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全面掌握土壤基质配比对黄精根茎生长发育的影响,推进黄精标准化栽培管理,提高黄精根茎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研究不同土壤基质配比对黄精根茎的长度、鲜质量、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基质配比对1年生黄精根茎长度、鲜质量影响差异达显著水平,对多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土壤基质配比对黄精种根长度、鲜质量和多糖含量的影响均...  相似文献   

2.
不同栽培基质对辣木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草炭、河沙、谷壳不同配比的栽培基质,以土壤为对照进行辣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基质栽培对辣木农艺性状的影响优于对照,其中草炭∶河沙∶谷壳为3∶1∶1的基质处理,鲜叶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对照,比对照增产67.34%。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3个品种风信子生长与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炭与园土等量配比是最佳栽培基质。在此基质中,风信子出苗更早、更整齐、植株更高;叶片更长、更宽、叶面积更大;花的观赏特性也得到提高;风信子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也得到增加;风信子现蕾时间提前;种球的质量也得到较好保持。该基质提高了风信子的综合观赏价值,可作为其通用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越南抱茎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4作用下的越南抱茎茶的地径、苗高、叶数等生长状况表现最好,其次为基质3和基质2;不同配比栽培基质作用下,基质4能显著促进苗木高生长,其次是基质3和基质2.不同基质配比对苗木叶量的生长差异影响不显著.综上所述,基质4(V河沙∶V椰糠=2∶1)基质配比较适合越南抱茎茶的生长,其次为基质3(V赤红壤∶ V椰糠∶ V泥炭土=5∶4∶1)和基质2(V赤红壤∶V泥炭土=2∶1).  相似文献   

5.
竹荪栽培基质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根据海南当地资源情况,利用当地原料进行竹荪栽培基质研究;[方法]采用甘蔗渣、木材下脚料、马占相思树皮、竹片、槟榔叶、五节芒、玉米杆等原料作为栽培基质,比较不同栽培基质竹荪菌丝生长情况及产量差别:[结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海南竹荪最佳栽培基质配比为以竹片为栽培基质,表面覆以茅草、五节芒或菌草、甘蔗渣引菌时,菌丝生长最快,出荪量最多.  相似文献   

6.
从苗木的生理特性变化方面对屋顶绿化树种白腊的适宜栽培基质进行抗旱性保水性能研究。从苗木生理指标大小推断出栽培基质的保水抗旱性优劣,以普通壤土为对照,在5种不同配比栽培基质中选择出基质(壤土∶草炭土∶蛭石∶珍珠岩=2∶1∶2∶1)为最适宜白腊生长的屋顶绿化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7.
陈清远 《绿色科技》2019,(17):120-123
在阔叶树疏林地进行了林下栽培三叶青试验,种苗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吲哚丁酸溶液不同方式浸种,不同方法栽培:其一,用容器袋育苗,扦插繁殖栽培;其二,林地下块状直接,扦插繁殖栽培;其三,整地成床,扦插繁殖栽培;经过3 a的培育,三叶青藤木生长良好。结果显示:三年生用容器袋育苗,扦插繁殖栽培生长的苗木,比林地下块状直接,扦插繁殖栽培和整地成床,扦插繁殖栽培藤长、径粗、叶面积宽大,平均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8.
锯末蔗渣不同配比栽培基质对辣木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油辣木改良品种PKM1为试验材料,以锯末和蔗渣不同配比的7种栽培基质进行大棚辣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7种栽培基质的辣木生物产量均高于园土栽培的对照,锯末∶蔗渣=1∶1处理的辣木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可推荐作为辣木大棚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9.
将园林树枝经腐熟后作为花卉栽培基质材料,以不同的配比与泥炭、珍珠岩、椰糠等通用材料混配成栽培基质,通过一品红、矮牵牛等花卉的栽培试验,研究表明园林树枝腐熟后可以用于花卉栽培基质材料,15 ̄40%的添加比例可以促进花卉的生长,使花卉的冠幅、花数等指标显著提高,为园林树枝资源化处理、利用开辟一个经济、科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不同粒径配比松树皮对油松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找到适合油松生长的不同粒径的最佳含量比例,本研究对不同粒径含量的松树皮基质的物理性质变化情况和油松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个处理基质的容重、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比较稳定,且栽培前后的各项物理指标均满足理想基质的要求;综合油松生物量、生长指标、生理指标等分析,配比方案T4较好,即按照粒径大小2~5 mm∶0.5~2 mm∶0.5 mm为1∶3∶1比较适合栽培油松。  相似文献   

11.
收集山核桃壳、锯末、枯枝落叶、菇渣、中药渣5种常见农林废弃材料,经过发酵和消毒处理,按照不同配比混合成8组不同的轻型栽培基质,测定其理化性质,并与日常栽培容器苗的轻型基质泥炭和珍珠岩比较。结果表明:8组不同轻型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pH值、全N差异显著;持水孔隙、大小空隙比、EC值、全P、全K(除6、7号基质外)、速效K差异极显著(1%水平);以2号混合基质锯末:枯枝落叶:山核桃壳:珍珠岩=4:2:3:1(体积比)为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配比基质对菊花、鸢尾、萱草3种植物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之间成活率有显著差异,配方1和配方2两种基质的栽培成活率低于配方3和配方4,利用配方3进行栽培,3种植物的成活率均达到100%,配方4略低于配方3(4种基质配方为草炭∶有机肥料∶珍珠岩∶壤土分别为1∶1∶1∶1、1∶1∶2∶2、1∶2∶2∶1、2∶2∶1∶1),配方3是最适宜的配比,可以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在浙江省的最佳栽培技术模式,以江西上饶种源为对照,采用4个试验种源(温州种源、金华种源、衢州种源和丽水种源)、4种栽培方式(地栽、下铺无纺布地栽、无纺布袋及控根容器)及4种基质(油茶林下腐殖土、40%专用基质+60%黄心土、30%锯末+60%黄心土+10%石砾、菜地土+10%草木灰)在浙江遂昌(试验地Ⅰ)、云和(试验地Ⅱ)及永康(试验地Ⅲ)分别设置3个试验地进行油茶Camelliaoleifera林下仿野生栽培多点试验,利用正交试验设计17个技术处理结合方差分析对4年生三叶青块根产量及总黄酮含量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合浙江省的林下栽培技术模式。结果表明,在试验地Ⅰ和试验地Ⅱ土壤基质对单株块根鲜质量影响最大,而在试验地Ⅲ栽培方式对单株块根鲜质量影响最大;3个试验地均表现为种源对块根总黄酮含量影响最大;针对单株块根鲜质量,金华种源、控根容器栽培方式或无纺布袋栽培方式(无显著差别)、40%专用基质+60%黄心土栽培基质表现最佳;针对块根总黄酮含量,丽水种源、地栽方式、菜地土+10%草木灰栽培基质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不同栽培基质配比对竹苗盆景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4种不同的基质配方及对照土壤栽培紫竹苗盆景,得出泥炭、珍珠岩1:1这种配比适合在竹苗无土栽培生产行业推广。  相似文献   

15.
以屋顶绿化栽培基质土壤为主要研究内容,介绍了轻质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常见栽培基质的化学性质,结合太原地区地理自然特征,提出了屋顶绿化轻型栽培基质的选择与配比。  相似文献   

16.
无土栽培基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无土栽培基质的发展史及国内外对于栽培基质选用、开发应用和配比应用的现状,最后分析了有关基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文心兰大棚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及施肥方式对文心兰的生长、花芽分化等的影响,探讨文心兰大棚栽培的最佳基质为椰衣和碎砖(3:1),以及不同苗期的最佳施肥方式;同时通过移苗、分株及栽培试验,发现采用椰丝作为移苗基质,采用23×18cm加厚杯,每杯一株苗,放置杯口相贴的分株模式,利用老芽分株种植,可节约成本,量产提前,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对3个微型月季品种‘果汁’‘W-7’‘W-9’在泥炭与椰糠组成的5种不同配比基质下栽培的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分别测定了其各项形态指标、生物量、花发育状况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当基质中泥炭体积含量在75%与50%时,微型月季植株生长状况好于其他基质配比。虽泥炭、椰糠体积比为75%∶25%时,品种‘W-9’在株高和生物量上略高于使用泥炭、椰糠体积为50%∶50%的基质,但无显著性差异,综合生产成本与环境等因素,本文认为泥炭、椰糠在体积配比为50%∶50%时,可作为微型月季盆花生产的优质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19.
三叶青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的中草药,为探索适宜淳安县区域特色的栽培技术,为农民创收增收,通过袋装种植仿野生栽培的方法,开展了山核桃林下三叶青仿野生栽培技术的研究;初步总结出一套产量稳定、管理便捷、适应山区林下的种植模式,以期促进淳安三叶青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马铃薯秸秆为原料,配以尾菜,探讨了不同配比基质化后对平菇生长状况、产量、生物学效率、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原料配比基质化后对平菇的生长状况和基营养价值差异性显著,当马铃薯秸秆与尾菜质量比为8∶2时,平菇生长状况最好,生物学效率、蛋白质含量最高。为此,提出了农业生产中可用马铃薯秸秆和尾菜替代传统的棉籽壳进行平菇的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