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信阳农业产业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信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必须依托生态优势 ,走产业化经营与可持续发展之路。针对信阳近年来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用现代农业的理念 ,发展生态农业 ,实现农业优质高产低耗和可持续发展 ,达到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后,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层次要求,是改变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自省政府批准为第二批生态农业示范县以来,我们集中力量按照《利津县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开展了四大综合区生态农业模式和8大生态经济工程建设。这些模式和经济工程使我县逐步走上了田沃,林茂、粮丰的生态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3.
以沼气为纽带建设生态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夔 《农技服务》2007,24(3):105-106
沼气具有能源、生态、环保、经济和社会的多重功能。以沼气为纽带,建设生态家园,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主要形式。可以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实现生态农业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运用PSR模型,以生态农业发展思路为原则,以如何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步伐为目标,研究生态农业激励机制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和推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生态农业激励机制,进一步深化生态农业内部建设,政府能够积极营造良好的生态农业建设环境,主动服务农民和适应市场,让农民快速稳定增收,实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融合,使得生态农业产业达到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5.
生态农业模式是指按照生态农业的要求,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优势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和规范行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农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形式.泾县青梅生态果园建设正是在此规则下形成了独特的"种、养、加"生态模式,现已被列入省级生态农业示范点加以推广.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并且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庄添淇  王大庆  王宏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452-5453,5506
根据拜泉县统计年鉴和土地利用情况,分析了拜泉县27年间生态足迹,以此建立和完善拜泉县生态补偿机制,为拜泉县生态农业县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推进农村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并为同类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参考。拜泉县27年间总的生态足迹变化较大,耕地生态足迹大于其他生物生产面积土地类型的生态足迹,耕地、林地、草地生态足迹增加迅速,其他生产性土地生态足迹增长缓慢。在生态足迹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拜泉县生态建设补偿标准、明确补偿原则、确定补偿对象等对策,实现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中国农业高速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发展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果表明,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县域范围内进行生态农业的整体规划、设计、管理和实施,实现当地环境与农村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并能够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从而推进中国生态农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国生态农业建设对绥化市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建设是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在阐释美国生态农业建设状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美国生态农业建设对绥化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作用,旨在为绥化市生态农业建设提供可行的思路与做法.  相似文献   

9.
生态农业是利用自然界生物相互依存关系,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形成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已成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当前,黔江区要走好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必须科学配置自然资源,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合理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笔者结合黔江区的基本区情,着重分析了黔江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黔江区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具体规划以及保障措施,仅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华农场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以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区域内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使资源永续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积极开发绿色、有机食品,迎接市场挑战.然而,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挖掘农家肥生产潜力,提高土地生产潜能,是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在大力发展畜牧业,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之际,积极行动起来,认真搞好农家肥积制,充分开发、合理利用这一有利资源,实现资源的多级利用,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从国外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论述了生态旅游农业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及其他发展的重大意义,并就典型案例分析提出笔者对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生态农业研究的三个缺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的生态农业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生态农业的研究也存在三个缺陷:定义本身的缺陷、战略特色的缺陷和对国外生态农业研究的缺陷.指出这些研究的缺陷,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的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知识仓库的创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施骏  陈磊  葛羚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97-1898
利用文、图、音、像等形式,采用Authorware软件,创建了服务于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多媒体知识仓库。  相似文献   

14.
富平天成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以阎良北塬农业旅游为依托进行规划设计,园区以全新的理念,采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将生态、生产、生活、服务、景观等功能有机结合,充分体现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及观赏性。在保证观光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提下,营造富有乡土特色、具有农林氛围、生态意境的农林景观。  相似文献   

15.
生态足迹作为度量区域生态可持续性的方法已经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该文利用合肥市2000—2004年数据,分别计算了当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以及万元GDP生态足迹。结果表明合肥市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且大大高于当地的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现象严重。人均生态赤字由2000年的1.7041hm~2/人增长到2004年的2.10108hm~2/人。生态供需平衡依赖其他地区的生态输入。而万元GDP生态足迹则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2.545955减少为2004年的1.791977,表明在工业、经济的增长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采煤塌陷区生态重建绿地景观设计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煤炭塌陷区生态治理、修复和重建,以淮南后湖生态园为例,详细地介绍了采煤塌陷区修复型农业生态园的绿地景观规划及设计。后湖生态园前期规划面积为100 hm2,分为道路、休闲绿地和苗圃3个功能区,通过彩叶、芳香植物的合理配置,营造特色植物景观,利用林业复垦的方式达到实现塌陷区生态重建的目的。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塌陷区形成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层次多样的生态体系,有利于促进塌陷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为生态农业的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青  陈月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93-694,697
以南京市江宁区桃源农业生态体验园项目为例,从农业生态体验式旅游内涵入手,分析南京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江宁桃源农业生态体验园项目发展的市场前景。最后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桃园农业生态体验园具体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8.
生态监测及其在生态预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领域的一个新发展,是生态预警的技术保证和数据来源。对生态监测的发展概况、监测对象、分类、指标体系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生态监测在生态预警中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胡文瑾  屠梅曾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429-2430,2434
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的生态住宅小区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成为今后建筑发展的趋势。生态住宅小区作为刚刚进入市场的新兴事物,缺乏相关的政策指导和规范,如果不能在它进入市场的初期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今后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影响。从风险产生的原因出发,分析风险的种类,并提出控制风险的具体方法——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2005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比较生态足迹需求与生态承载力,对南京市2005年生态足迹(包括生物资源消费、能源消费)进行计算,得出2005年该市人均生态足迹为4.488 207 hm2,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为0.285 67 hm2,人均生态赤字4.202 537 hm2。结果显示,南京市人均生态足迹是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的15倍,生态赤字远大于生态承载力。这反映了南京市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城市生态系统所受压力偏大。最后,针对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利用特征,提出了缓解南京市城市生态压力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