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分析了阿克苏河、渭干河流域小麦高产栽培的限制因素后,提出了应以"高产、稳产、安全、低成本"为目标,采取"适群体、壮个体,促前、控中、防早衰、防倒伏"的高产栽培途径和七大措施,以此挖掘小麦高产栽培潜力。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吉林省积极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将原有"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优化升级为"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这标志着吉林省农业生产已经进入了转型升级新阶段。"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就是改"万亩片"创建为选择生产基础好、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产业带动能力强的11个县开展整建制创建,由"高产"指标提升  相似文献   

3.
粮食高产创建是农业部提出的一项重大粮食增产活动,近几年,我市始终坚持"集中力量、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提高效益"的工作原则,积极实行"三级联创、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通过配套高产技术,建立高产创建区,树立高产典型,带动了全市粮食大面积平衡增产。  相似文献   

4.
粮食高产创建是农业部提出的一项重大粮食增产活动,近几年,我市始终坚持"集中力量、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提高效益"的工作原则,积极实行"三级联创、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通过配套高产技术,建立高产创建区,树立高产典型,带动了全市粮食大面积平衡增产。  相似文献   

5.
研究双季稻"早籼晚粳"高产栽培模式高产形成机理及高经济效益形成原因,为"早籼晚粳"高产模式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广福镇广福村进行3年的大田试验,设置常规"早籼晚籼"和"早籼晚粳"2种高产栽培模式,通过调查、取样、测产等方法,对这2种栽培模式的周年产量构成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比较。晚粳稻生育期比晚籼稻生育期更长;早稻不同种植模式间有效穗数以"早籼晚粳"高产模式比常规"早籼晚籼"高产模式多,且差异显著;"早籼晚粳"高产模式的晚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比常规"早籼晚籼"高产模式要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种植模式周年产量方面,早籼晚粳增产效果明显,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经济效益方面"早籼晚粳"高产种植模式收益明显,比常规"早籼晚籼"高产模式约高4 000元/hm2。总体看出,"早籼晚粳"高产栽培模式比常规"早籼晚籼"高产栽培模式产量更高,经济效益更好,可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据报道,世界各地玉米高产典型很多,美国春玉米高产纪录1842.5公斤/亩,我国春玉米高产纪录1450公斤/亩,河北省春玉米高产纪录1100多公斤/亩。玉米高产栽培要以机械化为核心,树立"密植高产"、"一播定天下"、"七分种三分管"的理念,打好播种基础,力争一播全苗,实现苗齐、苗匀、苗壮,努力提高玉米幼苗整齐度,为夺取高  相似文献   

7.
修武县在近年来的粮食高产创建中积极研究探索绿色节本增效高产栽培技术,开展了以"绿色、增产、效益"为主题的"小麦绿色高产模式攻关",确立了"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机农艺相融合"的高产模式攻关技术路线,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超早熟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黑河41"号的特点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黑河41"属早熟、抗病、高产型大豆品种,适应性广泛,具有很强的耐旱性,植株约高70cm,适合黑龙江第6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9.
龙山县自2013年以来就一直在从事"三.一"粮食高产科技工程(超级稻+马铃薯)百亩示范片高产示范,通过近几年对"三·一"粮食高产科技工程高产栽培技术的探究,组装集成了"三.一"粮食高产科技工程(超级稻+马铃薯)百亩示范片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江苏黄海农场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大小麦高产创建思路,稳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一是明确大小麦高产创建目标思路,落实创建任务。农场以"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均衡发展"为指导思想,通过典型示范,普及良种和集成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1.
泸县中稻再生稻两季高产创建硕果累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泸县以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为载体,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模式,采取"七抓、七统"措施,实施中稻再生稻高产创建示范工程。在泸县福牛路、福得路、得东路和万得公路沿线的7个镇、25个村建设两个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形成了中稻再生稻两季高产创建"百里示范长廊",  相似文献   

12.
为了验证华北平原小农户经营模式下冬小麦高产高效示范效果,笔者利用在中国农业大学驻河北省曲周县白寨乡范李庄村"三八"科技小院科技服务的便利,对曲周县范李庄村高产高效示范方的2012~2014年小麦季高产高效技术推广效果进行了归纳整理。两年的结果显示:示范方内较高的"双高"技术采用率,使得示范方内的产量、氮肥偏生产力、效益均明显高于方外,达到了"少投入、多产出"的效果,为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冬小麦高产高效技术推广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138"玉米高产配套技术体系,即始终把住"高密度"一个中心,突出"精细育苗、精准移栽、精简管理"三大环节,落实"高产良种、增温早育、地膜覆盖、规范早栽、测土配方、平衡生长、辅助授粉、绿色防控"八大技术。该技术体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四川省宣汉县玉米连创西南山地玉米高产纪录,促进全县玉米产业快速发展发挥了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早熟晚粳“宁粳3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粳3号"是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选育的高产优质早熟晚粳,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稻栽后早发是水稻高产的关键,要使水稻早发快长获得高产,必须抓好"栽前三带"、"栽时四忌"和"栽后三早".  相似文献   

16.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小麦生育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及小麦高产的土壤指标,并从小麦的需水特性与灌排技术,高产麦田"促—控—促"的管理原则、肥料投入与运筹,高产麦田配套栽培措施等方面介绍了淮北地区小麦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该地区的小麦高产种植。  相似文献   

17.
"泰粳394"是江苏省武进农科所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迟熟中粳,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优点,笔者简单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和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常优5号”性状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优5号"是由常熟市农科所用"常01-11A/CR-27"经杂交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粳良种,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好等优点。田间实践表明,只要掌握该品种的性状特点,并实施高产栽培技术,可实现高产丰收。  相似文献   

19.
南陵县"弋江籽"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紫云英地方良种"弋江籽"的品种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和综合利用途径等,只有采取"适期播种、开沟排渍、防冻保苗、合理施肥、化学除草"等综合配套措施,才能确保"弋江籽"高产.  相似文献   

20.
高粱新品种红缨子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文平  陈琦 《农技服务》2010,27(4):427-427,442
"红缨子"是贵州省仁怀市丰源有机高粱育种中心选育的高产、优质高粱品种。为了实现该品种在澧县生产中大面积种植,发挥其高产、优质的特性,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笔者从品种特性、育苗技术、移栽技术、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割等方面介绍了"红缨子"高粱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