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明确40%氟啶胺·烯酰吗啉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以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和500 g/L氟啶胺悬浮剂为对照药剂,进行了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氟啶胺·烯酰吗啉悬浮剂除低剂量处理(240 g/hm~2)药后防治效果显著低于对照药剂外,中剂量(270 g/hm~2)和高剂量(300 g/hm~2)药后防治效果均相当于或显著高于对照药剂。  相似文献   

2.
李慧 《农业与技术》2012,32(10):110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胺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通过对照药剂72.2%霜霉威水剂、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2500g/L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2500g/L阿米西达悬浮剂试验表明.处理剂量100~200mg/L,施药3~4次,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能稳定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3.
6种药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辣椒发病初期分别喷洒6种药剂对辣椒疫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8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是防治辣椒疫病的理想药剂,防治效果为95.2%;其次是10%氰霜唑悬浮剂2 000倍液和50%氟啶胺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93.73%、92.56%.建议在生产中使用8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10%氰霜唑悬浮剂2 000倍液和50%氟啶胺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新药剂替代老药剂杀毒矾、甲霜灵等,并且多种药剂轮换使用,延迟抗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霜脲氰、烯酰吗啉、精甲霜灵、氟啶胺和双炔酰菌胺对番茄晚疫病菌的抑菌作用及其田间防效,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均对番茄晚疫病菌表现出很强的抑菌活性;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00 g/hm2、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1 224 g/hm2、500 g/L氟啶胺悬浮剂200 g/hm2和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50 g/hm2对番茄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均80%。霜脲氰、烯酰吗啉、精甲霜灵、氟啶胺和双炔酰菌胺仍可用于番茄晚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安定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大,马铃薯晚疫病易发生。通过选择目前市场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进行组合喷施,筛选防治效果最佳的药剂组合和喷施浓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80%代森锰锌100 g/亩+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0 g/亩+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0 g/亩+52.5%恶酮·霜脲氰(抑快净)水分散粒剂40 g/亩+68.75%银法利悬浮剂75 mL/亩+52.5%恶酮·霜脲氰(抑快净)水分散粒剂40 g/亩,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较好,晚疫病的发病率最低,平均为9.5%,较T5(CK)处理低11.7个百分点;病情指数最低,平均为11.6,较T5(CK)处理低11.7;防效最好,平均为49.8%。但马铃薯产量以T1处理,即80%代森锰锌100 g/亩+50%氟啶胺悬浮剂30 mL/亩+50%氟啶胺悬浮剂30 m L/亩+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0 g/亩+68.75%银法利悬浮剂75 mL/亩+68.75%银法利悬浮剂75 mL/亩最高,为49 708 kg/hm~2,较T5(CK)增产17 458 kg/hm~2,增产率54.1%。因此,在生产上应选择不同药剂继续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6.
5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最佳药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10%氰霜唑悬浮剂、50%氟啶胺悬浮剂、44%霜脲氰·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和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等5种药剂叶面喷雾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氟啶胺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3次施药后的平均防效为81.19%,较对照增产8.11%;其次是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3次施药后的平均防效为75.98%,较对照增产6.23%;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3次施药后的平均防效为70.04%,较对照增产6.17%.生产上可选用这3种药剂交替使用来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7种常用药剂开展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筛选试验。结果表明:687.5 g/L银法利悬浮剂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68%金雷水分散粒剂和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87.5 g/L银法利悬浮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具有一定防效和较好的增产效果,生产上开展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可采取几种药剂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杀虫剂对桃树蚜虫的防治效果,筛选高毒农药的替代药剂。[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0%氟啶虫酰胺可湿性粉剂、48%噻虫啉悬浮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和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种药剂对桃树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6种药剂对桃树蚜虫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其中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44 mg/L和10%氟啶虫酰胺可湿性粉剂40 mg/L对桃蚜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显著,在施药后3~14 d防治效果均在96.4%以上,显著高于其他药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60 mg/L防治桃蚜速效性较差,持效性显著,药后3 d的防治效果在55.5%以下,药后14、21 d的防治效果均在99.5%以上。[结论]在桃树安全生产中,建议轮换使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0%氟啶虫酰胺可湿性粉剂和22.4%螺虫乙酯悬浮剂适时防治桃树蚜虫。  相似文献   

9.
选用银法利可湿性粉剂+碧护(0.136%赤·吲·芸苔)可湿性粉剂、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安融乐(卵磷脂)悬浮剂、1 0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奇功(助剂)水剂、50%氟啶胺悬浮剂+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金吨(叶面肥)水溶肥、烯酰·嘧菌酯水分散粒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A奥能王(叶面肥)水溶肥、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意甲粉剂、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50%氟啶胺·霜脲氰水分散粒剂+意甲粉剂7种化学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50 g/hm~2+安融乐(卵磷脂)悬浮剂135 mL/hm~2兑水675 kg/hm~2、烯酰·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50 g/hm~2+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A奥能王(叶面肥)水溶肥1 125 mL/hm~2兑水675 kg/hm~2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为75%~80%,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50 g/hm~2+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0 g/hm~2+意甲粉剂1 500 g/hm~2兑水675 kg/hm~2、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225 g/hm~2+50%氟啶胺·霜脲氰水分散粒剂750 g/hm~2+意甲粉剂1 500 g/hm~2兑水675 kg/hm~2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为80%~85%,银法利可湿性粉剂1 125 mL/hm~2+碧护(0.136%赤·吲·芸苔)可湿性粉剂90 g/hm~2兑水675 kg/hm~2和50%氟啶胺悬浮剂540 mL/hm~2+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225 g/hm~2+金吨(叶面肥)750 g/hm~2兑水675 kg/hm~2 2个组合的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分别为85.69%和85.68%,防治效果优于其他药剂组合。  相似文献   

10.
研究4种常用杀菌剂农药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68.75%氟吡菌胺和霜霉威悬浮剂1 000倍液、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施用2次后,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77.97%、72.29%、73.19%和63.38%。  相似文献   

11.
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法,进行了西吉县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与黑痣病一喷多防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前用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20 m L拌种薯100 kg或25%嘧菌酯悬浮剂600 m L/hm2兑水375 kg/hm2沟施,7月上旬使用25%甲霜·霜脲氰可湿性粉剂1.5 kg/hm2喷雾或用28%霜脲·霜霉威可湿性粉剂2.7 kg/hm2喷雾,7月下旬用28%霜脲·霜霉威可湿性粉剂2.7 kg/hm2或250 g/L嘧菌酯悬浮剂675 g/hm2喷雾,8月上旬用250 g/L嘧菌酯悬浮剂675 g/hm2喷雾,对马铃薯早疫病、黑痣病的防治效果好,马铃薯产量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试验分析不同药剂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喷施清水为对照,设置5种不同药剂,分别为:40%多菌灵悬浮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和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对药剂安全性、防效进行评价。【结果】5个杀菌剂的EC50值差异显著(P<0.05),相关系数均高于0.9,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对病菌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几种药剂均对油菜菌核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均对油菜安全。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对油菜菌核病防效最好,综合防效达到83.96%,产量最高。其次是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防效分别达到75.32%和78.49%。【结论】在油菜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60g/667m2,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0g/667m2,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5g/667m2,能够有效防治油菜菌核病。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对马铃薯旱作地和水旱轮作地两种类型地块主要病害具有较好防效的生物药剂,采用播种期土壤处理法,分别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多抗霉素、寡雄腐霉菌和辣根素五种生物药剂对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和疮痂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防治早疫病以辣根素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治效果最好,两种类型地块的防治效果均高于60%;防治晚疫病以多抗霉素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治效果最好,在旱作地和水旱轮作地分别高于40%和25%;防治疮痂病以枯草芽孢杆菌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旱作地和水旱轮作地的防治效果均分别高于80%和25%。各种药剂在旱作地的防治效果整体优于水旱轮作地。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苏州市铁皮石斛灰霉病对常规药剂产生抗药性的问题,并筛选替代药剂,试验研究了50%氟啶胺悬浮剂对铁皮石斛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50%氟啶胺悬浮剂1 500倍液、2 500倍液、3 500倍液喷雾,每间隔10 d喷1次,视病害发生情况,连续喷3~4次,其中50%氟啶胺悬浮剂1 500倍液、2 500倍液对铁皮石斛灰霉病的防效较好,明显优于对照农药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5.
舒蘋  罗迷  陈雪  王志  岑萍 《农技服务》2012,29(2):170
为了筛选出生产上防治番茄晚疫病的低毒、高效药剂,选择5种杀菌剂对其进行了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7 d,250 g/L阿米西达悬浮剂和58%普霜娇可湿性粉剂对防治番茄晚疫病效果最好,分别达77.19%和70.63%;农露72%可湿性粉剂和正业疫加米异菌脲50%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较好,达50%以上。施药后14 d,农露72%可湿性粉剂和250 g/L阿米西达悬浮剂对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9.25%和42.89%。生产上防治番茄晚疫病的药剂首先是普霜娇58%可湿性粉剂和250 g/L阿米西达悬浮剂,其次是农露72%可湿性粉剂和正业疫加米异菌脲50%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6.
试验观察了不同剂量687.5 g/L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以687.5 g/L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400倍液的防效最佳,且大、中薯率和折合产量最高。其防效为80.95%,较58%甲霜.锰锌(58%宝大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提高20.46百分点;大中薯率为84.55%,较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提高5.41百分点;折合产量为30 210.8 kg/hm2,较58%甲霜·锰锌(58%宝大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增产7.81%。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剂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试验观察了7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9%烯尔密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和250 g/L阿米西达悬浮剂263 g/hm2药效较好,可在生产中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几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调查,结果表明7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68.75%银法利悬浮剂1125g/hm2、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000g/hm2、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2050g/hm2这三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都在80%以上,分别为:86.78%、84.60%、82.86%,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较好的药剂,且使产量明显增加,建议在生产上与其它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9.
冯明义  刘忠建  姜府文  季彩勇  张捷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85-12885,12890
[目的]筛选对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方法]9种药剂稀释后,采用喷雾法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687.5g/L银法利悬浮剂、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较好,并且对马铃薯产量无抑制作用。[结论]为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应用生产,进行了6种不同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一定防控效果;防治效果最好的是75%苯酰锰锌可湿性粒剂(1 800克/公顷)和50%氟啶霜脲氰可湿性粒剂(675克/公顷),第3次施药后10天和20天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5.44%、81.48%和72.82%、64.74%;各药剂施用后对马铃薯马铃薯均表现为增产,以50%氟啶霜脲氰可湿性粒剂处理马铃薯的产量最高,为2 359.33公斤/亩。生产上优先选择75%苯酰锰锌可湿性粒剂(1 800克/公顷)和50%氟啶霜脲氰可湿性粒剂(675克/公顷)进行防治,或75%苯酰锰锌可湿性粒剂、50%氟啶霜脲氰可湿性粒剂、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银发利)悬浮剂(1 125毫升/公顷)进行交替喷雾防治,隔7~10天喷药1次,连喷3次,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