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为害特点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多点系统调查,探讨了茶假眼小绿叶蝉在福建主要茶区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揭示了该虫百叶虫量与百梢虫量及虫梢率的相关性,比较了茶梢不同部位该虫着卵的比率。为茶假眼小绿叶蝉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常情况下,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是由迁入虫量或上代残存虫量太大所造成。但通过重庆市秀山县2006年农药直补示范片稻纵卷叶螟主害代特大发生原因分析,明确了除迁入虫量或上代残存虫量之外,其生态因子等也可能是导致其重发生的主导因子,从而提出了该虫防治中应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2-2006年采用糖醋液诱集法对韭菜迟眼簟蚊成虫发生期进行系统观察.结果显示.该虫在江苏徐州地区1年发生5代,明确了该虫发生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并提出了因地制宜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杨明霞 《植物医生》2009,22(4):43-44
柑橘大实蝇是我国检疫性害虫,针对该虫的主要特征、发生规律、为害特点,通过长期观察和试验示范,总结出该虫的防治时期和防治技术,控制了其发生范围,促进了柑橘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5.
桑白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 OnaTargioni)也称桑介壳虫、桃介壳虫。该虫食性广泛,不仅危害果树,也危害园林植物,几乎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近几年该虫在我国杏产区普遍发生,甘肃、宁夏、山东、山西、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市区的部分杏园发生严重。该虫在桃树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已有过许多报道,如北京(1960、1977)、山西太谷(1974)、上海市上海县(1987)等,但在杏树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的研究报道很少。为此,我们于1988—1989年在北京延庆辛庄堡杏树园对桑白蚧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观察,提出了防治对策,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简述  相似文献   

6.
日本松干蚧工程治理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本松干蚧发生及危害规律 ,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治理办法 ,经过3年的工程治理 ,有虫面积下降了56.4% ,发生面积下降了100% ,虫株率下降了10% ,虫口密度下降了63% ,有效控制了该虫的发生和蔓延 ,松林恢复生机。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柑桔潜叶蛾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该虫幼虫的分龄和蛹的分级标准。在广西桂林,该虫1年发生12代,各代历期的长短,主要受气温所影响。采用分龄分级预测法预测该虫的发生期,预测准确率达98%,不喷药或只喷1次药,保梢效果分别达到80.83%和85.51%。  相似文献   

8.
红脂大小蠹在中国成灾原因及扩散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红脂大小蠹是我国一种危害油松等松树的外来入侵物种。国家林业局2005年已将该虫列入对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本文分析了该虫最初发生地的气候情况,探讨了气候因素对该虫发生的影响。结合红脂大小蠹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对该虫扩散趋势做出预测。提出了一些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2021年3月,在赣州发现危害华盛顿棕榈(Washingtonia filifera)的入侵害虫,经形态观察和COI基因鉴定,确认该虫为水椰八角铁甲(Octodonta nipae Maulik),这是江西省首次报道该虫的发生.并介绍了水椰八角铁甲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分布及危害情况,提出了应对措施与意见,为防止该虫进一...  相似文献   

10.
桃蛀螟在鲁南地区桃树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ée,又名豹纹斑蛾、桃蛀野螟等,属鱗翅目螟蛾科,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方果区,其幼虫是为害桃果实的主要害虫之一,在临沂市(鲁南地区)还为害苹果、梨、杏、李、无花果、板栗等果树及玉米、高粱、向日葵等农作物。临沂市是我国桃主产区之一(面积4.5万km2,产量61万t),对防治该虫十分重视,广大果林科技工作者对该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做了大量科研工作,摸清了该虫在临沂的发生规律,有效地控制了该虫的发生及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