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超声波气泡清洗对残留有机磷农药去除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乐果、毒死蜱、三唑磷在莴苣(俗称生菜)上的田间试验及超声波气泡清洗试验,采用高效气相色谱检测方法,验证超声波气泡清洗去除残留有机磷农药的效果,同时分析影响超声波气泡清洗效果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为1000 w,气泡强度(玻璃转子流量计计量)为25 m<'3>h,清洗时间为15 min时,不损坏叶菜类蔬菜外观,有机磷去除效果最佳.超声波气泡清洗比清水和洗洁精浸泡对有机磷去除率更高.影响超声波气泡清洗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清洗时间、超声波功率大小及气泡大小.  相似文献   

2.
为了找出通州区设施农业主栽作物芹菜的施肥模型,2008年北京市通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选择潞城镇小营高肥力地区和展示基地中肥力、八各庄中肥力的保护地进行了芹菜氮磷钾肥不同施肥量的研究。试验结果:1)在高肥力小营地区的芹菜氮肥肥料效应函数y=3814.4+106.75x-2.8524x2,R2=0.7308。最高施肥量x=18.71kg/667m2,最佳施肥量x=18.26kg/667m2;磷肥效应函数y=4209.5+99.992x-3.2527x2,R2=0.7704。最高施肥量x=15.37kg/667m2,最佳施肥量x=14.87kg/667m2;钾肥效应函数y=4222.6+69.77x-4.4996x2,R2=0.3688。最高施肥量x=7.75kg/667m2,最佳施肥量x=7.31kg/667m2。2)在中等肥力八各庄的芹菜氮肥肥料效应函数y=3318.7+136.67x-3.2955x2,R2=0.7368。最高施肥量x=20.74kg/667m2,最佳施肥量x=20.34kg/667m2;磷肥效应函数y=3873.8+197.13x-9.5952x2,R2=0.8509。最高施肥量x=10.27kg/667m2,最佳施肥量x=10.10kg/667m2;钾肥效应函数y=4058.7+97.69x-6.1234x2,R2=0.4462。最高施肥量x=7.98kg/667m2,最佳施肥量x=7.65kg/667m2。  相似文献   

3.
潮沙泥田氮磷钾肥配施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采用"3414+1"肥效试验方案,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40.93+7.89x1+4.75x2+2.38x3+ 0.05x1x2+0.10x1x3+0.04x2x3-0.31x1+-0.31x22-0.15x32,从而导出了潮沙泥田种植油研9号的最佳施肥量为667 m2施尿素30.0kg、普钙51.3kg、氯化钾17.3kg,可获产量140.5kg/667m2.在667 m2施用有机肥2 500 kg的条件下,每100 kg有机肥油菜可增产1.53 kg/667m2,增产率为3.69%,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梨果实的大小、形状、果重与叶片的大小及形状特征间的相关性,采用总体抽样方法,复选20个果实与20片叶为试验样本,8个果实与8片叶为检验样本。采集试验样本果实与叶片的图像,并裁剪转化成二值化图像。以梨果实和叶片区域细化后的边界像素数和区域内像素数分别为果实和叶片的周长和面积,结合分形理论中周长与面积的关联模型,得到梨果实的周长与面积的拟合模型y=1.034 2x+0.109 8;叶片周长与面积的拟合模型为y=1.480 7x+1.245 5;叶片周长与果实周长的拟合函数y=0.795 5x+0.778 7;叶片面积与梨果实面积的拟合函数y=0.526 1x+1.433 1;叶片面积与果重的拟合函数y=1.930x+2.718。通过样本检验,各模型拟合精度达90%。  相似文献   

5.
采用测土配方"3414"试验方案,以小白菜矮脚黑叶葵扇品种为材料,在连山县沙质壤土上进行了氮、磷、钾肥料效应、产量数学模型及施肥参数确定的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丰缺程度为N高等级、P极高等级、K极高等级;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施肥参数为:肥料利用率氮肥为34.48%、磷肥为21.40%、钾肥为53.21%;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氮2.39、磷1.78、钾11.08。用二次回归分析拟合肥料效应模型为:y=1882.16+7.49x1+19.95x2+46.13x3-15.54x1x2+2.622x1x3+1.574x2x3-0.151x12-53.35x22-315.67x32,该模型每667 m2最高产量为2 068.17 kg时,N、P2O5、K2O每667m2施用量分别为6.5、1.2、4.9 kg,肥料施用比例为1∶0.18∶0.75。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简单快捷检测缺陷假单胞菌发酵过程中生物量和抗真菌病原菌活性的方法,采用OD值法、菌饼法、差量法和活菌计数法对缺陷假单胞菌菌株HD13发酵过程中生物量和抗菌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HD13不同浓度的发酵液与其OD值、抑制率呈正相关,在30℃时其最佳发酵时间为4.5d;其发酵液的最佳检测波长为460nm,在此波长下,OD值(x)与活菌数(y1)、发酵物湿重(y2)、发酵物干重(y3)和病原真菌抑制率(y4)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1.585 6x+0.060 5(R2=0.991 9),y2=7.223 2x+1.080 2(R2=0.991 9),y3=0.951x+0.072 2(R2=0.915 8),y4=84.166x-3.960 1(R2=0.948 2)。运用OD值可以快速、准确和实时地监控菌株HD13发酵过程中生物量和抗菌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主要运用Pell方程、递推序列、同余式及(非)平方剩余等一些初等的证明方法,对不定方程x(x+1)(x+2)(x+3)=33y(y+1)(y+2)(y+3)的解进行了研究.证明了该不定方程仅有1组正整数解(x,y)=(9,3).同时给出了不定方程(x~2+3x+1)~2-33y~2=-32的全部整数解.  相似文献   

8.
石阡县黄泥田水稻氮磷钾肥配施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石阡县主要水稻土种黄泥田进行"3414"氮磷钾肥配方施肥试验.得出,石阡县黄泥田水稻种植施肥数学模型为y=311.72+25.44x1+12.20x2+5.49x3-0.26x1x2+0.12x1x3+2.20x2x3-1.10x21-2.23x22-0.91x23;最佳施量为:667m2施N 10.487 kg、P 6.222 kg、K 9.267 kg,可获水稻产量533.991 kg/667m2.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重金属铅污染下的水稻地上部器官富集特征与高光谱识别模型。[方法]以南粳44和两优培九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铅污染下水稻地上部器官对铅的富集特征,以及冠层光谱特征和植株各器官铅含量的定量关系。[结果]2个水稻品种整株、茎、叶和穗各器官铅含量均随着铅污染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加大,且茎中含量最高;不同浓度铅污染胁迫下的水稻冠层反射光谱曲线在可见光红光波段也存在差异,随着铅处理浓度增大,光谱曲线反射值降低,去除包络线后归一化深度加大。通过构建NDVI(x)与水稻器官中铅含量的多种关系模型,比较了模型预测的显著性,分别构建了适用于2个水稻品种各器官的铅胁迫遥感监测的预测模型,南粳44分别为y整株=2 270.4x2-2 292.8x+577.35,y茎=4 260.9x2-4 294x+1 077.8,y叶=2 780.8x2-2 777.9x+690.71,y穗=309.31x2-306.07x+75.369;两优培九分别为y整株=524 269e-25.557x,y茎=1E+07e-31.65x,y叶=2E+07e-34.056x,y穗=14 320e-21.756x。[结论]地面高光谱遥感对水稻重金属铅污染及其胁迫水平有较好的响应,可通过水稻冠层光谱的差异性分析,实现水稻铅污染的快速、无损伤探测。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北京市通州区东黄垡和通州区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基地进行了芹菜氮磷钾肥料量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东黄垡试验点氮肥效应函数y=-4.2305x2+139.880x+4562.2,R2=0.9519,最高施肥量x=16.53kg/667m2,最佳施肥量x=16.22kg/667m2;通州区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基地试验氮肥效应函数y=-1.1309x2+57.614x+2313.1,R2=0.9731,最高施肥量x=25.50kg/667m2,最佳施肥量x=24.60kg/667m2;施用有机肥400kg/667m2的条件下,N21P6K8的产量及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杀菌剂苗菌敌对茄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et Beinth)的4个分离菌株的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药剂含量为0.001~0.500 mg/mL的PDA培养基上接菌72 h后,兰州枯死菌株菌丝生长的相对抑菌率为28.91 %~100 %,毒力回归式为Y=2.372 7+1.304 7x,EC50=0.010 32 mg/mL;兰州普通型菌株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为20.14 %~100 %,毒力回归式为Y=2.095 14+1.401 6x,EC50=0.011 82 mg/mL;天水分离菌株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为19.30 %~100 %,毒力回归式为Y=1.909 9+1.498 9x,EC50=0.011 52 mg/mL;白银分离菌株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为33.36 %~100 %,毒力回归式为Y=2.453 6+1.324x,EC50=0.008 364 mg/mL。相关分析表明,以上几种分离菌株的x值与Y值相关关系显著。用改良的涂布平板法测定,苗菌敌对茄黄萎病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病菌孢子在浓度为0.001~0.500 mg/mL药液中处理48 h后,兰州枯死菌株、普通菌株、天水菌株、白银菌株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分别为0.45 %~86.08 %、2.23 %~91.10 %、1.20 %~91.38 %、0.78 %~93.37 %。4菌株初生菌丝生长的速度均随药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菌丝出现畸形扭曲,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影响分生孢子梗的分化。  相似文献   

12.
棉花叶螨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棉花在苗期、蕾期和花铃期受棉花叶螨为害后,其株高、果枝数、果节数、伏桃及总成铃数和籽棉产量皆随着为害指数的升高,受影响程度加大;而影响程度又因棉花受害的生育阶段不同而异。苗期和蕾期受害影响程度显著大于花铃期。为害指数X与减产率Y的关系式为:苗期Y=-0.8484+58.0042X,蕾期Y=-2.0102+53.3146X,花期Y=-0.7789+26.8837X,据此确定,在皮棉产量1200~1500kg/hm2的植棉区,棉花叶螨的动态防治指标是:每100株棉花中红叶株的为害指数为:苗期0.84~1.04,蕾期1.23~1.53,花铃期3.28~4.09。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比较研究四川生态区甘蓝型油菜自交种和自然种粗脂肪、硫苷含量的测试结果有无差异;[方法]对四川生态区861份甘蓝型油菜自交种和自然种用近红外光谱法(NIRS法)进行品质测试;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以NIR法测试甘蓝型油菜自然种粗脂肪含量普遍较自交种高,自交种粗脂肪含量与自然种粗脂肪含量差异达1%显著水平,自交种与自然种硫苷含量差异不显著.自交种和自然种粗脂肪、硫苷含量的NIR法测试结果间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均达1%显著水平,自然种粗脂肪(y1)、硫苷(y2)含量与自交种粗脂肪(x1)、硫苷(x2)含量测试结果间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6.844 0.614x1,y2=-0.620 1.017x2;[结论]在甘蓝型油菜育种中,对粗脂肪的选择应侧重考虑自然种含量,兼顾考虑自交种含量,对硫苷的选择则可同时考虑自然种和自交种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求开发芦蒿和芹菜的新途径,为提高芦蒿和芹菜的利用价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芹菜和芦蒿为试材,提取后加入适量的硬脂酸和无机碱制成蔬菜皂,设计以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因素的正交实验,以pH值和洗涤效果为指标作正交分析,选择最佳配比及最佳工艺流程。[结果]蔬菜皂的最佳实验方案是:蔬菜提取液用量0.6g,硬脂酸用量1.0g,无机碱用量1.0g,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20min,按照此方案生产的蔬菜皂的洗涤效果为最佳,其黏度、pH值均符合要求。[结论]根据正交实验,得到了洗涤效果最佳的蔬菜皂;研究提出了开发芦蒿和芹菜功能性产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不同饲养方案对猪生产性能及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不同饲养方案对猪生产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共分 4个处理 :处理 1,对照 ,按常规饲养标准饲养 ;处理 2 ,按组装新方案饲养 (生长期添加 2 0 0 μg/kg的酵母铬 ,肥育期添加 2 0 0mg/kgVE ,且肥育期饲粮能量浓度在对照组基础上降低 0 4Mcal/kg、蛋白质降低 2 % ) ;处理 3,90 %对照饲粮 +10 % (按风干基础计 )青饲料 ;处理 4 ,90 %新方案饲粮 +10 % (按风干基础计 )青饲料。每个处理 5个重复 ,每个重复 1头猪。 2 0头 2 0kg左右的长白×约克杂交生长猪 ,按体重大小随机分配到各个处理组中。试验至 10 0kg左右体重结束。猪自由饮水和采食。结果表明 :①饲喂适量青饲料能显著降低猪的背膘厚和提高瘦肉率 (P <0 0 5 )。按风干基础计 ,用青饲料替代 10 %基础饲粮 ,使背膘厚降低 2 0 0 %~ 2 3 0 %、瘦肉率提高 4 0 %~ 4 5 % ;②饲喂适量青饲料有降低猪肉滴水损失和提高肉品风味的作用 ,背最长肌中次黄嘌呤核苷含量提高 6 0 %~ 8 0 % ;③生长期补充 2 0 0 μg/kg的酵母铬对生产性能无影响 ,有改善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的趋势 ,对其它屠宰性能指标和肉质参数无影响 ;④肥育期添加 2 0 0mg/kg的VE对肉色、pH值及滴水损失等肉质指标无影响 ;⑤肥育期适当降低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提高瘦肉率和降低  相似文献   

16.
依据实地调查和测量,结合室内燃烧床模拟野外计划烧除试验,考虑可燃物载量(x1)、温度(x2)、可燃物含水率(x3)、风速(x4)、坡向(x5)、坡度(x6)、林带高度(x7)、蔓延速度(x8)、火线强度(x9)及计划烧除防火隔离带宽度(y)等因子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预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12.371+4.182x1+0.435x2+0.013x3+0.083x4+0.017x5+0.916x6+0.540x7,对计划烧除防火隔离带宽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x6、x7、x1、x4、x3、x2、x5,利用该模型,可以用易于获取的可燃物特征、地形因子、气象因子、林分因子来开设防火隔离带,为合理开展计划烧除和营林用火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依据实地调查和测量,结合室内燃烧床模拟野外计划烧除试验,考虑可燃物载量(x1)、温度(x2)、可燃物含水率(x3)、风速(x4)、坡向(x5)、坡度(x6)、林带高度(x7)、蔓延速度(x8)、火线强度(x9)及计划烧除防火隔离带宽度(y)等因子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预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y=-12.371+4.182x1+0.435x2+0.013x3+0.083x4+0.017x5+0.916x6+0.540x7,对计划烧除防火隔离带宽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 x6、x7、x1、x4、x3、x2、x5,利用该模型,可以用易于获取的可燃物特征、地形因子、气象因子、林分因子来开设防火隔离带,为合理开展计划烧除和营林用火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紫外双波长一阶导数光谱法对水中NO3-和NO2-进行同时测定,并且借助MATLAB和SA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用紫外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硝酸根时,测定波长为209 nm;用紫外一阶导数双波长等吸收法测定亚硝酸根时,波长为210.5和222 nm。借助SAS,得到硝酸根导数吸光度绝对值(y)与硝酸根含量(x)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其方程为:y=0.023 55+0.018 34 ln(x),模型的R2=0.965 3;同时,得到亚硝酸根导数差值吸光度(y)与亚硝酸根含量(x)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其方程为:y=0.019 03+0.003 31 ln(x),模型的R2=0.981 8。通过BP算法对2种离子含量预测的结果表明,硝酸根含量预测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范围为0.155%~2.040%,亚硝酸根含量预测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范围为0.952%~8.330%。结合MATLAB和SAS,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节水理念出发,以阿克苏市红旗坡农场棉花试验基地内的2.67hm2枣园为研究对象,对枣园采取清耕与覆草措施,比较两者的水分状况,以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同时对清耕与覆草措施下枣树叶水势的日、季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耕与覆草措施的枣树叶水势日变化均值分别为(-1.23±0.66)MPa和(-1.14±0.60)MPa,季变化均值分别为(-1.24±0.12)MPa和(-1.17±0.10)MPa。覆草措施的枣树叶水势明显高于清耕措施,两者日变化曲线均呈单谷型,季变化均呈"V"型,这种变化规律是枣树适应该地区生境的生理特征之一。清耕与覆草措施枣树叶水势的日变化与气温、大气相对湿度、辐射照度有十分显著的相关性,季变化与土壤水势也有十分显著的相关性。清耕与覆草措施下枣树叶水势与蒸腾量也呈线性相关,土壤水势下降,蒸腾加快,叶水势降低;土壤水势上升,蒸腾减弱,叶水势回升。  相似文献   

20.
以雷公藤不同质量浓度(100、50、25、12.5 g.L-1)的水浸提液每月1次,每次100 mL浇灌盆栽杉木幼苗,连续处理6个月。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雷公藤水浸提液对杉木的地径、株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建立了地径生长量(y1)与处理后生长时间(x1)和质量浓度(x2)的回归方程为y1=0.97313+0.00164x1-2.01944x2,株高生长量(y2)与处理后生长时间(x1)和质量浓度(x2)的回归方程为y2=49.90149+0.05117x1-75.72222x2。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经过不同质量浓度雷公藤水浸提液连续处理6个月后,对杉木幼苗地径生长最适宜的雷公藤水浸提液质量浓度为20 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