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克氏原螯虾掘洞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克氏原螯虾(Procam barus clarkii)掘洞时间多在夜间,可持续掘洞6~8 h,一夜挖掘深度成虾可达40 cm,幼虾可达25 cm。成虾的洞穴深度大部分在50~80 cm之间,少部分可以达到80~150 cm;幼虾洞穴的深度在10~25 cm之间;体长1.2 cm的稚虾已经具备掘洞的能力,洞穴深度在10~20 cm之间。洞穴分为简单洞穴和复杂洞穴两种:85%的洞穴是简单的,即只有一条穴道,位于水面上、下10 cm之间;15%较复杂,即有2条以上的穴道,位于水面以上20 cm处。洞穴的密度为2.8~5.6个/m2。每个洞穴中一般有1~2只虾,但冬季也常发现一个洞中有3~5只虾。克氏原螯虾在繁殖季节掘洞强度增大,在寒冷的冬季,掘洞强度微弱。  相似文献   

2.
枯草芽孢杆菌对克氏原螯虾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1×109、3×109和5×109cfu/kg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测定投喂相应饲料后第1、4、7、14、21、28天以及停止投喂枯草芽孢杆菌后的第7、14天克氏原螯虾(Procam barus clarkii)的血淋巴吞噬活性、血清溶菌活力、抗菌活力以及酚氧化酶活力。结果显示:实验组(含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组)的吞噬活性于投喂枯草芽孢杆菌后第7天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溶菌活力、抗菌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在停药后仍维持较高水平(P<0.05);此外,酚氧化酶活力也有所增加。本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克氏原螯虾的免疫机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克氏原螯虾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的性成熟年龄为1年左右;雌虾最小体长为6.4 cm,最小体重为10 g;雄虾最小体长为7.1 cm,最小体重为20 g。5~9月为交配期,其中以6~8月为交配高峰期。克氏原螯虾交配后大约为30 d左右产卵。繁殖期为7~10月,高峰期为8~9月。10月底以后抱卵的虾由于水温逐步降低,一直延续到第2年春季才孵化。克氏原螯虾的繁殖行为与掘洞行为密切相关,繁殖期的掘洞数量较非繁殖期明显增多。7~10月,亲虾均栖息在洞内繁殖,洞穴深度为50~80 cm。卵巢为一次产卵类型。雌雄比例为1∶1。克氏原螯虾的个体绝对繁殖力的变动范围为172~1158粒,平均为517粒。个体相对繁殖力(F/W)的变动范围为2~41粒/g,平均为21粒。个体相对繁殖力(F/L)的变动范围为47~80粒/cm,平均为63粒。  相似文献   

4.
由于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存能力强,天敌少,加之其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为了更好地捕捞克氏原螯虾种群且尽量少伤害水域中其他渔获种类,有效控制克氏原螯虾种群数量,防止形成外来物种入侵,通过基本情况调查和室内试验等方法对克氏原螯虾捕捞网目进行研究。对6,20,30,40,50,60,70 mm七种网目的地笼网进行了室内试验,经比较对克氏原螯虾的捕捞能力和鱼类释放效果,结合线性拟合曲线与克氏原螯虾体长的关系,推算出20 mm网目为春季克氏原螯虾最佳捕捞网目, 30 mm网目为秋季克氏原螯虾捕捞最佳捕捞网目。  相似文献   

5.
根据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生物学习性,设计了15、20、25、30、35 mm五种网目的无帽、带帽、半圆、对口四种网型的地笼网,开展了春季克氏原螯虾室外捕捞试验,探索出春季最适克氏原螯虾捕捞网具。结果表明:20 mm网目无帽型地笼网对春季克氏原螯虾的捕捞能力最好,最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6.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血细胞的分类、活性和免疫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血细胞可分为透明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三个亚群,组成比例分别为(26.25±5.29)%、(51.44±7.02)%和(11.20±1.82)%;螯虾血细胞的平均总凋亡率约为3.12%;血细胞对荧光大肠杆菌的吞噬活力显著(P<0.05)高于荧光微球,吞噬率分别为17.04%和14.57%;血细胞在自然生理状态下含有一定量的活性氧,其在两类颗粒细胞的含量显著(P<0.05)高于透明细胞,在大颗粒细胞中最高。结果表明,FCM能较好地应用于虾类的血细胞分类和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酚氧化酶(PO)为材料,采用L-DOPA为反应底物,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PO活力,研究克氏原螯虾PO的特性,为其免疫学研究及优化PO准确测定方法提供依据。结果显示PO活力最高时的温度为35℃,低于和高于35℃活力逐渐下降,45℃以上活力迅速下降;0℃仍具有最高活力的24%。在pH4.0~9.5内PO均具有活力,鳃组织最佳pH5.5,血清最佳pH6.5。因此测定克氏原螯虾PO活力的最佳参数为温度35℃,pH5.5(鳃)或6.5(血清)。以上结果说明冰浴终止反应法测定克氏原螯虾PO活力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要慎用。  相似文献   

8.
郭子宇  鲁耀鹏 《河北渔业》2022,(9):38-40+46
整理了前人研究成果,重点介绍免疫增强剂、环境因子和运输方法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活体运输的影响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加温刺激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雌虾在冬季抱卵,并对卵及幼体在不同水温下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经过38 d的加温刺激,在26℃下陆续观察到有虾抱卵,18℃以下未观察到抱卵虾,但该水温能促进雌虾性腺发育。雌虾经加温刺激后所抱卵在18℃,21℃和26℃下均能正常孵化出幼虾。18℃,21℃和26℃下孵化时间分别为(39.67±3.06)d,(28.33±2.52)d和(15.00±2.00)d,孵化所需时间随着温度的提升而减少(P<0.05)。孵化的幼虾经45 d养殖后,在18℃,21℃和26℃下体长分别为(1.90±0.25)cm,(2.73±0.38)cm和(3.78±0.70)cm,体重分别为(0.223±0.100)g,(0.688±0.331)g和(2.145±1.272)g。18℃,21℃水温下的幼虾在此生长阶段为非异速生长(b=3),26℃水温下的幼虾为异速生长(b>3)。在3种温度下,幼体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加快(P<0.05)。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血淋巴、肌肉、肝胰脏中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mm×4.6 mmi.d,5μm)反相色谱柱,以A液(乙腈):B液(0.04 mol/L NaH2PO4、0.004 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0%三乙胺)(体积比为30∶70)为流动相,225 nm紫外检测波长完成分析。结果显示:本方法在0.025~20 mg/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组织的加标回收率为78.8%~94.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16%,氟苯尼考在血淋巴、肌肉、肝胰脏的检出限分别为0.01 mg/L、0.02 mg/kg、0.03 mg/kg,氟苯尼考胺则为0.015 mg/L、0.03 mg/kg、0.05 mg/kg。  相似文献   

11.
闫立君 《河北渔业》2019,(8):29-31,39
小龙虾又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龙虾病害少,耐低氧,能在池塘、河沟、湖泊、稻田、沼泽地等水体中生长繁殖,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很强,因此逐渐形成养殖热潮,小龙虾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2018年石家庄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了河北省水产重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开展小龙虾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发展本地的小龙虾产业,探索调整池塘养殖品种结构,发展生态、高效养殖。  相似文献   

12.
克氏原螯虾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卫军  李铭  徐加元  戴颖  王玉凤 《水利渔业》2007,27(6):27-27,104
结合实验室研究和室外调查等方法,就比较有争议的有关克氏原螯虾繁殖生物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认为克氏原螯虾雌雄鉴别最可行的方法是根据二者之间腹肢的不同。雄虾的第1、2对腹肢的基部和中段呈红色,末端变白,而雌虾没有这样的腹肢。克氏原螯虾没有生殖蜕皮的习性,交配之前不一定需要蜕皮。武汉地区克氏原螯虾群体一般每年有2个产卵期,一个为5月左右,一个为9月下旬到10月中旬。雌虾的抱卵量在200~300粒。水温22~25℃时,克氏原螯虾胚胎发育的时间为25~33d。  相似文献   

13.
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可食部分较多、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高的优点深受人们的欢迎.其养殖业也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可以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人工建设的生态系统,使其发挥各自的作用.正因为有这样的优点,很多地方都开展了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试验[1-3].  相似文献   

14.
克氏原螯虾繁殖行为生态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初次性成熟、生殖季节、交配体制、交配行为、掘洞行为、护幼抚育行为等独特的生殖对策和行为特性展开研究。在克氏原螯虾主要繁殖季节进行野外自然采集成虾样本进行交配产卵等实验观察统计, 每批次采集成虾样本为30尾以上, 体质量在15~40 g结果表明: 1) 克氏原鳌虾生长快速且性成熟早, 当年个体经6~12个月即可达到性成熟。2) 该虾属秋冬季产卵类型, 但交配季节宽泛, 繁殖期长, 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均有交配现象。7月份(1龄、2, 体质量22.4 g±2.56 g)交配率为20%, 产卵率为0; 8月份(1龄、2, 体质量26.7 g±2.98 g)交配率为45%, 产卵率为5%; 9月份(1龄、2, 体质量29.3 g±3.11 g)交配率达到60%以上, 产卵率为10%; 10月份(1龄、2, 体质量30.9 g±3.39 g)交配率为75%以上, 产卵率为35%, 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克氏原螯虾交配季节主要集中在8-10, 产卵高峰期主要集中在10-12月。3) 交配体制属于繁殖行为学中的乱交制, 雌雄性比较为松散, 存在普遍的重复交配现象。4) 具有明显的穴居性, 掘洞行为是克氏原螯虾一个显著突出的生态习性, 繁殖季节掘洞强度显著增强, 掘洞目的主要为雌虾产卵孵幼, 其他季节的掘洞目的则是为躲避不良的生态环境, 冬春季则几乎没有掘洞行为, 即不同季节克氏原螯虾的掘洞有着不同的生态功能。克氏原螯虾繁殖行为生态学的研究可为其开展人工繁殖和生产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对克氏原螯虾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在重金属对克氏原螯虾影响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提出了如何规避重金属对克氏原螯虾影响的加工及食用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来,水产养殖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养殖方式由粗放向半精养、精养发展,但养殖生产模式基本上仍沿袭静水、不排污的池塘养殖为主,养殖水体污染日益严重,这不仅直接危害养殖对象,也是疾病频繁发生的主要诱因。目前主要使用广谱抗生素来控制病害的发生,这些抗生素药物不仅使病菌的耐药性增强,而且还干扰了养殖环境中有益微生物菌群的正常生长繁殖,引起微生态失调,抗生素在生物体内的残留、富集最终会对人体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17.
在稻田中养两茬虾,形成一个水稻、淡水小龙虾互生共存的生态系统。所谓两茬是指一年中龙虾有两次高产收获。近几年,不少地区推广该模式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克氏螯虾的人工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志周 《河北渔业》2004,(6):27-27,36
克氏螯虾具有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范围广、对环境条件要求低、生长快、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等特点。自然分布在河、沟、池塘、农田等水域中。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当前市场上克氏螯虾出现供不应求的趋势,并且价格不断上扬。因此,发展克氏螯虾人工养殖是当前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The red swamp crayfish, Procambarus clarkii (Girar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reshwater species for Chinese inland aquaculture because of its high commercial value and consumer deman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ga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activity of digestive enzymes at different embryonic stages of P. clarkii in order to increase our knowledge about digestive physiology and to guide technology for maternal culture so as to improve the hatching rate. Embryonic developmental stages were divided into six stages: I, fertilized egg; II, cleavage and blastula; III, gastrula; IV, egg nauplius; V, eye pigment forming; and VI, prepared for hatching. Pepsin-specific activit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stage I to stage IV. Although it increased at stage V, the activity level declined again before hatching. Both trypsin- and amylase-specific activity level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in the middle stages of embryogenesis, whereas at the other embryonic stages the activities of these two digestive enzymes were much lower. Lipase-specific activity exhibited a low level during all embryonic stages. The pattern of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was related to organogenesis and the utilization of yolk proteins at different embryonic stages.  相似文献   

20.
克氏螯虾的生物学和生态养殖模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顺昌 《淡水渔业》2003,33(4):59-61
克氏螯虾 (Procambarusclarkii) ,英文名Redswampcrayfish ,俗称龙虾、海虾等 ,是淡水经济虾类 ,因肉味鲜美 ,价格便宜而广受人们欢迎。现将所收集到的基本情况 ,结合我国水产养殖的实际 ,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1 概述1 1 基本特征克氏螯虾在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 ,甲壳纲 ,软甲亚纲 ,十足目 ,刺蛄科。原产于北美 ,1918年被引入日本 ,192 9年经日本引入中国 ,经几十年的扩散 ,已形成全国性的分布 ,成为常见的淡水经济虾类。它适应性极广 ,具有较广的适宜生长温度 ,在水温为10~ 30℃时均可正常生长发育。亦能耐高温严寒 ,可耐受 4 0℃以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