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针叶树球果的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对种子采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叶树球果的物理力学特性是影响针叶树种子采收的重要因素,也是确定采种方式,研究和设计采种机械的重要依据。本文对油松、樟子松球果的基本物理特征、果柄的拉断阻力及果柄的切断阻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球果的物理力学特性对采种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TD—40型抖动式林木采种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D-40型抖动式林木采种装置系我所设计的球果采集器具。由于其携带方便,操作容易,作业安全,对于立地条件复杂、机械化采种困难,以手工采种为主的天然针叶母树林及采种条件恶劣的种子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郭锦山  高长索 《林业科学》1993,29(5):482-484
支臂式采种梯的夹树机构是采种梯的关键部件。夹树机构的性能,即夹持不同径级树干,夹持点位置是否准确是评价夹树机构的重要指标。夹树机构的设计,通常是根据被夹持的树径变化范围,按给出的最佳夹持点轨迹曲线,用作图法经多次试凑确定出一个较好的设计方案。用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精度差,而且在综合考虑结构布置、工艺等几个方面的要求时,欲对设计方案的好坏作出评价,是很困难的。所以,用解析法将夹树机构设计问题转化为一定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再通过计算机最优化设计程序,可直接得出最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桃山实验林场经营现状,分别阐述了采种及繁育基地的具体建设规模、内容,并对采种及繁育基地进行了经营管理设计,为积极探索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三湖自然保护区周边林区提供成功经验,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夹树器是支臂式采种梯的关键部件。其机构性能即夹持不同径级树干时,夹持点位置是否准确是评价夹树器的重要指标。夹持机构的设计通常是根据被夹持的树径变化范围,按给出的最佳夹持点轨迹曲线,用作图法经多次试凑确定出一个较好的设计方案。但这种方法不但效率低,精度差,而且要同时考虑结构布置、工艺等几个方面的要求,并对设计方案的好坏作出评价,是很困难的。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分析我国南方林区采种作业现状的基础上 ,较深入地探讨了采种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 ,并从不同角度对采种技术及其设备的发展趋势作了综合预测 ,为今后的采种作业和采种研究工作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大叶千斤拔是近年来筛选出的紫胶虫优良灌木寄主,在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等省区均有自然分布。它具有速生,栽培两年即可放胶利用,耐瘠薄干旱、适应性强,产紫胶性能好,颜色浅,冬代保种效果好,萌发更新能力强,能够多次利用等优良性状,已在我国紫胶产区推广种植。现将繁殖栽培方法简介如下: 一、采种:栽培一年的大叶千斤拔即可开花结实。花期较长,边开花,边结果。果荚成熟后很快炸裂,采种必需及时。不同时期采种,出种率和种子千粒重也不同,在10至11月采收的种子比较饱满,出种率为29%,千粒重14克。  相似文献   

8.
在综合分析我国南方林区树木采种作业现状的基础上 ,探讨了采种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 ,并从不同角度对采种技术及其设备的发展趋势作了综合预测 ,为今后的采种作业和采种研究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南方林区采种作业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分析我国南方林区采种作业现状的基础上,较深入地探讨了采种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并从不同角度对采种作业技术及其设备的发展趋势作为综合预测,为今后的采种作业和采种研究工作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遵义县杜仲采种基地营建技术及经营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遵义县为我国杜仲原产地之一,其杜仲品质优良,可望培育成规模产业;选择杜仲优良林分,通过采种基地建设,实现杜仲种子生产区域化、种子供应基地化、质量标准化;从遵义县杜仲分布区域及资源状况的确定、采种基地设计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采种基地主要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伏山林场柏木母树林为材料,以荆门市、十堰市郧西县、十堰市郧阳区当地普通林分种子及育成的苗木为对照,测定其种子及1 a生苗木特性,并在鄂西北进行区域试验,调查造林15 a后试验林保存率、树高、胸径等指标,并计算材积及现实增益。结果表明:伏山林场柏木母树林种子千粒重为3.31 g,发芽率为66.00%;1 a生苗木平均苗高为32.10 cm,平均地径为0.41 cm。在三个试验点造林15 a后,伏山林场柏木母树林子代保存率在98%以上,其树高、胸径、材积等均高于对照,树高的现实增益分别为8.97%、9.23%、9.94%;胸径的现实增益分别为11.06%、12.06%、13.78%;材积的现实增益分别为30.00%、31.70%、38.10%,表现出良好的速生性及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浙南庆元杉木初级种子园管理细致,偏冠率仅6.8%,母树生长健壮,结实初3年产量也和高产的浙北横畈杉木种子园不相上下,亩产种子分别为0.34、1.44和2.48kg;但以后5年亩产一直徘徊在2kg左右,成为浙江的低产种子园。经4年调查研究,针对低产原因改变施肥配方,结合人工辅助授粉,机械法控制树势,病虫防治等综合措施,使1989年亩产种子达5.61kg,为当年全国、全省高产种子园之一。1990年为小年,但亩产量仍达2.6kg,略高于历年平均产量。1991年球果累累,预计大大超过1990年产量。现将调查、试验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3.
杉木种子园种子生物学特性的地区及年度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杉木种子园种子品质的变异模式。在1981—1983和1986年,对分布区内不同地区的70个种子园的种子取了样,并进行三个特性即发芽率、涩粒率和千粒重的测定。结果表明,经研究的种子特性在不同年份间和种子园间均存在变异:千粒重随种子园的地理经度降低而变轻;其它两个性状表现出非渐变的生态型(地域性)变异模式。发芽率的变异模式与涩粒率的模式相并行,但二者之间为负相关。这些发现为育种工作者确定建立最适宜的杉木种子园地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Storage of non-dormant seeds of Fraxinus angustifolia Vah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otto  Beti 《New Forests》1997,14(2):157-166
The effects of drying and storage on the quality of Fraxinus angustifolia non-dormant seed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Mature seeds subjected to a 2-week warm stratification (20 °C) followed by a 2-week cold stratification (3 °C), were exposed to a gentle air stream at room temperature to dry them to 9.5% moisture content. After 4, 8 and 12 months of storage at –3 °C, in hermetically sealed containers, germinat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darkness at 30/20 °C and 25/5 °C to evaluate possible changes in seed quality. The results obtained suggest the feasibility of drying non-dormant seeds. In fact, though causing a slight decrease in seed quality, such a process enables storage of ready to sow seeds for at least 12 months without any further loss. The temperature regime of 30/20 °C, prescrib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eed Testing Association (ISTA), was found to be suboptimal for the particular conditions tested in this trial, the 25/5 °C cycle being more stimulating for germination.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杉木种子园结实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湖南现有杉木初级、1.5代、2代种子园结实量现状入手,分析了不同世代的种子园结实量低的原因.初级种子园主要是林龄大,树体高大,本身结实量少,加上树体大,可采种子非常少;1.5代种子园,都闭度大,树枝枯死,造成结实量少;2代种子园管理粗放,种子产量不高.根据多年对种子园结实量研究,提出了提高种子园结实量的主要技术措...  相似文献   

16.
浙江天童山小叶青冈种群种子雨和地表种子库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浙江天童山小叶青冈山坡(种群1)和沟谷(种群2)立地类型2个种群的种子雨及地表种子库动态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子雨持续时间达64 d,11月底—12月上、中旬为种子散落盛期,占总数散落量的60%;小叶青冈的种子产量高,种子雨散落的平均密度大,种群1和种群2的密度分别为515.3粒.m-2和478.4粒.m-2;在地表种子库中,完好种子的存留密度分别为16个.m-2和11个.m-2,动物捕食是种子受损的主要原因,2个种群分别占89.2%和90.5%;小叶青冈种群高的种子产量、低的种子存留率等环节限制了低山青冈种群的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17.
In 1991 and 1992 studies on Dalbergia sissoo Roxb. showed the availability of ample amount of viable seed from November to May. Viability of seeds collected from December to March was more than 90 per cent. There was a slight but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germination from March to may. Again germination per cent was slightly 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 May to July. Thereafter, seed availability and viability were got drastically reduced. Sufficient viable seed of Dalbergia sissoo Roxb. can be collected at any time from November to July.  相似文献   

18.
巨桉种子园种子与普通种子造林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永安国有林场开展了巨桉种子园种子与普通种子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年生时,巨桉种子园种子的林分生长量明显优于普通种子的林分生长量,其中以二代种子园种子的林分生长最快,一代种子园种子的林分次之;桉树种子园的种子造林增益明显,遗传改良成效显著;柳桉与巨桉普通种子造林的林分生长量相似。试验林遭遇-3.9℃寒流袭击仅受到轻微冻害,说明柳桉和巨桉具有较好的耐寒能力,在永安周边地区具有造林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9.
林木种子休眠机理及其研究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林木种子休眠分成不同的类型.影响林木种子休眠的因素是复杂的,通常从种子结构、抑制物和激素作用、光敏素的作用、种胚发育程度等方面考虑.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种子休眠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性状,目前从分子水平研究种子休眠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对种子休眠的研究要根据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柏木种子活力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柏木种子活力生化指标的测定,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和主要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不同采种期、地形部位、球果大小和种子大小各批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活力指数可表达种子迅速、整齐萌发的发芽潜力和幼苗生长势,是柏木种子较常规发芽率和其它各生理指标更可靠有效的质量指标。柏木种子生理成熟期较其球果形态成熟期提前10—20天,其后活力显著下降。不同坡位对种子活力影响显著,从坡下部到坡顶,活力显著下降。种子活力与脱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成显著负相关,后者同种子成熟度密切相关。种子4种内含物(蛋白质、还原糖、蔗糖和淀粉)对种子活力,千粒重和幼苗干重影响显著,其中还原糖含量与种子成熟度紧密相关。球果或种子越大,活力越高,二者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