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明粳稻品种在黔中地区的生态适应性,以杂交籼稻品种冈优527为对照,选用具有高产潜力的12个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各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生育期、株高、干物质积累量等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杂交粳稻品种较适宜在本地区种植,表现为生育进程与对照品种同步,全生育期158d,株高97~108cm,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介于701.5~721.8kg/667m2,抽穗至成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40%左右,有效穗数为13.3万~15.6万穗/667m2,穗粒数为198.6~236.7粒,结实率为78.8%~83.6%,千粒重约27g,最终产量为628.3~723.0kg/667m2。常规粳稻品种产量为414.0~606.9kg/667m2,平均产量515.6kg/667m2,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抽穗后干物质积累受阻,穗型较小,库容充实度较差。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近年选育了一大批优质常规籼稻品种,为了更好地扩大这些品种的示范与推广区域,特征集了湘晚籼10号、湘晚籼17号、玉针香、创香5号等共计15个品种(系),以湘晚籼13号为对照,在海南省三亚市作晚造种植,进行优质籼稻品种在三亚市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试验表明:创香5号、农香18、天龙香103、黄华占等品种表现突出,可在试验地区域进行试种与小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对8个江西粳稻常规品种在赣北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和丰产性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8个品种均可在赣北地区作双季晚粳种植,但品种间生育进程差异较大,全生育期在133~152 d,最长与最短的品种相差19 d,差异显著;不同品种667 m2产量在510~709 kg,产量依次为赣晚粳268>赣晚粳262>赣晚粳162>赣晚粳171>赣晚粳260>品比8>品比6>品比7。赣晚粳268产量最高,667 m2达709.8 kg,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在赣北地区种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研究粳稻品种在渝东北高温伏旱条件下的适应性。[方法]以中科8号和II优838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14份粳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粳2、粳3、粳4和粳5这4个品种在当地生产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结论]生育期是影响品种适应性的关键性状,全生育期与II优838相当且具有一定产量优势的品种在该地区才具备生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云南杂交油菜新组合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2年至2004年云南杂交油菜新组合区域试验资料,对6个组合在云南9个不同生态区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组合与试点的互作效应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F100D、99F089D等5个组合的平均产量与对照品种云油杂1号和花油3号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云南在进一步提高杂交油菜产量上取得了显著进展;5个组合中,以99F089D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产性最好;2000F100D的产量优势极显著,适应性好,这2个组合可在其适宜区域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8.
9.
不同粳稻品种在江西不同生态区的农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个杂交籼稻(II优838和天优华占)为对照,在江西3个生态区(新建、抚州和吉安)开展对比试验以明确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江西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总体上,杂交粳稻比常规粳稻更具产量优势,晚粳比中粳表现更好。新建点两个播期(5月30日和6月19日,各点均为30 d秧龄)均为杂交晚粳产量最高,常规中粳最低,特别是5月30日播期的杂交晚粳平均产量达到10.95 t/hm2,显著高于对照籼稻。抚州点两个播期(5月30日和6月29日)均是对照籼稻产量最高,常规中粳最低,常规晚粳、杂交中粳和杂交晚粳之间无显著差异。吉安点5月30日和6月9日播期均是对照籼稻产量最高,杂交中粳最低;6月19日和6月29日播期分别是杂交晚粳和杂交中粳产量最高,但均与对照籼稻无显著差异。新建和抚州点均为5月30日播期产量最高,而吉安点6月9日播种最佳。新建点两个播期均是来自浙江的粳稻品种产量最高,但与来自湖北的品种和对照籼稻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抚州和吉安点不同来源地的粳稻品种产量随播期的不同表现不一。因此,江西发展粳稻生产的适宜地区应该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平原及以北地区,品种应该以杂交晚粳为主,品种的引进以从纬度相近的浙江省为宜。  相似文献   

10.
以杂交粳稻隆优619为对照,研究了7个常规粳稻品种在热带地区的种植适应性。主要比较了其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等的特征特性,通过综合评价分析,筛选出了3个适宜在海南省三亚市扩大示范推广的品种SY29、香糯米和R40,同时也为粳稻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1.
对高原号春小麦品种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奈曼旗)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进行了产量--天气气候分析,测算了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光温水生产潜力,测定并分析了这些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大部分高原号春小麦品种利用当地气候资源的有效系数大于0.7,能够适应奈曼旗的自然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江西省籼改粳,采用湿润育秧人工移栽和人工条直播种植方式,明确赣宁粳1号、赣宁粳2号、赣宁粳3号常规粳稻品种在赣北地区的丰产稳产性.研究3个不同种植方式的品种生育进程、生育期、产量构成因素等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粳稻品种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全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差异.采用人工条直播方式的播期延迟,每...  相似文献   

13.
不同芝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选适宜在南京地区种植的芝麻品种,对豫芝4号等14个芝麻品种进行丰产性分析,鉴定参试品种在当地生态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晋芝2号产量最高,适应性强;冀芝1号、中芝13、驻芝15产量高于对照,适合在南京地区推广应用;鄂芝2号产量极显著低于中芝16,不适合在南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在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通过小区展示方式,比较不同粳稻品种产量、品质与抗性特征,筛选适于淮安市淮安区机插的粳稻主推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淮稻5号、连粳7号、南粳9108在当地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楚粳26号是楚雄州农科所用[(楚粳2号/768)/云玉一号]的中间材料为母本,与品质较优的合系30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偏早熟品种。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株叶型较好,株高适中,生长繁茂性好,分蘖力强,落粒性适中,熟相好,早熟,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品质好,适宜云南省海拔1500-1850m高原稻区种植,省外相似生态类型稻区亦可种植。  相似文献   

16.
几类牧草在沈阳地区引种的产量及适应性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辽宁省草业起步较晚,急需品种引选、栽培管理及加工利用方面的技术积累。为此,我们引进了一批优质牧草,进行了比较观察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以期为辽宁省草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的8个中熟中粳稻新品种(系)在黔西北山区进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引进的品种(系)有效穗数较高,熟期适中,在黔西北山区生态条件下完全可以正常抽穗成熟;在产量、抗性、结实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编号为GZ01的品种丰产性、抗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比对照增产7.69%,将对其作进一步试验鉴定;而其余引进品种(系)总体表现不理想,将作为育种种质资源选其优点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春播早熟区酿造高粱生态适应性评价,鉴选出适宜我国春播早熟区的高产高效品种,并建立酿造高粱品质评价标准,促进高粱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方法]本研究以春播早熟区广泛应用的25个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赤峰、公主岭、通辽、白城4个试点对不同品种的产量、品质、生育期、株高等参数进行测定与分析,开展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结果]参试的25个品种在4个生态区的产量总体表现为:白城>赤峰>通辽>公主岭,凤杂32、吉杂224、辽糯11三个品种在春播早熟各生态区产量、品质、生育期等参数综合表现优异,为鉴选出的高效品种;通过2020和2021两年籽粒品质分析,建立了春播早熟区酿造高粱品质评价标准:淀粉含量≥70%、单宁含量0.8%~2.0%、脂肪含量≤5.0%、蛋白质含7.0%~12.0%;所有参试品种平均生育期115.3 d,产量排名前5位品种生育期为118.5~121.8 d,平均株高分别为161.2~174.1 cm。[结论]春播早熟区选择丰产稳产性高、品质符合酿造标准、生育期和株高适中的品种是实现该区域高粱高效、持续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云南滇西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遗传多样性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IS-PCR和rep-PCR法分析了17个采自云南滇西高原粳稻区的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和7个其他地区的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用2个适合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的引物J3和ERIC对这24个菌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反应,J3引物有14条条带,ERIC引物有13条条带,2个引物呈现18种谱型。用PHYLIPVersion3.6软件UPGMA聚类分析法分析白叶枯病菌系之间的遗传距离,可将24个病原菌分为4簇,3个来自菲律宾的白叶枯病菌与中国的菌系距离较远,云南高原粳稻区分离的菌系十分复杂,4个簇中都有,但主要集中在2个簇中,共有14个菌系。  相似文献   

20.
云南工业大麻品种在安徽麻区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工业大麻系列品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云麻1号和云麻4号纤维产量为2691kg/hm^2和2640ks/hm^2,对比照六安寒麻增产8.46%和6.42%,差异不显著,纤维成熟期则相对延迟20-32d。云麻3号和云麻2号纤维产量为2430kg/hm^2和2292kg/hm^2。比对照六安寒麻减产2.06%和7.62%,差异也不显著。纤维成熟期相对提前5—9d。种子产量云麻系列品种则比六安寒麻减产32.91%-68.07%,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且成熟度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