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安溪县茶科所茶园开展铁观音伏季休茶试验。结果表明:采制春、暑、秋茶,留养夏茶的处理方式,秋茶采摘面平整、成熟期一致,秋茶产量、品质较佳,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福建省夏暑绿茶、乌龙茶生产和效益情况,提出伏季休茶概念、意义和夏暑季茶的采养、修剪调控技术及茶园肥培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漳州地区铁观音的生产销售现状和存在问题,总结提出适合在漳州茶区推广应用的休采留养技术,确保秋茶(寒露季节)的产量和质量。为漳州茶区铁观音持续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开展伏茶休采留养在建瓯茶区属先例。本文主要从不同处理休采后的茶树经济性状、技术管理、产品质量和物化成本等方面,进行对比探索试验,并从中寻找出适合我市茶区发展的佳案。  相似文献   

5.
留养夏茶可以增产茶子,差不多是全国茶区的一条共同经验。为什么留养夏茶可以增产茶子呢?只要我们注意观察一下茶树开花结果的情形,就会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大家都知道,茶子是由花经过授粉形成果实而产生的,而花又是由花芽分化出来的。因此,花芽就成为产生条子的基础。茶树没有单独的结果枝,开花结果的花  相似文献   

6.
茶树树冠的不同留养方式对早春萌芽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浙江一些茶区为了提早春茶的生产时间,提高春茶早期的名优茶比重,采取了一种新的树冠留养方式,即在春茶采摘后,对茶树进行重修剪或台刈,夏秋茶不采,使之长成相对于平面树冠而言的一种立体树冠,新抽生枝条经两季生长可长至50~70cm.这种立体树冠的留养,被认为较平面树冠更有助于提高茶园生产效益.为探明这种留养方式对早春茶芽萌发量的影响,笔者于2005年3月在浙江大学茶学系潘板基地进行了相关内容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霞浦县茶业局按照省农业厅茶叶科《夏暑茶休采留养技术研究方案》,于2009年开始在霞浦县水门乡左坑岗振兴茶场组织实施。该场位于我县东北部山区,海拔高度300m左右,年均温度16.5℃,年降雨量1100mm~1800mm,茶园土壤为灰红泥砂土,肥力一般。经过一年的实施。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伏季休茶的茶园选择、茶园管理、茶叶采留、修剪控制及茶树病虫害防治等。本规范适用于伏季休茶茶园的生产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七)NY/T 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T 5018-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伏茶夏茶和暑茶的统称。红茶和绿茶的伏茶生产指芒种前后到立秋前后(一般在5月下旬到8月上旬)、乌龙茶的伏茶生产指夏至后到处暑前后(6月下旬到8月下旬),  相似文献   

9.
茶树留养叶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茶树留养叶光合速率与新梢生育、采摘、打顶、花蕾发育,以及留养叶的着生部位等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留养叶的光合速率随新梢生育而回升,在新梢长到1芽2叶时达到高峰,采摘能促进新梢萌发,扩大库容量,发挥留养叶的光合潜力,但休止前打顶会降低留养叶的光合效率;采摘时留养鱼叶的光合功能与正常叶相近,留2叶与留1叶光合源能力相近,主梢留叶比侧梢留叶光合能力强;着蕾可提高留养叶的光合速率,着蕾越多,增加越大。  相似文献   

10.
茶树栽培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茶树幼嫩芽叶,而叶片是茶树的主要营养器官,这就形成了人们的主观要求与茶树客观需要的矛盾。人们通过加强肥培管理以及合理采摘,缓解这一矛盾,以达到茶叶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本文仅从茶树留蓄秋叶,增加春夏茶谈一点个人看法。 1 采秋茶的演变唐代陆羽《茶经》载有“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无疑这是指的农历  相似文献   

11.
中茶502是从黄山群体种中采用单株选择经系统选育成的适宜机采的茶树新品种。经系统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机采适宜性试验表明,中茶502属早生种,产量中等;制成烘青绿茶,外形紧结,汤色嫩绿清澈明亮,香气清高、尚高鲜,滋味清爽、尚浓醇,叶底嫩匀明亮;内含物质丰富,春季一芽二叶水浸出物含量达49.73%,茶多酚含量为18.96%,氨基酸含量4.40%,咖啡碱含量3.10%;抗寒、抗旱性较强,茶炭疽病抗性表现为抗(R)、茶小绿叶蝉抗性表现为感(S);新梢最下节节间长,机采后优质芽叶一芽二三叶新梢完整率高。中茶502于2020年10月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编号:GPD茶树(2020) 330023。  相似文献   

12.
早生优质适制名优绿茶新品种--中茶108选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名优茶生产的迅速发展,生产上对适制名优茶的品种需求越来越迫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通过系统育种方法从龙井群体种中先后育成了早生、优质、高产绿茶新品种龙井43、龙井长叶和中茶102,深受广大茶农欢迎,并在生产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龙井43,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龙井43也存在着抗病性较差等不足之处,为了对其进一步改良,应用辐照育种新技术对龙井43等6个品种的插穗进行辐照处理,再经过单株筛选、株系鉴定、品比试验等育种程序,从龙井43辐照处理插穗的扦插苗中选育出了早生、优质、抗病、适制名优绿茶的新品种——中茶108。  相似文献   

13.
14.
本实验采用感官审评和仪器分析方法,对铜仁市野生、古茶树茶的感官、理化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古茶树绿茶、红茶和野生绿茶感官品质有一定差异。古茶树绿茶外形呈兰花形、扁平,香气有板栗香,滋味较浓带苦涩;野生绿茶外形条索疏松、卷曲,香气是高火香,滋味尚浓醇;古茶树红茶外形乌褐色、汤色红亮,香气高甜香,口感醇和。三种茶叶感官品质正常,外形及内质较好。野生茶和古茶树茶的化学成分分析,水分、水浸出物含量符合国标,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含量均较符合要求。结论:野生与古茶树茶叶品质各有特色,野生茶树茶滋味甘甜鲜爽,口感平和;古茶树茶滋味浓烈,口感较涩。本研究为选育我市茶树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茶树虫害诱导挥发物(Herbivore-induced plant volatiles,HIPVs)对邻近茶苗防御能力的影响。将健康茶苗放在茶尺蠖取食的茶苗附近,作为HIPVs的处理,测定了茶树防御相关基因在不同处理下的表达水平、抗性防御物质的水平,并检测了茶尺蠖危害茶苗邻近植株对茶尺蠖幼虫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茶尺蠖幼虫为害茶苗释放的HIPVs在处理后24 h和12 h内分别显著诱导邻近茶苗Csi LOX1和Csi ACS1基因的表达水平,这些挥发物还能增强茶尺蠖取食诱导的防御基因的表达。HIPVs处理3 d后,茶树的重要防御物质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s,PPO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是对照的1.36倍,同时,取食这些茶苗的茶尺蠖幼虫体重也显著低于对照。上述结论表明茶尺蠖取食诱导的挥发物能够作为信号物质在茶树中传递,并能够通过增强茉莉酸和乙烯抗虫途径提高对茶尺蠖的抗性。  相似文献   

16.
杨阳 《福建茶叶》2002,(2):18-19
本文论述了提高茶苗成活率的迫切性,指出了品种布局、适栽时期、移栽措施和管理技术等环节对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球茶的制造方法及技术要领,为开发团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在巴基斯坦(Pakistan)曼赛拉(Mansehra)贝达蒂(Bedadi)3年多的茶树试种实践和建园15公顷的经验,认为当地5、6月间的高温干旱,是影响茶树生长的主要障碍。苗期遮荫,用营养钵培育壮苗,秋冬季移栽建园,是茶树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茶树对茶尺蠖抗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  陈亮 《茶叶科学》2014,34(6):541-547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Prout)]危害严重降低了茶叶产量和品质。业已表明,不同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品种对茶尺蠖取食的胁迫反应复杂多样,探究茶树对茶尺蠖的抗性机制,对于鉴定茶树抗虫性等级,发掘利用抗虫基因资源以及培育抗虫良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简述茶尺蠖危害概况入手,总结了当前茶树对茶尺蠖抗性机制研究的新成果,指出了目前茶尺蠖抗性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当前的研究动向与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歌乐茶品种来源与选育过程、植物学特征特性、产量、制茶品质、经济效益分析、抗逆性与适应性、栽培与加工技术要点等方面较为系统的介绍其性状。表明歌乐茶开采期早,持嫩性特强,产量高,非常适宜机械化采摘,适制绿、红、白茶及各类名优茶,抗性与适应性强,适宜福建省茶区种植,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