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以连续13年沟灌、滴灌和渗灌3种不同灌溉方式灌溉的保护地土壤为对象,研究不同灌溉处理保护地土壤微团聚体的分布及其碳、氮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处理间,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微团聚体含量均以渗灌处理最高,且0-10 cm土层灌溉处理间差异大于10-20 cm土层;各灌溉处理0-10 cm土层和10-20 cm土层土壤微团聚体均以0.01~0.05 mm粒级为优势粒级,0.05~0.25 mm粒级为次优势粒级,而<0.01 mm粒级土壤微团聚体含量最少;灌溉处理间0-10 cm和10-20 cm土层各粒级土壤微团聚体全氮含量分布的总体趋势是滴灌高于沟灌和渗灌,且颗粒越小、这一处理间差异越明显,而处理间各粒级土壤微团聚体总碳含量差异不明显;0-10 cm土层某粒级土壤微团聚体总碳和全氮含量高于10-20 cm土层同粒级土壤微团聚体,而在同一土层微团聚体粒径越小、其总碳和全氮含量越高.从土壤结构及养分性状考虑,滴灌和渗灌比沟灌更适合于保护地蔬菜栽培灌溉.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结构以及不同团聚体粒级下土壤酶活性情况,选择花江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乔木林、荒地、耕地、花椒林)下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干筛法获得不同粒径团聚体,并对其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乔木林中大团聚体(粒径〉5mm)最多,微团聚体(粒径〈0.25mm)最少,而荒地则相反。蔗糖酶、淀粉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3种团聚体中大小顺序是微团聚体〉2~1mm团聚体〉大团聚体,随着团聚体粒级的增大,酶活性减少。多酚氧化酶及脲酶酶活性的大小顺序为微团聚体〉大团聚体〉2~1mm团聚体。微团聚体土壤中酶活性最高,乔木林中微团聚体最少,说明乔木林中土壤酶活性相对较低,土壤中速效养分分解较慢,而耕地则相反。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7年不同耕作的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深松、旋耕、免耕等保护性耕作对关中土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微团聚体分布以及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粉碎旋耕、秸秆覆盖深松处理提高了特征微团聚体的组成比例,而秸秆还田+传统耕作和免耕处理对特征微团聚组成比例的影响较小。与传统耕作比较,旋耕、深松处理均能提高较大粒级微团聚体中(0.050~.25 mm和0.010~.05 mm)有机碳及全氮含量,而免耕使0.010~.05 mm微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有所降低;旋耕、深松和免耕对小粒级微团聚体(0.01 mm)中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影响较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与0.050~.25 mm和0.010~.05 mm粒级微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全氮之间均显著正相关,而与0.01 mm粒级微团聚体的有机碳、全氮含量不相关;土壤全氮与0.05~0.25 mm粒级的全氮、有机碳显著相关。0.010~.05 mm粒级微团聚体的碳、氮与0.050~.25 mm粒级微团聚体的碳、氮间显著正相关,而0.01 mm粒级微团聚体的碳、氮与其它粒级的碳、氮间不相关。从土壤微团聚体中碳、氮的分布考虑,旋耕、深松是当地较理想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不同肥力红壤水稻土根际团聚体组成和碳氮分布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春玉  刘萍  刘明  吴萌  李忠佩 《土壤学报》2017,54(1):138-149
研究水稻种植期间表层土壤团聚体数量及其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变化,对揭示人为耕作的影响、认知土壤肥力的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两种不同肥力的红壤性水稻土进行田间根袋试验,分别于水稻插秧前、分蘖期、孕穗期和成熟期采样,分析了水稻生长过程中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以及有机碳、全氮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低肥力土壤团聚体以0.25 mm大团聚体为主(56.2%~64.0%),0.25~1 mm粒级团聚体含量最高;除1~2 mm粒级外,水稻生育期内根际土壤各粒级团聚体含量均有显著变化;取样时期、根际作用与取样时期的交互效应对0.25~1 mm和0.053~0.25 mm粒级含量有显著影响。高肥力土壤中以0.25 mm微团聚体为主(59.8%~72.0%),0.053~0.25 mm粒级团聚体比例最高,取样时期显著影响0.25 mm大团聚体含量,根际作用与取样时期的交互效应对2 mm粒级含量有极显著影响。与非根际相比,根际土壤大团聚体的破坏率较低,平均重量直径(MWD)较高,种植水稻有助于提高根际土壤的稳定性。两种肥力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表现为1~2 mm粒级最高,0.053~0.25 mm粒级最低,大团聚体中显著高于微团聚体。根际土壤中,水稻成熟期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插秧前无显著差异,而分蘖期和孕穗期有明显波动;水稻的生长降低了大团聚体中的全氮含量,对高肥力土壤的影响更为显著。总体而言,低肥力土壤中,根际作用主要影响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取样时期影响团聚体碳氮含量;高肥力土壤中,团聚体组成和碳氮分布受根际作用和取样时期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5.
棕壤及其各粒级微团聚体对Cu~(2+)吸附解吸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宁  颜丽  梁晶  刘晔  王旭  关连珠 《土壤通报》2006,37(1):92-95
采用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棕壤及其各粒级微团聚体对Cu2+的吸附解吸作用。结果表明:棕壤与其各粒级微团聚体相比,对Cu2+的吸附能力较弱,而三级微团聚体对Cu2+的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为:<10μm粒级微团聚体>10~50μm粒级微团聚体>50~250μm粒级微团聚体。同时,通过NH4OAc,EDTA对Cu2+的解吸情况的研究得出,棕壤及其不同粒级微团聚体对Cu2+的吸附机制是不同的,在棕壤和各粒级微团聚体中,<10μm粒级的微团聚体对Cu2+的吸附机制以专性吸附为主,固定Cu2+的能力最强,从而能降低Cu2+的活性,不易为植物吸收,其次为10~50μm粒级微团聚体和棕壤,而50~250μm粒级微团聚体对Cu2+的吸附以静电吸附机制为主,其吸附的Cu2+可以被交换,因此固定Cu2+的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一种新型的水保措施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PAM在茶园土壤中的适宜性研究较少,而有关PAM在茶园土壤中的环境行为更为缺乏。因此,本研究在南方红壤茶园中设置不同浓度PAM处理的小区,分析PAM在茶园红壤中的垂直迁移特征以及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影响。试验设计的PAM施用量为(0g/m2,1.5g/m2,3g/m2,4.5g/m2,6g/m2,7.5g/m2)6个浓度处理,分别在5月,7月和10月3个月份采集土样来分析在施用不同浓度的PAM条件下,红壤茶园施用PAM后的垂直迁移特征以及红壤茶园施用PAM后对土壤中微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AM处理小区,土层中的PAM在间隔3次取样后,残留量逐渐减少。在0—20cm土层土壤微团聚体及土壤颗粒的优势粒级在不同浓度PAM处理下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3次不同时间段取样表明,土壤微团聚体和土壤组成粒级愈大,不同PAM处理对它们颗粒含量的影响愈快,粒级愈小,影响愈慢。土壤中的微团聚体的团聚度在PAM措施下,较之对照略有提高,分散系数较之对照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7.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尼龙网袋法进行秸秆还田的原位模拟,比较不同秸秆还田量在不同深度下还田对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微团聚体有机碳及腐殖酸组分的影响。试验设置秸秆还田量R0(0)、R1(0.44%)、R2(0.88%)、R3(1.32%)和0—15(S1),15—30(S2),30—45(S3)cm 3个不同还田深度交叉处理。结果表明:0.25~0.02mm的微团聚体为优势粒级,秸秆还田使各土层0.25~0.02,0.25mm的团聚体含量增加,而0.02~0.002,0.002mm的微团聚体含量减少,且各粒级含量的变化幅度均在S1层最大。不同秸秆量处理下不同土层,不同粒级的微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较无秸秆还田均有所增加。同时,施用不同量秸秆能提高土壤各粒级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及腐殖酸含量,且在同一土层中随粒级减小,有机碳及腐殖酸含量增加,而在不同土层内,有机碳及腐殖酸含量表现为S1S2S3。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对于不同土层,不同粒级的微团聚体则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秸秆还田能促使土壤微团聚体向更大粒级的团聚体转化,有效增强土壤肥力的同时改善了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8.
在西南大学国家紫色土肥力定位监测点,研究了长期(18年)垄作免耕和常规轮作两种耕作方式下,不同大小土壤团聚体中几种形态氮素含量及脲酶活性分布模式。结果表明,两种轮作方式下全氮、微生物体氮、NO3--N含量及脲酶活性在水稳性土壤团聚体中具有相似的分布模式。全氮和微生物体氮含量主要分布在 0.25 mm粒级的大团聚体中,其次是0.25~0.053 mm粒级的微团聚体中,粉砂与粘粒组分(0.053 mm)中分布最少;2.0~0.25 mm粒级团聚体中脲酶活性最高,0.25~0.053 mm的微团聚体中脲酶活性最低;NH4+-N和NO3-N在2.0 mm粒级团聚体中的含量均比其它粒级高。垄作免耕下各级团聚体中全氮、微生物体氮、NO3--N含量及脲酶活性均高于常规轮作。其中,2.0~0.25 mm粒级团聚体中的全氮含量高23.1%;2.0 mm粒级团聚体中NO3--N含量高26.7%。表明垄作免耕下各团聚体中全氮、微生物氮含量及脲酶活性显著高于常规轮作,但氮素含量及脲酶活性在不同粒径大小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分布模式决定于土壤结构体本身,耕作方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不同降雨条件下沂蒙山区耕层土壤团聚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降雨强度和时长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至关重要,不同降雨特征下沂蒙山区耕层土壤团聚体时空变异特征仍不清晰。基于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16 mm/h,43 mm/h,71 mm/h)和降雨时长(10 min,30 min,60 min)下沂蒙山区褐土耕层土壤团聚体特征。结果表明:降雨强度16 mm/h,10 min降雨时长下仅对0—5 cm土层土壤团聚体产生影响,>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迅速降低。其他雨强和时长下,0—5,5—10,10—20 cm土层团聚体含量均发生变化。在43,71 mm/h的降雨强度下,随着降雨时长的增加,0—5 cm土层微团聚体含量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供试土壤相比,雨强为71 mm/h,降雨时长60 min时,0—5 cm土层>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减少了93%,而<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增加了42%。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随降雨强度及时长的增加而减小,在降雨强度71 mm/h,降雨时长60 min时各土层MWD趋于一致。说明,随降雨强度及时长的增加,雨滴打击和雨水湿润作用对土壤大团聚体的拆分作用增强,大团聚体含量逐渐减少,微团聚体含量逐渐增加,土壤稳定性先降低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作者对黑土和棕壤的多年研究结果,论述了不同粒级的微团聚体在保肥和供肥方面的不同性能。鉴于肥地与瘦地、小粒级与大粒级微团聚体间存在着保肥-供肥性能的明显差异,作者试以10μm为界,划分<和>10μm两类“特征微团聚体”,以其比例来界定高、低肥力土壤的微团聚体组成的数值范围和评断土壤肥力水平与培肥效果。结果表明,“特征微团聚体”的组成比例能较好地反映土壤肥力的现有状况及其调控的实际效果,是综合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太仓菜地土壤硝态氮状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王霞  董元华  王辉  安琼  郭宗祥 《土壤》2004,36(1):68-70
本文研究了不同种植制度对农田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管理方式不同,大棚蔬菜地土壤中NO3--N明显高于其它管理方式下的土壤,NO3--N含量依次为:大棚蔬菜地>露天蔬菜地>传统菜地>稻田。此外,大量的N肥投入带来了土壤pH的改变。土壤pH(y)值与土壤NO3--N含量(x)呈线性负相关(y = -9.961x 98.095 R2 = 0.151 n=84),经统计检验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 -  相似文献   

15.
16.
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探讨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并揭示其对全球含碳温室气体源、汇变化的贡献与响应 ,1 998~ 1 999连续 2年在拉萨农业生态站农田用静态箱法和生物量取样法开展土壤—植被界面CO2 吸收与排放的试验研究。农作物生长季 ,以冬小麦为例 ,生长前期 (从播种到拔节 )土壤碳排放量高于植被碳固定 ,生长后期 (灌浆到成熟 )则是植被碳固定高于土壤碳排放量 ,从全年来看 ,土壤碳排放量略高于植被碳固定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主要土壤剖面酶活性状况   总被引:76,自引:1,他引:76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科学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引入,土壤酶的研究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试验研究已证明,土壤酶是土壤的组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19.
云南省烟区土壤中的放射性核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辐射危害人类健康,是造成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造血功能障碍,白血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等的重要诱因。与所有的食品相比较,烟叶中的天然^238U、^232Th、^226Ra和^137Cs等放射性核素含量较高而引起对人体的危害。因此,有效降低烟叶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对于保护吸烟者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植物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桂英  韩粉霞 《核农学报》2003,17(6):442-446
本文就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研究的方法 ,不对称体细胞杂种的形态学、细胞学、同工酶分析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