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种培育 斑点叉尾(鱼回)苗种培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鱼苗培育阶段,即从鱼苗孵出后4~5天到鱼苗达10厘米这段培育期;第二阶段为鱼种培育阶段,即从10厘米的鱼种培育成30~50g的大规格鱼种。苗种培育池以1~2亩为宜,鱼苗下池前10~15天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清塘,然后用有机肥料肥  相似文献   

2.
以人工养殖的多鳞鱚作为亲鱼进行鱼苗人工繁殖,从培育池的选择,鱼苗孵化、饵料投喂以及日常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多鳞鱚鱼苗培育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3.
秋季进入鱼苗的培育阶段,此时鱼苗的培育好坏关系到明年开春成鱼鱼塘投放鱼苗的强壮与否,从而影响明年渔业是否丰收、渔民收入多少的问题,应引起大家的重视。鱼苗的培育一般从朝苗到寸苗,寸苗培育大小又以渔户所需大小来定,现今渔户有了几口鱼塘就进行鱼苗的培育。一、鱼苗的培  相似文献   

4.
时下,正值鱼苗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的黄金时期.苗种培育对于渔民来说已属老生常谈.各渔场都设法在春季鱼苗培育环节中提高鱼苗培育成活率。但近年来,鱼苗培育成活率普遍较低,一般只有30%左右,影响了效益。笔者认为,要想提高鱼苗成活率,应抓好以下10个要点:  相似文献   

5.
时下,正值鱼苗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的黄金时期,苗种培育对于渔民来说已属老生常谈,各渔场都设法在春季鱼苗培育环节中提高鱼苗培育成活率,但近年来,鱼苗培育成活率普遍较低,一般只有30%左右,影响了养殖效益。笔者认为,要想提高鱼苗成活率,应抓好以下十个要点:  相似文献   

6.
正1.培育方式罗非鱼鱼苗的培育方式有两种,即原池培育和分池培育。原池培育是指在亲鱼池和亲鱼一起培育,一般不建议用这种方式,因为在饵料不足的情况下,有大鱼吞食鱼苗的现象。通常采用分池培育,分池培育是指将鱼苗和亲鱼分开培育,当发现池内有成群的鱼苗在沿岸游动时,用抄网将鱼苗捞出,移入鱼苗培育池培养。2.池塘的准备罗非鱼的鱼苗培育应在小水体中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20,(7)
鱼苗在刚出生的时候生存情况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鱼苗刚刚出生时,如果培育人员稍微不注意大鱼就很有可能把鱼苗吃掉。而且就算鱼苗可以安全的生存下来,但是在鱼苗培育阶段,生存率非常低。因为在鱼苗培育阶段,由于鱼苗是鱼的幼体,自身免疫能力还不是特别的强,所以稍加不注意就会出现常见的病害,而且鱼苗本身承受病害的能力并不是很强,如果出现的病害非常严重,就会导致鱼苗死亡。所以在鱼苗培育阶段,培育人员一定要做好病害防治。就鱼苗培育阶段常见病害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希望给培育人员带来帮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1.鱼苗鱼种培育为什么要分阶段进行?鱼苗鱼种培育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这主要是因为鱼苗、鱼种在不同发育阶段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1)鱼苗培育到夏花鱼种阶段。刚孵不久的鱼苗,游泳能力差,活动范围小,捕食能力和逃避敌害能力很弱,必须在浅水小池中培育。  相似文献   

9.
农户利用小水面培育鱼苗鱼种农户养鱼一般所需鱼苗数量不太多,可利用房前屋后、村庄附近的小水面培育鱼苗鱼种。自己繁育鱼苗,自己培育鱼种,那么饲养成鱼的经济效益就会大大增加。为了提高鱼苗鱼种的成活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必须采用科学方法才行,一般应做好以下几个环...  相似文献   

10.
鲟鳇鱼育苗大多为水蚯蚓等活饵开口培育到7cm 后再使用颗粒饵料进行转口,本文从环境条件、苗种培育和病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鲟鳇鱼鱼苗人工饵料开口技术操作要点. 1 范围 适用于史氏鲟、达氏鳇、西伯利亚鲟鱼鱼苗的开口、苗种培育.  相似文献   

11.
轮虫是淡水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绝大部分鱼类的鱼苗从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转化阶段中最适口的优质饵料.在渔业生产上,鱼苗培育水体中轮虫的数量直接影响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淡水枝角类通称水蚤,又称"红虫"、"金鱼虫".水蚤营养价值极高,是鲢、鳙、鲤、鲫等常规养殖鱼类鱼苗培育阶段和特种水产养殖幼体阶段的良好活饵料.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生产中,豆浆培育鱼苗是我国青、草、鲢、鳙、鲤、鲫、团头鲂等主要养殖鱼类的鱼苗培育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其作用机制通常被认为是:豆浆中一部分细小黄豆颗粒直接被鱼苗摄食,提供鱼苗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而未被鱼苗摄食的豆浆可作为浮游动物的营养物质,使浮游动物不断生长和繁殖,间接为鱼苗提供饵料。但水温在16℃~22℃低温时期,由于浮游动物发育和性成  相似文献   

13.
长吻鮠内塘人工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池塘中从长吻鲍的鱼苗育至性成熟4~5龄亲鱼、人工繁殖以及鱼苗培育等方面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长吻鮠的养殖技术(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苗种培育我们把水花培育到体长5cm的过程叫鱼苗培育 ,把体长5cm以上苗种继续培育阶段叫鱼种培育。鱼苗培育池一般为50~100 ,水深0.6~1.2m ,水泥池 ,要求池壁光滑、平整、不漏水 ,池底坡降2 %左右 ,进、排水方便 ;池水要求洁净无污染 ,通常用水库、溪河、湖泊等地表水为好 ,浅井水当然更好 ,如果用自来水、深井水应曝气后才能使用。鱼池使用前都需进行消毒处理。鱼苗培育有两种方式 ,一是采用清水放养 ,人工投饵。二是采用适当肥水培育 ,就是在放苗前施无机肥和酵母 ,在水蚤出现时 ,放入鱼苗 ,方式与家鱼的肥水培育…  相似文献   

15.
鱼苗下塘是鱼苗培育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鱼苗由于身体纤弱,对天气、水温、水质、敌害消除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严格,养鱼者稍微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导致养殖失败。现将鱼苗下塘技术要点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长吻鮠养殖技术讲座(三)第三讲鱼苗培育习惯上,把从水花鱼苗培养到寸片(3~3.5cm)鱼种的饲养阶段称为鱼苗培育。由寸片规格进一步培养到5cm(尾重约1.5克)以上的大规格鱼种这个饲养阶段才叫鱼种培育。鱼苗培育的关键技术是:1.培育池比较理想的鱼苗培...  相似文献   

17.
鳡鱼苗种池塘培育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池塘培育鳡鱼苗种的技术和结果。鳡鱼苗4日龄下塘,放养密度75万~120万尾/hm2,每1hm2施基肥3 000 kg肥水,每天泼洒2次豆浆,2~3 d施追肥1次,在培育后期冲水和换水,保持水质鲜嫩、清爽。鱼苗培育成活率71%~85%。对鳡鱼苗的食性、放养密度、水质管理和培育方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鱼苗培育采用人畜粪与黄豆浆相结合效果较好鱼苗培育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几年的实践经验,本人认为鱼苗培育采用人畜粪与黄豆浆相结合效果较好。刚孵化出来的鱼苗以卵黄囊为营养,随着鱼苗逐渐长大,一面吸收孵黄囊,一面摄食外界食物。当卵黄消失后,鱼苗则完全摄食水中浮...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常规鱼苗的繁殖能力已超过培育鱼种所需要的鱼苗数量,各地鱼苗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销现象,这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新情况,主要原因是忽视了鱼苗质最的提高。据李长春同志对江西、广东、北京等地190多个家鱼人工繁殖单位收集的资料表明,花、白鲢、草鱼第一代亲鱼为天然水系野生的子代鱼苗,则极少发生畸型,鱼苗体质健壮,成活率高,往后各代亲鱼,长期隔离在本场独立发展的小群体中,近亲交配个体鱼苗培育而成的亲本,繁殖出来的鱼苗则畸型  相似文献   

20.
光合 《齐鲁渔业》2002,19(2):7-8
鱼苗鱼种是养成鱼的基础。培育规格大、品种多、数量足的鱼种,是农家经营养鱼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农家如能自己繁殖鱼苗、培育大鱼种,那么饲养成鱼的效益就会大得多。 从鱼苗培育到大规格鱼种,在生产上分2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为鱼苗饲养阶段,是指把从卵中孵出的鱼苗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