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根据江苏省睢宁县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义乌市的实际,在大陈镇立山黄村进行了截干法改造老桑园,为老桑园的改造提出了新的技术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夏季截去主干改造老桑园技术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干复壮是改造老桑园的有效措施。过去截干复壮常用的方法是:在春季或夏季采取齐第1支干或第2支干基部截伐,结合修剪枯枝、枯桩,改善桑树群体结构达到复壮桑树的目的。这种复壮方法适应于树干健全,上丛枝干衰弱,发条数少的桑树,对于树干衰老而根颈部分生长正常的桑树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我们在常规截干复壮的基础上,进行了夏季截去主干改造老桑园的试验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与更新法改造桑园的同样效果,为蚕桑老区的老桑园改造提出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更新法改造老桑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乌市的桑园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的老桑园,桑龄偏长,产量质量都跟不上目前的养蚕要求。为此笔者根据江苏省睢宁县多年的实践经验,在大陈镇立山黄村进行了更新法改造老桑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4.
原蚕专用桑园产量偏低,桑品种杂早中晚熟搭配不合理,种植密度偏稀;树龄老化,研究提出;选载优良新桑品种,扩大早、中熟桑品种种植面积,逐步达到30-40%;亩载750株左右,留拳3000个,留条7500条;加快老桑园改造,每年改造老桑园5%。  相似文献   

5.
<正>射阳县近年来桑园面积、发放蚕种、蚕茧产量稳中有升,为了使蚕桑产业在射阳县持续稳产高产。必须加快老桑园改造步伐,大力推广优良桑品种,科学规划减少大环境农药污染,提高桑园复种指数立体套种,从而提高桑园的综合产出率。  相似文献   

6.
沈国新  吴海平 《蚕桑通报》1995,(3):16-17,20
原蚕专用桑园产量偏低,桑品种杂早中晚熟搭配不合理,种植密度偏稀;树龄老化,研究提出:选栽优良新桑品种,扩大早,中熟桑品种种植面积,逐步达到30-40%;亩栽750株左右,留拳750株左右,留拳3000个,留条7500条;加快老桑园改造,每年改造老桑园5%。  相似文献   

7.
<正> 我场自有桑园多,面积大,土壤结构比较复杂,树龄也参差不齐,最老的已有三十多年,但产量不高。为了做到桑叶稳产高产,我们认真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后,决定把过去改造老桑园的办法,就是挖去一片新栽一片,改为逐年分批轮换,以保证桑叶总产不下降而亩产增加,改只重桑树更新,不重视抓投产桑园的数量和质量,改对桑园资金零星开支为集中使用资金狠抓基础建设,把桑园的分期分批开深沟施肥和缺株补植,当作桑园管理上的大事来抓。由于采取了上  相似文献   

8.
所谓低产桑园,是指年亩产桑叶500kg以下的桑园.由于肥培管理下降,用养失调,或遭受水灾、干旱、病虫害危害等原因,造成桑树衰败、产叶量下降.射阳县现有新老桑园5.5万亩,年发种16万张,年亩平发种3.1张.具不完全统计,尚有近千亩的低产桑园急需改造,改造低产桑园与新拓桑园相比具有时间短、成本低、用工少、见效快的特点,是稳定蚕桑生产,增加蚕农经济收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李华 《四川蚕业》2014,(4):37-37
<正>桑树是蚕桑产业的基础,桑叶产质量直接关系到蚕茧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影响蚕农的收入。因此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桑园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有些桑园低产,急需进行改造增产。现将影响桑园低产的原因与改造增产措施归纳如下:1桑园低产的原因1.1部分蚕农栽桑不管桑,造成桑园树龄过老,桑树生理机能衰退,树体死亡,如不及时补株,造成桑园缺株太多,影响桑园产叶量。1.2树型低矮,树冠过小,发条数过少。  相似文献   

10.
<正> 提高老区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要重视老桑园的改造更新。1984—1985年,我们在胥口乡市里村9队进行了以快速培养丰产桑园群体结构为中心的老桑改造更新的试验。从两年来的试验结果看效果较显著,经济效益较高,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射阳县现有桑园5.5万亩,年发放蚕种16万张,生产蚕茧625万kg.近年来桑园面积、发放蚕种、蚕茧产量稳中有升,为了使蚕桑产业在射阳县持续稳产高产,必须加快老桑园改造步伐,大力推广优良桑品种,科学规划减少大环境农药污染,提高桑园复种指数,提高桑园综合产出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射阳县现有桑园3667hm2,年发放蚕种16万张,生产蚕茧6250t。近年来桑园面积、发放蚕种、蚕茧产量稳中有升,为了使射阳蚕桑产业持续稳产高产,必须加快老桑园改造步伐。本文结合几年来的实践探索高产高效桑园的栽培与管理。1科学规划,统筹解决农业和蚕桑之间的矛盾1.1合理规划解决好桑田零星分散、不成规模造  相似文献   

13.
对低产桑园的改造,各地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对促进我省蚕桑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我省低产桑园面积还不少。本文就低产桑园的改造谈点个人浅见,供参考。对低产桑园的分析低产桑园是单位面积的桑园产叶量低、  相似文献   

14.
本场是一个有60余年历史的老场,长期来注重蚕种质量检验.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劳动力昂贵,职工的技术素质有所下降,为此,从80年代初起制订了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并不断完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从蚕种质量管理方面谈几点体会.一、抓住桑园基础建设桑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蚕种质量,为使场部桑种平衡,提供优质饲料,1989年对本场老桑园制订并实施了《五年内的改造规划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建设新桑园及改造老桑园过程中,经常遇到桑苗成活率极低的严重现象,尤其是商品苗,分析其原因,除桑苗在长途运输中受到人为的损伤以及日晒雨淋和风霜冰冻的客观影响以外,本质的原因在于某些产苗社队不合理地利用苗叶,以致桑苗的贮藏物质少,冬芽不充实,从而降低了苗木  相似文献   

16.
撂荒桑园是蚕业生产的重要资源。改造撂荒桑园,对利用现有基础、挖掘生产潜力、巩固生产规模、恢复发展蚕业、提高土地产出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撂荒桑园的特点,提出了采取园地改造、补植改造、树形改造、树势改造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很多地区都是老蚕区,桑园存在老化、缺株、土壤板结、病虫害严重和杂草较多等问题。本文总结了老化桑园的改造技术与方法以及改造后的桑园管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宿豫区进行老桑更新和低产桑园改造,大面积引进育71-1新桑品种,桑疫病发生较重,本文结合实际,较为系统的阐述了桑疫病的危害症状及主要发病因素,并有针对性的介绍了一些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19.
桑园间作大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铜山县地处苏北,环绕徐州,其蚕桑产业主要分布在棠张、单集、张集和刘集等乡镇,其桑园多为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所栽,品种多为湖桑32,部分桑园由于各种原因而老化。铜山县结合老桑园改造,在市蚕桑指导所的技术指导下,设计出一种新的桑园间作模式,从2003年开始,在单集、张集和大许等乡镇陆续推广1000余亩,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南部县属省级贫困县,蚕桑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肖家乡既是南部县的老蚕区,又是全县精准扶贫的重点乡镇,过去全乡桑园面积大,养蚕农户众多,近十多年时间,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大量外出务工,桑园损毁或弃桑不养现象普遍,长时间的不管理造成桑园低产。当前正值农村全面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针对我乡贫困户多、桑园多低产的实情,加快对低产桑园的丰产改造,提高桑叶产量质量,增加农户养蚕量和蚕桑收入,是推进我乡蚕桑产业扶贫脱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