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部分枣树品种(系)的枣疯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了我国部分地区的不同枣树品种(系)的休眠期健康接穗材料,于2009年和2010年的4-6月嫁接到枣疯病砧木上,定期检查接穗发病状况,并采用PCR技术检测植原体感染.结果显示,不同枣树品种对枣疯病的抗性差异明显,根据接穗发病早晚、症状轻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将测定品种分为5个类型,其中高度抗病品系2个、中度抗病品系4个、一般抗病品系15个、感病品系7个、高度感病品系6个.高抗品系(交城骏枣、唐县和太原壶瓶枣)嫁接当年萌生枝条枣疯病无明显症状或嫁接早期无症状,后期症状较轻.嫁接到病树遮阴部位的接穗发病程度要重于向阳部位;存放期长和嫁接时间早的接穗,易诱发抗性品系发病.巢式PCR能检测到无症抗病接穗内低浓度植原体侵染.与以往所采用的昆虫自然传染和病皮或病枝嫁接到待鉴定的砧木品系上鉴定抗性技术相比,该方法具有接种强度大、诱导发病快、测定方法简便等优点,但对一般抗性、整株或成年株抗性、抗介体传毒等类型的抗性鉴定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嫁接枣疯病病皮和病枝传病的方法 ,对抗病材料婆枣 (JL)和壶瓶枣 (Hu)共 10棵单株 ,结合感病酸枣 (Suan)品种的健枝和疯枝作对照 ,应用DAPI染色技术对抗病材料体内植原体的侵染情况进行了荧光观察 ,结果表明 :抗病植株体内已感染了植原体病原 ,说明应用嫁接方法进行枣疯病病原接种是可行的 ,但其却不表现丛枝症状 ,证明了抗病材料具有一定的抗病性 ;同时 ,抗病材料中发现的金黄色自发荧光 ,也为其抗病物质的寻找和抗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3.
越冬病枝水培与PCR结合检测枣疯病植原体的存活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感染枣疯病的婆枣为材料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其一,采集越冬期和越冬前后的枣疯病枝条并对越冬期枝条进行水培,通过萌芽的症状观察和PCR检测,发现病枝条韧皮部和萌芽内均可扩增出1.5 Kb的枣疯病植原体特异性条带,此结果表明,枣疯病植原体可以在-10℃左右的地区在枣树枝条内安全越冬;其二,利用PCR技术检测了冬季轻病树的病枝、根部、主干及树冠内未表现症状的枝条韧皮部,结果只在病枝内检测到植原体的存在,而在其它部位都未发现植原体.  相似文献   

4.
对北京市丰台区8个主栽枣品种果实中可溶性糖、总酸、主要矿质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以及差异性分析,并对不同采收期枣果实营养成分的变化作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尜尜枣、长辛店白枣、冬枣的综合品质最优;随着采收期的延后,沧州金丝枣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含量均明显降低,而总酸、VB1、VB2和矿质元素Fe、Mg、Mn、K、Ca的含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给甘肃沿黄灌区枣树良种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30个4年生引进枣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比较了叶片光合生理和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制干及干鲜兼用枣的骏枣、金谷大枣、金昌1号、灰枣和新郑灰枣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不落酥、马铃枣、尜尜枣和冷白玉等鲜食枣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3.89、15.03、12.94和12.67μmol/(m2·s),水分利用效率均高达2.28以上;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与气孔导度的相关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胞间CO2浓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单从光合生理和水分利用效率角度考虑,该地区制干及干鲜兼用枣推荐栽种骏枣、金谷大枣、金昌1号、灰枣和新郑灰枣;鲜食枣推荐不落酥、马铃枣、尜尜枣和冷白玉;葫芦枣、磨盘枣和胎里红3种观赏枣均可栽种。  相似文献   

6.
抗枣疯病枣树品种及品系的选择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测定了6个枣树品种的1个酸枣品种对枣疯病的抗性及河北太行山区主栽品种婆枣的45个单株对枣疯病的抗性。利用连续两年嫁接病皮的方法测定了采自山西果树研究所中国枣树基因库的5个枣树品种砘子枣、马牙枣、长红枣、哈蟆枣、壶瓶枣及河北唐县的婆枣和酸枣两个品种的抗病性。通过四年的跟踪观察,以上7种枣树的发病率分别是100%、78.5%、66.67%、0%、0%、100%、80%。结果表明,壶瓶枣和蛤蟆枣对枣疯病具有高度抗性。利用连续3年2次嫁接病皮和1次嫁接病枝的方法测定了采自河北太行山区七县的婆枣45个单株112株根蘖苗的抗病性,经4年观测,结果有3个单株6根蘖苗经过三次测定苗木未疯,表现出了很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分别从河北唐县赞皇大枣、辽宁凌源梨枣和河南濮阳扁核酸3个品种的枣疯病和来自山东、江西和北京的不同无性系的泡桐丛枝病树上采集丛枝枝条作为组织培养材料,获得的枣疯病和泡桐丛枝病组培苗皆表现典型的丛枝症状。其中感染植原体的赞皇大枣组培苗(Ft)和扁核酸组培苗(HPD)在未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和其它培养基交替继代培养1a以上仍能维持丛枝苗生长;而发病梨枣(LD)除产生丛枝外,还出现叶片黄化和植株矮化、枯梢等衰退症状。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可在不同无性系组培苗上通过各种培养基交替和单纯的MS培养基继代培养,并已在实验室内连续保藏达10a,其引致丛枝症状的能力无明显的改变。用枣树Ft染病材料作接穗,以健康冬枣(DJ)和抗病婆枣(W14)砧木进行组培苗间嫁接传病试验,可使部分DJ和W14发病;而嫁接未发病的砧木多数像健苗一样正常生长。用感染山东泡桐丛枝病植原体ZD株系丛枝组培苗为接穗,嫁接健康泡桐无性系组培苗致使无性系MB33、TY2T和C125发病。用植原体16S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确证了泡桐和枣树发病苗和嫁接发病组培苗体内存在植原体。用DAPI荧光显微镜技术比较组培苗韧皮部筛管中的植原体浓度,结果显示,Ft和嫁接发病冬枣(DJ-Ft)筛管中植原体浓度相对较高,但仍低于各泡桐无性系染病丛枝组培苗;HPD和LD浓度中等,而发病的W14砧木含有植原体的筛管数量较少、且浓度很低。在嫁接不成功或未发病的DJ和W14砧木组织及健康对照组织中皆检测不到植原体荧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枣WRKY转录因子对枣疯病植原体以及不同激素的响应,探讨WRKY基因在枣疯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枣WRKY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及枣与植原体相互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同源比对从NCBI数据库以及转录组数据库鉴定出枣假定WRKY转录因子,并利用SMART等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转录组分析中挑选出差异表达的6个基因,设计定量引物,验证其在灰枣枣疯病发病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情况;以‘蜂蜜罐’枣胚培苗为材料,外源施加0.1 mmol·L~(-1)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eJA)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技术分析枣WRKY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确定了69个枣假定WRKY转录因子,重新命名为ZjWRKY1-69,可分为3个组GroupⅠ、GroupⅡ和GroupⅢ,GroupⅠ含有17个成员,GroupⅡ又可细分为Ⅱa、b、c、d、e 5个亚组,分别包含3、11、15、3、9个成员,GroupⅢ有11个成员;69个枣WRKY转录因子基因中,有43个ZjWRKY基因可以定位到11条染色体上,但在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7号染色体上没有ZjWRKY基因存在;大部分ZjWRKY蛋白都包含有WRKYGQK保守序列,有2个ZjWRKY蛋白(ZjWRKY23和ZjWRKY46,GroupⅡc)变异为WRKYGKK;GroupⅠ中的WRKY转录因子含有较多的保守基序(10个),且同一个组内WRKY蛋白的保守基序类型及个数相似。从枣疯病发生过程中枣叶片的转录组数据中检测到28个ZjWRKY转录因子基因的差异表达主要集中在嫁接后38~52周。枣疯病发病过程中ZjWRKY8、ZjWRKY52、ZjWRKY61、ZjWRKY69基因表达量发生明显变化(上调)。SA处理后,ZjWRKY42和ZjWRKY52表达量显著升高;MeJA的积累诱导ZjWRKY42和ZjWRKY61的表达量发生较明显变化。【结论】初步确定了枣69个WRKY转录因子,分为3组;43个枣WRKY基因可以定位到11条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7号染色体上尚没有发现WRKY基因的存在。枣疯病植原体侵染枣树后,诱导了ZjWRKY5、ZjWRKY8、ZjWRKY42、ZjWRKY52、ZjWRKY61基因的表达,SA和MeJA处理后分别使ZjWRKY42、ZjWRKY52和ZjWRKY42、ZjWRKY61表达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9.
我国不同地区枣疯病发生动态和主导因子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我国陕西清涧、佳县 ,河南濮阳 ,山西临县、太原枣品种圃 ,安徽 ,浙江和北京等部分枣树传统分布区的枣疯病进行了典型调查研究。通过不同地区枣疯病发生历史和危害现状的比较分析 ,初步摸清了各地区枣疯病发生的不同特点和为害状况 ;发现根蘖苗繁殖方式仍是目前多数枣产区病园内苗期和幼树发病以及病害从病区传入无病区的主要原因。不同枣树品种对枣疯病的田间抗性存在明显差异 ;局部空气污染以及施肥等枣树管理措施不当会导致枣树的抗病性降低。用DAPI荧光显微镜和PCR技术检测植原体结果显示 ,病园内存在比例不等的无症带菌树 ;由此判断 ,高比例的无症带菌苗的人为传病及不利于枣树生长的环境应力是导致许多地区病害加重和爆发流行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北京枣树资源,了解城区古枣树对枣疯病的遗传抗性状况,为抗枣疯病品种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采集健康的古枣树单株接穗,利用嫁接传病的方法在北京疯枣园内开展抗枣疯病能力鉴定和抗病品系选育工作。【结果】自2012年始,在怀柔区经过对嫁接到发病砧木上的接穗的发病情况跟踪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和病原PCR检测,初步从147种接穗中筛选出具有一定抗病能力的接穗45种,其表现为嫁接接穗症状轻或无、病菌扩展与增殖慢、平均病情指数低等。2013年在昌平区的复筛试验中,进一步依据月度病情指数调查数据,从上述45种接穗中确定一批具有抗枣疯病能力稳定的品系。最后结合2014年的调查结果优先推选出7种正常生长结果、园艺学性状良好,具有利用价值前景的枣树品系。【结论】研究结果初步明确北京市古枣树中具有一定抗枣疯病能力的资源,筛选出具有一定抗病能力的古枣树株系,为今后抗枣疯病的枣树品种开发利用和病害防控提供重要资源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低产油茶树嫁接茶花后的亲和性及生长势,结果表明:杂交品系嫁接亲和性好,嫁接成活率达97%,红山茶种系次之,为91%,而云南山茶系列嫁接成活率为85%;在30个名优茶花品种中有16个品种长势好,11个品种长势较好,3个品种的生长势一般。大规格名优茶花快速繁育的技术关键是适宜品种选择,嫁接前复壮、嫁接中保湿促愈合、嫁接后整形修剪与肥水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鸡蛋花的园林应用价值及一些新引进的品种;还详细介绍了大型鸡蛋花砧木嫁接新品种的关键技术,如嫁接砧穗的选择、嫁接方法和嫁接后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台湾青枣在北方的最佳嫁接时间及嫁接方法,以辽宁省朝阳地区棚栽的台湾青枣和实生毛叶枣苗为材料,于2005年6月至9月,采用了插皮接、腹接、切接、舌接4种嫁接方法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时间的成活率差异显著,7月份最适宜嫁接;不同嫁接方法对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升级换代适应新疆发展的制干枣品种,以引进新疆的30个枣品种为研究对象,初步筛选出适宜新疆枣产业发展的制干枣品种。对各品种的主要物候特性、树体发育进行定株观测,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与排序。结果表明:完熟期最早的品种为新乐大枣,最晚的是万荣楼疙瘩枣;树体发育良好、树势较强的品种为陕西面枣、鲁枣5号和新乐大枣;果实品质综合评价较优的品种为新郑大枣、轱辘枣、金丝1号、驴粪蛋、鲁枣12号。各品种的物候表现与树体发育情况均说明所引品种能够适应新疆气候和立地条件。综合分析各品种的树体生长状况、单株产量以及果实品质,认为新郑大枣、轱辘枣、驴粪蛋、鲁枣5号和鲁枣4号能够较好地适应新疆气候和立地条件,并且具有较优的丰产性和果实品质,可以进一步作为中试制干品种进行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15.
核桃微枝嫁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保山市2006年2月引进甜柿品种大秋和阳丰接穗,在当地进行高接试种。经初步观察,大秋表现早丰产、果大、果面无纵沟,品质极上等,明显优于当地主栽品种次郎;阳丰表现生长健壮、早丰产、果面纵沟不明显,果实商品外观优于次郎,但果肉品质与次郎大致等同。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不同品种枣果在成熟发育过程中的质地变化动态,从而为鲜食或制干枣果的适宜成熟度与最佳采收期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分别选取骏枣、灰枣、马牙枣白熟期至完熟期6个果熟时期的果实样品,采用质地剖面分析(TPA)法,对其质构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期枣果质构指标中有若干指标的变化较大,且枣品种不会影响其变化趋势;不同成果期、不同品种枣果质地指标间的相关性基本一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质地得分最高的是脆熟全红期枣果,完熟期枣果的得分最低;脆熟半红期马牙枣的质地最佳,最适合鲜食,完熟期灰枣的质地最佳,最适于制干及加工食用。综合分析认为,枣果实在成熟发育过程中其质地变化显著,鲜食枣果最佳采收期为脆熟半红期,制干枣果适宜于完熟期前采收。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华北地区生态和经济林建设提供优良的树种和品种,对河北省酸枣主产区的酸枣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与筛选,经过初选、复选和决选,选育出了‘蓝猫3号’和‘蓝猫4号’2个酸枣优良品种。‘蓝猫3号’鲜食品质优良,丰产性强,可以作为鲜食和加工兼用的品种;‘蓝猫4号’丰产性强,风味酸,含酸量极高,可以作为加工专用品种。这两个品种均于2015年12月通过了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9.
The literature on rootstock effects (on scions) in conifers was reviewed, specifically: graft success, compatibility, size, reproduction, phenology, crown and needle characters, mineral contents, organic compounds, water relations, disease resistance and wood properties. Scions usually had higher graft success and less incompatibility on more closely related rootstocks although there were exceptions. Even intergeneric grafts have succeeded on occasion. Although there were marked rootstock effects on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the effects did not follow a pattern with increasing relationship. It is also likely that some crown characters and the nutrient content of scions can be manipulated by the use of rootstocks. For many characters, a specific rootstock may give a desired result only for a limited number of scion types (species, cultivars or clones). With some exceptions, the review shows that the subject has not been comprehensively studied. Many of the studies were either short-term, inadequately replicated, or poorly designed to allow firm conclusions about rootstock effects.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echanisms, which cause the changes seen in morphology,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Further research and mor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rootstock effects on scion biology are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