组织的形成率达96% , 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率达80%以上,由0.5 mg·L - 1 TDZ诱导形成的富有和次郎愈伤组织, 在含有ZT 0.5 mg·L - 1的1/2DKW培养基培养30 d,不定芽分化率均达96%以上, 平均芽数分别为7.8和5.4, 所得再生苗的生根率近75%。 相似文献
14.
15.
对柿饼在人工干制过程中单宁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柿果脱涩初期,ST含量逐渐降低,IST含量相应增加,TT基本保护不变,但在脱涩后期,经脱涩剂脱涩处理的柿果,在干制过程中ST出现滞后期,随着脱涩剂浓度增加,滞后期出现时间提前。未经脱涩剂脱涩处理的柿果或干燥温度大于65℃时,在干制过程中未出现滞后期。ST、IST及TT在整个人工制过程中都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当人工脱涩处理时间超过48小时,滞后期在干燥前人工脱涩期间出现;脱涩处理时间超过60小时,柿子变软而无法削皮。设计柿饼脱涩干制工艺时,脱涩剂浓度和脱涩时间的选择以使ST极大值即将大值即将出现且柿子尚未变软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七至八年生嫁接灵武长枣(砧木为酸枣)为试材,分析灵武长枣叶片养分、果实品质随物候期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果期灵武长枣叶片营养及果实品质的相关关系,从而明确灵武长枣叶片养分、果实品质年动态变化规律及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指导果园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1)灵武长枣叶片全氮含量维持在0.98%~1.82%,在主要物候期内的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叶片全磷含量维持在0.11%~0.68%,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片全钾含量维持在0.93%~3.30%,在主要物候期内的变化波动较大;2)灵武长枣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维持在3.04%~22.25%,在主要物候期内的变化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果实有机酸含量维持在0.13%~0.28%,呈现明显的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果实维生素C含量维持在263.94~734.50mg·(100g)-1,呈明显的下降趋势;3)叶片氮、磷、钾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与叶片营养元素间均存在负相关关系,而果实维生素C含量却与叶片营养元素存在正相关关系;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二者均与果实维生素C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综上所述,灵武长枣叶片营养与果实品质动态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且果实品质的形成受到叶片全氮、全磷及全钾的综合影响,在施肥时应充分考虑到氮、磷、钾之间的协同作用;同时,白熟期后的追肥环节对果实良好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以三角枫插穗为试材,采用不同种类、浓度的生长素进行处理,分别于春夏秋3个季节进行扦插繁殖试验,并以夏插生根插穗的韧皮部为材料,研究三角枫扦插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清水浸泡)比,用100mg·L~(-1) NAA+100mg·L~(-1) IBA浸泡插穗3h生根率最高(77%),生根指数为34.28cm;在插穗生根过程中,该处理与对照插穗韧皮部营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相似,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下降-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可溶性淀粉含量为"下降-上升-下降-上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上升-下降-上升";100mg·L~(-1)NAA+100mg·L~(-1) IBA浸泡插穗3h明显提高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促进了可溶性淀粉含量的降解转化;在缩短不定根发生周期方面,生长素处理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锥栗种仁发育期叶片与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芒仔’锥栗为试材,对其种仁发育期营养枝叶片、结果枝叶片及果实(种仁、刺苞、果皮 + 种皮)中N、P、K、Ca、Mg、Mn、Fe、Zn、Cu 矿质元素含量及果实不同组织质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坚果从幼胚发生期至成熟期为种仁发育的关键时期,坚果、种仁和淀粉干质量较前期都有显著增长,分别增加了6.14 g(92.4%)、4.97 g(99.43%)及3.82 g(99.92%)。在种仁发育期,营养枝及结果枝叶片中Cu 含量呈显著下降变化,P、Zn 含量波动上升;果实刺苞中Ca、Fe、Cu 含量显著下降,Zn 含量上升后下降,其余元素变化甚微;果皮 + 种皮中N、P、K、Mg、Cu 含量前期变化甚微,后期显著下降,Ca、Zn 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种仁中N、P、K、Ca、Mg、Mn、Fe、Zn、Cu 含量均呈降低变化,种仁中各元素总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采收前1 周Ca、Mg、Mn、Fe、Cu 总量呈明显降低。种仁内淀粉总量与结果枝叶片及营养枝叶片中Cu 含量,刺苞中Cu 含量,果皮 + 种皮中K、Mn 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刺苞中Fe 含量,果皮 + 种皮中P、Mg、Cu 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种仁中的N、P、K、Mg、Mn、Fe、Zn、Cu 总量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苹果叶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通过采样分析及肥料定位试验, 研究了采样时期、品种、砧木、产量、施肥等因素对苹果叶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苹果叶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明显; 富士、秦冠、红星、金冠、嘎拉等5个苹果品种间的叶N、P、Ca、B、Mn、Zn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M9、M26、M7、MM106矮化中间砧(新疆野苹果基砧) 和新疆野苹果乔化砧上, 苹果品种间叶营养元素含量存在差异, M9的K、Fe高而其余元素含量偏低, M26的Mg、Mn、Zn高而K、Fe低, M7的N、P、Cu、Fe、Zn较高, MM106的N、Mn高而K低, 乔化砧的Fe高而Cu、Zn低; 不同产量水平果园间叶营养元素含量不同, 高产果园较低产园N、Mg、Zn元素含量高而P、K含量低; 施肥提高叶K含量效果明显, N次之, P效果缓慢。 相似文献
20.
杏花芽分化期芽和叶片核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用摘叶法确定兰州大接杏从6月初至7月10日左右为花芽生理分化期,7月中旬开始进入形态分化。整个分化期芽中DNA含量变化呈双峰曲线,第1个高峰在生化分化后期,第2个高峰出现在大部分雌蕊、雄蕊进入分化时;RNA/DNA比值也呈双峰曲线,两个高峰出现的时间恰在DNA两次高峰出现之前;RNA和总核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生理分化期持续上升,果实成熟前短时下降,进入形态分化期后快速增加,并保持高水平。叶片中DNA含量在生理分化期增加并在后期出现高峰,RNA/DNA比值一直下降;形态分化期总核酸、DNA、R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变化与芽内同期变化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