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次大规模的"乡村建设运动"。作为"足以代表这个运动的整个方面之较早者"——中华职业教育社"鉴于农村的衰落,与一般农业学校造就的人材,不合实际的需要,并且不能担当挽救农村衰落的重任,主张改变方向,把职业教育的范围扩大,深入到农村里去",(1)积极投入到乡村建设运动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展开了一系列的乡村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今天仍是一个农业国,80%人口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关系全局的根本问题。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是通过乡村的教育和变革达到民族复兴的一次可贵的探索,是把中国农村融入现代化轨道的一次伟大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中国大地的普遍开展,农村、乡镇迎来了一次重大的发展机会,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个时期不同形式的农村建设运动就已经存在,文章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不同时期开展的农村建设运动的经验与教训,旨在为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党和国家在具体落实现代化“三步走”之第二步小康战略中,重点是实施农村奔小康暨扶贫攻坚战略.党中央详尽地规划了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具体方针政策,奔小康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改革和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同时,党和国家在扶贫攻坚上采取了有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世纪90年代农村奔小康战略的实施,不仅对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它还具有两个重大意义:一是为21世纪实施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在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近代农业化学理论和技术传人中国.1901年清政府从日本进口少量氮肥,1905年后又在广东、福建、山东等地扩大施用;20世纪30年代,中国氮肥工业始创;40年代,磷肥工业起步;随后,钾肥工业、复合肥工业、微肥工业相继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化肥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日益壮大,生产规模和使用量目前已居世界第一位,化肥品种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产权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中国农村建设改革发展概述 自1978年安微凤阳小岗村的农民以家庭联产承包叩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门起,就显示出了中国农民的智慧,也解放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吸纳了12亿个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推动了农村工业化,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国际化: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量的农民工进城,给城市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农民穷、农村苦、农业真危险”,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向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口基写信,  相似文献   

7.
山东农村改革经历了30的历程,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重要经验。但下一步改革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难。要加快推进山东农村的第二步改革,必须在发展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发育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方面取得突破。同时,必须坚持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推进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政府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一、发展状况 山东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探索起步阶段。在农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和国家逐步放开部分农副产品市场之后,针对农产品卖难和分散的家庭经营如何适应国内外大市场等新问题、新矛盾,以诸城为代表的部分县市积极探索“农村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等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日本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维护农民利益、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稳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日本战后高度重视并较早建立起了覆盖全体农村劳动者和农村人口的、在许多方面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日本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日本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萌芽起步到基本完善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并逐步成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郾农村社会保障的形成期(20世纪30年代至“二战”结束前)日本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医疗保险,萌芽于20世纪…  相似文献   

10.
民国乡村建设派思想及其实践对现代农技推广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在以晏阳初、梁漱溟、杨开道等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的带领下,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大地上掀起一场以改良农村、建设农村为宗旨的乡村建设运动。其关于农技推广的思想和实践不仅对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农技推广工作发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今天的农技推广工作和体系建设仍  相似文献   

11.
<正>一、城市农业的定位城市农业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进入80年代,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的农村农业与城镇工业的界线已不复存在,农村与城市的关系日益密切,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城市农业方面进行了多种模式的探索。在我国,城市农业经济于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90年代末21世纪初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先是在城市密集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随后在东南沿海较发达的城市覆盖区域出现。城市农业是在城市辐射区域内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为一体的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2.
农村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历史梳理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工具价值和人本价值,它体现出农村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本真。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经历了从救国工具转向实现经济利益,再转向注重人的发展三个阶段。对革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价值观、当代农村职业教育价值观和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价值观进行梳理和反思,有助于为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金富军  冯茵 《农业考古》2012,(6):268-272
一、教育部令清华添设农业研究所近代以来,中国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原有的农业受到强烈冲击,逐渐凋敝。国内不少人通过各种途径,谋求改良农业,振兴农村。至20世纪30年代初,农业凋敝、农村衰败问题日益严重,国民政府逐渐意识到"农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在日益凋敝的中国农村兴起了乡村建设事业,学界一般称为"乡村建设运动"。而当时陈序经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对中国乡村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并引发了一场关于民国乡村建设理论的争论,他的一些评论对当前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位乱世里的非凡女人影响了20世纪中国史”,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如此评价宋美龄。作为“上世纪30到50年代一直代表中国面向西方世界的标志性面孔”,宋美龄的魅力和人们对她的好奇丝毫不因其成为历史人物而稍减。  相似文献   

16.
游海华  黄婕 《农业考古》2006,3(6):48-51
20世纪30年代,江西农村改进社的乡村工作者按照其乡村建设理念,在湖口县走马乡进行了农村教育、农业改良、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等多项农村改进工作的尝试,创立了多项农村现代化新体制.走马乡实验区的乡村建设,是早期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尝试与起步;其农村改进实践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须总结的教训,这些经验与教训对当前中国农村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近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良开始于20世纪20、30年代,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北在这一过程中颇具典型意义。本文拟通过对这一时期河北农村农具使用状况的分析与梳理,力求揭示出当时河北省农村农具使用的状况、改良的过程及其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8.
郭坤 《乡村科技》2019,(12):52-54
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金融枯竭、经济凋敝,滑向破产的深渊。政府提出“资金归农”的号召,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作为承担国策的国有银行,逐渐展开农贷业务。这在当时属于新生事物,存在很多缺陷,如经验不足、制度不完善等,但对于解决农村金融困境、发展农村经济是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19.
汪宏 《现代农业》2012,(6):83-84
私营企业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壮大起来的,它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进入90年代后,私营企业经济总量增长迅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中的一大重要支柱。一、大石桥市私营企业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2006,(1):24-24
西洋梨是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梨树栽培品种。其特点是,采收时果实质地硬,不能直接食用,通常需要在温室下经7~10天后熟期,果实变软后才能食用。西洋梨果实柔软多汁,味香,品质上等。一、我国引种与栽培情况19世纪70年代,西洋梨品种巴梨传入我国山东省烟台市。20世纪初,山东省和北京市开始引种并零星栽培。20世纪20~30年代,辽宁、河南、山东、山西等省引入巴梨、茄梨、五月鲜等品种;90年代以后、山东、辽宁、北京、山西等省(市)陆续引入红巴梨、红考密斯、红安久、早红考密斯等红色品种。目前,生产上栽培的西洋梨品种有早红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