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81—2010年大连市旅顺口区日照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大连市旅顺口区1981—2010年30年的日照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旅顺口区近30年日照时数基本呈现略微降低趋势,总体变化趋于无大的变化。春季日照时数最多,冬季日照时数最少。各个季节的日照变化综合影响了整个30年的日照变化。春、秋和冬季和年变化不一致,夏季和年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2.
利用宜昌市1994年1月至2007年2月的酸雨观测月数据文件,分析了酸雨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宜昌市夏季酸雨污染最轻,冬季、春季酸雨污染最重;1998—2006年降水的酸性减弱趋稳;2000—2006年,中雨、大雨、暴雨的洁净程度越来越差;2001年以前,降水pH值和K值各季节之间的变化和各季节的年际变化明显,有明显的变化周期;2001年以后,降水pH值和K值各季节之间的变化和各季节的年际变化差异均减小,没有明显的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55—2016年炮台地区气候资料,对近62年日照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2年炮台地区的日照时数变化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变化倾向率为-27.7 h/10年,日照时数表现为夏季多、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少,7月最多、12月最少。各季节日照时数变化差异明显,春季呈增长趋势,与年变化不一致;其他季节均呈减少趋势,与年变化一致。冬季日照时数的减少直接了影响近62年的年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林爱明  孙志娟 《北京农业》2014,(27):184-185
利用湖北省谷城地区1998`2007年的降水资料,分析近10 a来降水的变化特征,对降水的年变化特征、季节变化特征、月变化特征、年雨日变化特征及年暴雨发生日数变化趋势等多个方面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0 a来湖北省谷城地区的降水变化特征较为明显,呈现出缓慢增多的趋势。夏季降水量明显增多,秋季则逐渐减少。并且年雨日减少、年暴雨发生日数增多。降水变化也会产生一些经济及社会问题,因此,研究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西安市各区县观测站1970 ~2013年的地面温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从西安各区县的气温年变化、季变化、月变化以及突变检验等方面分析西安地区温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安地区是增温明显的.1994年为全市年平均气温突变年,2000年全市年平均气温突变增高达最大值,趋势越来越明显,近44年存在显著的24年长周期变化震荡.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三河地区气候变化对夏玉米的生产适应性,对三河地区1993—2019年夏玉米各发育期的气温、降水、日照的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三河地区夏玉米各个发育期气温年变化普遍呈上升趋势,但变化不太明显;降水年变化除抽雄—乳熟期、乳熟—成熟期呈上升趋势外,其余发育期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全发育期降水年变化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近50年石羊河下游蔡旗水文站径流观测资料和该站上游凉州、古浪、乌鞘岭、永昌4个气象站气温、降水、蒸发量观测数据,运用累计距平、Mann-Kendall(M-K)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和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羊河下游径流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石羊河的径流变化存在2年、4年、22年变化周期,其中以22年时间尺度径流的变化最为明显,径流量在该尺度上表现为丰水期-枯水期-丰水期-枯水期-丰水期交替变化,截至2017年,径流量表现持续增加趋势。流域内气温、蒸发量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变化趋势平稳,三者变化周期较一致,在2年、3年、4年、5年、20年、22年等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径流量变化与气温、蒸发量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时间尺度越大相关性越强;降水量在年际和多时间尺度上对径流量变化有一定影响,但2-5年时间尺度上无明显相关性,20年、22年时间尺度上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石羊河径流量变化可能还与除气候变化外的人类活动等其他因素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8.
利用重庆市万州区1955-2014年的月降水数据,选择线性回归分析、Morlet小波分析和R/S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多时间尺度变化和降水趋势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近60年三峡库区降水变化总体上呈现出微弱的线性减少趋势,年际和年代际波动较大,各年代降水存在“少-多-少”的变化趋势;三峡库区年降水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主要有25,16和8年时间尺度的变化,尺度越小则降水变化平均周期越短;此外,由Hurst指数分析结果得出,未来一段时间内,三峡库区的年降水量将会进入相对偏多阶段.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0年以来的MODIS数据,计算出NDVI指数,基于变化矢量分析方法对吉林省2000年以来植被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0年以来,吉林省平均植被指数呈上升趋势;(2)2000—2022年植被指数变化以中、低变化为主,其中高变化主要集中在吉林省西部草地,中变化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农田分布区域;(3)NDVI变化整体表现为稳中略增,增加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的西部,减少区零星分布在各地区;(4)2000—2022年吉林省草地植被变化强度较大,NDVI变化整体表现为稳中有增的趋势,并且增加较为明显;(5)2000—2022年吉林省森林植被变化强度以中、低变化为主,NDVI表现为波动中平稳变化,没有明显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64—2010年聊城市气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2010年全年气温变化特征及各季变化特征,与常年气温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并阐述了2010年气温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忻州市农业气候资源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近30年来忻州市农业气候资源状况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分析,探讨了忻州市农业气候资源的分布及其匹配情况,掌握了忻州市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降低农业气象灾害损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50年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在回顾中国学者关于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及对农业影响研究成果基础上,系统概括分析了近50年东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和灾害的变化特征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特征。近50年东北地区升温明显,生长季热量资源增加;农业可用水资源和光能资源呈不同程度减少趋势,且时空分布不均。霜冻害、低温冷害、寒潮、洪涝、冰雹等农业气象灾害减少,旱灾增加。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总体有利,表现为作物适宜生育期延长,发育进程加快,全生育期缩短;积温增加且积温带北移东扩明显,主栽作物适宜种植区域扩大;作物品种由中晚熟替换早中熟;作物种植格局的变化为玉米、水稻、马铃薯等喜温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春小麦种植面积减小。在水分为非限制因子的农区,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和产量为增加趋势。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有必要针对农业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影响等开展系统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老挝的香蕉种植产业发展迅速,中国企业是在老挝投资香蕉种植和管理的主力军。通过搜集老挝各省区2010~2015年的气候资料,分析老挝各省的温、光、水、风等气候资源,并对气候特点有差异的区域提出相应的种植管理建议,为中国企业在老挝地区的投资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任道龙  易志学  吴放 《北京农业》2012,(18):157-158
近年来随着雷山县旅游事业的兴起,开发旅游气候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通过分析雷山县40年的温度、降水、湿度、日照等气候资源分析。结果表明:雷山县的平均气温在15~16℃,高温日数较少;年平均降水量为1321.5mm,降水多集中在4-9月;日平均日照时数为5h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7%~83%,季节之间变化幅度小。综合各气象因素分析,雷山县的气候资源有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气候旅游资源条件非常优越。  相似文献   

15.
杨云鹏 《北京农业》2012,(30):129-130
通过对塔里木垦区近几年气温、降水量、光照气候因素以及灾害性天气的分析,探讨了塔里木垦区气候条件对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性和不利影响,从而合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趋利避害、科学进行棉花农事安排。  相似文献   

16.
北京冬小麦生长期农业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小麦种植的影响。[方法]选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3℃的初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终日、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和冬前积温、冬季负积温等作为小麦不同生长期农业热量资源指标,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北京地区冬小麦种植区近50年的热量资源变化特点、趋势和突变特征。[结果]从冬前壮苗对冬前积温要求的平均状况来说,北京冬小麦的最佳播种期为9月24~29日;返青期有提前趋势,停止生长期有推迟趋势;以冬季负积温作为越冬冻害标准来看,若低温发生期间无雪覆盖或冬前小麦抗寒锻炼不充分,近50年可能造成冻害的年份频率高达54%,但1988年以来气候变暖明显,冬季负积温不易发生冻害年的频率高达77%。[结论]分析北京冬小麦在热量资源因子的变化规律和突变特征,为合理利用气候变暖条件下农业气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气候也是一种旅游资源,从气候对旅游的影响分析贵州省荔波县的气候优势,阐述气候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宁安站1971-2000年30年的气象资料,主要从热量资源和降水资源两方面分析了宁安市作物生长季的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并为宁安市在农业生产中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龙口市近48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甄晴  栾东红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8):126-127,130
利用龙口市近4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气候倾向率等统计方法,对其气候演变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龙口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尤其以1980年以来增温倾向性明显,倾向率为0.78℃/10年;同时,冬季的增温倾向性显著,倾向率为0.88℃/10年;48年间,龙口市年降水量呈略微下降趋势,其中冬季降水减少明显。此外,还介绍了一些气候资源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博州30 a常规气象资料,从影响人体舒适度基本三要素入手,利用综合模糊评价方法对博州近30 a 5~10月的气候资源进行评价分析,得到博州旅游气候舒适度普遍不高。因此旅游开发应充分考虑旅游气候的影响因素,尽量减小由天气、气候因素对旅游者造成的不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