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葡萄促成栽培可早出效益,新栽葡萄行距大,为套种蔬菜提供基本条件。合理套种、立体种植,利用设施温光条件,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有效利用大棚设施,增加效益。文章从提高效益、合理利用大棚设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出发,阐述小白菜与葡萄促成栽培相结合的互补优势、种植效益,并介绍两者立体套种模式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桂林市灵川县是广西主要的葡萄和蔬菜产区,利用葡萄采收后至翌年萌芽前的空档期套种蔬菜,不仅提高土地和光热资源利用率,而且增加单位面积土地产出,增加收入.通过在灵川县大圩古镇提香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开展葡萄套种秋冬蔬菜模式探索试验,初步形成"V"型架葡萄套种菠菜、芫荽(香菜)、香葱、莴苣、生菜、油麦菜等浅根系、适合秋冬和...  相似文献   

3.
套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复种率,增加收入。2018—2019年在试验基地开展葡萄与蜜瓜复合种植模式、优化种植结构。该研究简要介绍云南干热河谷葡萄套种蜜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分析了套种效益,适宜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温岭现有葡萄设施面积2667hm2,已发展成为浙江省重要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设施葡萄种植的土地利用率不高,一年只有半年使用,在葡萄生长前期套种四季豆,然后养鹅的立体种养,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使用除草剂的污染,使葡萄栽培上达到省工节本,提高优质果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避雨设施葡萄下微生态环境对套种枇杷生长与结果的影响,为探讨葡萄-枇杷套种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在5年生避雨设施葡萄下套种盆栽带花蕾的新白8号枇杷3年生嫁接营养袋大苗,以露地盆栽带花蕾的新白8号枇杷3年生嫁接营养袋大苗为对照,连续2 a(年)观测比较枇杷树体生长发育和果实质量差异。【结果】避雨设施栽培葡萄的生长,使夏季(中午12:00)棚内光照度降低了92.37%,温度降低6.10℃,相对湿度提高20.87%;冬季棚内温度提高1.15~2.28℃。避雨设施葡萄下套种盆栽枇杷树第2年的南北冠幅、树高度、干周、叶幕层厚、枝梢数、枝梢质量、叶片质量显著降低,花穗数、花穗大小显著低于对照;单株产量是对照的69.67%,显著低于对照;果穗质量、单果质量、可食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果实病虫害明显减少,好果率提高12.89%~27.25%。【结论】避雨设施葡萄下套种的枇杷可正常开花结果,有一定产量,且果实病虫害减少,是一种可行的套种模式,但需进一步研究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缓解避雨设施和葡萄生长对套种枇杷生长的荫蔽影响。  相似文献   

6.
桂林市位于广西北部,是广西最主要的葡萄生产区,2018年桂林市葡萄种植面积1.47万hm2,占全区葡萄栽培总面积43.9%[1].葡萄属多年生藤本植物,为落叶果树.葡萄采收后,葡萄园有近半年的土地空闲期,通过套种草莓可充分利用土地、光、热等自然资源,有效提高耕地使用率、光能利用率,同时培肥地力、抑制杂草生长、增加观赏性、提高经济效益,达到多种、多产、多收的目.草莓是世界广泛栽培的浆果类果蔬,果实色泽艳丽,柔嫩多汁,营养丰富.栽培周期短,采摘期长,可跨越元旦、春节、元宵等节日,经济效益高.采用葡萄架下套种草莓模式,每667 m2除可产葡萄1800~2000 kg外,还可额外收获草莓500~600 kg,草莓按市场价格25元/kg计算,每667 m2增加产值12500~15000元.笔者从葡萄园选择、草莓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整地施基肥、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葡萄架下套种草莓的栽培要点,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参考,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正福建省福安市葡萄常年种植面积2600hm~2,每年8月上旬葡萄采收结束。为提高葡萄园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复种指数,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近年来,福安市大力推广应用葡萄园套种经济作物模式,目前葡萄园套种的蔬菜种类达12大类40多个品种,间套种面积占葡萄园面积的60%以上。现将葡萄园套种  相似文献   

8.
在陕北实施了倒“L”可移动悬挂“V”字形日光温室葡萄与黄精套种栽培实践,结果表明,葡萄与黄精套种栽培,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生长所需空间,而且能够缓解果粮、药粮争地矛盾,提高广大种植户的积极性,增加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9.
简介福安市利用冬闲葡萄园套种茶薪菇,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改良土壤,促进葡萄生长,提升效益,已取得一定成效。从葡萄园选择、菇棚搭建、茶薪菇种植季节安排、菌袋制作、出菇管理和采收等方面介绍套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陕北实施了倒“L”可移动悬挂“V”字形日光温室葡萄与黄精套种栽培实践,结果表明,葡萄与黄精套种栽培,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生长所需空间,而且能够缓解果粮、药粮争地矛盾,提高广大种植户的积极性,增加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11.
结合广西不同地区葡萄采后秋冬管理的特点,进行辣椒套种,重点从葡萄采后整地、辣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介绍葡萄采后套种辣椒栽培模式。该模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辣椒基肥施用量30%~40%,每667 m^(2)利润增加3 300~9 300元。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2015,(6)
<正>长期以来,传统的竹荪栽培采用地栽方法,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且操作繁琐、成本高、效益低,而栽培竹荪的土地连作,竹荪产量低。福建福安市是我国南方最大的葡萄栽培基地。笔者采用葡萄技条等农作物的废弃物在葡萄园开展套种竹荪试验,并将废菌料留做葡萄园有机肥料,既可减少次年的施肥量又可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葡萄园套种  相似文献   

13.
在葡萄园套种蔬菜是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近年来摸索出的高效农作物间套种模式。通过该套种模式,改变葡萄园传统的单产模式,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葡萄园综合经济效益、助农增收的有效措施,可促进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当地种植习惯与市场需求,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开发了4种葡萄园套种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每667 m2净收入在4 250~17 000元,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河南地区葡萄大蒜间套作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与大蒜间作套种,可充分利用土地空间,结合二者对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条件要求的间隔及互补,2013—2016年,课题组在中牟周边推广葡萄大蒜间套作模式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效益,增加农户收入。结果表明:优质葡萄产量在22 500~27 000kg·hm~(-2),套种早熟大蒜的鲜蒜产量为12 500~15 000kg·hm~(-2),产品品质好,效益高,按市场均价估算总效益在30万元·hm~(-2)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倪瑾 《上海蔬菜》2017,(1):32-33
正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增加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江苏海门工业园区李彬村农户摸索出了贝母-葡萄-青毛豆套夹种栽培模式(4月下旬贝母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在贝母行间套种葡萄,葡萄树下种植青毛豆),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栽培面积6.67多hm~2,涉及农户32户,已成为海门地区单位面积产出最高的特色种植模式。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葡萄休眠期间正是洋葱生长季节,利用葡萄的休眠期套种洋葱,相互间不仅没有影响,反而有利于葡萄的生长。每667 m2 葡萄平均增产8%,洋葱产量平均可达4 000 kg,新增产值8 000~10 000 元。  相似文献   

17.
2014年3月24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胡俊霞种植的夏黑极早熟葡萄大棚里,覆膜套种的早春大白菜、四季豆即将成熟采收。在两行葡萄之间套种各类蔬菜,既疏松了土壤,又增施了大量有机肥,促进了葡萄树的健壮生长和高产稳产,葡萄行间的蔬菜也能达到单种蔬菜产量的70%。  相似文献   

18.
邳州市农民利用葡萄园内葡萄行间空余土地,套种大蒜、夏白菜、普通白菜,在保证葡萄产值的同时,每667m^2增收大蒜740kg,夏白菜900kg,普通白菜400kg,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因冬春光照不足,设施大棚种植蔬菜效益不佳,陕西省旬阳县小河金田、双河隆科、吕河丰裕设施园区大胆尝试,将部分蔬菜大棚改种葡萄。笔者发现,这些葡萄大棚秋冬早春行间长满杂草,既不利于葡萄生长,又增加了人工除草费用,还造成光热资源浪费,影响园区对外形象。如能在大棚葡萄行间套种草莓,即可解决上述问题。1大棚葡萄套种草莓的可行性1.1有可利用的空间葡萄栽植行距2 m、株  相似文献   

20.
邳州市农民利用葡萄园内葡萄行间空余土地,套种大蒜、夏白菜、普通白菜,在保证葡萄产值的同时,每667m2增收大蒜740kg,夏白菜900kg,普通白菜400kg,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