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泡桐腐烂病在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发现,是一种危害泡桐的枝干病害。近年来,危害面积逐步扩大,危害程度日趋严重。1980~1981年,山东省森林病虫普查时,临沂地区尚未发现此病,1987年已遍布全区。据调查,沂水县78万株四旁栽植的泡桐,平均发病率27.0%,感病指数12.7。发病严重的村庄,病株率高达  相似文献   

2.
2005-2009年在河南濮阳市,用7个品系的脱毒组培苗进行了育苗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育苗的当年均不发病,第2年出现病株,在科学及时地清除发病苗后,第3年平均病株率有降低的趋势;在育苗和造林中,发病株率高低依次为T1、ZL-3、C020、MB33、YG、C125、SXM;过早地高强度修枝的平均发病株率极显著高于不修枝的;不同品系造林接干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蛋白质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对毛泡桐和白花泡桐同龄同方位的病株健叶,病株病叶和健株健叶蛋白质进行了单向和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研究。单向电泳结果表明,毛泡桐和白花泡桐病株健叶,病株病叶和健株健叶的蛋白质在种类和数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明显的蛋白质凝胶扫描谱带分别有22、20和17以及27、21和22条;双向电泳结果表明,毛泡桐与白花泡桐在健株健叶,病株健叶和病株病叶蛋白质变化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即在两种泡桐健株健叶和病株健叶中存在的一种pI6.8,MW24KD蛋白多肽在病株病叶中观察不到。我们认为这种情形可能与发生泡桐丛枝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济阳栽植桐粮间作林14000公倾,泡桐丰产林140公倾,共计栽植泡桐63万株。据1986年调查,泡桐丛枝病发病株率为30.7%,严重地片高达80%以上,幼树罹病枯死为13.1%;感病指数为20.6。自1986—1988年,推广应用“春环剥,秋修枝”治疗泡桐丛枝病,并辅以检疫,培育无病苗,集约经营等措施。全县泡桐发病株率已降到2.6%;感病指数下降到1.6;治愈率达91.5%,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泡桐丛枝病,俗名“毛瘿病”、“扫帚病”,病源为“类菌质体”,其防治办法有以下几种:1、选用抗病良种。如白花泡桐、毛泡桐、楸叶泡桐等,尤其在更换栽植时更要注意良种的选择。2、剪除病枝。一般在春季发芽初进行一次,秋分以后进行一次,以秋季进行为好。原因是可减少病源越冬数量。3、挖除病株。凡新植树木,若在当前生枝上发现有1~3个枝感源,即应彻底挖除,另行更  相似文献   

6.
泡桐丛枝病是泡桐的严重病害,近些年来病区逐渐扩大,病情日趋严重,一般发病株率为30—50%,重者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7.
泡桐丛枝病是一种侵染性病害,主要通过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St-al)传播蔓延;在苗木生产中,还可通过带病种根传播。我省田间发病株率为30—50%,重者达80%以上。树体感染后,呼吸作用加快,能量消耗增高,使树体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据测定,平均每千株病树在一个轮伐期内立木材积生长量减少50—75立方米。 自1983年以来,我省在泡桐产区9个地(市)70余县推广应用秋修枝或春环剥治疗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治愈率为85—94%,有效地控制了泡桐丛枝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别对楸叶泡桐、兰考泡桐、鄂川泡桐和台湾泡桐的同品种,同方位和同高度的同一病株病叶、病健叶和健康株叶片的蛋白质进行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其水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种感病泡桐植株的叶片内都出现了一条健康植株叶片内没有的、分子量为12KD的蛋白质谱带,并且同一病株病叶内该蛋白量较病健叶的量多。此外,楸叶泡桐和台湾泡桐病株病叶、病健叶和健株叶片蛋同的氨基酸组成也存在着明显差异,随叶  相似文献   

9.
泡桐丛枝病被称“癌症”,是由菌类质体所致,主要是通过泡桐带病的种根和苗木传播,植株得病的泡桐开始是个别枝条的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丛生许多细弱小枝,小枝又可抽生出小枝,全体枝条都呈簇生状,不久枯死率达95%以上。 防治泡桐丛枝病除选用抗病种树外,对其初发病有几个办法不妨一试。 一是截枝法。即在夏季将抽出的丛生枝条截到主干分枝处为止。截枝后没有病枝和健康枝条连在一起,并对截枝的伤口要涂上土霉素、四环素等药膏及“五氯酚钠”拌十倍的凡士林。 二是断根吸收法。夏季天气炎热、叶片蒸腾拉力强,有利药液吸收。对…  相似文献   

10.
泡桐丛枝病和枣疯病病害症状相似,病原皆为MLO。传播媒介前者是茶翅蝽和虻蝽,后者为中拟菱蚊叶蝉(简称枣叶蝉)。1981年6月,将40多头饲枣疯病病毒7天的枣叶蝉成虫,接于锦纶纱笼内的5株泡桐实生苗上,8月中旬成虫全部死亡。1982年8月上旬,有一株苗木呈现典型的丛枝病症状,3个月后逐渐枯死。1983年初,又有一株苗木表现丛枝症状。1982年9月初、10底分别将枣叶蝉传毒发病的泡桐苗上的小叶柄、叶脉进行固定包埋,做超簿切片进行电镜观察。发现叶脉  相似文献   

11.
<正> 泡桐丛枝病是我国重要的林木病害。病原可通过嫁接传染和昆虫介体传染,将泡桐丛枝病病枝作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发现病株的新梢和叶柄的皮部组织中存在大量的类菌原体。但是泡桐丛枝病与其它植物类菌原体病一样,病原物至今未能分离培养成功,病原的研究尚在电镜研究阶段。为了进一步研究泡桐丛枝病病原类菌原体的性质,我们采用抽提的方法获得数量较多,纯度较好的泡桐丛枝病的病原类菌原体,并用病原抽提物制备成功泡桐丛枝病的抗血清。  相似文献   

12.
柳干锈病危害柳树枝干,在山东是一种新发生病害。近年在省内长岛、蓬莱、黄县及威海等地发生,危害垂柳、旱柳的苗木及大树,使枝干扭曲畸形,重者病枝枯死。1982年蓬莱苗圃柳苗病株率92%,长岛行道树病株率95%以上,在局部地区危害很重。必须及时研究防治方法,防止其继续蔓延危害。 本文是笔者1982——1984年调查研究的初步总结,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泡桐是原产我国的速生树种之一。它的优良特性早已引起国家的重视和广大群众的喜爱。解放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泡桐发展非常迅速。如进行这项试验的龙阳大队已栽植泡桐92,000株,人均40株,农桐间作1380亩。但是,随着泡桐生产不断发展,这几年各地大量从河南调入兰考泡桐种根,以及长期无性繁殖和留根育苗,造成泡桐丛枝病逐年严重,轻者影响泡桐生长发育,重者造成全株死亡。经调查,大树染病率53%,一年生苗木染病率9%,严重影响了泡桐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单位,广大群众迫切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泡桐丛枝病是一种习见的传染性病害。在国内外都有发生,我国主要泡桐产区(如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山西、陕西等省)发生普遍,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福建、四川、浙江、江苏和台湾等省部分地区也有发生。山东省菏泽、济宁两地市泡桐老产区,一般发病株率在50%。左右,重者在80%。以上,个别发病重的地段达100%。  相似文献   

15.
<正> 泡桐丛枝病是一种危害泡桐的严重病害。幼树阶段发病率为30—40%,10年生以上的大树发病率在70%左右。仅河南省4亿株泡桐按丛枝病影响单株成材树年生长量降低0.0025m~3,以40%成材树计算,每年少生产木材28万m~3。泡桐木材以500元/m~3折价,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4亿元。近年来,在防治泡桐丛枝病方面,国内对一、二年生发病植株多采用盐酸四环素注  相似文献   

16.
1982年4~7月,我们对陕西、河南、甘肃、四川等省的18个县(市)的泡桐丛枝病发生情况与环境因子关系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的土壤资料,用通径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土壤中磷、钾含量之比值(P/K)与泡桐丛枝病感病指数成负相关。即磷含量愈高,发病愈轻,含量愈低,发病愈重,钾的影响与此相反。这就为泡桐丛枝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1965年以来,陕西省的渭南、蒲城等县,先后从河南引种了大量的兰考桐,使泡桐在陕西有了很大发展。随着泡桐的发展,丛枝病(MLO)也日益严重,给生产带来了很大威胁。目前,对泡桐丛枝病国内外都在研究,但对该病发病规律还不够了解。有的资料记载与土壤有关,但关系的焦点却不清楚。有  相似文献   

17.
陈守常  肖育贵 《林业科学》1990,26(3):219-226
油桐根腐病是桐区历史性、毁灭性的病害,危害甚烈。病株须根和侧根皮层腐烂,生长停止,终致死亡。桐林年均病株率16.7%,年均株死亡率7.4—7.5%,3—5年将导致桐林毁败。各级病株同工酶谱较健株减少2—6条,活性减弱,反映出病株内部“生化症状”与外部衰亡程度的相关规律。桐林周年发病时期分为初期、初峰期、高峰期和末期。病情与桐区气候因素关系密切,通径植分析,其顺序地温>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经偏回归求算,建立的预测模式为: (?)=0.623+0.457x_1-0.391x_2-0.02x_3+0.005_4 X~2检验,X~2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我省烟台、潍坊等地区泡桐腐烂病为害较重。泡桐整株枯死,发病轻的树冠枝条枯死,影响生长,干形不良,降低木材利用价值。招远县、掖县、蓬莱县、栖霞、莱阳、诸城和益都等县的泡桐从一、二年生的苗木至十多年生的大树均受害,发病重的地块发病率为93—97%,感染指数为57.6—67.0,死亡率为8.8%;发病中等的发  相似文献   

19.
应用^32P和^86Rb对泡桐丛枝病病枝,叶吸收磷钾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俊秀 《林业科学》1989,25(2):167-170
泡桐丛枝病在我国发生普遍,特别是在河南、山东和陕西关中地区危害严重,群众称之为泡桐的癌症。该病病原在1967年被日本人确定为类菌质体(MLO)。我国有不少人对这一病害作过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了寻求更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曾对该病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对土壤中N、P、K含量的百分比值与感病指数间的关系,应用通径分析法进行研究,发现磷含量越高,发病越轻;钾含量越高,发病越重。经回归分析得知感病指数与P/K比值成反相关。在此基础上,对泡桐丛枝病病枝、叶对磷钾的吸收规律及不同种泡桐苗木吸收磷钾情况进行了同位素示踪试验。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发现了绿化树种的两种类型萎蔫病态,现将病态的表现状况报道如下,以引起绿化工作者的注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1 病态类型①枝条逐步萎蔫枯死型发病时,枝条叶片失水萎蔫,颜色变淡,下垂但不落叶。不断蔓延致使整个病株枯死。该病的病症是维管组织变褐,病枝表皮出现白或粉红色的孢子团,排列较整齐。1984年我们发现7株紫丁香不同程度的发生萎蔫,发病期在4月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