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以及污染治理的复杂性要求建立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系统。在论述网络化治理理论特征以及污染治理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尝试设计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网络化治理结构框架,并基于网络化治理视角,从价值目标、主体职责以及机制保障三方面分析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面临的困境。研究发现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存在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治理目标不一致,治理职责不明确以及参与协商机制、保障机制建设不完善等治理困境。在对困境分析的基础上,从培育多元共治理念、明晰主体治理权责以及健全网络治理机制方面探索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以及污染治理的复杂性要求建立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系统。在论述网络化治理理论特征以及污染治理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尝试设计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网络化治理结构框架,并基于网络化治理视角,从价值目标、主体职责以及机制保障三方面分析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面临的困境。研究发现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存在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治理目标不一致,治理职责不明确以及参与协商机制、保障机制建设不完善等治理困境。在对困境分析的基础上,从培育多元共治理念、明晰主体治理权责以及健全网络治理机制方面探索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前我国各方面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各地区以及行业都对控制与治理环境污染加大了力度,当前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开始兴起,并提出了许多有利于此项技术发展的措施。本文对什么是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如何有效治理农村水环境污染三个问题进行阐述,为我国当前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的实施以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金艳清  许艳  罗卯英 《乡村科技》2022,(23):144-147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对农村地区山塘水环境污染治理实践进行探究,从预防、监管和治理三方面凝练江西省农村山塘水环境治理工作机制,指出农村水环境的“公共性”决定了地方政府是农村水环境治理的第一主体,明确多元主体责任、优化共治运行机制、整合多方资源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5.
刘静民 《乡村科技》2022,(22):146-148
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是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工作,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总结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类型及成因,针对当前农村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环保意识薄弱、源头控制被忽视、环保设施不够完善、组织体系不健全及监督主体单一等问题,提出加大宣传力度、重视源头治理、加强设施建设、完善组织体系、健全监督机制等优化措施,以期为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技术人才等方面分析造成安徽省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进程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农村水环境改善,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村跨域水环境污染治理现状,阐述了我国农村跨域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模型研究情况,从规范治理理念、融入公众治理主体、创建信息共享机制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农村跨域水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路径,以期为农村跨域水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伴随新农村综合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日益严峻,其中像跨域水环境的污染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新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大难题。本文中将结合科学技术分析这一跨域水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并提出跨域合作治理污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农村内源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在农村内源性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村民自主治理和传统的政府干预治理范式,但是这两种范式已经不能有效地治理农村内源性环境污染问题。合作治理作为农村内源性环境污染治理方式具有其理论依据和逻辑契合点。因此,“政府—引导—农民行动—村委会沟通”的合作治理模式应该成为农村内源性环境污染治理的趋势,从而实现美丽乡村和宜居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农村水环境治理研究——基于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亦楠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1):186-190
利用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分析中国的农村水环境治理问题。结果表明,农村水环境治理作为一种公共物品,需要村民、企业、地方政府的共同参与,但各主体在行动中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都出现了"搭便车"的行为。实现农村水环境的有效治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激励机制、企业激励机制、地方政府激励机制,克服各治理主体的"搭便车"行为,增强主体参与农村水污染治理的意识和行动能力,实现农村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农村水环境治理现状,以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仙下乡为调查对象,剖析和探究了当地水环境的现状和治理的困境,通过整体观的引入,将政府、市场、社会的联动体系化,将基础案例上升为普遍性,提出了以城乡一体化水环境管理体制为核心,社会公众参与机制、治理主体利益平衡协调机制、市场化运行机制和经济激励机制为延伸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2.
序:农村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湖泊富营养化及水环境污染的最重要来源,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是治理湖泊富营养化及改善农村水环境的当务之急。如何实现农村面源污染的有效控制、哪些技术可为面源污染的控制提供保障、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是从事农村环境研究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本系列论文的作者在多年从事农村面源污染发生过程、迁移转化机制、治理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海口市郊区农村水环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海口市相关资料,选取典型农村进行现状调查,对海口市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进行探究,总结并分析其农村水环境污染原因,从宏观上把握海口农村水环境治理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体系,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过程中转变思维方式,从传统的单一政府主体治理机制到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养殖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并据此提出促进畜禽养殖污染多元化治理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新时代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困境,包括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农民意识不足、资金投入不足和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包括提高污染治理水平、降低治理难度、优化农民意识、增加资金投入和完善治理机制等方面。通过有效的措施和策略,可以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同发展;困境;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农业生产、生活垃圾以及企业污染物的排放使得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峻。尽管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加强环境执法,但由于尚未形成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多中心理念,污染治理过程中仍存在着政府的决心不足与职能不清,未能有效发挥市场作用,农民参与的主动性不够等问题。采用多中心治理理论分析我国当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多元主体,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常德市人大在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始终展开深入调研并提出科学可行的政策建议,充分履行监督职能积极监督政府履职尽责,推进法制建设促建水治理长效机制,在水环境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地方水环境治理中人大的角色定位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但在与政府和社会互动方面还存在不断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水环境的恶化严重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忽略了其他行为主体的作用,水环境污染的复杂性产生了网络治理模式的需求。网络治理模式能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相互依存的网络主体之间通过行为互动,形成一系列有效治理机制。以浙江省浦江县"五水共治"为例,分析其治理行动中特色创新举措及对应的问题,希望通过完善水环境多重网络治理帮助水资源治理取得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富阳市农业生产中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了水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富阳市在治理水环境污染方面采取的措施,并提出治理措施,对于富阳市保护和改善农业水环境具有一定的启示,可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文芳 《农技服务》2008,25(12):121-121
分析了我国城乡水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总结了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