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抗旱造林综合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并在生产中进行试验总结,提出了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抗旱造林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2.
陕西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营造林抗旱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地区,一直被列为陕西省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重点,研究总结和推广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抗旱造林技术,围绕解决造林地的蓄水、保墒和多种综合抗旱技术的应用,对有效地解决造林地“水”的问题,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尽快恢复这一地区的森林植被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高原寒旱山地进行造林试验,调查分析不同坡向、不同整地方式、不同造林树种、不同造林季节以及采取地膜覆盖造林方式下,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试验表明,选择抗旱树种、采用汇集径流提前整地、地膜覆盖抗旱造林措施,以及选择阴坡地春季造林,可以提高寒旱山地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抗旱造林粉、BGA激活剂、ABT生根粉和浸根造林等抗旱技术对梭梭造林的影响,在民勤干旱沙区开展了有关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抗旱造林技术处理对造林林分保水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BGA土壤激活剂使梭梭造林林分(100 cm)土壤含水率提高53.24%;(2)抗旱造林技术对梭梭的生长差异显著,BGA土壤激活剂处理的梭梭植株高相对对照处理增长5.32 cm,枝长增长2.81 cm; (3)抗旱造林技术对于提高梭梭造林成活率有促进作用.ABT生根粉、抗旱造林粉2种处理对于对照处理成活率分别提高8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不同整地方法造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地是黄土高原抗旱造林中应用的重要技术措施。试验通过在坡地应用燕翅形、鱼鳞坑、反坡梯田3种不同整地方法,主要研究了对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善以及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树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燕翅形优于鱼鳞坑,反坡梯田较差。  相似文献   

6.
郑玉东  赵玉恒 《防护林科技》2012,(4):137-137,139
在松嫩平原地区,干旱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就必须采取以水为核心的抗旱造林方法。文章介绍了13种适合不同立地条件的简便且可操作性强的抗旱造林实用方法,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渭南市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进行了侧柏不同苗木类型、不同苗龄的造林效果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干旱沟壑区造林宜选用定植培育1a、苗高0.8~1.0m的侧柏容器苗,较裸根苗可提高成活率37.3个百分点;选用定植培育2a、苗高1.8~2.0m的侧柏苗,要带直径和高度不小于20cm的土球,较不带土球苗提高成活率40个百分点;栽后截除苗木顶梢和茎干枝叶的一部分,较不截可提高栽植成活率26.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土壤含水率对刺槐造林成活与生长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土高原造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因干旱而造成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造林后往往需要第2次造林或多次补植,这不仅增加了造林成本,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农民的造林积极性。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干旱的频率增加了,进一步减少了造林成活率。要在这样的条件下植树和种草,其难度是非常大的。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与林木生长量,我们在麟游中德合作造林项目区研究了土壤水分对造林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现将试验资料整理总结如下,供参考。1 试验地区自然概况试验地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南部的麟游县催木乡杨家沟村,属千山支…  相似文献   

9.
中阳县地处干旱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造林成活率低,成林难。该文在总结多年造林实践的基础上,从旱地育苗,提前整地,截干栽植,造林密度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刺槐造林质量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提高沙棘造林成活率的机理与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黄土高原地区沙棘造林后幼苗水分平衡与成活率的关系,证明维持幼苗水分平衡是提高沙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环节,据此提出了几种应在生产中推广的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干旱是制约太行山区造林成败的关键因素。在造林生产中应用抗旱技术,可有效地提高苗木成活率,实现一次造林成功。作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抗旱技术,和广大林业生产者共同探讨抗旱技术在造林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半干旱地区核桃JuglansregiaLinn.造林成活率,实验中采取不同整地方式、整地时间、根部处理措施以及节水保墒技术,并对其比较,得出影响核桃造林成活率的几个主要因素,提出了先进适用的核桃抗旱造林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半干旱地区核桃造林的成活率问题,提高了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3.
陕北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就陕北地区如何应用抗旱造林技术,进而提高造林成活率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我县大量应用推广抗旱造林实用技术,从而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成活率由过去50% -60%,提高到现在90%以上,现将近几年在实践中常用的几种抗旱造林技术介绍给大家,供参考应用。一、覆膜造林技术覆膜造林技术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湿度,形成的小气候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发育。近两年来,通过对比试验,覆膜造林比不覆膜造林成活率可提高  相似文献   

15.
秦淑琴  姚青 《防护林科技》2007,(2):82-82,87
根据塔里木盆地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分析了影响红枣造林成活率的因子,提出了提高红枣造林成活率应采取的措施:选择抗旱品种;提高整地水平;选用良种壮苗;定植前进行苗木处理;规范定植技术;及时覆膜灌水;推广使用新的造林抗旱技术。  相似文献   

16.
"五改"提高了抗旱造林成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黄龙县,结合区域立地条件,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实行秋季造林、截杆造林、容器育苗、地膜覆盖、穴内直播等抗旱造林技术,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因干旱导致成活率低的技术难题,为加快黄土高原的造林绿化创出了新路子。 ——充分利用降水,改春季造林为秋季造林。近年来,春夏连旱、沙尘暴频繁是春  相似文献   

17.
抗旱造林方法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林工作的成败与否,主要是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西北地区造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干旱少雨,根据多年造林的方式方法得到的结果证明,在干旱地区采取如下几种抗旱造林方法可相应的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浅谈杨树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干旱地区杨树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成材难问题,敖汉旗积极开展杨树抗旱造林技术研究,目前已形成了一套以抗旱保墒为目的的杨树抗旱造林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19.
马俊梅 《绿色科技》2015,(1):142-143
指出了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的重要方式,从自然因素、造林技术、经济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具体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山区针叶树种容器播种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庆 《中国林业》2009,(13):56-56
容器苗造林具有抗旱、成活率高、造林一次成功的优越性,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好方法。河北省迁西县大力开展针叶树种容器播种育苗进行荒山造林,成效显著,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