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衢州椪柑,俗名衢蜜桔、忂柑甏岳?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特别是1973年后,改浅穴实生大株稀植法为壕沟嫁接矮密早栽培法后,出现了一批一年种,二年生亩产超2千斤,三年生亩产4~7千斤,四年生亩产9千斤以上,八年生亩产1万4千斤,十年生以上连续三年亩产超9千斤的速生  相似文献   

2.
一九五八年,在大跃进的高潮中,我们针对梨树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开始了梨树丰产的试验工作。十几年来,在党的领导和各级业务部门的帮助下,我们用毛主席哲学思想为指针,研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初步获得了梨树的稳定丰产。一九七一、一九七二年记载的单株产量,密植试验团(每亩2 4. 2株) 151株香水梨平均株产 619──615斤,折亩产15073──14998斤;33株茌梨,平均株产437──432斤,折亩产10570──10446斤。在试验园推动下,果园一队梨园145亩,两年平均亩产,7900──8000斤;全大队果园面积665亩,梨园630亩,两年的总产量都在380万斤以上,平均亩产60…  相似文献   

3.
1982年11月22—23日,经邵阳地区科委、农业局,洞口县科委、农业局的领导同志,以及有关专业人员共28人现场验收,洞口县园艺场一队脐橙园面积1.059亩,共61株,收脐橙8048斤,计21097个,折亩产7599.6斤,平均株产132斤,最高株产319.5斤。这片脐橙属华盛顿品系,1962年定植,树龄20年生。1980年收脐橙5450斤,折亩产5146斤;1981  相似文献   

4.
1989年原汕头市柑桔研究所从福建长泰县引入“岩溪晚芦”接穗,以酸桔作砧木嫁接,试种于饶平、潮安等地,迄今栽植面积达6.8hm~2,共10200株,已先后进入结果期。据观察,该株系果实迟熟性状表现稳定,比普通椪柑成熟期晚两个月以上,并能保持普通椪柑固有的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5.
嫁接树是由接穗和砧木两大部分组成的。果树结果早晚、产量高低、品质优劣,不仅与接穗品种有关,而且与砧木种类也有很大关系。广西柑桔研究所6了年定植椪柑的砧木比较试验,74年枳砧的平均每平方米产果9.6斤,而宁明酸桔砧的每平方米仅产果2.2斤,枳砧的比酸桔砧的增长3.36倍。矮化砧能使树体矮小,提早结果,有利密植,不  相似文献   

6.
柑桔的常规栽培一般要在种后4~5年才能投产。团石区农工商柑桔速生密植试验园种后第二年亩产达到1194.6斤。 团石区农工商柑桔速生密植园面积为0.8亩,种植244株,计亩栽300株,该园采用种前全园深翻改土,深度60厘米以下,于1992年3月1日定植,品种为枳砧碰柑。种后经一年多的培育,1983年11月11日采果验收产量,实收柑桔果实955.7斤,折亩产为1194.6斤,全园平均株产4斤左右,结果树平均株产5.8斤,其中单株产量最高达15.3斤,株产15斤以上的树有4株,株产10~15斤的树有28株。  相似文献   

7.
永春县椪柑栽培面积已近6666hm~2,所用砧木为枳和红桔(福桔)。为从两者中确定最适合红壤山地椪柑栽培的砧木,笔者近年来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供试树1982~1983年定植,所在园址海拔240~260m,坡度30°。据1988~1990年观察,枳砧椪柑砧木部分比接穗部分明显膨大,嫁接口有明显界线;红桔砧椪柑嫁接口光滑,无明显界线。主干周长  相似文献   

8.
新生系3号椪柑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在20世纪80年代从椪柑中选育出的少核中熟新品系。1991年云南省思茅市热带亚热带果树良种场从该所引进接穗嫁接育苗试种成功。截至2003年底,已育苗503.16万株,推广种植3022hm^2,云南省思茅市、西双版纳州、保山市、临沧地区、大理州、红河州等6个地(州、市)引种栽培,近年来缅甸、老挝北部地区也有引种。现将其表现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板栗的摘心、短截和结实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为深根喜光大乔木,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摘心和短截对板栗的生长和结果的作用很大。 在省果树研究所指导下,1975年在崂山县惜福镇公社前金大队进行板栗摘心和短截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前金大队,地处崂山脚下,栗园座落于小山西坡,土壤为沙壤土,1963年栽植实生板栗3000余株,1975年深翻整地,并嫁接良种板栗450株,实际成活320余株,成活率达71%。 二、处理方法 1975年施基肥一次,每株施50斤,喷鸡粪(800倍)二次,每株追化肥1.5斤。对嫁接的幼树进行3-5次摘心,一般3次,在摘心中,又分轻摘心,中摘心,重摘心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酿溪镇畔田村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九十年代初该村经济还比较落后,1990年孙超成村长随同县政府组织的椪柑参观团,赴浙江省衡州市参观,回村后决定大力发展椪柑生产.1991年初在十二、十三组发展椪柑一万株,在县农业局的指导下,1993年开始投产,1997年椪柑产量突破5万公斤,产值 15万元,椪柑一项户平收入4800元,人平1500元,出现了孙新云、孙传位等11户年产椪柑4000公斤以上,最高的5000公斤以上,年椪柑收入一万元以上的有11户.通过种植椪柑,摘掉了经济贫穷落后的帽子,也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改变了惜日的红茹加红茹藤的局面,建成了以椪柑生产为龙头的绿色银行.  相似文献   

11.
栗树嫁接,是用实生栗树作砧木,改接良种栗树接穗。实生就不能保持采种母树的特性,品质优劣混杂,而且结果晚。嫁接改换良种可以克服这些弊病。在一般情况下,实生幼树15年以后才有收成,平均单株产2、3斤,而且增产幅度小。而例如在6年失砧木上改接良种栗,次年开始结果,4年后株产可达10斤以上。 本文所说的嫁接工作。主要针对我省大量实生幼树晚产、低产、品质混杂等问题提出的” 栗树嫁接在一些兄弟省有传统习惯,在我省也有个别地区(如莱西)已有长久的历史。从生产实践中看,栗树这一树种嫁接还是比较易成活的。 嫁接时期和方法 (1)砧本和接科 …  相似文献   

12.
为了摸索椪柑(福建称芦柑)丰产、稳产规律,为椪柑的栽培管理、整形、修剪等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从1970年开始,结合丰产栽培试验,进行了椪柑结果习性的观察。从九号丰产试验园选3—5号红桔砧椪柑单株为观察树。九号园子1966年2月10日定植,株行距10×12尺,每亩50株。全园135  相似文献   

13.
我县1968年从中国农科院柑桔所引进椪柑接穗100根。经过几年试验和繁殖推广,全县已栽植椪柑6万株,其中瓦渣公社二大队集中栽植了2.6万株。为使早投产,并带动大面积丰产,我们于1973年10月在瓦渣公  相似文献   

14.
我县红桔砧温州蜜柑、椪柑营养生长极为旺盛,8~12年生树株产一般仅5~12kg,曾用环割、环剥、扎干、断根等措施,收效不犬。1991年我们对31株椪柑进行钻孔增产试验,效果明显。处理的28株树平均株  相似文献   

15.
1选育经过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技人员于1997年通过无核椪柑单株普查,从丽水及周边地区有核椪柑生产园中优选出了12个少核或部分果实无核的椪柑单株,并建立了0.33公顷少核或无核的椪柑选种试验园,高接少核或无核椪柑150株。自2000年开始挂果投产以来,根据  相似文献   

16.
我区葡萄专业户高品琪,1984年4月12日在1.2亩旱地种植巨峰葡萄206株。1985年共收葡萄1555斤,折亩产1296斤,为南方多雨地区争取葡葡早期高产做出了例子。现将其主要经验总结如下。一、深翻土壤,施足基肥。3月20日开好定植沟,沟深宽各50厘米。定植沟内亩施鸡粪1万斤,过磷酸钙200斤。施肥方法是:一层土一层肥  相似文献   

17.
<正> 杭州大观山种猪场长命四队,于1973年春在新开荒的瘠薄丘陵7.43亩上,密植了桃单芽苗788株,其中6.2亩628株的特早熟水蜜桃在精心培育下,1974年个别单株开始结果,1975年共产8128.7斤,平均亩产1311.1斤,1976年进入盛果期,该年共产15489.5斤,平均亩产2498.3斤,平均株产23.54斤,最高株产达61斤,1977—1980年每年平均亩产保持在2400斤左右,而全队1977—1980年每年平均亩产仅1700斤。在浙江生长季多雨日交差小,夏秋高温干旱无灌溉条件下,属于中上等水平,8年每亩平均盈余636.46元。目前,全园树势与一般稀植园相同。估计1981年仍能保持原有产量。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长乐县湖南公社大鹤大队地处滨海。全队499户,2,628人,2,524亩耕地,是个沙地旱作区。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以大寨为榜样,战天斗地,向沙荒地进军,于一九六八年开始在滨海沙滩地栽种柑桔获得成功。一九七二年产量13,300斤,比一九七一年增长二倍多。其中一九六八年春种的福桔嫁接幼树510株,于一九七○年始果,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从江县果树开发公司于2000年2月引进太田椪柑1万株,栽植地点在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南瓦坡,坡向南坡,坡度约30&;#176;,较为平缓,土壤无冲刷现象,土壤呈微酸性,pH值5.5左右。2000年2月28日定植,平均每667m^2定植枳砧太田椪柑100株(园地为山地梯带果园)。在该园内还定植有4000株本地枳砧从江椪柑作为对比。  相似文献   

20.
在西欧各国,矮化果树的栽培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矮化果树的树冠小,适于密植;产量高,且早期丰产;果实品质好,便于人工操作和机械化作业,便于修剪、喷药、防霜,果园可以较快地更新,迅速更换品种。据报道,嫁接在矮化砧(“EM9”)上的1214亩金冠苹果,每亩栽91—121株,二年生树平均亩产1432.9斤,三年生树平均亩产1791.1斤,六年生树平均亩产14328.9斤,而嫁接在乔性砧上的苹果树,一般4—5年才开始结果。 由于矮化果树具有上述优点,近年来美国、加拿大、苏联、日本以及欧洲各国都在大力推广矮化砧的应用。现在,法国80—90%的果树都是矮化果树,西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