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雯雯;辛杰;康全国;余浩宇;崔亚圣;王伟;高涵 《安徽农业科学》2025,(5):117-119+148
在深入分析大余湾这一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经济发展优势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理念,即“科学保护,创新发展”“业态融合,协调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域协作,开放发展”“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探索出3条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即古色人文构筑精神家园,绿色山水绘就发展底色,金色农业深耕文明沃土。 相似文献
2.
以张家口市传统村落东沙城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村民访谈的形式,对东沙城村所处区位、村域文化遗产、历史沿革等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东沙城村在产业发展、人口空心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产业多元发展、化解人口空心化、完善基础设施、振兴文化遗产、提升保护意识等发展对策,以期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喻可 《农村.农业.农民》2024,(1):26-28
聚焦海岛旅游资源保护与发展,以广东省汕尾市屿仔岛为例,在分析其特色旅游资源价值基础上,指出该岛由于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发展模式单一、旅游特色产品缺乏等问题发展缓慢,建议多方位管治环境、多层次完善基建、多主体合作经营、多角度打造品牌,全面提升海岛旅游资源质量,实现海岛旅游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村落的现代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矛盾进行分析,综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发展历程.从文化生态视角探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矛盾的关键.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顺利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不能缺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需要其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提升自身村容村貌,不仅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8.
振兴乡村产业的落脚点在村(社区),加快推进村域乡村产业兴旺,可进一步夯实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通过梳理湖南村域总体发展特点、村域产业生产要素现状特点以及村域乡村产业产出情况,分析湖南村域乡村产业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而提出促进湖南村域乡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针对湖南村域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下降,乡村产业发展缺乏资金、融资乏力,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提出了强化人才支撑、金融支撑和科技支撑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明月湾是苏州市首批公布保护的古村落,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由于保护意识淡薄,明月湾古村一度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笔者介绍了历史文化名村的相关概念及其保护对象,纵观明月湾古村的保护与开发现状,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对明月湾古村近年来的保护与开发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明月湾古村存在保护与开发体系不完善,村民保护意识不足,部分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欠佳,并且古村开发过度、文化特色缺失等问题。笔者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强调完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体系,实施多层次、分类保护,加强宣传教育,规范管理并进行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0.
文化旅游产业是新兴朝阳产业,田北画村拥有较强的资源禀赋,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北画村可以充分利用书画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产业以实现乡村振兴。在厘清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耦合性基础之上,以田北画村为案例,分析了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资源禀赋,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困境的相关建议,以期能够对田北画村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12.
武永成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38(6):64-68
乡村振兴战略是21世纪我国基础产业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决策.围绕党中央管理部署,做好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对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效性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各地区应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目标为核心,加强对乡村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提高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力,将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充分融合.从产业创新、体系改革等多个方面,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郭雪婷;史思杰;汪琦;晏瑾;潘庆琳;崔苗苗;陈娟 《农业与技术》2025,45(8):171-175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传统村落的文化与旅游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实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研究周城村所蕴含的自然文化资源;系统分析了该村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发现其存在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困难等问题。基于此;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旨在塑造民族文化村的独特品牌形象;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代表的特色村镇发展模式,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典型范式。京山市坪坝镇基于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如苏家垄墓葬群、明清老街等,积极创建历史文化名镇。在创建过程中有不少亮点,如坚持规划引领、组建强有力的政府领导体系、构建以\"农文旅\"为核心的三产融合体系、开展集镇人居环境整治等。但也存在一些发展问题,如历史文化资源的碎片化、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整治、古迹古建的损毁等。基于目前现状,需要加强公众参与,以ppp模式提供资金保障,以\"乡愁\"留住文化之根,以专业组织培养和专业人才培训提供文保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丹阳市柳茹村为例,从村庄文脉、传统格局、民俗文化等层面对柳茹村的现状问题和村庄特色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认为,加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解决村企联合问题是传统村落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促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村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以金刚碑古村为例,研究金刚碑古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厘清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背景下古村保护面临的困境。研究发现,当下古村开发存在古村遗迹过度改造、古村文化宣传薄弱和文化旅游模式单一等困境,为有效改进此现状,应该保留古村建筑遗迹,合理修缮与维护,丰富古村民间活动,精准定位文旅特色,避免同质化,必要时可以实行多景区联动,共同展现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乡村经济产业调整和发展状况,不仅能够显性地看到乡村振兴战略在乡土社会中取得的成果,又能够顺应新时代中国新农村发展需求,帮助农民获得经济效益,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为此,该文以贵州省毕节市少数民族地区B村为例,通过对现阶段B村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发现其在为产业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对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而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效的有效举措。文章以阿克苏地区为例,论述了阿克苏地区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与取得的实效,并针对该地尚存在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单一、基层景区文化站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部分景区运营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强化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增加特色文旅产品供给、深入开展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等几个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