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滇西甜糯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治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翼飞  吴孔明 《植物保护》2020,46(5):217-222
滇西是中国甜糯玉米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草地贪夜蛾等多种重大迁飞性害虫的冬季繁殖区。2019年对德宏州瑞丽市冬季玉米田害虫种群的调查表明,常见种类有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斜纹夜蛾S.litura和甜菜夜蛾S.exigua等,以草地贪夜蛾为优势种类,其为害株率占玉米总被害株率的95.41%。当地农民一年种植两季甜糯玉米,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玉米害虫。自草地贪夜蛾入侵以来,农药使用次数呈增加趋势,防治草地贪夜蛾效果较好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使用次数明显增多,2019年夏播玉米平均施药6.83次,年施药超过10次。这种依靠单一化学农药的防治策略,虽短期内可控制草地贪夜蛾等害虫的为害,但易引发抗药性。鉴于滇西地区是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害虫在中国的周年繁殖区,建议该地区各级政府给予重点关注,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实现草地贪夜蛾源头的科学治理。  相似文献   

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以来,快速蔓延为害,严重威胁我国的玉米生产和粮食安全。本研究基于云南省德宏州351份玉米农户调查数据,利用以直接经济损失和防治费用为基础的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估算了2019年草地贪夜蛾对德宏州玉米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并分析了农户实际采用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2019年草地贪夜蛾对德宏州玉米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1 399.29万元,其中,玉米产量变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66.51万元,农户防治投入增加和政府宣传、培训和防治等费用支出约为1 032.78万元。本研究不但为了解草地贪夜蛾对我国不同地区作物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例证,也为因地制宜地制定草地贪夜蛾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良好防效的农药,本文开展了几种农药在3个不同海拔高度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苏云·茚虫威、四氯虫酰胺、甲维盐等3种药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苏云·茚虫威防治效果最优,建议在玉米种植区草地贪夜蛾防治中推广使用;研究同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海拔越高草地贪夜蛾危害率越低。  相似文献   

4.
自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云南以来,先后发现其为害玉米、甘蔗、高粱等作物。2019年9月在福建诏安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甜椒。本文介绍了甜椒基地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以及为害特点,以期为更好的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对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治效果好的药剂,笔者选择球孢白僵菌等8种农药进行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0亿PIB/mL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玉米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有优异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和持效性俱佳;8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SC、10%虱螨脲SC和10%虫螨腈SC对玉米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都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3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P速效性和持效性稍差。建议在生产中大力推广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苏云金杆菌、虱螨脲、虫螨腈等农药轮换使用防治草地贪夜蛾。  相似文献   

6.
草地贪夜蛾在江苏北部早播麦田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我国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2019年8月22日于江苏北部东辛农场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玉米,9月26日水稻田间零星见虫,10月22日在早播小麦上初次发现草地贪夜蛾造成危害,小麦被害率达52.60%,百株虫量20.4头。进一步研究发现5.7%甲维盐WG防治草地贪夜蛾药后7 d防效达96.45%,表现较好,可用于麦田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根据当前草地贪夜蛾为害小麦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加强对麦田草地贪夜蛾的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7.
为做到有效防控保山地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危害,同时又做到化学农药使用减量的目的,选用生物农药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明确不同剂量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对玉米安全性、对草地贪夜防效及持效期。本文开展了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对玉米安全、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随着每公顷用量的增加,防效和持效期增加,较为突出的是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450倍液、600倍液,药后1 d防效分别为95.11%、94.04%,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71.09%、63.13%,玉米受损率控制在22.49%以下,药效持续期在14 d。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我国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重点防范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该虫为害籽粒玉米的防治阈值,于2020—2021年分别在籽粒玉米小喇叭口期(6~8叶)、大喇叭口期(8~10叶)和抽雄吐丝期 (12~14叶),通过人工接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不同虫口密度和为害株率下玉米的产量损失,并确定相应防治阈值。结果显示,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密度为2~12头/株时,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吐丝期的玉米产量损失率分别为16.78%~31.91%、 10.45%~25.14%和15.71%~29.17%,在3个玉米生育期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阈值分别为2龄幼虫55~67头/百株、 97~118头/百株和59~71头/百株;当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为害株率为5%~60%时,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吐丝期的玉米产量损失率分别为8.81%~22.43%、 4.83%~17.75%和8.16%~20.43%,在3个玉米生育期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阈值为害株率分别为4.24%~5.22%、 7.61%~9.49%和4.46%~5.55%。表明黄淮海夏玉米区草地贪夜蛾在不同生育期为害籽粒玉米的产量损失和防治阈值不同。  相似文献   

9.
为绿色防控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通过生命表研究玉米和大豆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的影响,同时室内测定草地贪夜蛾幼虫和成虫对玉米及大豆的产卵选择性和取食趋向性,并通过室内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玉米-大豆间作对草地贪夜蛾种群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取食大豆后草地贪夜蛾可以完成生活史,但与取食玉米相比,取食大豆会导致草地贪夜蛾发育迟缓,存活率降低,成虫期缩短,繁殖力下降和产卵天数减少;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净增殖率均显著高于取食大豆的草地贪夜蛾种群,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平均世代周期低于取食大豆的种群,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与大豆相比,草地贪夜蛾幼虫和成虫均对玉米有明显的趋性。当玉米与大豆按照2∶2比例间作时,植株上的草地贪夜蛾着卵率为65.31%,显著低于玉米单作的着卵率。当大豆包围玉米和玉米与大豆按照2∶2比例间作时,玉米的被害率分别为86.67%和85.56%,均显著低于玉米单作的被害率。表明玉米与大豆按适度比例间作可以显著降低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和为害。  相似文献   

10.
草地贪夜蛾对我国玉米产业的潜在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又称秋黏虫,起源于美洲。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以来,目前已扩散至我国25个省、市(区)。目前在我国发现的草地贪夜蛾主要为害玉米,本研究在收集了草地贪夜蛾的为害及防治情况,玉米的产量、面积、价格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利用随机模型@RISK分别预测了其在防治与不防治场景下对我国玉米产业的潜在经济损失。结果表明,在不防治场景下,草地贪夜蛾对我国玉米的潜在经济损失总量的90%置信区间为375.68亿~3 283.45亿元,投入防治后可挽回的潜在经济损失90%置信区间为254.78亿~2 918.93亿元。因此,为保护我国玉米种植业的安全生产,应加强田间防治来降低其对我国玉米产业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害虫,在美洲玉米种植区均有发生。近几年该害虫迅速蔓延至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并于2018年12月下旬在中国云南省被发现,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化学农药和Bt作物是目前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最主要手段,但大量研究表明,草地贪夜蛾已经形成了具有高抗药性和Bt抗性的种群。本文介绍了草地贪夜蛾抗药性和Bt抗性现状,从抗性相关因子的表达调控和靶标位点变异2个方面论述了草地贪夜蛾抗药性和Bt抗性机制,总结了目前草地贪夜蛾抗药性和Bt抗性的治理策略,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探讨了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该害虫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系统分析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当前的研究动态和方向,本文从Web of Science和CNKI中国知网下载相关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20—2020年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1 222篇关于草地贪夜蛾防治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当前草地贪夜蛾相关研究文献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外文文献中,草地贪夜蛾相关文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文量呈井喷式增长,主要出自美国、巴西、墨西哥等美洲国家,占比超过60%,相关高水平和有影响力的文献主要出自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热点主要是草地贪夜蛾与其主要寄主作物玉米以及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杆状病毒、真菌和转基因玉米等生防作用物之间的关系。草地贪夜蛾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后,国内关于草地贪夜蛾防治的文献迅速增加,中文文献有148篇,但在国际性期刊上发表的文献较少,研究内容主要以生防作用物、应急化学农药及主要为害作物玉米为对象。计量分析结果可为我国草地贪夜蛾的研究及绿色高效防治技术研发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国外草地贪夜蛾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一种适应性和迁徙能力很强的农业害虫,并具有暴发为害的特点。几十年来,化学防治一直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重要技术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洲国家防治草地贪夜蛾以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为主;随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得到了广泛使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洲特别是美国推广种植转基因Bt玉米后,防治草地贪夜蛾杀虫剂的用量显著减少;近年来,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除虫脲、虱螨脲、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溴氰虫酰胺等一系列新型杀虫剂品种在防治草地贪夜蛾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伴随着不同种类杀虫剂的使用,草地贪夜蛾对杀虫剂抗性也相应地呈现出明显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后,美洲的草地贪夜蛾先后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截至2017年,美洲地区的草地贪夜蛾至少对包括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及Bt杀虫蛋白等不同类型共29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2016年,采自北美洲波多黎各的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氟苯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最高分别达500倍和160倍。草地贪夜蛾的抗药性机制主要是解毒代谢增强和靶标基因突变。种子处理可以预防作物苗期草地贪夜蛾的为害,并且有利于天敌保护。雾滴粒径不仅影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还影响草地贪夜蛾对杀虫剂抗药性的发展,因此,防治田间草地贪夜蛾适宜采用细雾喷雾方式。使用得当,化学杀虫剂可以与天敌和生物杀虫剂协同增效防治草地贪夜蛾。航空施药要和地面施药联合使用才能对玉米田严重发生的草地贪夜蛾达到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是世界性重大农业迁飞害虫, 在我国已呈严重暴发态势, 对我国玉米等农作物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农药防治是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但是不合理的使用农药会对环境安全和施药人员带来潜在的风险?本文结合我国田间化学农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实践和效果, 评估了8种田间常用防治药剂的环境风险及其对施药人员的健康风险?推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作为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的首推农药,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作为首推生物药剂, 高效氯氟氰菊酯和乙酰甲胺磷须谨慎使用?本研究从农药应用风险角度提出了具体的草地贪夜蛾合理用药建议, 以期为草地贪夜蛾的有效安全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草地贪夜蛾卵块在玉米植株上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调查了草地贪夜蛾卵块在田间玉米植株上的空间分布,发现草地贪夜蛾卵块主要分布于植株中部,即玉米小喇叭口期倒3叶与倒4叶、吐丝期倒5叶与倒6叶上卵块最多,在小喇叭口期主要分布在叶正面,吐丝期主要分布于叶背面,距叶尖平均距离分别为23.4 cm和35.2 cm。为玉米上草地贪夜蛾卵的调查和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源自美洲,已入侵非洲和亚洲部分国家并暴发成灾,2019年初入侵我国,严重威胁着我国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目前草地贪夜蛾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和种植转基因作物。因长期使用农药,草地贪夜蛾已经对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草地贪夜蛾对不同种类杀虫剂表现的抗性机制不同,主要有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2种。本文主要从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2个方面分别综述了草地贪夜蛾对不同种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分析草地贪夜蛾对不同杀虫剂的抗性作用方式,并对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管理和监测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草地贪夜蛾为害甘蔗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19年1月发现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已侵入我国云南以来,前期调查其为害寄主主要为玉米。4月在云南德宏州陇川县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甘蔗。本文介绍了田间甘蔗苗被害状、幼虫为害特点,并提出加强多种作物监测的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防治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时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本文对生物农药NBI-616水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控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秋玉米苗期,大面积使用生物农药NBI-616水剂200 mL/667m2后,对玉米草地贪夜蛾3 d、7 d、10 d的防效分别达56.59%、72.02%、78.21%,均高于对照药剂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常规用量的防效。生物农药NBI-616水剂对草地贪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9.
周绍群 《植物保护》2019,45(5):8-1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今年入侵我国的农业害虫,对我国的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产生了重要威胁。在草地贪夜蛾有可能成为我国新的长期粮食害虫的背景下,评测不同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以确定潜在的高抗性品种,对后续培育抗虫品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且玉米的原产地与种内多样性也主要存在于美洲地区,因此以往大部分玉米品种抗虫性评测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外。本文汇总了近年来不同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抗性的评估结果,简单介绍了关于玉米对草地贪夜蛾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玉米抗虫研究的经验及国内玉米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充分结合玉米种内多样性与多组学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而快速确定抗性相关的遗传位点与基因,用于现有高产优良玉米杂交品系对草地贪夜蛾抗性的改良。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草地贪夜蛾在广西浦北县的发生为害情况,于2019—2021年开展系统调查、大田普查、灯光诱集。结果表明,浦北县已成为草地贪夜蛾的周年繁殖区,全县17个乡镇(街道)玉米种植区四季玉米均受到草地贪夜蛾为害,纬度较低的、玉米种植面积大的区域发生较重;春玉米、秋玉米受害重;玉米各主要生育期均可受害,以喇叭口期虫量高、受害重;灯下成虫盛发期在5—8月、高峰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在生产上应做好玉米全年全生育期的监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