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胎次、月份及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胎次、产仔月份及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对福建省某猪场3 972窝长大二元母猪的繁殖记录进行统计,选择不同阶段长大二元母猪508头测定其背膘厚度并记录产仔情况,按胎次、产仔月份及背膘厚度分别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大二元母猪3~6胎的产仔性能较好,第1胎总产仔数、初生均重较低,显著低于2~7胎(P<0.05),产活仔数显著低于2~6胎(P<0.05);总产仔数及产活仔数在2,3,5月份较高,在1,11,12月份较低,产死胎窝数母猪最多在7,8月份;配种背膘厚18~20 mm组的总产仔数、活仔数显著高于背膘厚度≥21 mm组(P<0.05);断奶背膘厚16~20 mm组产仔性能较好但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产前背膘厚度为20~23 mm组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显著高于10~15 mm组(P<0.05),背膘厚度≥24 mm的母猪产死胎窝数比例最高为58%;泌乳阶段母猪背膘损失4~6 mm之间母猪断奶至下一次发情间隔时间最短,显著少于背膘损失>6 mm组及<0 mm组(P<0.05)。表明胎次、产仔月份、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选取福建某猪场149头2~3胎长大的二元母猪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波背膘仪测定其在1个繁殖周期内断奶、配种及产前3个生理阶段的背膘厚度,分析不同阶段背膘厚度与繁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长大二元母猪断奶和配种阶段背膘厚度在16~19 mm时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最高及窝质量最大,断奶母猪背膘厚度在13~15 mm的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最短,产前母猪背膘厚度在21~24 mm时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最高及窝质量最大,不同阶段母猪背膘过肥和过瘦都会影响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3.
断奶至配种间隔和妊娠期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整理四川省南充市种畜场850窝长白母猪、470窝约克夏母猪的繁殖记录,研究了断奶至配种间隔、妊娠期对长白和约克夏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约克夏母猪和长白母猪的繁殖性能与断奶至配种间隔间存在基本相似的规律性,即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6 d(约克夏)或7 d(长白)以内,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等繁殖性状指标较高,到第8天降到最低点,约11 d以后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初生重等繁殖指标又开始提高.分娩母猪大多集中在妊娠期113~115 d和116~118 d,呈明显的正态分布.随妊娠期延长,约克夏母猪和长白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异常产仔数和初生窝重均出现减少的趋势,但大约克母猪差异并不显著,长白母猪差异显著(P<0.05).妊娠期与约克夏母猪和长白母猪的窝产仔数和初生窝重等均呈较强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2 552胎约克夏母猪的历史繁殖数据,分析背膘厚度与体况评分,分别对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不同妊娠阶段的背膘厚度与繁殖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况评分法并不能准确地评判妊娠母猪背膘厚度,更不能反映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初产母猪不同妊娠期的背膘厚度和主要繁殖性状无显著相关性。经产母猪不同妊娠阶段的背膘厚度与繁殖性状显著相关(P<0.05),妊娠期背膘厚度变化量与繁殖性状显著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为使经产母猪繁殖性能达到最佳,妊娠期间母猪的背膘厚度应控制在10~14 mm,并且保持相对稳定。在妊娠期不同阶段应根据母猪背膘厚度进行精确饲喂,以确保母猪达到最佳背膘厚度,并在整个妊娠期维持相对稳定,这样有利于母猪繁殖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究母猪妊娠期饲养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温氏种猪公司初产大白母猪为研究对象,挑选434头体况均匀一致的两批次后备母猪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逐渐加料和先减料后加料的饲喂方式饲养。记录初产母猪上产床的P2点背膘和头胎繁殖数据。结果显示B组饲喂方式的母猪,头胎生产成绩优于A组,其中总产仔、活仔和健仔数分别达到14.2、12.4和10.7头。背膘为16.0~20.0 mm的母猪繁殖数据最佳。另外,B组初产母猪背膘厚达到16.0~20.0 mm的比例比A组高6.8%,且偏"肥"的母猪更少。说明对于头胎母猪妊娠期的饲养,先减料再加料的方式繁殖性能更优,综合效益更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母猪断奶时背膘厚度对配种间隔和下一胎繁殖性能的关系.采用超声波测定母猪刚断奶时的背膘厚度并分析其对断奶至配种间隔和下一胎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猪断奶背膘厚与发情间隔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即发情间隔随背膘厚的增加而增加。母猪断奶时背膘厚平均值为12.5—18.0mm时母猪产仔数最高,平均可达11.92头。说明母猪背膘厚度适中繁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泌乳阶段母猪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探讨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规律,统计分析了母猪的胎次、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泌乳阶段母猪背膘厚度及其变动幅度等记录资料.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胎次的增加,母猪产活仔数也在增加,母猪的背膘厚度在第2胎时达到高峰;断奶窝重越大,母猪在泌乳阶段的背膘厚度变动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母猪背膘厚度分析,经产母猪在配种期间背膘的厚度和本胎窝均产仔数及初生窝重关系;和哺乳时期结束后对母猪背膘的厚度减少与其断乳到发情期间隔的关系。结果表明母猪背膘的厚度与繁殖性能存在影响,在母猪配种时期背膘厚度13.5~18.5mm区间繁殖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9.
在初次妊娠母猪的日粮中分别添加10%青贮苜蓿或10%、15%、20%的苜蓿草粉,探讨了青贮苜蓿及不同添加水平的苜蓿草粉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初乳成分及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母猪在妊娠期背膘厚度增加量和哺乳期背膘厚度损失量上均无显著差异;各苜蓿草粉组在初生仔猪总数、产活仔数、产活仔率、仔猪的断奶重等指标上均有所上升;15%、20%苜蓿草粉组母猪初乳的乳脂率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母猪初乳中的乳总固形物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不同处理中,以20%苜蓿草粉添加组的综合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在初次妊娠母猪的日粮中分别添加10%青贮苜蓿或10%、15%、20%的苜蓿草粉,探讨了青贮苜蓿及不同添加水平的苜蓿草粉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初乳成分及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母猪在妊娠期背膘厚度增加量和哺乳期背膘厚度损失量上均无显著差异;各苜蓿草粉组在初生仔猪总数、产活仔数、产活仔率、仔猪的断奶重等指标上均有所上升;15%、20%苜蓿草粉组母猪初乳的乳脂率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母猪初乳中的乳总固形物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不同处理中,以20%苜蓿草粉添加组的综合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背膘是衡量母猪营养体况高低的重要指标,对母猪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本试验以妊娠率、窝均产仔数和弱仔数为分析指标,探讨断奶母猪高背膘(P220 mm)、中高背膘(16 mm≤P2≤20 mm)、中低背膘(12 mm≤P216 mm)和低背膘(P212 mm)对定时输精生产成绩的影响,为猪场定时输精生产中母猪背膘精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妊娠率表现为中高背膘中低背膘高背膘低背膘,其中中高背膘组与高背膘组差异显著(P0.05),低背膘组与其他3组差异均显著(P0.05);窝均产仔数表现为中高背膘高背膘中低背膘低背膘,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高、中高、中低和低背膘组断奶母猪的窝均弱仔数分别为1.55,1.49,1.56和1.70,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而言,断奶母猪中高背膘厚即16≤P2≤20 mm的断奶母猪繁殖性能最佳,而背膘厚大于20 mm或小于12 mm均会降低母猪妊娠率和产仔数。  相似文献   

12.
氟烷基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江苏省泰兴种猪场长大(长白猪×约克夏)二元杂交初产母猪及经产母猪的氟烷(H al)基因型,分析氟烷基因对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等9个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初产母猪的繁殖性状各基因型间无显著差异,而经产母猪N N型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和初生窝重与N n型、nn型差异均显著,个体初生重上氟烷阴性与氟烷阳性间差异显著,其他性状在各基因型间均无显著差异。氟烷敏感基因可导致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断奶仔猪数下降,初生窝重和个体断奶重降低,并使生长速度减慢,即H aln对繁殖性能有较显著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引进五指山猪适应性繁殖性能观察,适应性良好,性成熟期为2~3月龄、发情周期为18-20天、怀孕期为114-118天,母猪的乳头数为5~8对(7对的占50.3%),初产仔猪数为2-8头、经产仔猪数为6-9头,哺乳期发情率占40%,出生仔猪公母猪比为5.9:4.07,公仔猪死亡率多,占总死亡率的67.3%,公仔猪初生重大于母仔猪4.6%,春季和夏季产仔初生重分别为491g和350g,产仔猪数与母猪体况正相关(r=0.94),体重大,产仔数多。还与胎次有关,即胎次多产仔数也增加。对活仔率的影响因素试验结过,A、B、C、D组活仔率分别为34.2、63.4、74.1、95.2,D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D组活仔猪率最高,活仔数分别为2.8、3.5、4、7.1,其他组与D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D组活仔数最多,固繁殖母猪膘度为7~8成、妊娠后期经常活动、分娩温度超过8℃、配种体重达15kg以上可提高活产仔猪数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复方中草药对繁殖母猪生产性能及子代发育的影响,选出2~3胎次、体重、发情期相近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3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6只。试验组母猪的饲料在配种前后各10d和分娩前后各20d添加复方中草药,记录母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木乃伊胎数以及仔猪初生窝重、周窝重,并计算仔猪平均日增重,每天观察仔猪腹泻情况,并计算腹泻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能够显著提高窝产活仔数和活仔猪初生窝重(P0.05),能够极显著提高断奶前仔猪窝重(P0.01)。  相似文献   

15.
<正>1膘情鉴别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更多的是繁殖母猪给料方法。而正确给料,总是要依母猪体况的实际情况确定的。为此,认定母猪膘情就成了第一位工作。确定母猪膘情可以采用活体测膘法。用测膘仪测定母猪最后肋骨处下方6.5cm处脂肪厚度,按6级评分法判断膘情(曹日亮等)。有人提出高产母猪给料方法:配种当天减料,妊娠初期不增加料,每天以2.0~2.5kg为宜。到妊娠后期增加给料量。控制初产猪以妊娠期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次和配种季节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优化猪群胎次结构和配种时间。[方法]根据云南惠嘉育种有限公司原种猪场2016-2017年的3278胎美系大白母猪的繁殖性能记录,分析了不同胎次、不同配种季节下母猪产仔性能和妊娠期的差异。[结果]配种季节对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有显著影响(P 0.05),春季配种的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夏、秋季(P 0.05);胎次对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妊娠期等性状均有显著的影响(P 0.05),母猪产仔性能以第3~5胎和第7胎较好。[结论]美系大白母猪在3、4、5、7胎时各项繁殖性能最佳,春季配种的母猪繁殖性能优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17.
为指导养猪生产者更好地预测母猪的产仔数性状,尽早淘汰繁殖力较差的母猪,提升母猪群体的繁殖潜力,对记录了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5日龄仔猪数和1 kg以上仔猪数的生产数据进行处理和描述统计,使用R软件中的Boruta包筛选出影响母猪产仔数性状的重要特征如品种、胎次、配种季节等,利用传统回归分析方法(LR)和不同机器学习方法—决策树(decision tree,DT)、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对产仔数性状进行回归分析,最后比较机器学习方法与传统回归方法建模的优劣。结果显示,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5日龄仔猪数和1 kg以上仔猪数不同回归分析方法的R~2均达到0.71以上(0.71~0.88),体现了特征选择的正确性;在预测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5日龄仔猪数和1 kg以上仔猪数中SVM模型均显著优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P0.05)并且要优于传统回归方法,而且在以上模型中预测1 kg以上仔猪数的SVM模型最优。因此,在今后的养猪生产中机器学习方法可能会成为养猪生产者早期选育高繁殖力母猪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日粮中不同含量葵花籽皮对母猪的饲喂效果,将36头妊娠经产母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1组、2组、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葵花籽皮(0、4%、7%、10%),测定葵花籽皮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母猪的平均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试验1组和试验2组能显著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以试验2组母猪的繁殖性能、维持背膘厚度和体质量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母猪的窝均产仔数提高0.7头,窝均初生质量提高0.83 kg,断奶存活率提高2.33个百分点,窝均断奶质量提高12 kg,发情间隔缩短2 d,哺乳期背膘厚度下降5.0 mm,整个繁育周期平均体质量下降12 kg。综上,饲粮中葵花籽皮的最佳用量为7%。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355头(1~4胎)正常发情、配种和分娩的大长(YL)和长大(LY)二元母猪为研究对象,对母猪胎盘进行收集称重,同时称量仔猪的初生重及初生窝重,并记录窝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宫内发育迟缓(IUGR)仔猪数以及母猪的品种和胎次,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胎盘效率的提高其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也提高,IUGR发生率降低,LY与YL母猪胎盘效率最高的1/3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显著高于胎盘效率最低的1/3组(P0.05);初产母猪与经产母猪之间的胎盘效率、产仔数差异不显著,但是经产母猪的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初产母猪(P0.05),死胎发生率和木乃伊发生率要低于初产母猪,而IUGR发生率高于初产母猪;IUGR发生率、死胎发生率和木乃伊发生率与产仔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胎盘效率呈负相关,并且IUGR发生率与死胎、木乃伊发生率之间也呈正相关;胎盘效率与母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呈正相关关系,而与IUGR、死胎和木乃伊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胎盘效率越高其产仔数、产活仔数也越高,而IUGR仔猪、死胎和木乃伊发生的频率越低。  相似文献   

20.
 于2009年10月8日至2010年1月20日,在云南邦格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建水生猪养殖基地,选择48头初产长大二元杂种怀孕母猪,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为对照组,2~4组为试验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3%,5%,10%的普罗宝酶解蛋白粉(EP - 45),研究EP - 45替代部分豆粕对妊娠母猪生产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与10%添加组的妊娠母猪背膘厚、产仔数和仔猪初生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5%添加组的产活仔数也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