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筛选防治紫薇长斑蚜的高效、安全药剂,选取7种较新颖的杀虫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48 h,不同杀虫剂对紫薇长斑蚜的毒力由大到小顺序为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苦参碱烯啶虫胺螺虫乙酯噻虫嗪吡蚜酮,LC_(50)值分别为1.36、1.71、1.93、2.11、2.61、3.23、6.68 mg·L~(-1)。田间药效结果表明,50%氟啶虫胺腈WG、10%氟啶虫酰胺WG、0.3%苦参碱AS、22.4%螺虫乙酯SC、25%噻虫嗪WG对紫薇长斑蚜持续控制效果相对突出,药后14 d防效均在90%以上,且试验过程中各药剂处理均未见明显药害发生。结构新颖的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及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对紫薇长斑蚜具有较高的室内毒力和优异的田间防效,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培  符伟  唐涛  张卓 《中国瓜菜》2021,(4):117-121
以新甜瓜为试验材料,通过小区试验评价了25%噻虫嗪WG、70%吡虫啉WG、10%氟啶虫酰胺WG及50%氟啶虫胺腈WG各3000倍液灌根处理对设施大棚甜瓜瓜蚜、烟粉虱和朱砂叶螨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主要害虫的发生与作物季节有关,空白对照处理最高虫量分别为33.88、92.30和480.80头·株-1。噻虫嗪、吡虫啉、氟啶虫胺腈及氟啶虫酰胺灌根处理显著抑制瓜蚜种群数量,而对烟粉虱种群数量无显著影响。噻虫嗪和氟啶虫酰胺灌根处理显著抑制朱砂叶螨种群数量。因此建议在设施甜瓜生产实践中,采用噻虫嗪和氟啶虫酰胺灌根处理可有效防控瓜蚜和朱砂叶螨危害,而氟啶虫胺腈灌根处理仅可用于控制瓜蚜危害;吡虫啉灌根处理虽能有效控制瓜蚜危害,但同时导致朱砂叶螨种群数量上升,应当慎重施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室内药效试验评价氟啶虫胺腈、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灭幼脲、毒死蜱和辛硫磷6种杀虫剂对铜绿丽金龟成虫、卵和初孵幼虫的防治效果,为合理化学防治铜绿丽金龟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药剂浸叶胃毒法处理铜绿丽金龟成虫,分别调查药后1、3、5、7 d死亡率,并对6种药剂各质量浓度处理进行回归分析,计算LT50和LT95值。参照杀虫剂点滴法、浸渍法和浸虫法处理铜绿丽金龟卵,并于药后15 d调查卵孵化数、初孵幼虫死亡数量。【结果】6种药剂对铜绿丽金龟成虫的杀虫效果高低顺序依次为毒死蜱辛硫磷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氟啶虫胺腈灭幼脲。回归分析发现,对成虫速效性最好的是毒死蜱,其LT50和LT95值均小于1 d。辛硫磷、氯虫苯甲酰胺次之,氟虫双酰胺、氟啶虫胺腈和灭幼脲较差。对卵孵化率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毒死蜱辛硫磷氟虫双酰胺灭幼脲氯虫苯甲酰胺氟啶虫胺腈;对初孵幼虫死亡率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氟啶虫胺腈辛硫磷灭幼脲氟虫双酰胺。【结论】推荐在铜绿丽金龟成虫发生期,喷施毒死蜱400 mg·L-1、辛硫磷400 mg·L-1和氯虫苯甲酰胺175 mg·L-1可有效控制其危害,达到良好防治效果。在卵和初孵幼虫期,利用毒死蜱200~400 mg·L-1、氯虫苯甲酰胺87.5~175 mg·L-1和辛硫磷200~400 mg·L-1浇灌土壤,可有效控制其卵孵化并毒杀初孵幼虫。  相似文献   

4.
正丁氟螨酯丁氟螨酯是一种新型杀螨剂,商品名称为金满枝。该杀虫剂属呼吸抑制剂,主要影响昆虫体内代谢系统发挥作用。具有良好的触杀效果,速效性、持效性和防治效果均大幅度优于常规杀螨剂螺螨酯和阿维菌素。丁氟螨酯对螨卵的活性相对较低,但对若螨、幼螨、成螨阶段均具有很高的活性,且对若  相似文献   

5.
不同农药对丽蚜小蜂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是温室蔬菜的主要害虫,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对其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国内已实现商品化生产,应用前景广阔。由于我国温室蔬菜的病虫种类较多,通常采用化学防治措施,但化学农药对寄生蜂的安全性研究较少,因此明确常用农药在通常使用浓度下对丽蚜小蜂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6种杀螨剂对苹果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均按推荐浓度施用。结果表明,30%腈吡螨酯SC3000倍液和20%丁氟螨酯SC 2000倍液对苹果红蜘蛛防治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为显著,施药后3~20天防治效果均在97%以上。110g/L乙螨唑SC 5000倍液的速效性较差,持效性显著,药后10天、15天的防效分别为84. 7%和86. 5%。240g/L螺螨酯SC 4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为稳定,药后3~20天的防治效果均在82%以上。在苹果安全生产中,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推荐30%腈吡螨酯SC、20%丁氟螨酯SC、110g/L乙螨唑SC和240g/L螺螨酯SC合理轮换使用防治苹果红蜘蛛。  相似文献   

7.
《北方园艺》2021,(7):13-13
1.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出"无虫苗"为主要措施,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2.生物防治。可人工繁殖释放丽蚜小蜂,当温室辣椒上白粉虱成虫在5头·株-1以下时,按15头·株-1的量释放丽蚜小蜂成蜂,每隔2周1次,共3次,寄生蜂可在温室内建立种群并能有效地控制白粉虱为害。3.物理防治。黄色对白粉虱成虫有强烈诱集作用,在温室内设置黄板(1.00m×0.17m)纤维板或硬纸板,涂成橙黄色,再涂上一层勤油,每667m2放32~34块诱杀成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采用室内浸叶法和大田试验法,测定了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WP)、10% 烯啶虫胺水剂(AS)、1.8% 阿维菌素乳油(EC)、10% 溴氰虫酰胺悬浮剂(SC)、2.5% 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EW)、4.5% 高效氯氰菊酯EC、0.3% 苦参碱AS、240 g·L-1 螺虫乙酯SC、25% 噻虫嗪水分散粒剂(WG)等9种药剂对芹菜蚜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除螺虫乙酯外,噻虫嗪、烯啶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吡虫啉、溴氰虫酰胺、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对芹菜蚜均有较高的毒力。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9 种药剂对芹菜蚜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 d 和7 d 的防效均高于98%,且均未对芹菜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9.
1 利用天敌昆虫 保护和利用自然界害虫天敌是生物治虫的有效措施,成本低、效果好、节省农药、保护环境。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南方柑橘产区引进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北方果区引进日本蜂防治苹果绵蚜以来,均已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因此,在果树上要积极利用瓢虫、草蛉等捕食性天敌和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防治害虫。瓢虫主要捕食蚜虫,也捕食叶螨、梨园蚧等,草蛉主要捕食蚜虫、叶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灭幼脲对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的直接致死效果及对后续各虫态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浸渍法,用3种杀虫剂分别处理2种食心虫的卵和老熟幼虫。【结果】氟虫双酰胺200 mg·kg-1和氯虫苯甲酰胺50 mg·kg-1、25 mg·kg-1虽能显著降低梨小食心虫卵孵化率,但幅度较小。各药剂浓度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初孵幼虫死亡率。3种药剂基本不影响桃小食心虫卵孵化,但灭幼脲和氟虫双酰胺各浓度处理可显著提高初孵幼虫死亡率。氯虫苯甲酰胺降低了梨小食心虫的化蛹率、成虫羽化率,对F1代卵的孵化也有抑制作用。灭幼脲只影响处理当代虫的发育变态,对F1代卵孵化没有影响。除氯虫苯甲酰胺25 mg·kg-1处理外,其他药剂处理均可抑制桃小食心虫幼虫化蛹。所有试验药剂处理均显著抑制桃小食心虫的成虫羽化和产卵,其中氟虫双酰胺200 mg·kg-1、灭幼脲200mg·kg-1和100 mg·kg-1处理的桃小食心虫均不能产卵。【结论】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认为氟虫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和灭幼脲对2种食心虫的初孵幼虫具有高杀虫活性;虽然对老熟幼虫直接致死效果低,但可以抑制其发育变态及繁殖,缓慢降低种群数量,起到控制害虫的效果。因此,在生产上使用上述3种杀虫剂防治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时,建议在卵期和幼虫脱果期喷药,便于及时控制食心虫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