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植物保护剂保卫德对黄曲条跳甲种群控制作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外试验,分析了植物保护剂保卫德(BIOACT-T35)对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的种群控制作用,并利用生命表技术分析其生态学机理.结果表明,对成虫显著的忌避作用和拒食作用是其对种群控制的主要机理.保卫德10.00 ml*L-1对成虫的忌避率为91.42%,其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93.54%和85.79%,种群趋势指数由对照的3.868 0降为0.367 6,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095 0.  相似文献   

2.
采用Bt、氧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毒死蜱和啶虫脒5种药剂在菜心田整地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观察处理田块黄曲条跳甲种群数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5种供试药剂对黄曲条跳甲落卵量、幼虫和成虫数量均有一定控制作用,持效期可达20d以上.其中,Bt处理在菜心整个生长周期的落卵量和幼虫数量相对最低,每小区(20 m2)累积成虫数为54头,与CK的166.44头相比,累积虫量少67.56%.  相似文献   

3.
印楝素乳油对黄曲条跳甲种群控制作用的模拟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应用害虫种群系统控制的状态空间方程和作用因子添加分析法 ,模拟了 1 %印楝素乳油对黄曲条跳甲种群的控制作用 .结果表明 ,其控制机理主要表现为对成虫的忌避作用 ,尤其在种群发展初期 ,其显著的忌避作用降低了田间成虫数量和卵量 ,使种群数量明显降低 ,从而有效控制其为害  相似文献   

4.
利用茶枯粉对昆虫的忌避作用,研制出复方跳甲粉,并进行了药效试验.网室小区试验发现,复方跳甲粉不仅对黄曲条跳甲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且有一定的肥效,具体表现为出苗数较多、取食孔较少、菜产量提高;与单剂处理和空白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田间试验发现,复方跳甲粉的田间控制效果较好,在网笼罩和露地处理中,成虫数量均相对最少,叶片受害指数分别为0.2950和0.4221,低于对照组的0.3505和0.6745.  相似文献   

5.
植物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忌避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23种植物乙醇提取物,植物保护剂保卫德、15%烟碱在室内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忌避活性.结果表明:处理后72h,烟草Nicotianatabacum、烟碱nicotinamide、艾蒿Artemisiaargyi、繁缕Stellariamedia、羊蹄甲Bauhiniavariegata乙醇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忌避效果最好,忌避率为84.45%-98.79%;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苦瓜Momordicacharantia、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莴苣Lactucasativa乙醇提取物忌避效果最差,忌避率为41.89%-59.13%;其余提取物忌避效果居中,忌避率为40.35%-97.07%.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不同防控措施对黄曲条跳甲的应用效果,促进土壤处理和防虫网的推广应用,通过田间试验,以常规施药为对照,比较防虫网和土壤处理联合防虫网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以及其使用成本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处理联合防虫网对黄曲条跳甲的阻隔作用最高,达86.5%,防虫网对黄曲条跳甲的阻隔作用为77.2%。土壤处理联合防虫网和防虫网处理区单株质量和产量均比常规防治区高,农药使用次数减少2~3次,农药使用量减少38%~58%。综合考虑防治效果、物资成本和增产效果等因素,生产中推荐全生育期使用小拱棚防虫网防治黄曲条跳甲,经济允许条件下可利用生物制剂进行土壤处理,具有一定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7.
应用扩展的均匀设计 ,探讨菜田不同黄曲条跳甲幼虫基数、斯氏线虫 (A2 4 品系 )施用量和不同施用条带等条件下线虫对黄曲条跳甲种群控制效果 .结果表明 ,黄曲条跳甲幼虫基数的大小和线虫施用条带是影响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 .而在这几个因素中 ,在线虫一定施用量范围内 ,线虫数量的作用并不是主要因素 .同时建立了控制效果随这些因素变化的动态模型 .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模拟 ,建立了田间不同条件下线虫的定量化应用技术 .  相似文献   

8.
闽侯县黄曲条跳甲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已成为当地蔬菜生产的最主要虫害之一。研究评价3种不同的防治方法(黄板诱集、防虫网(40目)防护和土壤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更好的治理黄曲条跳甲提供依据。试验结果显示:3种方法对黄曲条跳甲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黄板诱集法适合在黄曲条跳甲发生初期种群数量少时使用;而防虫网防护在黄曲条跳甲发生的各个时期防治效果均较好,但后期使用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1.73%;土壤处理的3种药剂中,4%杀螟丹颗粒剂30 kg/hm2处理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 d防效达到90.39%。  相似文献   

9.
黄曲条跳甲的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条跳甲化学防治现状调查表明,黄曲条跳甲化学防治过程中存在的虫态选择、防治适期、药剂种类和防治方法等4方面的问题,从而对化学防治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化学杀虫剂的室内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乐斯本EC、40%辛硫磷EC、80%敌敌畏EC、20%好年冬EC、24%灭多威SP、18%杀虫双SL等药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有较好的室内毒杀效果和田间药效,48 h内均能有效控制黄曲条跳甲的为害。  相似文献   

10.
以斯氏线虫控制黄曲条跳甲幼虫的田间应用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应用扩展的均匀设计,探讨菜田不同黄曲条跳甲幼虫基数,斯氏线虫(A24品系)施用量和不同施用条带等条件下线虫对黄曲条跳甲种群控制效果,结果明,黄曲条跳甲幼虫基数的大小和线虫施用条带是影响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在这几个因素中,在线虫一定施用量范围内,线虫数的作用并不是主要因素,同时建立了控制效果随这些因素变化的动态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模拟,建立了田间不同条件下线虫的定量化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5种寄主植物(萝卜、芥菜、白菜、菜心、芥蓝)饲养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 F.),其幼虫、蛹的存活率以及成虫寿命和繁殖力因寄主植物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求出了一系列反映黄曲条跳甲实验种群增长的重要参数,应用种群控制指数(ⅡPC)分析了5种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作物之间的间种对黄曲条跳甲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菜Brassicachinensis与葱Alliumfistulosum、菜心B.parachinesis与茄子Solanummelongena间作,能显著地减轻黄曲条跳甲对白菜、菜心的为害,间作田上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的发生数量与单种田相比减少明显。在白菜地上间作上芥菜B.juncea,白菜上成虫数量逐渐减少,芥菜上的虫量逐渐增加;在芥兰B.alboglabra地上间作萝卜Raphanussativus后,黄曲条跳甲成虫大都转移到萝卜为害,萝卜上的跳甲成虫数量高出芥兰的十倍甚至十几倍,使间作田上芥兰的黄曲条跳甲种群数量明显少于芥兰单种田,所设置的4种间作相隔距离(2m、4m、8m、15m)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每隔约15m间种一行萝卜就能起到很好的诱集跳甲成虫效果。  相似文献   

13.
春油菜拌种对菌核病和跳甲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防控油菜病虫害,提升春油菜优质高效生产水平,以油菜菌核病和油菜跳甲为防治对象,在3种不同种植密度下,选择咯菌腈与吡虫啉、噻虫嗪混合或单独拌种,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拌种处理对油菜的出苗率有一定影响,其中杀虫剂拌种对油菜出苗率的影响大于杀菌剂;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拌种对菌核病和跳甲的防效均高于单独拌种;吡虫啉+咯菌腈拌种对油菜跳甲、春油菜菌核病的防效最高,分别可达66.80%和72.98%。春油菜菌核病病情指数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呈梯度式增加,拌种防效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综合产量分析,最佳播种密度为28.5~34.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4.
生态控制配套措施对小菜蛾种群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害虫种群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以苏云金杆菌(Bt)、赤眼蜂(Techogrammer confursam)、性诱剂为基本措施,辅以小菜蛾颗粒体病毒(Plutella xyloste UaGranulosisvirus,PxGV)、爱比菌素(Abamectin)和印楝素等非化学杀虫剂,组配成9种生态控制配套措施,评价其对小菜蛾的控制作用。其中7套措施可将小菜蛾种群趋势指数(Ⅰ)持续控制在1.0以下,不同地区可合理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室构建的黄壤土土地处理系统模型,结合试验数据研究了黄壤土土地处理系统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50cm高的黄壤层可以实现对氮、磷等污染物的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16.
烟草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湖北省恩施咸丰县烟田采集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不同生长时期的土壤样品,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进行细菌、放线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真菌的分离并对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进行酶活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①土壤中氨化细菌数量最多,真菌数量最少.各种类群微生物在烟草整个生育期间变化波动较大,不同类群微生物消长趋势不同,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烟草生长旺盛期微生物数量最多.②在烟草生长前期,土壤脲酶活性较高;磷酸酶活性在前、中期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在后期,随着土壤熟化程度的提高,蔗糖酶活性增强较明显;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各个时期的变化较平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山东省不同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壤中木霉数量测定,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地带、有机质多的土壤木霉量多.为2.04万个/g干土,占真菌总数的6.86%;氧气密集处的土壤木霉量多,为1.8万个/g干土;有农药、化肥等污染的土壤或极端环境的土壤木霉量少,比如棉花地55个/g干土。聚类分析不同土壤生态环境木霉的数量,生态区分为五大类,分别为一般农作物土壤、贫瘠土壤、蔬菜和绿化地水分较足土壤、草地和温室及保护地水分充足土壤、有机质丰富的常绿山林。因此,不同生态环境的土壤对木霉的生存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