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项目名称:加强高粱与珍珠粟籽粒在家禽饲料业中的应用。以促进亚洲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Enhanced ulilization of sorghum and pearl millet grains inpoultry feed in duStry to improve livelihoods of Small-scale farmers in Asia)项目执行机构:ICRISAT,Patancheru,Andhra Pradesh,India高作物产量并加强收获、包装、贮存及市场运作的经验。本项目的实  相似文献   

2.
ICRISAT 的遗传资源室认为,高粱的有色籽粒品系包括:无种皮但有带色果皮的红粒系,有种皮且有带色果皮的褐粒系,以及有种皮却无红色或褐色果皮的白粒系。在本研究起始的1983年,ICRISAT 已收集了约19925份  相似文献   

3.
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保存的高粱种质资源,截至1983年2月份已达22466份。最近,从12个国家新征集到2697份种质,预计1983年检疫完毕,这样ICRISAT保存的种质资源将增加到25163份,其中有13个野生高粱种的278份材料。所有这些种质都贮藏在中期冷库(温度4℃,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单地回顾过去十年间高梁研究各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遗传资源过去十年间,ICRISAT 中心的 Is 世界品种资源中增添了许多材料。新资源来自印度以往被忽略的地区、苏丹东部、埃塞俄比亚西部、坦桑尼亚、肯尼亚、索马里。  相似文献   

5.
国外引种花生对黄曲霉菌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是1999年上半年引自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的84份花生种质,于1999年秋植繁育出来的籽仁,经人工接种对黄曲霉菌侵染的抗性鉴定结果。其中高抗材料4份;中抗材料11份;中感材料34份;高感材料35份。这些抗原种质可以作为抗病育种中的抗原亲本作用。在花生对黄曲霉菌的抗性鉴定中,氯化汞仍然是重要的消毒剂之一,不宜倡导浸种法,拌种法仍然是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1981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印度海得拉巴的国际热带半干旱作物研究中心(ICRISAT)举行了一次国际性的高粱粒用品质专题讨论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rghum Grain Quality)。来自世界各地的七十余名高粱专家和育种工作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共宣读了有关控制高粱籽粒食用品质的特性、提  相似文献   

7.
1981年11月初,在南印的海得拉巴国际热带半干旱作物研究中心(ICRISAT)召开了题为“八十年代的高粱”(Sorghum in theEighties)的大型高粱专题学术讨论会。来自六大洲的245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国际会议。代表中有经验丰富的老一辈高粱专家,也有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青年高粱科技工作者。大  相似文献   

8.
亚洲高粱研究协商会于1991年9月16日至19日在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亚洲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尼伯尔、缅甸、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会议还邀请澳大利亚、美国高粱谷子组织(INT-SORMIL)和苏联全苏高粱科学研究所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粮农组织(FAO)和美国农业部(USDA)的代表参  相似文献   

9.
国际热带半干旱作物研究所(简称ICRISAT)的主要研究目标之一,是改善该地区主栽作物高梁、谷子籽粒产量及营养品质等性状的遗传潜力。通过长期的种质收集和利用转换已部分地实现了这一目标。该所的资源研究工作由遗传资源部负责。遗传资源部正式成立于1979年。但其高粱资源早在1957年就经 K.O.Rachie 之手由墨西哥引入印度。二十余年间高粱种质资源迅速增加。现在它们分别保存在美国柯林斯堡和 ICRIS-  相似文献   

10.
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正在寻找和培育抗虫源。虽然当地每年可以种植两季作物,并且害虫在雨后季的自然侵染只有中度水平,但仍须充分重视害虫的为害问题,以便改善获得抗性水平可靠数据的机会。高粱禾螟(Chilo,partellus Swinhoe)是印度和东非低洼地区最主要的高粱害虫之一,并且在热带半干旱(SAT)地区的其他地方也发生并且  相似文献   

11.
花生品种Robut33—1和根瘤菌菌株NC92,为一优良共生固氮组合,巳有报道,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在印度进行了多年田间接种试验,均获得显著增产效果。增产率在2.8-40%,我们从国外引进这一共生固氮的优良组合,研究并评价它在我国(武汉)田间条件下的反应。于1984年在本所农场进行了花生根瘤菌NC92的田间接种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辽杂13号的杂交组合为12A/0-30,其母本是以印度国际半干旱研究所(ICRISAT)配制的(BTX623/CS3541)/B.Bulk的幼胚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产生再生植株,再选优回交育成的;父本是在辽宁具有良好配合力的常用恢复系0-30.该品种经多年省区域试验和多点生产试验后,于2001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只有选育出优良的高粱亲本系,才能组配出优良的杂交种,且优良亲本系的选育必须具备选育亲本种质的遗传多样性。ICRISAT研究了727对高粱不育系、873个恢复系和1 451个品种的地理分布多样性和分类多样性,这些来自五大洲的选系分属5个高粱族和8个中间族。许多研究表明,高粱杂交种产量的不断提升是由杂交亲本的逐步改良获得的,是由加性遗传效应累积的结果。欲培育出优良的杂交亲本,必须增加选育种质材料的遗传宽度,提高其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全世界已收集到的高粱种质资源168500份,其中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有36774份,占总数的21.8%,美国42221份,占25.1%,印度20812份,占12.4%,中国12836份,占7.6%,其他国家合计55857份,占33.1%。1CRISAT和主要国家对高梁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鉴定和评价,从中筛选出许多具有优良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性性状的种质,满足了高梁遗传改良的需要,成为当代人类和未来人类有价值的资源。  相似文献   

15.
由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农业气候研究室主持召开的食用豆类作物农业气候学研讨会议以及亚洲豆类作物协作中心主持召开的协调员会议于1988年12月5日至17日在印度海德拉巴半干旱所内举行。南亚和东南亚的11个国家即孟加拉、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的农业气候学专家、协调员和半干旱所的科学家以及某些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共97人出席了会议,中国有2名代表参加。 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亚洲食用豆类协作网(Asian Grain Legumes Network)  相似文献   

16.
石永顺  王艳秋 《杂粮作物》2003,23(5):304-304
自从周光宇提出染色体水平以下的DNA片段杂交的假设,并设计了外源DNA导入植物的技术以来,国内外将外源DNA导入到水稻、棉花、小麦等植物中,获得了性状变异的子代。这种分子杂交育种法,提供了克服远缘杂交障碍、缩短育种时间、快速引起变异的新途径。近年来,我们通过花粉管途径,将外源DNA导入到高粱中,并获得了性状变异材料。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受体材料:ICSB12从印度ICRISAT(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引进ICSA12和ICSB12一对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IC SA12在籽粒产量上具有相当高的一般配合力,而且由其组配的杂交…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叶》2012,(4):24-24
2011年6月27日,深深宝定向增发终于完成,总共募集资金6亿元,募投项目包括两大方面,一是茶产业相关项目投资,二是调味品生产线扩建项目。其中对于茶产业相关项目投资总共包括五项:收购深宝华城48.33%股权、茶产业链综合投资项目、年产300吨儿茶素综合利用项目、精品茶叶连锁项目、茶及天然植物研发项目。  相似文献   

18.
根据 IJO 种质资源项目第二次项目协调会对项目活动的安排,IJO 组织了由该项目六个成员国黄红麻育种工作者参加的考察团,于1992年元月29日至2月10日,考察了设在印度南部泰米尔纳都邦科因巴托(Coimbatore)地区的 IJO/ICAR 黄红麻非季节性种质资源圃(下简称 IJO/ICAR 种质圃)。许振良和郭安平代表中方参加了这次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19.
《花生学报》2006,35(3):31-31
2006年5月20~21日,农业部“948”项目集中验收会议(山东)在济南召开,会议由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验收组组长段武德主任主持,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庄文忠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次集中验收,农业部邀请了科研、教学、管理、财务等方面的7位专家,对山东省实施的在小麦、花生、蔬菜、种猪、种子处理等领域的7个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们首先听取了项目实施单位有关情况的汇报,针对项目合同指标,在充分质疑、讨论的基础上,对7个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专家们一致认为各项目单位组织措施得力,技术路线正确,各项指标按照合同要求,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指标,同意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20.
《北方水稻》2010,40(4):I0001-I0001
2010年7月5-6日,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科技推广项目“水稻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中期汇报会在盘锦市召开。该项目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主持。本次会议主要内容是汇报交流2010年项目进展情况,主持单位汇报了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及项目总体进展情况,项目核心区基点的代表汇报了水稻新品种的应用、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和田间管理的情况。会议针对前期低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提出具体技术措施应用于项目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