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赤霉素(GA3)鉴定水稻新矮源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幼苗期,分蘖期,园秆拔节期,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连续年重复3-4次处理sd-1和5个非sd-1基因矮生和半矮生水稻品种。结果表明:除雪禾矮早有些差异外,4个矮生和半矮生基因品种不论在幼苗期,分蘖期或园秆拔节期对GA3反应均敏感。相关分析表明;这种敏感性在幼苗期与分裂期和园秆拔节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71^(和0.8756,分裂期和园秆拔节期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高秆籼稻品种南京6号(对照)、含量同半矮秆主基因的籼稻品种南京11、新泰矮、新桂矮、双矮为材料,研究闻不同半矮秆主基因对GA3、ABA的敏感性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半矮秆品种第1叶鞘对GA3的敏感性明显强于苗高对GA3的反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幼苗对GA3的反应加强,半矮秆基因在苗期对GA3的敏感性强弱顺序为:sd-〉1sd-n(t)〉sd-t(t)≈Sd-1〉sd-g。sd-g基因在sd-1对  相似文献   

3.
半矮秆水稻广丛对赤霉素的反应及遗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丛是一个籼型半矮秆品种,其携带的矮生基因为sd-s(g),用赤霉素(GA3)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它对GA3反应是敏感的。对GA3反应敏感性的遗传分析表明,广丛和矮仔粘,80-7010杂交组合的F2个体呈连续单峰次数分布,而与雪禾矮早杂交组合的F2个体是连续双峰次数分布,表现为3高:1矮。  相似文献   

4.
以高秆水稻品种百叶籼(对照)及不同矮秆基因的水稻半矮秆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其幼苗对GA3,ABA,IAA的反应。结果显示,携有sd-1sd-1矮秆基因的水稻幼苗对GA3的敏感性强于携有sd-gsd-g矮秆基因的材料,对ABA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携有sd-1sd-1sd-gsd-g矮秆基因的双矮对ABA,IAA的敏感性均较弱,在控制苗高对GA3的敏感性方面,sd-g对sd-1可能具上位作用。  相似文献   

5.
两个灿稻品种矮生基因的遗传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灿稻矮秆品种广丛和小粒特特普,通过互交和与矮子粘,雪禾矮早,(sd-s(t)),80-7010(dg(t))等具有不同矮生基因的品种测交。结果表明,全和小粒特特普的矮生基因与sd-1,sd-s(t),dt(t)基因均不等位,彼此也不等位,是2个新矮源。  相似文献   

6.
水稻矮秆基因对GA3敏感性的酶学基础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高秆水稻品种有百叶籼(对照)、含不同矮秆基因的水稻品种广场矮、新桂矮、双矮为材料,研究其对GA3不同敏感性的酶学基础。结果表明,携有sd-1 sd-1矮秆基因的水稻幼苗对GA3的敏感性强于携有sd-g sd-g矮秆基因的品种,供试品种对20mg/kg GA3的反应,表现在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且下降幅度与各品种对GA3不同敏感性基本一致。同工酶谱分析结果表明,酶活性下降与A9,A11谱带有关,  相似文献   

7.
水稻不同矮源苗期对赤霉素的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1997年以2个粳稻和4个籼稻半矮秆品种作材料,对不同矮源苗期对GA3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同浓度的GA3溶液处理水稻幼苗,各矮源的苗高都显著增长,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具有不同矮秆基因的品种对GA3的反应不同,同样具有sd-1矮秆基因的籼型矮源矮仔粘和粳型源黎明对GA3的反应也不一样,在一定的浓度下,随着GA3处理时间的延长,各矮源的苗高增长率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在籼稻品种中  相似文献   

8.
以高秆水稻品种百叶籼(对照)、含不同矮秆基因的水稻品种广场矮、新桂矮、双矮为材料,研究其对GA_3不同敏感性的酶学基础。结果表明,携有sd-1sd-1矮秆基因的水稻幼苗对GA_3的敏感性强于携有sd-gsd-g矮秆基因的品种;供试品种对20mg/kgGA_3的反应,表现在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且下降幅度与各品种对GA_3不同敏感性基本一致。同工酶谱分析结果表明,酶活性下降与A_9,A_(11)谱带有关,A_5谱带与不同矮秆基因对GA_3的敏感性有关;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下降,下降幅度与不同矮秆基因材料对GA_3敏感性一致。  相似文献   

9.
水稻隐性高秆基因的等位关系初步分析陈建民,潘学彪,梁国华,顾铭洪(江苏农学院农学系,扬州225009)水稻株高遗传研究一致地认为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目前,用于籼稻育种实践的半矮生基因主要受一隐性主基因(sd-l)决定[1],然而,水稻中有一些高秆类型,...  相似文献   

10.
以隐性高秆与正常高秆及互不等位的半矮秆杂交及后代测交表明,隐性高秆由隐性的长节间基因eui所决定,除了eui基因之外,隐性高秆还有半矮生基因sd-1,基因型为euieuisd-1sd-1,正常高秆为EuiEuiSd-1Sd-1,eui与sd-1相互独立。隐性高秆和具有sd-1基因的半矮秆杂交,F2表现为eui基因的分离,分离比为1高秆∶3半矮,与正常高秆杂交表现为eui和sd-1两对基因的分离,分离比为13高秆∶3半矮。讨论了长节间基因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1.
籼型矮秆陆稻株高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陆稻矮秆×高秆和矮秆×矮秆的株高遗传研究表明,高秆对矮秆均为部分显性,IR30716—B—1—8—1—2的矮生性为两对互补隐性主基因控制。其中,1对复等位且显性于sd—1,暂定为sd—1_(x1)。CICA6为1对隐性主基因控制,可能等位于sd—1:CICA9,T_(os)4020,旱谷—2为微效多基因控制,且均具有较强的基因互作。矮化效果,除IR30716—B—1—日—1—2外均较好,且遗传力在85%以上,基因型、表型变异系数很接近,矮化作用能稳定遗传,早代选择效果较好。籼型陆稻矮生基因较水稻丰富、复杂,若将陆稻矮生基因导入水稻,有可能解决水稻株高遗传的单一性和脆弱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比较了半矮秆基因sd1的等基因系农林29号(sd1Sd1)和SC4(sd1sd1)的氮吸收特点和根细胞长度、干物质产量等.结果表明:半矮秆品系SC4的株高、根细胞长度显著小于农林29号.成熟用植株干重、茎叶干重也显著小于农林29号.SC4单株糙米产量比农林29号低20%.NH4 ̄+—N吸收量和NO3 ̄3-N吸收量都与植株干重呈显著正相关.基部节间伸长期至成熟期SC4的NO3 ̄-—N吸收量显著低于农林29号,尤其节间伸长期至开花期两者差异更大.半矮秆基因在高产育种中起重要作用,但在超高产育种中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水稻隐性长节间与半矮生基因等位关系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隐性高秆与正常高秆及互不等位的半矮秆杂交及后代测交表明,隐性高秆由隐性的长节间基因eui所决定,除了eui基因之外,隐性高秆还有半矮生基因sd-1,基因型为euieuisd-1sd-1,正常高秆为EuiEuiSd-1Sd-1,eui与sd-1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显性矮秆遗传研究:Ⅰ.关于KL908的矮生性遗传的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KL908与6个高秆品种杂交,根据P1、P2、F2、B1、B2和部分F3世代群体株高变异的分析,证明KL908的矮生性系受性1对显性矮秆基因控制。基因的表达受品种的遗传背景影响,显性影响,显性效应较弱。KL908的基因型暂定为DkDk,Dk与籼稻半矮秆基因sd-1非等位。作者论述了培育显性矮生系的潜在育种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水稻半矮秆新品系RA73的株高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新的半矮秆品系RA73与其它4个不同株高的品种Lemont(半矮秆)、L202(次半矮秆)、Katy(次半矮秆)和Bond(高秆)组成一组完全双列杂交试验。于1994年和1995年对亲本、F1和F2进行中子辐射而得到的半矮杆品系RA73,控制其株高的原因,与半矮秆品种Lemont具有的sd-1半矮秆基因是不等位的。  相似文献   

16.
两个美国水稻品种株高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将美国水稻KATY、RA73和中国水稻特青组配为一组完全双列杂交,并用特青和来源于sd-1矮秆的美国水稻LA110测交。试验结果:特青的株高和LA110的株高是等位的,都具有sd-1矮秆基因。KATY、RA73的株高和特青的株高不等位。KATY的株高和RA73的株高也不等位,为两对独立的基因遗传。KATY和RA73这两个非sd-1矮秆基因的品种,可以在水稻育种中利用。  相似文献   

17.
水稻半矮秆突变系Tad-M-1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高秆籼稻Tadukan的突变系Tad-M-1半矮秆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Tad-M-1半矮秆性状受1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该基因与矮脚南特sd-1基因和新桂矮sd-g基因非等位,而与云南矮秆粳稻雪禾矮早的矮秆基因以及四川半矮秆籼稻一支腊的半矮秆基因等位.本文还评价了Ted-M-1的育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61份株高在100cm以下的不同类型与来源的贵州地方稻种资源进行芽苗期GA3处理及其遗传分析。初步筛选出雨谷糯,麻糯谷,光头微芒粳粘,驼粘等地方品种对GA3处理反应不敏感,与sd-1基因的南京11号反应不一致。这些品种不仅植株较矮,且有抗寒,抗旱,耐瘠等特点,为拓宽遗传基础,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有重要意义。同时,就GA3处理反应结果的多样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稻矮源矮秆基因遗传分析和等基因系研究”最新进展我院顾铭洪教授等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水稻矮源矮秆基因遗传分析和等基因系研究”目前已获得突破性进展。该项目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在籼型矮秆材料中,通过与已知由sd-1和sd-g基因控制的单基因...  相似文献   

20.
1992~1994年,在杭州对大麦(HordeumsativumL.)进行烯效唑(S3307)的多种处理,结果表明:①91-46等4个品种(系)经烯效唑(40mg/kg)在20~25℃浸种处理20h后,幼苗植株比对照矮壮,叶色浓绿;对浙农大6号进行浸种(0,1,10,20mg/kg)的幼苗叶片均比对照短而宽厚,叶宽/叶长(W/L)显著增大.此外,烯效唑处理还提高了幼苗的抗旱力,但播在田间(10~15℃)出苗率却较低.②浙农大6号等4个品种拔节初期经烯效唑3个浓度(20,40,60mg/kg)喷施处理后,株高比对照下降显著;由于缩短了基部节间,茎粗增大,茎横切面显微结构观察,发现茎壁厚度增加,薄壁细胞层数增加,维管束增大.烯效唑加钾处理可强化烯效唑降矮作用;加外源赤霉素可以逆转烯效唑的降矮作用.烯效唑的降矮作用与抑制细胞内源赤霉素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