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9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邓运华欣然受聘长江大学双聘院士,成为继郭尚平、王铁冠、程顺和、袁隆平之后的长江大学第5位双聘院士。将竭尽所能支持长江大学的发展。在6教205会议室举行的授聘仪式上,当邓运华从校长谢红星手里接过聘书时高兴地说。对邓运华加盟长江大学,作为校长,谢红星十分高兴。谢红星说,作为杰出校友,邓院士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丰硕的学术成果,是长大的宝贵财富;长大将在邓院士的引领下,进一步打好石油牌;学校将为邓院士开展工作提供切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袁隆平院士,中国杂交水稻育种案,江西德安县人,1930年9月生于北平(今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同志,是著名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30余年来,他在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研究成果,打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  相似文献   

4.
正袁隆平,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杂交水稻育种学家,被广泛地公认为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在国际上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盛誉;先后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1930年9月出生于江西省德安县,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在地球的东方一个文明古国的广阔土地上,爆发了震撼世界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在这场"绿色革命"中,袁隆平摘下了绿色王国中"杂交水稻"这颗瑰丽的绿宝石。本文作者通过对袁隆平院士近距离的访谈,记述了这场"绿色革命"的旗手,从湘西偏远荒凉的黔阳安江农校校园走向国际大舞台的艰辛而辉煌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8.
正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从20世纪60年代起,袁隆平院士就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直至2021年年初,袁隆平院士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筑梦田头七十春,育来穗上千寻浪。袁隆平院士一门心思研究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为湖南农业发展,为中国农业发展,为世界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甘海燕  贺亮军 《广西农学报》2009,24(5):F0002-F0002
2009年10月28日上午,秋风送爽,阳光明媚。“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应邀到广西农业厅作题为《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新进展》的专题报告。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出席报告会并作重要讲话。广西农业厅厅长张明沛主持报告会,全区主、分会场共500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聆听了袁隆平院士的精彩报告。  相似文献   

10.
袁隆平简介1930年9月1日,袁隆平出生于北平。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1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1年,袁隆平和籼型杂交水稻获国内第1个特等发明奖。1982年,袁隆平被聘为农牧渔业部技术顾问、全国杂交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同年,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85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袁隆平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1期目标,2004年提前1年实现了超级稻第2期目标。1995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先后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生物学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以色列"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拯救饥饿奖"等11项国际大奖。2006年,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先生赞扬袁隆平取得的科研成果,是继20世纪70年代国际培育半矮秆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11.
袁隆平简介1930年9月1日,袁隆平出生于北平。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1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1年,袁隆平和籼型杂交水稻获国内第1个特等发明奖。1982年,袁隆平被聘为农牧渔业部技术顾问、全国杂交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同年,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85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袁隆平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1期目标,2004年提前1年实现了超级稻第2期目标。1995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先后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生物学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以色列"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拯救饥饿奖"等11项国际大奖。2006年,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先生赞扬袁隆平取得的科研成果,是继20世纪70年代国际培育半矮秆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12.
《湖南农业》2007,(9):4-4
(续第8期)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这曾经是世界经典著作中论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湖南农业》2007,(8):5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参加工作50多年以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水平,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袁隆平简介 1930年9月1日,袁隆平出生于北平.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1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魏塬 《中国农资》2011,(28):6-6
袁隆平,这位已逾杖朝之年的老人有着非比寻常的气场,精神矍铄、步伐稳重、双眼有神。本报记者在“湖南袁氏生态植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暨超级稻专用肥邮政分销启动仪式签约会”期间对袁隆平院士进行了专访.袁隆平院士的平易近人超出了记者的想象,准确的数据脱口而出,与记者的交流思维敏捷,这让记者对袁老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6.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在水稻生产上成功利用杂交优势的第一人.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全人类带来了福音."袁隆平基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从一名普通的学校教员起步,成长为一位中国最权威的学术机构---中国工程院院士,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国际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0月28日上午,秋风送爽,阳光明媚,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应邀来到广西农业厅。  相似文献   

18.
虽然已经80岁高龄,他却戏称自己只有“40公岁”,刚刚造入不惑之年。他并不以头上曜眼的光环为傲,仍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袁老师”。如今,他依然教不下科研工作,心系杂交水稻,心系粮食安全。2010年2月3日,在中央一号文件即将出台之际,就国家“三农”新政和粮食生产发展等问题,袁隆平院士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接受了《湖南农业科学》杂志社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9.
袁隆平设计了三系配套方案,并培育出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实现三系配套,使水稻较大幅度增产:他主持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提出一系列技术措施,使两系法研究基本成功:他还制定了将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培育超级水稻的技术路线,使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20.
连日来,黑龙江100种绿色有机食品评选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并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为期四天的展销会,反响热烈,而被业界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也高度关注此项活动。2日,记者在长沙见到了袁隆平院士。见到黑龙江来了记者,袁隆平很高兴:“黑土地是块宝地呀,我也爱吃黑龙江的大米,多吃更健康!”同时,袁隆平欣然题词:“祝黑龙江绿色有机食品走向全球。”他说,这是他的期盼,也是几代人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