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1-MCP处理后急剧降温和缓慢降温方式贮藏鸭梨果实的保鲜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降低贮藏期间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推迟呼吸和乙烯峰值出现时间,且1.0μL·L-11-MCP处理效果好于0.5μL·L-1.2个浓度1-MCP处理均明显降低缓慢降温贮藏果实的果心褐变指数,而对急剧降温贮藏果实来说,0...  相似文献   

2.
以"早金酥"梨为试材,经不同浓度(0.0(CK)、1.0、2.0、4.0μL·L~(-1))1-MCP处理后,放置在(0±0.5)℃条件下贮藏105d,研究其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1-MCP处理均显著抑制了果实乙烯的合成,降低了果实呼吸强度,较好地保持了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维持了果实硬度,提高了果实的品质,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无明显的影响。1-MCP处理对"早金酥"梨贮藏保鲜效果显著,以2.0μL·L~(-1)的1-MCP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酥梨’‘红香酥’和‘玉露香’果实贮藏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为梨果实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后果实经1.0μL·L-11-MCP处理12 h后,常温(20±1)℃贮藏30 d,每隔4 d测定各项品质和生理指标。【结果】与对照果实相比,1-MCP处理有效延缓几种脆肉梨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抑制乙醇、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降低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的积累,贮藏后期(15~30 d)经1-MCP处理后的果实仍维持了较高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结论】1-MCP通过维持抗氧化酶活性而达到延缓梨果实品质下降和衰老,延长贮藏保鲜时间,1-MCP处理后货架期30 d内食用梨果实品质保持良好,货架期延长10 d以上。  相似文献   

4.
以凤县‘大红袍’鲜花椒为试材,对照、低温(0℃)1.0μL·L~(-1)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24 h和常温(28℃)1.0μL·L~(-1) 1-MCP处理12 h,对其(0±1)℃冷藏期间感官品质、褐变率、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叶绿素含量、出油率及粗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脂氧合酶(LOX)活性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监测,以期为其1-MCP保鲜技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低温1.0μL·L~(-1) 1-MCP处理加速了鲜花椒的褐变速度,贮藏24 d时褐变率显著高于对照;常温1.0μL·L~(-1) 1-MCP处理使鲜花椒贮藏期由24 d延长至48 d,显著抑制其呼吸强度和褐变率,延缓其叶绿素降解和MDA含量的积累,降低其LOX活性峰值,感官品质最优,48 d时褐变率仅为5.3%,对其出油率和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1-MCP和壳聚糖复合处理提高嵊州桃形李采后保鲜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嵊州桃形李成熟于夏季高温季节,果实采后极易失水软化,并且易于腐烂难以保鲜,因此探讨1-MCP、壳聚糖涂膜及1-MCP和壳聚糖复合处理对其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采收成熟的果实于当天直接运回,从中选取大小一致、没有病虫害的果实,分别以不同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1-MCP)、壳聚糖及1-MCP结合壳聚糖复合处理,并以浸泡蒸馏水处理的果实为对照,分别装入塑料保鲜袋,在室温贮藏后的不同时间内观察果肉细胞结构的完整性,测定果实品质参数。【结果】与对照相比,经不同浓度1-MCP或壳聚糖分别处理后,结果发现,以6.0μL·L~(-1)1-MCP处理6 h和1.0%壳聚糖单独处理后果实腐烂率最低;同时,与单独1-MCP或壳聚糖处理的果实相比,6.0μL·L~(-1)的1-MCP和1.0%的壳聚糖复合处理对桃形李采后保鲜的效果更为明显,复合处理更能提高贮藏过程中果实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果实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及氧化伤害,降低果实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提高果实硬度,维持果肉细胞结构完整性和维持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的含量,也达到降低果实腐烂率,延长贮藏时间的效果。【结论】6.0μL·L~(-1)的1-MCP和1.0%的聚糖壳复合处理显著提高桃形李采后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氧化伤害,提高果实硬度和品质,从而延长保鲜时间和提高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1-MCP对厚皮甜瓜‘西州密25号’采后的保鲜效果,筛选最佳贮藏保鲜条件,采用不同浓度1-MCP(0、0.5、1.0、1.5μL·L~(-1))处理和不同温度(0、5、25℃)条件贮藏,分别测定处理后0、6、12、18、24、30 d的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各处理下‘西州密25号’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整体呈下降趋势,而SOD酶活性则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处理30 d,对照在25、5、0℃条件下的果实硬度分别为5.4、6.1、6.2 kg·cm~(-2),降幅为43.16%、34.73%和35.79%;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0.008%、0.012%和0.010%,降幅为68.21%、51.65%和60.31%;SOD酶活性分别为27.245、38.267、28.291 U·g~(-1)。0.5μL·L~(-1)1-MCP处理的果实硬度分别为7.3、8.0、7.9 kg·cm~(-2),降幅分别为23.16%、15.79%和16.84%;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0.014%、0.0172%和0.018%,降幅分别为44.01%、31.55%和28.01%;SOD酶活性分别为40.081、65.088、55.057 U·g~(-1)。0.5μL·L~(-1)1-MCP处理的甜瓜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5℃贮藏条件显著优于25℃和0℃。‘西州密25号’0.5μL·L~(-1)1-MCP处理后在5℃条件贮藏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曹森  江彤  马超  江盼  雷霁卿  王瑞 《北方园艺》2021,(4):101-106
以"东红"猕猴桃为试材,通过采后用不同浓度(0、0.25、0.50、0.75μL·L-1)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进行处理后,将果实至于(20.0±0.5)℃层析冷柜中对其进行货架期贮藏,研究"东红"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变化,以期为延长猕猴桃货架期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0.75μL·L-11-MCP能够有效地抑制"东红"猕猴桃果实硬度、b*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下降;0.75μL·L-1及0.50μL·L-11-MCP均能够显著降低"东红"猕猴桃果实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和脂氧合酶(LOX)活性;0.25、0.50、0.75μL·L-11-MCP能够更好地推迟"东红"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而不同浓度1-MCP处理间对"东红"猕猴桃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异。综合比较,0.75μL·L-11-MCP能够更好地保持"东红"猕猴桃的货架期品质,其次为0.50μL·L-11-MCP。综合考虑"东红"猕猴桃货架期品质变化及成本,建议"东红"猕猴桃的1-MCP使用浓度为0.50~0.75μL·L-1。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采前褪黑素和1-MCP处理对百香果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以台农一号百香果为试材,研究采前喷施200μmol/L褪黑素、5.0μg/L 1-MCP、200μmol/L褪黑素+5.0μg/L 1-MCP和清水(对照)对百香果贮藏期果实生理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为百香果采后保鲜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采前褪黑素和1-MCP处理均可以显著抑制百香果贮藏后期果实失重率、皱缩指数、果皮MDA含量和果皮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延缓好果率、果皮含水量和果实硬度的降低,有效保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果实SOD和CAT等抗氧化酶活性。综上,采前褪黑素和1-MCP处理均可以明显延缓百香果贮藏期间果实的衰老,有效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其中,褪黑素和1-MCP复合处理的效果要好于单一处理,且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1-MCP对苹果果皮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MCP(1-甲基环丙烯)作为乙烯作用抑制剂,已经在果品保鲜中广泛应用。大量研究表明,多酚类化合物是果实中重要的抗氧化剂成分,是反映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1-MCP使用后是否影响苹果果实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尚未见报道。试材‘红星’苹果于商业采摘期(2005-09-04)采自泰安市郊区果园。分别使用0·2和0·5μL·L-1的1-MCP处理果实,无1-MCP处理的为对照。每周取样1次,随机取15个果实,测定果皮中类黄酮(碱性硝酸铝法)、多酚(Folin-Ciocalteu法)的含量及对DPPH·(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radical)、ABTS· 〔2,2-…  相似文献   

10.
1-MCP对美国杏李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美国杏李(PluottoUSA)风味玫瑰果实为试材,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ethlcyclopropene)对果实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在室温(20±1)℃下采用浓度为0、0.5、1.0、1.5μL/L的1-MCP对风味玫瑰果实进行处理12h,处理后的果实在室温条件下贮藏。结果表明:整个贮藏过程中1.0μL/L处理组均能抑制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强度,呼吸高峰延缓出现,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减缓果实硬度的降低和果实软化速度,在贮藏前期、中期处理组的果实硬度始终较高,末期与对照组趋于一致。降低了美国杏李果实的腐烂率的发生;有效抑制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的丧失,保持其贮藏品质。但在室温下1-MCP处理延长美国杏李的货架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1.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不同成熟度薄皮甜瓜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京蜜薄皮甜瓜为试材,采用体积浓度2μL·L-1的1-甲基环丙烯(1-MCP)分别处理八成熟和九成熟薄皮甜瓜,随后置于15℃冷库中贮藏,贮藏期间每3d测定相关生理和品质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成熟度对薄皮甜瓜贮藏特性有显著影响,八成熟比九成熟薄皮甜瓜耐贮;1-MCP处理可以显著抑制不同成熟度薄皮甜瓜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从而减少其贮藏期间质量损失,延缓果实表皮颜色转黄和后熟过程,降低贮藏期间腐烂率,保持其食用品质和口感,延长薄皮甜瓜货架期;八成熟的1-MCP处理组贮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以‘台农1号’杧果为试材,用1–甲基环丙烯(1-MCP,1 μL · L-1)常温下处理12 h和未处理的果实为对照,通过数字基因表达谱(DGE)技术,寻找1-MCP处理对杧果贮藏影响的潜在关键基因。DGE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MCP处理与对照样品文库相比,共检测到7 35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壁代谢,激素调节,逆境胁迫应答,氧化损伤保护,能量代谢,蛋白质折叠,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途径介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成熟与衰老调控等。利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对DGE部分数据进行验证,检测了其中6个较有代表性的应答基因的差异表达。通过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通路功能富集分析表明,1-MCP处理增加果实对逆境胁迫的抵抗能力,抑制物质和能量代谢,减少细胞内钙的流失并保护果实细胞。qRT-PCR技术数据支持RNA-Seq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0.25、0.50、1.00 μL · L-1 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1-MCP)对4 ℃冷藏条件下‘阳丰’甜柿果实成熟生理和冷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推迟了冷害症状的出现,降低了果实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延缓了乙烯释放高峰出现的时间并降低了峰值;对呼吸速率没有明显影响;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0 μL · L-1 1-MCP对冷害的控制作用比其他两个浓度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1-MCP及膜袋与温度耦合处理对‘富士'苹果贮藏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富士'苹果进行1-MCP(1-甲基环丙烯)及膜袋与温度耦合处理贮藏保鲜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室温对照、室温+1-MCP、室温+膜袋、冷藏对照、冷藏+1-MCP、冷藏+膜袋.结果表明:(1)膜袋处理能显著延长'富士'苹果贮期,而1-MCP(1 000 nl/L,下同)不能显著延长'富士'苹果贮期;各处理中,冷藏+膜袋贮期最长,室温+1-MCP贮期最短.(2)室温(18℃)贮藏条件下,1-MCP及膜袋对'富士'苹果贮藏期间的硬度影响差异不显著;冷藏(5℃)条件下,1-McP处理的'富士'苹果贮藏181 d时的硬度显著高于对照及膜袋.(3)室温贮藏22 d时,1-MCP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显著高于膜袋,但和对照差异不显著;冷藏181 d时,1-MCP及膜袋处理果的TSS和对照无显著差异.(4)室温耦合条件下1-MCP处理加速了贮藏期间'富士'苹果的腐烂,使商品果率迅速降低.综合分析认为:无论室温还是冷藏贮果,膜袋处理效果都最好.  相似文献   

15.
祝庆刚  饶景萍  田红炎  韩叶 《园艺学报》2012,39(7):1278-1284
 为了进一步探索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水解酶(XTH)在柿(Diospyros kaki L.)采后软化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检测常温下丙烯和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的‘富平尖柿’果实中XTH 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丙烯处理能够促进柿果实成熟软化,增加乙烯释放并使高峰提前到来,而1-MCP 处理能够延缓果实软化,抑制乙烯释放。随着柿果实成熟软化推进,4 个XTH 基因呈现不同的表达方式,且丙烯处理促进了4 个XTH 基因的表达,而1-MCP 处理则抑制它们的表达。其中,DkXTH1 和DkXTH2 在柿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表达量较高,且二者表达高峰分别在果实成熟的初期和中期,说明DkXTH1 和DkXTH2 分别与采后柿果实初期和中后期的软化关系密切。结合乙烯释放量结果分析显示,柿果实XTH 基因的表达受乙烯调控,对柿果实的成熟软化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营养液栽培中添加碘对樱桃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液流水培的营养液中添加1.0~6.0 mg?L-1碘离子作为处理,研究碘对樱桃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碘对樱桃番茄果实的碘含量、VC含量、总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含水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各处理的果实碘含量均显著高于CK,并表现出随着营养液中碘浓度的提高而增加的趋势,两者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947。3.0 mg?L-1碘浓度处理的果实VC含量最高,达201.7 mg?kg-1(FW),比CK高9.7 %,差异显著。低碘浓度处理(1.0~3.0 mg?L-1)对果实的总酸含量无显著影响,最低总酸含量是3.0 mg?L-1碘浓度处理,为0.64 %,高碘浓度处理(4.0~6.0 mg?L-1)果实的总酸含量则显著高于CK。碘处理使樱桃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1.0~5.0 mg?L-1碘浓度处理之间的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3.0 mg?L-1碘浓度处理的果实糖酸比与CK无显著差异。低碘浓度处理(1.0~3.0 mg?L-1)的果实含水量与CK无显著差异,而高碘浓度处理(4.0~6.0 mg?L-1)的果实含水量则显著低于CK和低碘浓度处理。综合以上结果,在樱桃番茄栽培上,以3.0 mg?L-1作为碘离子供给浓度对果实的糖酸比和含水量无显著影响,同时可以获得VC含量高、总酸含量较低、含碘量适中的果实。  相似文献   

17.
果肉软化和褐变是李果实长期冷藏时的主要问题。以‘安哥诺’李为材料,采用1-MCP(0.5μL.L-1)、薄膜(30μm厚)包装(MAP)及包装内加入乙烯吸收剂(EA)的方法,研究了0℃冷藏期间‘安哥诺’李品质、褐变及其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未进行处理)相比,1-MCP、MAP和MAP+EA及其组合处理延缓了果肉软化,抑制可溶性固形物(SSC)和花青苷含量上升,保持果肉较高的白度指数,降低果肉褐变度、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1-MCP+MAP+EA的复合处理效果最佳。这些说明,采后进行1-MCP、MAP和EA的复合处理能有效抑制果肉软化和褐变,改善了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硫化氢(H2S)与脱落酸(ABA)在提高植物耐冷性中的互作关系,以黄瓜幼苗为试材,叶面分别喷施1.0 mmol · L-1硫氢化钠(NaHS,H2S供体)、0.15 mmol · L-1次牛磺酸(HT,H2S清除剂)、50 μmol · L-1ABA、3 mmol · L-1 Na2WO4(钨酸钠,ABA合成抑制剂)、3 mmol · L-1 Na2WO4 + 1.0 mmol · L-1 NaHS、0.15 mmol · L-1 HT + 50 μmol · L-1 ABA及去离子水(H2O),研究低温(8 ℃昼/5 ℃夜)胁迫下H2S和ABA对黄瓜幼苗活性氧积累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48 h,NaHS和ABA预处理的幼苗冷害指数显著降低。ABA可以提高L–/D–半胱氨酸脱巯基酶(LCD/DCD)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促进内源H2S产生;NaHS处理的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活性及其基因相对表达也明显增加,内源ABA含量快速升高。低温下NaHS和ABA处理均可减少活性氧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与基因相对表达量,增加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还原型/氧化型抗坏血酸(AsA/DHA)和还原型/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比例,从而减轻低温胁迫对黄瓜幼苗的过氧化伤害。ABA合成抑制剂Na2WO4处理后,H2S对黄瓜幼苗抗氧化能力的促进效应明显减弱;同样,ABA对黄瓜幼苗活性氧的调控作用也被H2S清除剂HT所逆转。可见,H2S和ABA可诱导黄瓜幼苗耐冷性,二者在信号转导过程中存在交互效应和“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19.
1–甲基环丙烯对番茄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番茄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冷害和抗病性的影响,以绿熟期的‘浙杂205’番茄为试材,用1 μL · L-1的1-MCP在20 ℃下处理番茄果实6 h,然后将其置于3 ℃冷藏14 d后转入20 ℃后熟16 d。结果发现,1-MCP处理加重了冷藏番茄后熟期间的冷害,但是延缓了硬度和可滴定酸度的下降,推迟了番茄红素的增加和乙烯峰的出现,诱导了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同时降低了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虽然1 μL · L-1的1-MCP处理延缓了冷藏番茄果实的后熟,却加重了番茄后熟期间冷害和病害的发生,不适合在番茄冷藏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