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枣树整形及修剪技术宋宪军,唐福霞通过整形修剪,使枣树构成合理的树体结构,以充分利用空间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整形修剪可调节养分和水分的远转和分配,防止结果部位外移,使幼树提早结果,大树丰产稳产,改进果实品质,减少病虫害,延长结果期。一、幼树整形及修剪...  相似文献   

2.
3.
枣是我国的原产果树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枣果是很好的补养食品。发展枣树生产,对繁荣丘陵山区经济,改善人们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枣树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形修剪,是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调节养分的分配,促进优质高产,防止病虫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枣树幼树整形修剪技术赵玲爱(渭南地区林科所,陕西渭南714000)对枣树进行整形和修剪能培养良好的树体骨架,提高枣的产量和品质。对生长状况不同的幼树可采取不同的修剪办法。修剪在冬季和夏季各进行一次。冬剪:对单枝延伸强(抽生枣头长达10cm)的幼树采取...  相似文献   

5.
一、根据种植密度确定树形:枣树生产中密度不同,所采用的树形是不一样的,一般在密植情况下可选用纺锤形或双主枝开心形。纺锤形一般树高控制在3—3.5米,定干高度80—100厘米,在中心干上螺旋均匀分布10-22个小主枝,小主枝间距20厘米左右,小主枝以80度左右的角度延伸。双主枝开心形树高控制在2.5—3米之间,定干高度50-80厘米,双主枝呈50度左右的角度延伸,在主枝上插空配置侧枝和枝组。这两种树形均层次分明,冠内通风透光良好,树冠大小适宜,有利丰产稳产。一般在每亩定植85株以下时采用纺锤形,在每亩定植83-110株时采用双主枝开心形。  相似文献   

6.
1枣树丰产树形的结构及整形修剪枣树的树形有主干疏层形、自然开心形、多主枝自然圆头形等。1.1主干疏层形具有明显的中央领导枝,全树有主枝7个,分三层。层间距1.2m左右(第二层至第三层的间距略小),主枝开张角度为50~60度,每主枝上选留侧枝1~3个,侧枝间距70cm左右,树高控制在5~6m。本树形特点是层性明显,主侧枝配置合理,冠内通风透光,树体健壮,寿命长,是较好的树形。  相似文献   

7.
8.
枣树是喜光树种,枣树与一般果树相比,枝叶稀疏,成枝力弱,这与它的喜光特性是分不开的。光强的部位,枣头生长充实,节间也短,枣吊发生多,结果量及单果重均高且着色好,病虫果少,因此,通过修剪调整枝叶量及其在树冠中的合理分布,使全树获得充分的光照,是枣树丰产优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10.
金珺 《安徽林业》2000,(1):26-27
  相似文献   

11.
12.
根据陕北枣树的立地条件,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对陕北枣树的整形修剪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3.
陕北地区枣树整形修剪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形修剪是建立理想丰产枣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枣树的修剪分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修剪方法不同,其修剪反应也不同。幼树应以夏剪为主、冬剪为辅,并遵循轻剪多留的修剪原则。盛果期树应以冬剪为主、夏剪为辅,以达到连年丰产稳产、延长结果寿命的目的。衰老树以冬剪为主、夏剪为辅,主要目的是更新树冠及枝组。  相似文献   

14.
李锐 《湖南林业》2005,(2):19-19
根据枣树生长、结果的特点.枣树的整形与结果期修剪对提高产量和品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16.
17.
枣树的整形修剪要做到———因树修剪、随枝作形 ;均衡树势 ,从属分明 ;幼树以整形为主 ,但要做到整形两不误 ,且整形修剪必须在枣园土、肥、水等管理措施综合动用的基础上进行 ,效果才能显著。1 幼树的整形修剪幼树的整形修剪任务是长树 ,争取早结果。1.1 培养主干用平茬截干的方法培养主干 ,对主干不明显的枣苗 ,在次年春枣萌发前 ,距地面 10~ 15cm处平茬 ,促进主芽萌发 ,萌发后选留壮芽 ,扶去其余的芽。1.2 定干(1)矮化密植枣园定干高度 70~ 80cm ,枣粮间作园定干高度 1.5m左右。(2 )方法 在定干高度以上留 4~ 5个节间 ,作为…  相似文献   

18.
枣树的整形修剪,有利于枣树的丰产增收,合理的修剪不但能促进枣树的生长发育,提高枣果的质量和产量,同时对延长枣树寿命,防止病害发生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锐 《安徽林业》2003,(6):15-15
根据枣树生长、结果的特点,枣树的整形与结果期修剪对提高产量和品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枣树面积迅速扩大,幼树所占比例相应增加。为了促使枣树早期丰产,就必须通过合理修剪,使它生长健壮和具有坚固骨架的丰产树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