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生种子含蛋白质约30%,还含B1、B6、D及E等维生素,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传统食用方法是收获老花生炒熟食用。近年来,鲜食花生在浙江省蔬菜或休闲食品食用逐渐兴起,由于鲜食花生外形匀称,果壳光净美观,且食味香、甜、糯,深受消费者喜爱。鲜食花生每亩嫩果产量500kg左右,每亩  相似文献   

2.
富硒花生芽是指用普通花生种子采用富硒技术培育出的花生芽,每250克花生芽含硒350~450微克,能充分满足人体对硒的需要。富硒花生芽具有生产周期短、品质鲜嫩的特点,凉拌、烹炒、火锅食用均可,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花生生产: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花生是我国的主要油料和经济作物,是我国人民生活中植物蛋白与食用油的主要来源.建国以来,我国花生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都有很大提高.近10年来,我国花生的总产一直居世界首位,年均出口量在世界花生贸易中占1/4以上,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净出口大宗农作物品种之一.另外,花生的经济产出高于其他主要粮油作物,在提高农民收入和调整农业结构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在入世后,花生产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审视我国花生产业所面临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提升我国花生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辽宁花生可持续生产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辽宁省重要的油料作物,近年种植面积达40万hm2,成为辽宁省第三大作物。主要分布在辽西北的阜新、锦州、葫芦岛、朝阳、沈阳、铁岭等地区。辽宁省花生生产具有自然环境、栽培技术、花生品质和经济效益优势。目前,花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单产水平低,主栽品种混杂退化,新的优良品种应用面积小,高产栽培技术未能普及,专用花生品种未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实现辽宁花生可持续生产的对策是加快花生新品种选育和更新,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和绿色花生生产技术,建立良种繁育和生产基地以及研制花生加工品等。  相似文献   

5.
玉米和花生作为我国主要农作物,具有很高的食用和饲用价值.但两者极易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其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本文对来自江苏省和河南省的玉米、花生样本进行黄曲霉毒素B1、B2监测,并对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现状、污染来源、保障措施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玉米、花生黄曲霉毒素B1超标现象较为严重.在调查的样本...  相似文献   

6.
花生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脂加工工业和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出口物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世界花生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花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净出口大宗农作物品种之一.加人世贸组织对我国21世纪的花生出口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我国花生生产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品质欠佳、重金属和黄曲霉毒素超标、高蛋白和高糖分专用型花生品种少等因素,严重影响我国花生及花生制品出口创汇,因此开展安全、优质、高营养花生(绿色花生)生产对提高我国花生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花生是辽西地区重要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花生经济效益较高,单位面积约比种植玉米的收入高20%~30%,因此在建平县花生种植面积有逐年扩大趋势。但随着面积的逐年扩大,生产上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严重,文章正确分析和解决花生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探索花生生产的持续发展之路,提出了解决措施及发展建议,对推动建平县花生产业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辽宁花生生产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辽宁省花生生产中选用品种、地膜覆盖、化学调控、控制黄曲霉菌毒素污染、机械化生产、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提高中低产田花生产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疆花生生产现状、趋势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我国花生生产特点、分布以及品种引种与栽培现状等;总结近年来新疆花生生产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新疆花生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收集、汇总,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文献记载和资料统计,中国花生种植历史悠久,是世界花生生产和消费大国,总面积居世界第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油料作物中花生面积位居第二,但产量居全国首位,2015年花生种植面积462×10~4hm~2,总产1 680.5×10~4t,占世界花生总产量的40%以上,花生生产分布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14个省份(种植面积占全国花生总面积的93.5%),产量约占全国花生总产量的96%;新疆花生研究相比内地起步较晚,目前种植品种除新疆老地方品种外,多数主栽品种从河南、山东等引进,近几年新疆从不同渠道引进的花生品种约数百个,从中筛选出了适合新疆种植相对优良品种(含机械模式的新品种)。经过多年试验,总结出了新疆花生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林果间套种花生技术等。【结论】新疆在气候土质等方面均有利于花生种植,花生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存在花生生产中品种混杂,机械化程度低和深加工落后等问题,建议加大对花生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加强良种推广,提升机械化水平,促进花生深加工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花生生产科研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在油料作物中面积仅次于油菜,总产居油料作物的第1位。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居世界第2位,总产居世界第1位。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花生竞争格局的不断变化,对花生的类型、品种、质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辽宁省是我国花生种植主要省份之一,也是我国花生出口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且以花生产品质量上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良好声誉。  相似文献   

11.
海南省具有种植花生的传统习惯,年种植面积在70万亩左右,但是生产上存在良种缺乏、栽培管理粗放和产量低的问题,严重制约着花生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为此,我们所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了适合海南省花生生产的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在清河县作物轮作制中占用重要的位置。此文根据清河县的生态条件和实际生产情况,总结适合本地的花生生产技术,从而进一步研究和提升花生在农业生产的效益,提高清河县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花生是东川区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花生产量随着花生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年限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由于气候干燥、无灌溉条件,品种退化严重和经费不足,严重影响我区花生生产和发展。只有加大经费投入;通过试验、示范,选择高产、抗病的花生新品种,推广先进、实用的栽培技术;对花生良种、地膜采取补贴措施;增加对花生主产区基本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才能确保花生生产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西部农业大开发中,花生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发展花生生产可促进西部地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环境改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必要。目前在西部地区有关省区已具备发展花生生产的条件,发展花生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主要包括关键技术要点、栽培技术和配套设备,包括机械播种、管理(含整地、施肥、覆膜、打药、植保)、收获、干燥等机械化技术.花生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花生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我国花生机械化生产的发展、提高花生机械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世界花生生产及21世纪初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 ,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居油料作物第2位 ,在世界油脂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20年来 ,世界花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 ,花生的单位面积产量、总产、贸易量增长显著 ,花生生产目的、生产与贸易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花生科技有了较大发展。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人类对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花生需求将会增加 ,预测到21世纪初(2010) ,世界花生生产、贸易、科技都将持续发展与提高。一、概况1 生产现状目前世界花生种植面积约2122万hm2,单产1210kg/hm2,总…  相似文献   

17.
<正>花生是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花生的用途很多,即可以食用也可以制成食用油。食用花生即有营养价值又有药用价值,所以种植花生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花生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已经加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一、整地和施肥1.整地。进行早春鲜食花生生产的土地要采用冬耕的方式,耕深30厘米左右。在3月上旬,耙地或用悬耕犁耙地。把地整得  相似文献   

18.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花生全身都是宝,花生籽仁合油50%、蛋白质28%、维生素E、C、B1、B2、B6营养价值很高,是人们喜爱的食品。目前花生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高效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9.
人们在花生生产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造成了土壤、水、空气等自然环境的污染.文章指出了影响花生无公害生产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能大大提高花生的商品价值,从而提高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花生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一种很好的植物蛋白资源。花生营养丰富,每100克花生仁中含蛋白质31.5克、脂肪45克、糖类7.5克、灰分4克、水分11.5克、维生素B1.07克、维生素B0.11克、维生素D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