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纵劈肱三头肌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肱骨髁间骨折35例,按照OTA/AO分类均为C型,其中C1型2例,C2型24例,C3型9例,均采用经肱三头肌纵劈入路应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35例均获随访,患肢屈伸范围明显改善,MEPS评分优23例,良10例,可2例。全部患者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术中3例尺神经损伤者恢复良好,骨折骨性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4.5±0.7)个月。结论经肱三头肌纵劈入路显露骨折充分,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是目前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较好方法,复位良好,固定牢固,并可满足患者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平行钢板与垂直钢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肱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垂直组和平行组。垂直组给予垂直钢板治疗,平行组给予平行钢板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过程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肘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和手术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垂直组手术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肘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跟平行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垂直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过程出血量均少于平行组(P0.05)。结论:平行钢板与垂直钢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均有良好效果,可有效改善肘关节功能,提高肘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旋转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锁定钢板经皮微创技术对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98例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进行疗效观察与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2月,除失访1例外,骨折均愈合良好97例,功能恢复正常。结论:锁定钢板经皮微创技术是治疗胫骨骨折的新型生物学微创治疗方法,能够减少手术时间,创伤较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康复较快,并发症少,提高了患者治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进一步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在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青少年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方法治疗)与观察组(28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评价不同固定方法的治疗价值。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43%(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43%(P0.05)。结论:在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治疗中,锁定钢板的应用效果更佳,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头骨折治疗的手术入路选择方法。方法:将医院在2010年3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股骨头骨折20例患者纳入研究中,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手术入路选择进行归纳以及探究。结果:患者经过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采用Thomposn-Epstein对其治疗效果予以评估,其中效果为优者8例,良8例,可4例。结论:股骨头骨折患者应按照其实际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从而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42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加强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1~2a,骨折全部愈合,无感染病例,关节的活动范围基本达到正常范围。结论对无其他器官并发症的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应尽早作手术治疗,术后加强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锁定钢板在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56例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钢板内固定,观察组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2.34±1.40)、术中透视时间(5.31±1.22)、手术时间(84.60±12.64)、住院时间(5.13±1.02)以及骨折愈合时间(14.68±3.59)均好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7.14%,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43%,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组间比较,P0.05。结论:在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临床治疗中,应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闭合复位+尺侧小切口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尺侧小切口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80例,并进行随访。结果 80例平均随访3个月(最短1个月,最长17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针道感染,未出现肘内翻畸形。疗效优60例、良17例、差3例,优良率96.3%。结论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良好,配合尺侧小切口可较好的防止肘内翻畸形及尺神经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外侧斜形切口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采用外侧斜形入路结合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47例(48足)跟骨骨折,必要时行植骨治疗,病例中有46例(47足)患者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结果 本组优28足,良15足,可2足,差2足,优良率91.48%.结论 经外侧斜形入路结合跟骨钢板内固定,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牢固,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单纯锁定钢板和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两种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疾病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锁定钢板技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治疗总有效率、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围术期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治疗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锁定钢板而言,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技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在2015年10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长骨干骺端骨折儿童68例,根据其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将6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33例,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观察组(35例,弹性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结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回访期间观察的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干骺端骨折具有较显著的效果,且手术操作简单,对患儿造成的创伤小,可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后内侧倒L型入路用于复杂胫骨近端和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18例复杂胫骨近端和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后内侧倒L型入路治疗,记录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18例患者平均随访16.7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达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7~11个月(平均8.6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显示优10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为88.9%.结论 后内侧倒L型入路用于复杂胫骨近端和平台骨折可在直视下复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接收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40例,随机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前路短节段内固定+伤椎置钉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应用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手术方法予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伤椎节段活动度、椎体前缘高度、脊柱功能恢复情况、伤椎Cobb角进行仔细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伤椎Cobb角、伤椎节段活动度、椎体前缘高度与脊柱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手术对胸腰段脊椎骨折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别应用动力髋钢板(DHS)、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及人工假体置换术治疗各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46例,观察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135例随访1~4a(另11例失访),根据术后X线片和功能恢复程度评价,本组优良率为94.8%(128/135)。结论手术方法的选择依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之形态、骨折线走向、部位、粉碎骨折块的大小、多寡、骨质强度(有否骨质疏松)、性别、年龄大小等因素而定。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尽可能恢复患者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腕背桡侧入路掌侧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巴尔通(Barton)掌侧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Barton掌侧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腕背桡侧入路术)32例和对照组(直接掌侧入路术)30例,对两组骨折显露时间、手术时间、正中神经刺激症阳性发生率、骨性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显露时间与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正中神经刺激阳性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术后随访8个月,依据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观察组评分为(3.11±1.89)分,优良率93.8%;对照组评分为(3.26±1.92)分,优良率9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背桡侧入路掌侧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Barton掌侧型骨折的疗效与直接掌侧入路相当,但具有安全简单、术后正中神经损伤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观察微型锁定钢板联合缝线编织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16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锁定钢板固定骨折块,结合高强度缝合线编织紧缩加强固定PCL,观察疗效、并发症、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12~18个月,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骨折愈合平均时间3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改良柳木小夹板与传统小夹板治疗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1例桡骨下段伸直型骨折患者分为改良柳木小夹板治疗组、传统小夹板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1、30例。进行治疗前、治疗后第1、3、7、30天的疼痛、肿胀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15 d内的调整次数,评定治疗后第45天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肿胀、调整次数等方面的评分在自身前后对照、治疗后组间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治疗组在治疗前至第3天时段疼痛明显缓解(P<0.05),在第3天至第7天时段肿胀明显减轻(P<0.01),评分降幅分别为(28.71±5.16)、(0.84±0.52)分,15 d内调整次数为(1.58±0.78)次;对照组在第3天至第7天时段疼痛缓解,肿胀评分在第7 d至第30 d时段才明显减轻,评分降幅分别为(13.83±3.13)、(1.40±0.56)分,15 d内调整次数为(3.03±0.81)次。而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柳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能显著减少骨折早期的肿胀、疼痛和调整次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小夹板外固定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