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电商和农产品物流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产品流通方式转变,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战略实施具有重大意义。选取2013—2018年我国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发展的相关数据,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函数,测算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协调发展情况。研究表明,近几年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滞后于农产品电商,二者的耦合度极高,耦合协调水平从中度失调过渡到了初级协调,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物流发展,促进农产品电商与物流之间的战略协作,推动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实现更高水平的耦合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传统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存在高物流成本,信息不对称、物流效率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基于供给侧改革,在传统农产品供应链的基础上,通过对协同创新理论与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契合性进行分析,建立了农产品供应链协同运作机制,并搭建O2O协同平台,构建适合衡阳农业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农业为我国的民生建设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如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业经济是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前提,农产品物流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二者相辅相成,因此针对二者协调路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物流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991-2010年农产品物流总额、GDP的时间序列作为表征农产品物流与经济增长的样本区间指标;分别运用协整分析、ECM和Granger检验探讨了农产品物流对经济水平变化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比较准确地分析了农产品物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物流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随着时期的推移,农产品物流对GDP的扰动冲击和贡献比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和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产品物流现代化建设,对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物流成本高、物流主体发展不完善、供应链不连续、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构建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物流现代化协同促进机制;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物流供应链;加强农产品物流主体建设,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推动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构建农产品物流信息协同服务平台;提高农民素质,增强现代物流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机理及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客观要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转变增长方式,寻求新的驱动力,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持续、健康发展。以生态保护为价值取向的生态脆弱山区工业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和禁止,而通过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共生耦合、延伸产业链可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效益。从生态学视角,以产业共生理论、产业链理论分析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机理,并通过陕南产业发展论证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效应。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产业链韧性耦合协调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在构建农业产业链韧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熵权法评估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产业链韧性水平,并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分析两者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影响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因素。研究发现:1)时间维度上,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产业链韧性耦合协调关系趋于增强,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趋缓,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2)空间维度上,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产业链韧性耦合协调度呈现“点状分散—块状集聚”的空间演化特征,极度失调、低度协调区逐渐消失,逐渐形成西北、西南方向“陷落”的空间格局。3)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农水平、城镇化水平对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负向抑制作用。鉴于此,应强化区域协同发展理念,充分挖掘协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实现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产业链韧性协调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之间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三链耦合”,三者相互协调与耦合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状态,实现提升农业质量和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本文基于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三者之间的脉络延续关系,分析其“三链耦合”中的目标偏移,寻找其理想模式,阐明精细农业理念促进“三链耦合”发展的机理,探讨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和优化利益链的路径。研究表明,现代农业发展中,由于产业主体、产业本身、技术水平和市场建设等原因,导致价值形成、利益分享、风险抵御和产品定价等机制失衡,从而形成“三链耦合”的目标偏离,阻碍产业链的拓展、价值链的提升与利益链的完善。精细农业通过农业生产投入、过程和产出的精细化来拓展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和完善利益链,有效促进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三链耦合”。为了使农民能合理分享到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通过加强精细化基地建设来构建“三链耦合”的基础;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来打造“三链耦合”的引擎;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创新“三链耦合”的推进模式;优化主体利益联结机制来完善“三链耦合”的核心纽带和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加强“三链耦合”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关系千家万户和国家发展的根基产业,既需要物流产业的支持,同时又能有力地推进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产业共生视角来说,农业与物流业必须通过协同互动发展才能实现共生共荣,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将物流系统与农业系统视为一个复合系统,应用哈肯协同模型及其改进揭示农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原理,建立两者有序度及复合系统协同评价模型,并以广西2004—2016年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发展有序度长期优于农业发展有序度,两者整体协同性表现为逐年螺旋式缓慢上升趋势。最后依据结果分析及产业共生理念提出提高广西农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程度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我国经济已进入稳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利用外资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江苏省是外商直接投资(FDI)大省,也是最早引入农业FDI的省份之一。对近10年江苏省农业FDI与农业GDP、农产品出口额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业FDI对农业GDP和农产品出口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因此,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江苏省农业经济发展须采取优化外部投资环境、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对产业链投资、引导农业企业"走出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生态产业链和价值链视角下的甘肃省循环农业耦合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甘肃省循环农业综合发展情况,结合生态产业链和生态价值链的相关概念,通过因子分析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对农业资源环境循环利用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两者的耦合变化态势。研究表明,1978-2012年间,甘肃省农业资源呈线性轨迹分布,农业经济增长呈二次曲线轨迹分布。通过对农业资源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进行耦合分析,可以看出1978-2012年间耦合度在逐年下降,说明农业资源环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在逐年减弱。  相似文献   

12.
张丽 《河南农业》2023,(35):4-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民生发展提供保障。近年,随着电子商务及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农产品商贸物流已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进一步研究农产品商贸物流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产品商贸物流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商贸物流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冷链物流对提高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高农产品应急保障能力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既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都市农业产业链的重要内容,也是打造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的重要支撑。从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区位和产业空间视角出发,基于全产业链分析大湾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特点、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大湾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链条完整,企业数量和规模居于全国前列。“冷链物流 + 跨境电商”“生鲜电商 + 冷链宅配”“冷链物流 + 预制菜”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兴起,将为大湾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带来新动力。同时大湾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业也面临标准体系不完善、全程冷链覆盖率低、冷链资源整合度不高、城市限行政策困扰冷链配送、信息化水平不高、全程监管难度大等关键问题。在新形势、新格局下,要充分认识冷链物流在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战略性地位,通过优化冷链物流产业布局,改善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环境,着力补足农产品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突出短板,同时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智慧化、绿色化、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侯菊芳 《甘肃农业》2023,(11):95-98
农业产业链优化升级是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基础,在整合产业链资源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应通过品牌建设路径,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农业品牌。由政府主导,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形成政府、行业、企业三方联动机制,结合当地农产品特色和资源禀赋优势,形成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本文主要对农业产业链进行了阐述,分析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总结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流程,探究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产品品牌建设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将共生理论引入到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中,基于共生视角重新诠释农业产业链体系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析了农业产业链的运作模式:以市场为动力、政府规划为协调机制的产业共生模式,并提出发展这种模式的意见和思路,为促进农业共生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唐山市农业产业链发展现状,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总结当前唐山市农业产业链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唐山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引进和培养农业人才;打造农产品品牌,培养龙头企业;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完善物流体系;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将更多的农产品加工、流通等收益留在农村等建议,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产品产业链特点与供应链金融具有高度契合性,广西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供应链金融可立足于产业链,以核心企业信誉提供担保,解决农户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整合信息、资金、物流等资源,提高农业产业链的整体运行效率,有助于提升广西农业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以重庆酉阳、秀山地区为例,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产业化升级的路径选择: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完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增加农产品物流技术含量;将农产品销售上行体系和下行体系相结合,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9.
杨芳 《农学学报》2019,9(11):96-100
农业经济增长离不开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的推动,也需要借力制度变迁。农业经济增长是动态发展过程,随着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与诱致性制度变迁持续向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演进。现阶段,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经济处于较为快速的发展状态。研究发现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存在偏差,需要基于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耦合视角探索推进农业发展模式演进的路径。研究表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推动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转型、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改变农户生产生活方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推动了农业贷款体制变迁、农村财政体制供给的变迁,但依然存在认识农业信息化不充分、农村信息技术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信息化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存在瓶颈等问题,需要继续加大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建设、强化区域信息协同治理、完善智慧农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都在围绕延长农业产业链下功夫,将农产品生产延伸到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业产业体系。要构建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农业产业链该如何布局?农业产业链,顾名思义是指产业链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包括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部门、组织机构及关联公司以价值链、信息链、物流链、组织链缔结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