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盛夏普查病害时,我们走遍豫东、西、北、中的大部分花生产区,发现花生整块黄化,叶初发黄,后渐黄白,主脉显铁锈色不规则长条斑,有的甚至叶缘变褐而死亡,因而叶落使植株光杆,花生光合作用严重受阻。据初步试验认为是花生上一种生理性病害——缺铁黄化症。尤在杞县泥沟,尉氏县岗李,栾川县合峪,开封县的仇楼、半坡店、杏花营,通许县的冯庄、孙营,虞城、濮阳县农科所,中牟分所,开封市农科所等地已严重影响花生生产。经普查凡罹此病地块,在下述三种情况下发生者居多:  相似文献   

2.
利用62对SSR引物对16个白化、黄化茶树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初步明确了不同白化、黄化品种的遗传结构,以及SSR标记在白化、黄化品种鉴定上的适用性,为此类茶树品种资源的鉴定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经过对引物筛选和扩增条带的分析,结果显示:具有多态性的55对引物中,共检测出169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为2~5个,平均为3.07个;多态信息含量(PIC)和Shannon信息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是0.40和0.79;169个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在3.12%~96.88%之间;16个参试品种的遗传距离在0.086~0.532,品种间遗传结构差异明显;当D≈0.18时,可将16个品种划分为3类,其中大部分亲缘关系相近或地理位置一致的品种聚为一类。此外,笔者根据不同引物的等位基因带型构建了16个白化和黄化茶树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并筛选出3对核心引物(TM156、TM508、MSG0380)用于不同白化、黄化茶树品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3.
乐果是一种对人畜毒性较低、残效期较短;同时具有触杀和内吸作用的有机磷杀虫药剂.它的杀虫范围很广,特别是防治各种蚜虫尤有特效.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的后果,造成既浪费人力、物力,也对作物带来不应有的损失.特别是有些作物对其敏感性较强,浓度稍一偏高,就会发生药害.例如,有的地方用乐果防治梅花苗上的蚜虫,由于使用浓度过高而引起了药害,结果把它看作对梅花有天然的药害而不敢使用.乐果对梅花有否天然的药害?今年4月份,我们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4.
通过施药后连续种植不同作物评价了咪唑乙烟酸对后茬作物安全性。结果表明,咪唑乙烟酸108g/hm~2、216g/hm~2处理在壤土、砂土处理区对花生田杂草防除效果均在9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对花生出苗率没有显著影响,均在90%以上,但216g/hm~2有效量处理对花生生长产生轻微药害,其中壤土处理花生产量明显低于对照处理;对后茬作物安全性表明,施药后4个月种植小麦、12个月种植玉米、棉花,壤土、砂土处理组咪唑乙烟酸108g/hm~2处理对小麦、玉米、棉花药害不明显,216g/hm~2处理对后茬作物小麦、玉米、棉花均产生轻微药害,小麦株高、鲜质量、分蘖、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玉米出苗后叶片黄化,苗期株高、鲜质量与对照处理差异显著,棉花苗期株高、鲜质量、成株期株高、铃数、铃质量显著低于对照处理;施药后12个月种植甘薯、黄瓜、西瓜各药剂处理区药害明显,其中后茬作物甘薯、黄瓜在相同剂量处理下壤土处理组药害较砂土处理组严重。因此,在使用咪唑乙烟酸防治花生田杂草后,尽量避免种植甘薯、黄瓜、西瓜等作物,可与小麦、玉米、棉花进行合理轮作,但应考虑施药土壤环境、控制咪唑乙烟酸使用量和安全间隔期。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探讨冬小麦品系"西农1718"自然黄化突变体的突变机制,利用SDS-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该黄化突变体及其突变亲本叶绿体类囊体蛋白组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突变亲本相比,黄绿株(黄化程度较轻的中间型)的60~64 kD和42~54 kD多肽无明显变化,而绿黄株(黄化程度较深的中间型)和金黄株显著减少,且金黄株减少幅度大于绿黄株;黄绿株、绿黄株的33~35 kD多肽表达量明显低于突变亲本,且绿黄株减少幅度大于黄绿株;23和27 kD多肽在突变体中的变化最为显著,金黄株缺失,黄绿株和绿黄株也大幅降低;16~19 kD多肽,黄绿株与突变亲本无明显差异,金黄株和绿黄株大幅度降低.对叶绿素生物合成主要前体物质累积量分析表明,金黄株、绿黄株和黄绿株的δ-氨基乙酰丙酸(ALA)、胆色素原(PBG)、尿卟啉Ⅲ(UrogenⅢ)、粪卟啉原Ⅲ(Coprogen Ⅲ)和原卟啉Ⅸ(ProtoⅨ)的含量均高于突变亲本,且随突变体黄化程度加深而递增,尤其ProtoⅨ累积更为显著,分离绿株与突变亲本无差别;而金黄株、绿黄株和黄绿株自ProtoⅨ以后的中间产物钱原卟啉(Mg-Proto Ⅸ)、原脱植基叶绿素酸酯(Pchlide)的含量均显著低于突变亲本,且随突变体黄化程度加深而递减,分离绿株与突变亲本无明显差异.因此初步认为,该黄化突变体叶绿素合成受阻,且受阻位点发生在ProtoⅨ到Mg-Proto部位.  相似文献   

6.
波罗蜜叶片突变体叶绿素含量测定和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罗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是一种热带果树,至今对其突变体的研究少有报道。本研究以波罗蜜叶片为试验材料,探究其叶片出现白化和返绿现象的可能原因。(1)用分光光度计法、比色法测定波罗蜜叶片突变体和正常绿叶的叶绿素及叶绿素前体物质含量;(2)用叶绿素酶Elisa试剂盒测定叶绿素酶活性;(3)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叶绿体的超微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叶色所产生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2)波罗蜜叶片突变体和正常绿叶的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之间并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3)对波罗蜜叶片的叶绿素酶活性进行测定时,发现其活性出现显著差异,但对其叶绿素含量的差异性并没有产生较大影响;(4)观察波罗蜜叶片内叶绿体超微形态结构时,发现正常绿叶的叶绿体形态完好且数量较多,白化叶和返绿叶的叶绿体内部结构存在缺陷,其原因是叶绿体基粒构建阶段受阻;基于测定波罗蜜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绿素前体物质含量和叶绿素酶活性,并观察波罗蜜叶片内叶绿体的超微形态结构,对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推测是在叶绿素合成阶段,原脱植基叶绿素合成叶绿素时受阻及叶绿体发不良导致波罗蜜出现白化和返绿现象,为今后进一步综合研究波罗蜜突变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总结近年来辽宁省药害事故发生基本情况出发,系统分析了各类药害事故的发生原因,包括除草剂飘移而造成的非靶标作物受害、长残效除草剂而造成的下茬作物受害及环境条件不良或变化异常引起药害事故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安吉白茶特异性状的生理生化本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成浩 《茶叶科学》1999,19(2):87-92
安吉白茶的特异性主要表现在春季发芽时新梢嫩叶叶色的可逆性白化现象, 在白化过程中新梢的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和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研究表明, 安吉白茶是一个温度敏感的自然突变体, 其白化表达的温度阈值在20 ~22 ℃之间, 但该温度仅在芽萌发初期发挥作用; 其正常复绿的启动温度在16 ~18℃之间。叶片白化期的主要生理生化变化是叶绿体膜结构发育发生障碍, 叶绿体退化解体, 叶绿素合成受阻, 质体膜上各种色素蛋白复合体缺失, 导致了叶色的变化; RuBP羧化酶的大、小亚基含量及酶活性下降, 同时伴随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升高, 终因叶绿体不能继续发育, 多余的可溶性蛋白水解, 导致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文中对其返白机理进行了讨论, 认为该温度敏感型突变体的突变很可能是由核基因或核质互作控制的。  相似文献   

9.
制茶中羰氨反应与焦糖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茶中褐变作用,按其发生机理可分为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两大类。酶促褐变主要是多酚氧化酶催化儿茶素氧化聚合、缩合形成红褐色。最后生成褐黑色物质,这方面已有不少研究报导。非酶促褐变主要是羰氨反应和焦糖化作用,而这方面的研究报导很少。  相似文献   

10.
水稻秧苗黄化症(俗称黄化苗)是旱育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纯旱育秧田和保水能力差、渗水决的沙填土秧田发病率和发病程度更为严重.旱育秧黄化苗属生理缺素症,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秧田不建水层,土自中氧气充足,铁离子则以氧化态的三价高于存在,不能被水稻吸收利用,由于缺铁,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使叶片失绿变黄,形成“黄化苗”.由于铁离子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很差,所以失绿首先从新生叶开始,逐步向下部先出叶发展,秧苗黄化后,叶片变窄变薄色谈,植株矮小,根系老化,新报发生停止,若不及时救治,则成片死亡.防治旱育秧黄化苗…  相似文献   

11.
朱俊庆 《茶叶》1998,24(1):22-24
试验结果表明,茶树成,老叶对农达有极高的耐受性,而新梢则较为敏感,药害明显,主要表现在嫩叶黄化,芽扭曲,严重时芽和嫩叶脱落,芽叶生长迟缓,喷洒150×以上浓度10天后芽叶基本上停止生长,对茶叶产量有严重影响,本文还提出了茶园中安全使用农达,草甘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以“淮枝”荔枝果料为材料,研究了荔枝在室温下的果皮褐变及其某些生理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前期果皮褐变主要是由于果皮的迅速失水,导致果皮pH值的提高,从而引起花色素苷的褪色或变色,使得果皮迅速变褐,适当的保湿包装可延缓这一过程,人为是降低果皮的PH值可使已褐变的果皮全部或部分地恢复红色。后期褐变主要是由于酚类物质的酶促或非酶促反应形成的黑色物质的累积,人力行降低果皮的PH值不能使其恢复红色。  相似文献   

13.
经调查,近年来棉花畸形的发生面积不断扩大,致使棉花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和品质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是药害所致,现提出药害补救办法,供棉农参考。1田间症状  相似文献   

14.
荔枝褐变损失估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褐变损失估计是荔枝褐变控制的重要环节,以兰竹荔枝为材料,研究由于果皮褐变导致荔枝的损失;在调查兰竹荔枝褐变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果皮褐变对荔枝感官品质和销售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褐变等级达到Ⅲ级时会对荔枝的感官品质和销售价格产生显著影响.按照不同褐变等级与损失率之间的关系,采用回归分析,建立的兰竹荔枝果肉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和经济的损失率最佳估测模型分别为:逻辑斯蒂模型FALR=62.279 8/[1+EXP(5.086 8-1.241 0X)]、逻辑斯蒂模型TSSLR=37.120 6/[1+EXP(5.474 0-1.689 7X)]和线性模型ELR=-24.671 0+19.347 0X.采用上述模型对福建省兰竹荔枝常温下贮藏的逐日经济损失进行了量化估计,结果发现,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兰竹荔枝的经济损失逐日加重.本研究为荔枝褐变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龙眼气调(M,A)贮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龙眼用不同比例的N2与空气混合气体包装,在25℃±1℃下贮藏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包装内CO2含量逐渐增加,而且随着充N2量增加而增加。贮藏后果肉中乙醇含量与包装内CO2浓度成正相关。龙眼果皮褐变包括因生理活动异常引起的生理褐变,这与CO2浓度及果肉中乙醇含量成正相关,表现为整个果皮均匀变褐,另一种是因微生物侵染引起的病理性褐变,褐斑主要产生在长霉菌的部位,果肉有自溶现象。  相似文献   

16.
槟榔褐变底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结果表明,槟榔褐变底物主要是绿原酸和多巴胺;其分部收集液能与已部分纯化的多酚氧化酶相互作用,形成褐变产物;这种褐变产物的吸收光谱 跟标准的绿原酸、多巴胺与酶反应形成的产物的吸收光谱相似。  相似文献   

17.
今年五月份在我县的舒洪、东渡、双溪口等乡镇的一些幼龄茶园和改造茶园出现茶树新梢生长变态,茶芽不发或死亡等系列症状,造成当地茶农的恐慌。发现这种"怪病"后,我们通过深入调查,并请专家鉴定,确诊为施用碳酸服类除草剂双磺隆的药害。1双磺隆药害症状双磺隆是由破酸眠类除草剂甲碘隆和绿磺隆的混合制剂,是一种高活性广谱内吸除草剂,在土壤中持效期长、结构稳定而降解缓慢而对许多作物(如阔叶作物)存在残留药害。茶树是属阔叶作物,茶树体内(特别是新梢嫩叶)含有多种丰富的氨基酸,而该除草剂的药理恰是被植物根、茎、叶吸收,…  相似文献   

18.
以龙眼果实(储粮)为研究对象,研究热泵和热风干燥对水分含量、5-羟甲基糠醛(5-HMF)、褐变度、维生素C、总多酚、糖组分、游离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等与非酶褐变有关的基础物质和褐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干燥过程中,蔗糖、维生素C、总多酚、游离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果糖及葡萄糖含量有少量增加;5-HMF及褐变度逐渐增加。表明了龙眼干制过程提供了龙眼果肉中发生非酶褐变反应的条件,并初步判断龙眼果肉中发生了美拉德反应,其中美拉德反应为龙眼干制过程中主要的非酶褐变反应。  相似文献   

19.
据越南植物保护部门的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内,同塔地区水稻等作物受到的最大危害几乎来自褐飞虱。大约有1.3万公顷农田受到褐飞虱的危害,约0.66万公顷作物受到齿叶矮缩病毒侵染,而同塔是受灾最严重的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20.
以适宜转化大豆受体YC-2为材料,研究了抗氧化剂α-硫辛酸对农杆菌介导GUS瞬时表达和芽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共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可显著降低外植体的褐化率,随α-硫辛酸浓度的增加外植体褐化率明显减少,但白化率增加,且这些白化的外植体在后期不易产生诱导芽;共培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α-硫辛酸可增强GUS瞬时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