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明杨木屑替代杂木屑栽培平菇的可行性及其与玉米秸秆不同配比对平菇菌丝生长状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及产量等的影响,为平菇栽培基质的选择和配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侧耳属平菇糙皮侧耳、金顶侧耳和美味侧耳为试验材料,以杨木屑和玉米秸秆为栽培主料,通过调整杨木屑和玉米秸秆的比例设计平菇栽培基质配方,以传统配方栽培为CK,比较分析不同配方基质栽培平菇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头潮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等的差异,筛选适合平菇栽培的基质配方。【结果】在杨木屑30%+玉米秸秆53%+麦麸10%+黄豆粉2%+玉米粉3%+石灰1%+石膏1%组成的培养基上糙皮侧耳、金顶侧耳和美味侧耳3种平菇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头潮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均表现最佳,均优于其他配方,与CK最接近,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9.14~9.79 mm/d),菌丝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最短(为24~26 d),子实体菌盖直径最大且最厚,菌柄长度适中且最粗,子实体外观色泽好、圆整、韧性好且朵大型好;糙皮侧耳头潮菇产量为180 g,生物学效率为119.21%;金顶侧耳头潮菇产量为173 g,生物学效率为114.57%;美味侧耳头潮菇产量为179 g,生物学效率为118.54%。【结论】杨木屑30%+玉米秸秆53%+麦麸10%+黄豆粉2%+玉米粉3%+石灰1%+石膏1%适宜侧耳属平菇糙皮侧耳、金顶侧耳和美味侧耳的栽培。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实现水稻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为目的,为常规农法栽培平菇的产业升级提供更加科学的技术保障,也为秸秆基质化利用提供了坚实有效的科学基础。【方法】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为试材,采用代料栽培方式,比较了10个常规平菇菌株在高水稻秸秆含量基质上的生长情况;同时在测定栽培原料营养物质基础上,以筛选的优良平菇菌株优化得到水稻秸秆栽培基质最佳碳、氮源配方和最适颗粒度。【结果】相对于棉籽壳和玉米芯,水稻秸秆含有更丰富的氮、磷、可溶性糖、总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以及更低的木质素含量,同时常规氮源辅料中的麦麸营养最为全面、均衡;在高水稻秸秆含量的基质上,菌株S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物学效率最高且农艺性状最好;颗粒度F4基质上菌盖直径最大,颗粒度F5基质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生物学效率均较高;菜籽饼、麦麸、玉米粉、尿素对栽培基质总碳氮比值的影响依次增大,氮源配方N8上菌丝满袋时间最短,单袋子实体产量最高;随水稻秸秆替代比例增大,栽培成本逐渐降低,配方C3、C4的总收入、单袋效益最高,C4的产投比值最大。【结论】水稻秸秆营养丰富,适宜栽培平菇,最适菌株为‘杂优一号’,最佳颗粒度为铡断呈30 mm段状和粉碎后过20 mm孔筛后的丝绒状,最适碳氮源复配配方为61.5%水稻秸秆,21.5%棉籽壳,15%玉米粉,2%石灰。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小麦、马铃薯、水稻4种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按不同的比例配以棉籽壳、麸皮、石膏、石灰等辅助原料制成培养基,在实验室环境下接种平菇菌种,研究平菇的菌丝、子实体的长势及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四种农作物秸秆基质化均可栽培平菇,其中玉米、小麦秸秆基质化后栽培平菇,菌丝生长生物学效率高,子实体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马铃薯、水稻秸秆基质化后栽培平菇,菌丝生长生物学效率较低,子实体产量较低,营养价值较丰富;同时,相同原料,不同配比辅助原料制成的培养基栽培平菇,结果显示:配料中棉籽壳占比越高,平菇栽培效果越好,以玉米、小麦秸秆为原料基质化栽培平菇,棉籽壳占比在40%以上平菇栽培效果显著,马铃薯、水稻秸秆基质化栽培平菇,棉籽壳占比在60%以上栽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桑枝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调控出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食用菌生产中出菇季节集中和出菇后培养料中存余剩余营养的问题,以平菇和秀珍菇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贮存和二次出菇的方法对食用菌的调控出菇和二次间断出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平菇正常出菇的生物学效率为41.923%~129.1%,相差3 倍之多。秀珍菇正常出菇的生物学效率为64.31%~78.77%,相差不大。从出菇调控结果看,‘平菇831’的生物学效率从50.312%降低至46.591%,调控出菇方法比正常出菇方法生物学效率降低了3.721 个百分点,生物学效率降低7.4%。‘秀珍菇195’的生物学效率从69.4%降低至28.99%,生物学效率降低一半以上。使用‘平菇803’进行二次出菇试验,以薄层箱栽和直接全拨皮出菇效果最好,生物学效率分别为12.42%和16.08%,而其他出菇方法的生物学效率仅为1%左右。可见平菇和秀珍菇是良好的调控出菇食用菌种类,在生产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而二次出菇技术由于产量低下和用工量较大,在生产上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5.
以芦笋秸秆为栽培基质与玉米芯、木屑、麸皮等材料经科学配制进行秀珍菇栽培试验,对不同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投入产出比、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秀珍菇长势良好,在笋秸秆含量为80%的情况下,基质透气性好,菌丝生长速度快,随着培养料中玉米芯含量的增加,基质透气性差,菌丝生长速度较缓慢。从秀珍菇的产量来看,配方5的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为70.52%,配方1的产量最低,生物学效率为60.54%,综合经济效益分析,配方1的投入产出比最高,投入产出比为1:5.45,成本较配方5降低约23.97%。  相似文献   

6.
以全株苎麻、苎麻副产物为主要培养料栽培平菇,对平菇生长、子实体营养成分及栽培平菇后培养料营养成分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设计6个试验配方和1个对照配方,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川平5号为供试菌株,全株苎麻、苎麻副产物与水稻秸秆按比例混合,以仅添加棉籽壳为对照,研究全株苎麻、苎麻副产物与水稻秸秆混合比例对平菇菌丝、营养品质和生物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T2配方(苎麻副产物65%、水稻秸秆15%、麦麸15%、过磷酸钙2%、蔗糖1%、石灰1%)效果最佳,生物学效率为104.66%,较对照提高11.23%,粗蛋白含量与粗多糖含量为22.66%与5.54%,较对照分别增加5.99%与2.36%。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对鸡腿蘑发育的影响,为合理利用秸秆资料提供有效途径;【方法】设四个不同秸秆用量的培养基配方,通过单因子试验分析秸秆对鸡腿蘑菌丝长速与产量的影响;【结果】各处理在发菌时间,出菇时间,菇产量以及子实体形态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其中玉米秸秆含量为35%的配方菌丝长势旺,生长快,菇体生物学效率最高;【结论】鸡腿蘑可以利用玉米秸秆中营养物质,秸秆中添加适量的腐叶土栽培鸡腿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秸秆作为培养基料栽培食用菌.方法:利用稻草秸秆、树叶、木屑分别加入到平菇以及香菇的培养基中,以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组,观察不同培养基料对平菇以及香菇菌丝在生长高度,生长状况,产菇量以及生物学效率上的影响.结果:平菇以及香菇在稻草秸秆的生长态势最好,生长高度在同时间段里较树叶和木屑的好.结论:秸秆中由于含有食用菌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能促进食用菌的生长,可用于食用菌的栽培中.  相似文献   

9.
平菇在12种秸秆主料基质中生长情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不同作物秸杆主料基质在栽培平菇时所表现出的结果,特配制12种不同秸杆材料基质来栽培平菇。结果表明:平菇菌丝在各基质中的长速、长势及头茬子实体产量都表现出明显差异。平菇菌丝在油菜秸秆基质中长速最快,长势为优,结菇最早;在以黄豆秸秆、棉花秸秆和棉籽壳为主料的基质中,长速稍慢,结菇稍晚,头茬菇产量最好;在以高粱糠和高粱秸秆为主料的基质中,长速波动大,长势为良,头茬菇产量低,且出现死菇;在以玉米芯为主料的基质中,长速慢,长势良,头茬菇产量中等;在花生秧主料基质中,长速最慢,但长势为优,试验结束时未形成产量;在甘薯藤、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白杨树叶为主料的基质中,长速最慢,且长势最差,实验结束未形成产量。根据各基质成分特点分析,只有当C/N在20~50之间,且基质中可溶性糖与粗纤维质量比在1附近时,菌丝才能生长最好,产量最高。因此,用不同秸杆主料栽培平菇时,必须根据其成分特点配制基质。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通过装袋栽培法,设100%稻草(CK1)、100%玉米秸秆(CK2)、100%艾草秸秆(CK3)、稻草60%+玉米秸秆20%+艾草秸秆20%(T1)、稻草20%+玉米秸秆60%+艾草秸秆20%(T2)、稻草20%+玉米秸秆20%+艾草秸秆60%(T3)、33%稻草+33%玉米秸秆+33%艾草秸秆(T4)共7个处理,研究稻草、玉米秸秆和艾草秸秆的基料化利用对平菇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0%稻草(CK1)或100%玉米秸秆(CK2)处理限制平菇菌丝体生长,现蕾出菇所需时间较长,平菇生物量和生物学效率均最低,而3种秸秆混合基料则有利于提升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学效率,且生物量较CK1和CK2分别增加112%~188%和38.9%~88.9%;适量(20%、33%)添加艾草秸秆较单一艾草秸秆处理(CK3)平菇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32.2%~52.9%,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和总酚含量有所提升;混合基料各处理(T1~T4)可一定程度增加平菇多酚氧化酶活性,还原糖含量较CK1、CK2和CK3处理分别提升10.0%~103.3%、26.9%~134.6%和32.0%~14...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玉米芯平菇菌糠的营养价值。[方法]分析测定了玉米芯平菇菌糠的获得率和营养物质含量。[结果]结果表明:玉米芯平菇菌糠的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的含量远远高于许多植物秸秆,粗纤维含量远远低于许多植物秸秆;随着收菇次数的增加,玉米芯平菇菌糠的获得率降低;不同的收菇次数对玉米芯平菇菌糠的营养成分的影响较大,以第3茬菇收获后菌糠的营养成分含量最好。[结论]玉米芯平菇菌糠中各种常规的营养成分齐全,部分成分优于农作物秸秆,可作为畜禽饲料,这为菌糠饲料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引进的5个平菇品种与当地广泛栽培的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考察比较平菇品种菌丝长势及生物学转化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苏引6号及新科106的菌丝生长洁白粗壮,生长速度快,出菇整齐,菇形好,生物学转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出菇方式对平菇产量影响不大,但对平菇商品性和品质影响较大,从而影响经济效益。笔者根据30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划口出菇、扎孔出菇和套环出菇的不同之处,并做了具体的分析。木糖醇渣是新兴的栽培基质,对降低平菇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平菇菌丝生长的毒力作用及其对出菇时间、出菇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对平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大生M-45和百菌清,多菌灵的抑制作用最弱,EC50为12.4947mg/L。甲基硫菌灵用量在0.14%以下,与多菌灵对照和无污染的空白对照的出菇时间均为74d,其它参试杀菌剂均使出菇推迟。参试药剂均使平菇产量降低,累计出菇量低于空白对照,其中大生M-45在推荐用量下的出菇量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平菇生产发展的需求,研究不同培养料配方对平菇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以提高平菇的产量和质量并缩短生产周期,本试验比较了不同培养料配方对予平7号平菇菌丝、出菇情况以及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平菇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92%、玉米面5%、磷酸二氢钾0.5%、硫酸镁0.5%、石灰1%、石膏1%,菌丝粗壮浓密、生长速度快、生物学效率高,生物学效率可达89.64%。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适合南宁地区栽培的优质秀珍菇型高温平菇菌株,以期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优质种源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南宁地区主栽品种黑侧五为对照,对保存及引进的7个秀珍菇型高温平菇菌株进行比较试验,观察比较各菌株菌丝的生长情况、原基形成时间、子实体形态、转潮时间、生物学效率等.[结果]各菌株均能正常发菌、出菇,但各有差异.参试菌株中菌丝生长速度以基因2005最快,达9.14 mm/d,夏丰一号次之,为9.07 mm/d;菇体除白侧五为灰白色,菌柄短,菌盖易碎外,其他菌株菌盖均为灰至深灰色,菌柄为白色,菇形好且紧凑,出菇整齐,光泽好;各参试菌株原基形成时间为27~30 d,以平菇P54和白侧五最短,接种后27 d开始现蕾;生物学效率以白侧五最高,达86.10%,平菇P54、夏丰一号、基因2005的生物学效率较高,均超过80.00%.[结论]平菇P54、夏丰一号、基因2005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旺,菇形及商品性好,生物学效率高,综合表现好,适宜在南宁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适合南宁地区栽培的优质秀珍菇型高温平菇菌株,以期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优质种源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南宁地区主栽品种黑侧五为对照,对保存及引进的7个秀珍菇型高温平菇菌株进行比较试验,观察比较各菌株菌丝的生长情况、原基形成时间、子实体形态、转潮时间、生物学效率等.[结果]各菌株均能正常发菌、出菇,但各有差异.参试菌株中菌丝生长速度以基因2005最快,达9.14 mm/d,夏丰一号次之,为9.07 mm/d;菇体除白侧五为灰白色,菌柄短,菌盖易碎外,其他菌株菌盖均为灰至深灰色,菌柄为白色,菇形好且紧凑,出菇整齐,光泽好;各参试菌株原基形成时间为27~30 d,以平菇P54和白侧五最短,接种后27 d开始现蕾;生物学效率以白侧五最高,达86.10%,平菇P54、夏丰一号、基因2005的生物学效率较高,均超过80.00%.[结论]平菇P54、夏丰一号、基因2005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旺,菇形及商品性好,生物学效率高,综合表现好,适宜在南宁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了优化平菇菇渣(棉籽壳)的发酵工艺,在平菇菇渣中分别添加尿素5 kg/m3和酵素菌1 kg/m3进行高温发酵,以纯菇渣发酵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添加物对菇渣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以及发酵后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尿素和酵素菌均可以缩短进入高温阶段的时间、提高堆体的最高温度、延长持续高温发酵的时间,最终缩短腐熟所需要的时间,其中,添加酵素菌的发酵效果较好。发酵结束时,各处理菇渣的物理性质均接近于理想栽培基质,但容重偏轻、持水孔隙度偏小,其中,添加酵素菌处理的菇渣物理性质与理想栽培基质最接近;p H值均略有增高,但差别不大;EC值均有所降低,其中,添加酵素菌处理的菇渣EC值最低,为2.25 ms/cm,最接近于理想栽培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添加酵素菌处理的菇渣全磷和全钾含量最高,全氮含量与添加尿素处理差别不大。在菇渣中添加酵素菌,发酵效率最高,且发酵后菇渣的理化性质与理想栽培基质最接近。添加酵素菌的菇渣发酵方法为平菇菇渣最优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19.
培养料添加保水剂对平菇出菇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食用菌生产中,由于栽培料后期失水,因而影响了出菇。为了提高产量,必须对栽培料进行补水。以何适2000、特平抗黑、H600平菇品种为试材,用玉米作为培养料,在相同条件下接种,研究培养料中添加保水剂对菌丝生长、出菇时间及平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料添加保水剂后,菌丝生长较好,出菇时间提前,污染率降低,并且能减少栽培过程中的浇水次数,显著提高平菇产量。其中,特平抗黑品种使用保水剂效果最好,其菌丝生长最旺盛,污染率最低,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以平菇为试材,以不同比例的葡萄枝屑、玉米芯为主要原料,采用发酵料袋栽方式栽培平菇,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菌丝生长情况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枝屑的含量不同对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不同,以葡萄枝屑40%、玉米芯40%、麦麸11%、胡麻饼3%、石灰3%、过磷酸钙2%、尿素0.6%、食盐0.3%、克霉霸0.1%为最佳配方,在此配方下平菇表现为菌丝生长势较强,产量高,生物学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