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鳟幼鱼小瓜虫病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子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治疗小瓜虫病单纯使用福尔马林杀体表的虫体效果不理想;辣椒和生姜合剂以及中草药等对小瓜虫的效果又太缓慢;福尔马林、盐和瓜虫灵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杀灭小瓜虫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草鱼小瓜虫病并发出血病的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瓜虫病引起的并发综合症由于治疗困难、危害严重,对草鱼的危害非常大。笔者就一例草鱼小瓜虫病的现场调查和治疗,讨论了草鱼小瓜虫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为草鱼小瓜虫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小瓜虫病及其防治方法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瓜虫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淡水鱼类专性寄生虫,患小瓜虫病的鱼病死率很高,所以小瓜虫病又被称为鱼类的"癌症"。小瓜虫隶属原生动物门,小瓜虫属,寄生在鲤鱼、草鱼、鲫鱼、金鱼、大口鲶等鱼类身上,并导致大量苗种甚至成鱼死亡~([1-4]),是渔业生产中最常见的鱼病之一。Fouquet~([5])最早对小瓜虫进行了描述,将小瓜虫病的病原定名为多子小瓜虫,其生活史包括成虫期、包囊期和幼虫期三个阶段。小瓜虫病常在养殖场内暴发流行,给养殖业造  相似文献   

4.
邓永强  黄小丽 《水利渔业》2005,25(4):90-91,109
小瓜虫病是淡水鱼类和观赏鱼类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鱼感染小瓜虫后,在血清和体表黏液中产生抗体,这种抗体主要是鱼受到小瓜虫体细胞表面膜蛋白的刺激,通过血液和体表黏液中淋巴细胞产生出来的,以阻止小瓜虫的运动并杀死虫体。目前还没有正式用于生产的小瓜虫疫苗,但实验室疫苗已研制成功,包括经冷冻和福尔马林处理后的死疫苗、小瓜虫活疫茁以及小瓜虫基因疫苗等。综述了,多年来小瓜虫病的免疫研究概况、鱼类对小瓜虫免疫反应类型、反应机制以及抗小瓜虫疫苗等。  相似文献   

5.
小瓜虫病     
小瓜虫病——很多淡水鱼和海水鱼的一种侵袭性鱼病,在鱼池繁殖的小瓜虫,具有损害皮肤、鳍和鳃的特性。它们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加拿大的养鱼场和孵化场。在天然水域中小瓜虫病流行极少出现,但是,几乎所有的淡水鱼都是小瓜虫病的病媒而引起小瓜虫病。  相似文献   

6.
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s)是淡水寄生性原生动物,分布广泛,对寄主无严格选择性,几乎能感染所有的淡水鱼类,常常给水产养殖业和观赏鱼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小瓜虫病一直是全球研究的热点。目前,针对小瓜虫病的研究大多从治疗方法上入手,而忽视了对多子小瓜虫的基础研究,本文就多子小瓜虫的生态特性、病理学特征与致病机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分析,旨在为国内小瓜虫病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策  李莉 《科学养鱼》2021,(2):48-49
在水产养殖业中,淡水鱼的小瓜虫病被称为"白点病"。鱼类感染小瓜虫病多难以治疗,有时一夜之间全部死亡,原因是小瓜虫生存和繁殖能力极强。作为受害者之一,笔者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和前人的经验,总结心得分享给大家,望广大渔友提早预防。一、小瓜虫的来源每年秋冬之际是小瓜虫暴发的时期,对于池塘养殖水体的小瓜虫大家尚可以理解,但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图1),笔者养殖的草鱼苗仍然遭受了小瓜虫的侵害,这说明小瓜虫的感染力是非常强的。  相似文献   

8.
青蒿素对小瓜虫病治疗作用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曼红 《内陆水产》2005,30(8):33-33
小瓜虫病是由小瓜虫感染各种淡水鱼类引起的疾病,此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鱼体表形成白点.所以生产上又称“白点”病。目前国内治疗小瓜虫病常用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福尔马林等药物。但这些药物有致癌、致突变性、毒性大等缺点:而且对小瓜虫胞囊和寄生在鱼身上的虫体杀灭作用不明显。因此,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药物迫在眉睫。本文就青蒿素对小瓜虫病的治疗效果做一初步研究.为生产上杀小瓜虫的药物选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何学海 《水产养殖》2021,42(8):39-40
简述了小瓜虫病对鱼类养殖造成的危害.提出在池塘和网箱养殖模式下小瓜虫病的防治措施.包括清理池塘、定期对网箱消毒、严格执行检疫和隔离程序、杜绝外源性输入和交叉感染、加强鱼类的免疫和抗病能力等,尝试用天然植物提取物防治鱼类小瓜虫病.  相似文献   

10.
小瓜虫是一种严重危害食用鱼和观赏鱼养殖的寄生虫,国外鱼病工作者非常重视小瓜虫病的研究。本文作者搜索了大量的文献,对国外小瓜虫病的药物治疗、感染机理、体外培养、免疫反应及疫苗试验等方面的研究动态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青蒿素对小瓜虫病治疗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曼红 《齐鲁渔业》2005,22(8):10-10
小瓜虫病是由小瓜虫感染各种淡水鱼类引起的疾病,此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鱼体表形成白点,所以生产上又称“白点”病。以前国内治疗小瓜虫病常采用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福尔马林等药物,但由于这些药物有致癌、致突变性、毒性大的缺点,而且低毒药物对小瓜虫胞囊和寄生在鱼身上的虫体的杀灭作用不明显,冈此,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药物迫在眉睫。本文就青蒿素对小瓜虫病的治疗效果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采用0.0750ppm小瓜虫没1号治愈金鱼、鲤鱼小瓜虫病新方法,施药后48h在鱼体未找到活体 小瓜虫。小瓜虫没1号对金鱼的安全浓度为0.0999ppm。  相似文献   

13.
小瓜虫病主要流行于春、秋季,但是当夏季气温变低,特别是阴雨天时,也易暴发小瓜虫病。下面我们选取一例夏季小瓜虫病的病例,分析和探讨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同药物对金鱼小瓜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斌  常红军 《水产科学》2003,22(2):18-20
研究了硝酸亚汞、孔雀石绿、亚甲基兰、福尔马林、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生姜和辣椒合剂对金鱼小瓜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福尔马林对金鱼小瓜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而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质量浓度小于1 0mg/L时,不仅不能杀死小瓜虫,反而刺激小瓜虫胞囊的形成,加速繁殖。只有当其质量浓度达到1 2mg/L时,才能有效地杀灭小瓜虫。  相似文献   

15.
3.寄生虫性疾病 (1)小瓜虫病(Ichthyophthiriasis) 病原:小瓜虫病是由多子小瓜虫引起的,是斑点叉尾鮰一种危害较大的原虫性寄生虫病。由于病鱼体表粘液增多,游动异常,常见鱼体与固体物摩擦,继而在体表、鳍条和鳃上出现大量小白点,故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White spot disease)。  相似文献   

16.
<正>一、圆口铜鱼易感染小瓜虫病的主要原因1.生理特点淡水有鳞鱼中比较容易感染小瓜虫病的一些鱼,一般都有细小疏松的鳞片,如:圆口铜鱼、岩原鲤(幼鱼)、厚颌鲂等,而胭脂鱼、中华倒刺鲃、白甲鱼等鱼因为有紧密的鳞片保护,不容易寄生感染小瓜虫病。此外,圆口铜鱼丰富的皮下脂肪层或许更容易成为小瓜虫安居的"温床"。2.应激反应圆口铜鱼的驯养,业内公认有三个最主要的技术难点:应激反应、性腺发育及鱼病危害(主要是小瓜虫病)。笔者认为,应激反应与感染小瓜虫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即应激反应强的鱼类易感染小瓜虫病。容易引起圆口铜鱼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3.寄生虫性疾病(1)小瓜虫病(Ichthyophthiriasis)病原:小瓜虫病是由多子小瓜虫引起的,是斑点叉尾一种危害较大的原虫性寄生虫病。由于病鱼体表粘液增多,游动异常,常见鱼体与固体物摩擦,继而在体表、鳍条和鳃上出现大量小白点,故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White spot disease)。  相似文献   

18.
技术交流     
正把网箱拉到深水区防治小瓜虫病不管是池塘养鱼还是网箱养鱼,小瓜虫都顽固地存在。每到阴雨时节,小瓜虫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对于池塘养鱼爆发的小瓜虫病,养殖户大多只能"靠天吃饭",等到阴雨结束、天气好转、水温上升,小瓜虫自然就会消停,鱼则死剩多少是多少。但对于水  相似文献   

19.
浅谈小瓜虫病的药物治疗及其负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瓜虫病(Ichthyophthiriasis又叫白点病Whitespotedisease),是淡水养殖生产中极为常见的鱼病之一。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膜口目凹口科,寄生在淡水鱼体上的是多子小瓜虫,成虫卵圆形或球形,大小为350~800um×300~500um,肉眼可见;虫体很柔软,可任意变形,全身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大核呈马蹄形或香肠形,小核圆形,紧贴在大核上。小瓜虫寄生处常形成1mm以下的小白点,当病情严重时,病鱼体躯干、头、鳍、鳃、口腔等处布满小白点,有时眼角膜上也有小白点,并同时伴有…  相似文献   

20.
小瓜虫是一种严重危害食用鱼和观赏鱼养殖的寄生虫,国外鱼病工作非常重视小瓜虫病的研究。本作搜索了大量的献,对国外小瓜虫病的药物治疗、感染机理、体外培养、免疫反应及疫苗试验等方面的研究动态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