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性热应激对肉仔鸡免疫器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实验性热应激肉仔鸡的免疫器官的组织学变化、超微组织学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对热应激造成的免疫器官的细胞凋亡及免疫反应能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热应激可引起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法氏囊的发育分化不良,使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明显下降,胸腺指数虽有下降,但幅度较小;热应激对免疫器官的组织结构有显著影响,尤其对法氏囊和脾脏的影响更明显,主要表现为实质细胞的萎缩、消失性病变,但无明显的实质细胞崩解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炎性充血等病理变化,并随热应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最后以实质细胞几乎完全消失、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而纤维化告终.热应激可显著影响试验鸡血清新城疫病毒抗体滴度,与对照相比,其抗体滴度的峰值低,维持时间短,下降速度快;通过电镜观察和细胞凋亡的原位检测,证实热应激时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有凋亡现象,这种凋亡现象在早期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2.
对试验性热应激肉仔鸡的胸腺、法氏囊的超微组织学结构进行了观察,并进行了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表明,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热应激前3d胸腺和法氏囊部分淋巴细胞凋亡,热应激5d后胸腺和法氏囊的淋巴细胞以坏死性变化为主。通过Tunel法检测,发现在热应激前3d,胸腺和法氏囊的细胞凋亡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察杨树皮类脂对热应激SPF鸡免疫器官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测定了热应激SPF鸡脾脏、胸腺、法氏囊的脏器指数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表明:杨树皮类脂对热应激SPF鸡脾脏、胸腺、法氏囊的脏器指数有增加作用,能提高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降低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说明杨树皮类脂有增加热应激SPF鸡免疫器官重量的作用,对红细胞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分离保存的整合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基因的鸡痘病毒(FPV)野毒株接种CEF细胞,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REV,结果未检测到游离REV病毒粒子;以该毒株人工感染7日龄SPF雏鸡,同时设阴性对照,常规免疫新城瘦弱毒苗(ND)。接毒后每周采血动态检测NDV抗体、REV抗体、REV病毒血症;同时对试验鸡免疫器官指数、组织学变化动态观察,并对免疫器官的细胞凋亡动态检测。结果表明,整合REV基因的FPV感染后2周可引起鸡REV病毒血症,并产生REV抗体;导致中枢免疫器官发育分化不良,尤其对胸腺的影响最为明显,攻毒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胸腺指数明显下降(P〈o.05);免疫器官主要表现实质细胞数量少,正常结构发育不良,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而发生纤维化;细胞凋亡检测证实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均有明显的凋亡现象,细胞凋亡是引起免疫器官萎缩的主要原因。对新城疫疫苗免疫反应呈显著的抑制作用,攻毒3周后,试验组血清新城疫病毒抗体滴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抗体滴度峰值低,维持时间短,下降速度快。本试验证实FPV整合REV前病毒基因组会明显改变FPV的致病性,表现某些REV的致病特征,使感染鸡REV抗体转为阳性并出现病毒血症,进一步证实REV可以通过基因组整合于FPV而进行传播的推测。  相似文献   

5.
胸腺素α1对粤黄鸡免疫功能的调节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实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的胸腺素α1(Tα1)对粤黄雏鸡免疫器官指数、组织学结构、外周血和脾脏中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情况以及脾脏抗体形成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0.015mg/kg体重)Tα1可显著提高鸡免疫器官指数,可使胸腺髓质小体数和淋巴细胞数增加,皮质增宽;脾脏胸腺依赖区和法氏囊依赖区细胞增加,高剂量(0.06mg/kg体重)Tα1则引起法氏囊髓质细胞变性和坏死。结果提示,一定剂量的胸腺素α1可提高鸡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120羽罗斯308肉鸡均按常规程序接种新城疫(ND)疫苗,并随机分4组:A组空白对照,B、C、D 3组自10日龄分别以治疗单倍量(0.045%)、3倍量(0.135%)、5倍量(0.225%)混饮硫酸安普霉素,连续5 d。17、33日龄检测各组鸡ND抗体水平,法氏囊、脾脏和胸腺的器官指数,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17日龄时,B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C组法氏囊指数显著降低(P<0.05),胸腺皮质和法氏囊细胞少量出血和坏死;D组抗体效价、胸腺和法氏囊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各器官病变同C组且加重。33日龄时,B组脾脏皮质有出血,其他变化不明显;C组胸腺和法氏囊指数显著降低(P<0.05),胸腺皮质出血,法氏囊水肿;D组抗体效价、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5),法氏囊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法氏囊和胸腺皮质细胞有出血和坏死。结果表明:治疗量硫酸安普霉素对鸡ND体液免疫及免疫器官无影响,3和5倍治疗量可抑制ND免疫效果,损伤中枢免疫器官,应用时需注意。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运用组织学、组织化学等方法对鸡奇异变形杆菌病自然和实验病例进行了比较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雏鸡感染本病后体内受侵器官比较广泛,但主要是脾脏、法氏囊、胸腺和盲肠扁桃体等淋巴器官中的淋巴细胞变性、坏死,其中脾脏损伤最严重,法氏囊和盲肠扁桃体次之,胸腺受损害较轻微,这些免疫器官和外周血液中的各类免疫活性细胞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非化脓性脑膜炎和脑软化,腿部骨骼肌变性、坏死,坐骨神经束间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胃肠发生卡他性炎症,心、肝、肾实质器官淤血、变性;奇异变形杆菌对鸡的致病作用主要为内毒素所致,且内毒素的致病作用较活菌液的致病作用强。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及主要器官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将9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为3组,即毒害艾美耳球虫二次感染组(Ⅰ组)、一次感染组(Ⅱ组)和对照组(C组),通过对胸腺、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器官指数的测定和主要器官病理变化的观察,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发现:毒害艾美耳球虫一次感染雏鸡后,其胸腺指数降低;而法氏囊、脾脏和盲肠扁桃体器官指数升高。毒害艾美耳球虫两次感染雏鸡后,其中枢免疫器官指数高于毒害艾美耳球虫一次感染雏鸡;但外周免疫器官指数低于一次感染雏鸡。病理形态变化检查发现,雏鸡一次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后,脾脏、盲肠扁桃体微肿胀,胸腺质地变软、颜色变淡,点状出血,小肠前段肿胀,黏膜充血;镜下可见实质细胞明显肿大,部分细胞核浓缩、深染,部分细胞崩解消失,炎性细胞、红细胞和杯状细胞增多。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鸡球虫的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雏鸡1日龄感染鸡贫血病毒,8日龄接种Lasota疫苗,以未感染免疫雏鸡为对照,于免疫后7、14、28d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在凝抑制抗体(HI)滴度;胸腺、法氏囊、脾脏T细胞、IgG^ 、IgM^ 、Ig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及T、B细胞增殖反应;胸腺、脾脏细胞因子IL-2、IFN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感染CAV雏鸡Lasota疫苗免疫后,其血清IgG、IgM、IgA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减少,HI抗体滴度降低;胸腺、法氏囊、脾脏T细胞、抗体生成细胞数量降低及T、B细胞增殖反应减弱,胸腺、脾脏IL-2及TNF诱生活性降低,表明其细胞免疫和体流免疫功能以及细胞因子免疫调节作用均未感染免疫雏鸡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0.
通过检测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HSP70)在免疫器官及细胞上的分布规律,研究热应激雏鸡免疫器官中热休克蛋白70的定位及表达。结果显示:HSP70在常温饲养雏鸡的胸腺、脾脏、法氏囊中均有明显的表达,在胸腺、脾脏的细胞中主要以胞浆表达为主,而法氏囊中则以胞核表达为主,脾脏中HSP70的表达强度最为稳定。热应激时,胸腺中HSP70的IOD值随日龄增长而逐渐降低,末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脾脏中HSP70的IOD值随日龄增长逐渐降低,末期稍低于对照组(P〉0.05);法氏囊中HSP70的IOD值与饲养日龄间无明显规律,末期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热应激对雏鸡胸腺的损伤明显,胸腺细胞通过自身合成HSP70抵抗热应激的能力较差,而对脾脏和法氏囊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对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雏鸡新城疫(ND)免疫及其强毒攻击后,其免疫器官kk法氏囊、脾脏和胸腺的IgG、IgM和IgA抗体生成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感染雏鸡IgG抗体生成细胞于免疫后7~28d,在法氏囊和胸腺髓质及脾脏红髓和白髓区明显低于未感染的免疫对照雏鸡;IgM生成细胞分别于免疫后7~28d、7d或14d明显降低;而IgA生成细胞于免疫后28d,仅在法氏囊髓质区明显减少,表明CIAV感染雏鸡免疫器官对ND免疫的体液免疫应答降低。ND强毒攻击后,CIAV感染ND免疫雏鸡法氏囊、脾脏、胸腺的三种抗体生成细胞均程度不同地低于对照雏鸡,其中IgG生成细胞减少最为明显。CIAV感染雏鸡免疫器官抗体生成细胞减少与免疫保护率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胸腺素α_1对墟岗黄鸡免疫器官组织学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的胸腺素α1(Tα1)对墟岗黄母鸡免疫器官指数和组织学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0.015mg/kg体重剂量的Tα1可显著提高鸡免疫器官指数,可使胸腺皮质增宽,髓质胸腺小体数和胸腺细胞数增加;脾脏胸腺依赖区和法氏囊依赖区细胞增殖;高剂量Tα1则引起法氏囊髓质局部细胞变性和坏死。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通过对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的观察和检测来进行研究蛋氨酸缺乏对雏鸡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具体如下:对法氏囊的检测研究:通过组织学进行观察,雏鸡从21日龄开始法氏囊淋巴滤泡内的淋巴细胞发生变化,出现减少现象,并且雏鸡皮质变薄,髓质变宽现象也逐渐凸显出来。对胸腺检测研究:通过组织学观察研究,试验组胸腺小叶淋巴细胞较之于对照组显著减少,并且胸腺小叶结构变得模糊;对脾脏检测研究:试验组雏鸡脾脏的红髓和白髓淋巴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较少现象并且其组织学结构发生紊乱。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饮水中添加蒲公英提取物对三黄鸡免疫力及禽流感抗体的影响,试验选取168只健康1日龄三黄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1~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试验期间饲喂基础日粮,其中1~3组为试验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20%、10%、5%的蒲公英提取物,4组为对照组。在饲养至第15天免疫接种禽流感疫苗,于免疫后的30d、50d采血进行抗体检测和分离胸腺、脾脏、法氏囊等测定免疫器官指数。结果显示:免疫30d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抗体水平差异显著(p0.05),试验3组提高1个滴度以上;免疫50d后,胸腺指数1组、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法氏囊指数和胸腺指数:试验组与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p0.05);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在饮水添加蒲公英提取物10%、5%,可以提高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免疫后抗体水平。说明:蒲公英提取物对三黄鸡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烟曲霉菌感染对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及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试验选取40只14日龄海兰褐公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只,试验组用霉菌孢子攻毒3 d,对照组不攻毒,所有试验鸡均按常规模式进行饲养和防疫,并于攻毒后第5天从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各选10只鸡进行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和血清中新城疫病毒抗体效价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雏鸡体重降低,法氏囊、胸腺重及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脾脏重和脾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雏鸡新城疫血清抗体效价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烟曲霉菌感染能造成雏鸡免疫抑制,导致免疫器官萎缩、变小,使免疫机能下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6.
鸭坦布苏病毒对雏鸭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17,(2):211-217
为研究鸭坦布苏病毒(DTMUV)对雏鸭免疫系统的影响,本试验对5日龄雏鸭静脉接种DTMUV,并于接种后不同时间取雏鸭脾脏、胸腺、法氏囊进行组织病理学、抗原和凋亡检测。结果显示,DTMUV感染雏鸭的脾脏、胸腺、法氏囊均严重受损。接种DTMUV后4d,脾脏淋巴细胞减少,胸腺可见严重细胞崩解和大面积坏死区域,法氏囊滤泡轻度萎缩;接种后6d免疫器官病变最为严重,其中胸腺静脉严重栓塞,淋巴细胞变性坏死,空泡化也更加严重;接种后8d免疫器官病变均有所减轻,至16d,免疫器官结构基本恢复正常。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感染雏鸭的脾脏、胸腺、法氏囊中均检测到DTMUV抗原;细胞凋亡试验显示DTMUV能够显著引起脾淋巴细胞凋亡。综上所述,DTMUV可严重损伤雏鸭免疫器官,且这种损伤常发生于感染早期,并于感染后8d出现好转。  相似文献   

17.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以H9亚型禽流感和番鸭呼肠病毒单独感染或混合感染雏番鸭后1、3、5、7、10d对胸腺、法氏囊、脾脏细胞凋亡和P53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显示,H9亚型AIV,MDRV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均可导致雏番鸭胸腺、法氏囊和脾脏出现淋巴细胞凋亡增多;病毒感染早期各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凋亡明显,感染后期细胞凋亡量逐渐减少;混合感染组脾脏、胸腺细胞凋亡更为显著。P53表达的变化与细胞凋亡呈现相同变化规律,表明P53表达与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高温下蛋鸡的采食量、产蛋率、蛋重及料蛋比显著下降、蛋壳变薄 ,同时机体分泌大量的皮质酮 ,使脂肪、蛋白质的分解和糖异生作用加强 ,生理状态失衡。呙于明 ( 1 998)报道 ,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 ,鸡只免疫器官发育受阻 ,显著降低了单位体重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的相对重量 (P <0 0 5 )。热应激下免疫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最终对免疫功能造成影响 (王述柏 ,1 999)。高温下维生素A容易缺乏 ,适当提高日粮中维生素A含量能够促进抗体的合成 (王卫平 ,1 994)和T细胞增殖 ,提高细胞的吞噬能力及补体、溶菌酶和天然杀伤性细胞的活性 (Ro…  相似文献   

19.
对感染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雏鸡新城疫(ND)免疫及其强毒攻击后,其免疫器官--法氏囊、脾脏和胸腺和IgG、IgM和IgA抗体生成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感染雏鸡IgG抗体生成细胞于免疫后7~28d、在法氏囊和胸腺髓质及脾脏红髓和白髓区明显低于未感染的免疫对照雏鸡;IgM生成细胞分别于免疫后7~28d、7d或14d明显降低;而LgA生成细胞于免疫后28d,公在法氏囊髓质区明显减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HHS)的转归,试验采用血清4型禽腺病毒感染4周龄SPF鸡,建立发病率为90%、死亡率为20%的动物模型,观察SPF鸡大体病变并采集肝脏、心脏、脾脏、腺胃、胰腺、肺、肾脏、法氏囊、胸腺、脑、肌肉、小肠、肌胃、食管和气管制作组织病理学切片,检测组织样本中的病毒载量。结果显示:心包积液完全吸收,腺胃出血消失,脾脏轻微肿胀,肝脏仍存在部分黄染和肿胀,组织学检查发现肺脏已完全恢复,肝脏、法氏囊、胸腺、脾脏仍存在组织变性坏死及广泛的炎性细胞浸润;转归期后器官的病毒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HHS的转归为不完全痊愈,对肝脏及免疫器官的功能将造成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