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位于广西来宾市的维都林场桉树人工林进行土壤取样,并对土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维都林场桉树林地土壤酸性较强;养分含量随着土层厚度加深而下降,总体呈现"少磷,缺钾,铜硼匮乏"特征;除土壤pH值与土层厚度外,其余土壤养分指标间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建议结合植株营养诊断,采取测土配方施肥,侧重施用复合肥,及时补充铜、硼等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2.
本次研究选择黄冕林场场内桉树人工林为调查对象,主要调查5个分场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情况,分析同一树种林下土壤不同坡位的肥力区别,比较不同树种林下土壤肥力的区别,旨在为广西黄冕林场的桉树人工林养分循环调节与平衡施肥提供参考依据。分析可知:黄冕林场五个分场中,桉树人工林林地土壤肥力系数Pi排列顺序:板勒(1.22)波寨(1.05)沙塘(0.97)=盘龙(0.97)洛清江(0.89)。  相似文献   

3.
根据短轮伐期桉树纸浆用材林不同林龄桉树(Eucalyptus)的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特性,以及不同林龄桉树纯林土壤化学性质的特点,分析一个轮伐期内桉树纯林土壤养分变化,结果表明中林集团雷州林业局有限公司现有的施肥技术不尽合理,造林后第 2 年氮素缺乏,第 4 年磷、钾素不足,第 5年氮、钾素含量偏低,而第 3 年土壤基本元素含量相对偏高,因此以维持林地当前土壤肥力水平为目的,对林场现行的施肥方案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可有针对性地补充该生长阶段所缺乏的元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标准地法,对广西南宁市南部丘陵地2.25~2.67年生的桉树无性系人工林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林木平均保存率为89.3%,平均年蓄积生长量达30.0 m3/(hm2.a),林木径阶以10 cm居多,其次是12 cm径阶,二者合计占80%。林分生长量与无性系种类、林地坡位有一定关系,无性系的生长排序为DH33-29>DH33-26>DH33-28,坡位排序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但差异均较小。林地土壤有效N含量对桉树生长影响显著,含量少的林地桉树生长量显著低于含量多的林地。林地土壤有效N、P、K含量普遍不足,林地施肥应充分考虑N、P、K养分,以满足桉树生长对各种元素养分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桉树连栽人工林地的地表枯枝落叶层中,干物质和各种养分贮藏量与次生阔叶林和厚荚相思林比较明显下降,土壤有机质,全N量和碱解N含量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也出现下降趋势.传统的砍、烧、机耕整地使桉树林地的枯枝落叶和养分库呈突变形式退化.林分组成单一,凋落物数量和养分含量少,也是桉树林地土壤有机物的养分库退化的原因.通过改变林分组成和施肥,可以控制人工桉树林地有机物和养分库的退化,提高人工林地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雷州林业局桉树人工林地,有明显的地力衰退,桉树生长一代不如一代,为改善这种状况经过林地土壤调查开展施肥和人工林地培肥试验研究。玄武岩及浅海沉积物砖红壤46个耕作层分析,严重缺乏磷和钾,呈强酸性反应。实行混交营林、混农作业,改进土壤耕作和科学施肥是恢复桉树人工林养分良性循环的有效途经和速生丰产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桉树连栽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良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循环,促进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在广泛查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桉树不同连栽代次对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的影响,并进行连栽桉树人工林与其它林对土壤养分影响的对比。结果表明,桉树连栽会导致土壤有机质明显下降,特别是表层有机质,且会造成土壤氮、磷、钾含量下降,土壤表层钾含量和中下层全氮含量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保持自肥+科学施肥+施用菌肥,改变耕作制度,发展复合经营,优化林分结构,降低养分移出强度,这些措施都能有效提高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改良土壤养分循环。  相似文献   

8.
广西沿海地区桉树林地土壤养分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广西沿海地区桉树林地土壤养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pH值为4.07~5.30;有机质为0.49%~7.26%;全N为0.02%~0.23%;全P为0.03%~0.10%;全K为0.14%~3.08%;速效N为20.2~137.3 mg/kg;速效P为0.3~23.9 mg/kg;速效K为3.6~88.8 mg/kg;有效Cu为0.25~0.80 mg/kg;有效Zn为0.30~1.90 mg/kg;有效B为0.04~0.33 mg/kg。根据广西土壤养分含量等级划分标准,认为该地区土壤中的大量元素(N、P、K)和微量元素(B)均普遍缺乏,特别是大量元素(P、K)和微量元素(B)缺乏最为严重。因此,经营桉树速丰林不仅要施肥,还要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9.
桉树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林树种。桉树速生丰产,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分水分,回归土壤的物质较少,有人说桉树是“抽水机”,是“剥削者”,本文旨在对此作出分析评价(薛建辉,1992)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概况刚果12号桉优树无性系施肥试验林地位于北纬19...  相似文献   

10.
桉树人工林在全世界的发展迅速,没有比在中国南部地区更需要一种新的木材和木纤维产品的需求。在桉树迅猛的扩张过程中,人工林可持续的生产力和合理的生态系统管理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以往非可持续的农业经营导致了东门林场的土地严重退化,东门项目期间,在这些立地上重新造林证明了土壤营养的缺乏严重影响了退化立地的潜在生产力。1988年在东门进行了一个巨桉(E.grandis)早期施肥试验林植株地上部分不同器官的生物量和养分库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一些经营管理措施的养分结论。另一方面,林木采伐过程中养分的丧失,枯枝落叶的收集和燃烧使得土壤表面裸露,并加剧了土壤侵蚀。目前,在东门第3代、第4代集约经营的人工林的高生产力证明是高标准的经营管理的结果,林地上枯枝落叶和采伐剩余物的保留,细致的整地,土壤侵蚀的控制以及科学的施肥是关键因素;另外加上改良的遗传材料增强了生产力和收益,也增强了东门桉树人工林土壤可持续经营。一个国际林业研究中心网络得以建立,为了调查研究在同一立地上是否有可能进行连续的种植速生丰产林而对立地土壤和水资源没有损害,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热带人工林有关立地管理的信息。为了优化集约经营人工林的生产力、收益率及可持续性,在华南地区有必要继续进行土壤和养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基于空间分析的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西黄冕林场桉树人工林135个土壤样点数据,分析该区域土壤p 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利用空间分析法,对研究区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冕林场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分为"低、中、高"3个等级,其土壤呈酸性,p H值为4.39-4.64,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1.97-39.46g/kg,土壤碱解氮含量为97.18-171.84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性较大,整体含量为26.29-184.98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32-3.09mg/kg。根据区域养分等级划分标准,其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的范围均在中等以上水平,而土壤有效磷含量水平为极低。黄冕林场各分场土壤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较为缺乏,在其施肥推荐方案中可适量添加铜、锌与硼等微量元素。研究结果为桉树人工林土壤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桉树人工林营养与施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南岛主要植桉区土壤肥力不高,营造桉树林后,林地土壤肥力下降。施肥不仅能够给桉林带来显著的增产。而且还能够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将主要针对海南岛桉树林土壤肥力特征、桉树的营养学特征,谈谈桉树科学施肥问题,探讨桉树施肥技术,以期对实现桉树速生丰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林地调查和室内分析化验,结果表明广西楼梯坳林场桉树二代萌芽林黄化的主要原因是:林地土壤条件差,土层薄且砾石多;代换性Fe、Mn含量低,有效性差;林地未抚育,通风透气透光差。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合理施肥即以有机肥为主,添加Fe、Mn等微量元素;及时抚育增加土壤裸露和林内通风透气透光,可以防治桉树二代萌芽林黄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福建省三明市石壁镇油茶林紫色土的土壤养分状况,为平衡施肥提供参考,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该地油茶林土壤养分限制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明市石壁镇油茶林地有机质和N、P、K、Ca、Mg等大中量元素含量较低,Cu、Mn元素含量相对丰富;该土壤对P的吸附固定能力极强,对B的吸附较强,而对K、Cu、Zn的吸附固定作用较小,对Mn的吸附最弱;N、P、Ca、Mg这4种养分元素是该油茶林地土壤的主要限制因子,Zn、Fe、S元素是潜在的养分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林地调查和室内分析化验,结果表明广西钦州市桉树二代萌芽林林地土壤酸性、有机质、全N、水解N、全K、速效K含量均降低;土壤磷素含量降低,全P含量为0.28~0.38g.kg-1、有效P含量为0.3~1.1mg.kg-1;Cu、B的含量也降低,且B含量偏低,仅为0.01~0.03 mg.kg-1。针对上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测土配方施肥方案。分别以普通HA桉树肥、桉树专用肥、鸡粪+普通复合肥和钦州市林科所桉树配方复混肥4种肥料进行施肥对比试验,寻找最佳施肥方式。试验表明:尾巨桉施肥肥效明显,施用几种肥料对桉树二代萌芽林生长量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不同种类的肥料对桉树二代萌芽林前期生长量的肥效差别主要受肥料总养分含量、N、P、K百分含量及养分的合理配比影响。不同处理萌芽林分间的保留株数、树高、胸径、材积及蓄积均达极显著水平,钦州市林科所桉树配方复混肥较适合当地桉树二代萌芽林林木生长,3年生单株材积及蓄积量分别达到0.076 m3.株-1、105.396 m3.hm-2。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广西国有博白林场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林地的肥力状况,以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和有效铁等指标为基础,采用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对不同层次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总体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为4.90%~105.84%,A层土壤养分变异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南方集体林区县-永安市桉树造林状况以及群众反映桉树造林导致土壤板结、林地土壤肥力下降、抑制林内其它植物生长和造成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正视桉树生态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推广桉树混交造林与平衡施肥技术,引导种植户采用科学的桉树造林、经营管理方式,促进桉树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株洲县林地土壤的成土母质母岩主要有板页岩、砂岩、花岗岩、紫色页岩、石灰岩及第四纪红土等.土壤类别主要有红壤土、紫色土两种.通过对土壤分析、检测,得出各类土壤的养分状况,并根据不同树种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提出了林地土壤施肥与树种配置建议,以期为科学施肥,适地适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蓝莓林地土壤限制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江西省蓝莓林地土壤养分状况,从而为蓝莓平衡施肥提供技术指导,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对江西省蓝莓林土壤养分限制因子进行了诊断与分析,还就缺素对植株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盆栽实验。诊断结果表明:供试蓝莓林地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均较低,Ca、P、N、K、Mg元素严重缺乏,这些养分因子为其主要限制因子;Cu、B、Zn普遍缺乏,为其潜在的限制因子;而S、Mn、Fe元素的含量相对丰富。盆栽实验结果表明:不施Ca、P、N、K的指示作物——高粱的产量则分别减少85.62%、40.51%、34.00%、33.86%。  相似文献   

20.
桉树林地土壤酶分布特点及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资兴市桉树人工林地土壤酶的分布及其活性的研究表明:土壤酶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土壤转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蛋白酶等4种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酶活性依次减弱,以0~20 cm土层的酶活性最大;在同一层次土壤中,土壤酶活性一般下坡>中坡>上坡,但蛋白酶的变化不明显.桉树人工林地土壤酶活性与对照杉木林地相比,对照区酶活性明显优于桉树林地.立地条件好、栽植时间短的桉树林地,土壤酶活性高.桉树林分蓄积量和平均木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与蛋白酶和转化酶存在一定的负相关,说明桉树林地的蛋白酶和转化酶的存在不利于林木养分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