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脱毒马铃薯、玉米与辣椒套种模式,在辽宁辽中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每667平方米马铃薯产量2250千克,产值4500元;玉米450千克,产值720元;辣椒2200千克,产值2500元;累计产值7720元。该种植模式衔接紧密,投资少,效益高,是普通"一麦一棒(玉米)"种植效益的3倍。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一、选用优良品种马铃薯选用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的脱毒种薯鲁引1号,该品种休眠期短,成熟早,适宜早春地膜覆盖种植。玉米选用早熟型品种掖单4号。辣椒选用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以春葱栽培为主的春葱—夏玉米—架菜豆模式易于操作,经济效益高,每667平方米产值可达5342元。近几年产量、产值平均为春葱每667平方米产量5500千克,产值3910元;玉米每667平方米产量670千克,产值536元;架菜豆每667平方米产量640千克,产值896元。合计总产值5342元,去掉投资,每66  相似文献   

3.
脱毒马铃薯、玉米与辣椒套种模式,在辽宁辽中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每667平方米马铃薯产量2250千克,产值4500元;玉米450千克,产值720元;辣椒2200千克,产值2500元;累计产值7720元。该种植模式衔接紧密,投资少,效益高,是普通"一麦一棒(玉米)"种植效益的3倍。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一、选用优良品种马铃薯选用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的脱毒种薯鲁引1号,该品种休眠期短,成熟早,适宜早春地膜覆盖种植。玉米选用早熟型品种掖单4号。  相似文献   

4.
正闽北地区采取早稻一荸荠一年两熟的栽培模式有多年的历史,取得粮经双丰收,荸荠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1100千克,产值5500元;早稻每667平方米产量500千克,产值1500元。合计年每667平方米产值7000元,扣除每667平方米生产成本2000元,纯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采用此栽培模式,以每667平方米面积计算:越冬菠菜产量一般为1500千克,洋葱产量为1500千克,辣椒产量为1500千克,芹菜产量为1000千克,小白菜播种收获3茬总计1000千克。五种蔬菜作物套种,每667平方米总收入达1.2万元。比单种辣椒多收入1354元,增收126.7%,一年多产蔬菜7000千克。该套种方式可调节解决春、夏、秋蔬菜淡季,增加花色品种。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滨海市睦邻开发区近几年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秋辣椒与糯玉米、生菜种植模式,该模式每667平方米产秋延后辣椒2000千克,鲜食春糯玉米棒1200千克,夏生菜1500千克,产值13000元,纯收入9000元左右。秋辣椒通常8月上中旬播种育苗,9月上旬采用宽窄行起垄栽植,宽行距50厘米,窄行距30厘米、株距25~30厘米,667平方米栽4000株左右,元旦至春节上市。糯  相似文献   

7.
熊飞 《农家顾问》2013,(10):17-18
山区农户种植莲藕,一般每667平方米(亩)产量1000~1500千克,产值5000~8000元。但湖北省竹山县溢水镇的李贤军硬是将每667平方米莲藕产量提高到2500~3500千克,产值提高到2万元以上。他的种藕"绝招"是:  相似文献   

8.
甘蓝具有病虫害少,产量高而稳,品质上乘,耐贮运,且栽培管理比较容易等特点,在我县大面积种植,面积达866.7公顷,产量达5.2万千克,产值20.8万元,平均每667平方米产4000千克,最高可达6000千克。每667平方米产值1600元,最高可达4200,已成元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亮点,为我县的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9.
正草莓套夹种春、秋玉米三茬三熟高效栽培模式,近几年在苏州地区设施栽培中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该模式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草莓产量1000千克,产值12000元,成本5100元,纯收入6900元;春玉米产量800千克,产值4000元,成本1200元,纯收入2800元;秋玉米产量600千克,产值3000元,成本1000元,纯收入2000元。全年每667平方米产值19000元,纯收入可超万元。一、茬口安排草莓于3~4月移植母株育苗,9月中下旬定植,12月至翌年4月收获;春  相似文献   

10.
青州市推广小麦、菜葫芦、玉米、菠菜四种四收新模式,不但保证了优质小麦、菜葫芦的产量,还兼顾了波菜和玉米,经济效益显著。1999~2000年,每667平方米平均产小麦435千克,产值487.2元:玉米165.5千克,产值173元:菜葫芦干条165千克,产值2686元。合计总产值3346元.扣除生产成本,每667平方米纯收入在2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利用收烟叶后空闲土地和气候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云南麻栗坡县农技部门经考察和论证,引进了甜脆豌豆种植项目,示范种植211.5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753.2千克,产值达1054.48元,比种植油菜(每667平方米产量100千克,产值400元)增收654.48元,增加1倍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辣椒种植已有多年历史,常年种植面积稳定1万亩左右,其中麦椒套作面积0.5万亩。麦椒套作小麦,小麦一季平均每667平方米收小麦358千克,按每千克2元计算667平方米纯收716元,辣椒667平方米产椒干316千克,每千克按12元计算667平方米收入3792元,两季合计4508元,  相似文献   

13.
大蒜、西葫芦、辣椒、大白菜复种,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可产青蒜2000千克、西葫芦1800千克、辣椒3000千克、大白菜4500千克.1.大蒜.选用生长势强、优质、高产的二水早品种.水稻收割后耕翻晒垡2-3天,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3000千克,整地做畦.10月上旬播种,行距10厘米,株距5厘米.播深1.5厘米,每667平方米用种量30千克.  相似文献   

14.
中稻实行机械化收割可节省中稻收割成本,提高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的种植效益。研究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对解决在目前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发展粮食生产意义重大。2014-2015年在我县九龙镇、袁市镇、丰禾镇等地对再生稻测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稻实行机械化收割对中稻产量无影响,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与中稻人工收割蓄留再生稻每667平方米节省支出300元,节支增效195元以上。2014年对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9块稻田(上、中、下等田各3块)进行再生稻测产,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130千克,较中稻人工收割蓄留的再生稻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低35千克;2015年对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9块稻田进行再生稻测产,平均667平方米产量135千克,较中稻人工收割蓄留再生稻平均667平方米产低35千克;按再生稻谷3元/千克计算,2年平均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产量较中稻人工收割减少35千克,减少产值105元/667平方米。中稻机收每667平方米节约了成本300元。机收中稻成本200元/667平方米,其中机收作业费100元(因交通便利情况,作业面积大小等因素而定),雇工搬运稻谷费用100元;而中稻人工收割中稻的成本在每667平方米500元。  相似文献   

15.
1经济效益 该模式经多年实践证明:一般667平方米产值8000元左右,其中生姜产量3200~4500千克,10月份收获上市,价格1.60元/千克,产值5100~7200元,春节前后上市价格会更高,产值会更多;西瓜产量3000~4000千克,7月中旬上市,价格0.60元/千克,产值18000~2400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为帮助农民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多种粮菜间作套种模式的试验研究,其中脱毒马铃薯、玉米与辣椒套种模式,在兖州市大安镇、谷村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667米2马铃薯产量2 250千克,产值1 200元;玉米450千克,产值500元;辣椒2 200千克,产值1150元;累计产值2 850元,该种植模式衔接紧密,投资少,效益高,是普通"一麦一棒(玉米)"种植效益的3倍.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生菜又称叶用莴苣,以食用叶片为主。生菜制种大都为半结球型品种,产量可达60-80千克/667平方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667平方米产值在千元以上。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经济效益该模式经多年实践证明:一般667平方米产值8000元左右,其中生姜产量3200~4500千克,10月份收获上市,价格1.60元/千克,产值5100~7200元,春节前后上市价格会更高,产值会更多;西瓜产量3000~4000千克,7月中旬上市,价格0.60元/千克,产值1800~2400元。2种植方式播带2.3米,  相似文献   

19.
1.产量产值。每667平方米产小麦350千克,玉米450千克,芹菜4000千克,粮菜合计每667平方米产值2000元。2.耕作带型。小麦秋播时,按"两密一稀"条播,宽行距33.3厘米,窄行距16.7厘米;翌年5月下旬按200厘米行距在小麦宽行间点播1行玉米;7月中旬在玉米行间移栽8行芹菜。  相似文献   

20.
黄瓜、辣椒、丝瓜三种三收种植模式,适用于冬暧型日光温室。山东省曹县采用嫁接黄瓜套种辣椒、丝瓜的种植模式,每667平方米产黄瓜15000千克、辣椒4000千克、丝瓜2000千克,纯收益黄瓜20000元、辣椒4000元、丝瓜1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