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扦插是繁殖秋海棠常用的主要方法。一般须根类秋海棠,如玻璃秋海棠、竹节秋海棠、毛叶秋海棠、桐叶秋海棠、银星秋海棠和四季秋海棠等,因具有明显的地上茎,并能长出不定根,适宜用茎插繁殖;而根茎类秋海棠,如彩叶秋海棠、马蹄秋海棠、帝王秋海棠及眉毛秋海棠等,虽没有直立的地上茎,但其叶片具有再生不定根和萌发不定芽之功能,故以叶插为好。扦插方法如下: 扦插基质最好选用质地疏松、透气透水性能好的蛭石或珍珠岩。可避免插条腐烂,利于生根。茎插温室内可四季进行,但以春插效果最好。这时可结合修  相似文献   

2.
正观叶秋海棠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植物,可通过种子、叶片扦插、组培繁殖。秋海棠种子细小,数量多,繁殖系数大,但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有些种类种子萌发时间长,约30~50天,种子繁殖多用于杂交选育新品种。叶片扦插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简单,容易成活,但受季节限制。组培繁殖系数高,但周期长、成本贵。本文旨在探索一种简便、快捷的新繁殖方法,以克服原有繁殖方法存在的不同问题,为秋海棠繁育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观叶秋海棠因其丰富的叶色、奇特的叶形深受消费者喜爱。结合市场需求,培育株形紧凑、叶色丰富、叶形奇特、叶片肉质的秋海棠新品种成为育种者的目标。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从2014年10月底开始收集秋海棠种质资源,现已收集73个秋海棠种类,其中  相似文献   

4.
观叶皇后秋海棠(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海棠(Begonia grandis)是我国传统栽培的花卉之一,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朵鲜艳美丽,叶片变化多姿,已成为全球热门的观赏植物。我国依据观赏特性将秋海棠属植物分为观叶型、观花型和观叶观花兼顾型。英美等国家按其形态特征也详尽地将其分为8个类型,即:根茎秋海棠、块茎秋海棠、竹节秋海棠、四季秋海棠、  相似文献   

5.
花叶兼美的秋海棠属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秋海棠属植物是目前国内外十分流行的观花和观叶植物,如今,秋海棠已成为园林景点、家庭居室和小庭园中重要的花坛、花境用花和盆栽花卉。近年来,通过各国园艺学家的精心培育,秋海棠新品种不断上市。四季秋海棠的花朵越来越大,越开越密,且培育周期越来越短。球根秋海棠的花色越来越丰富,且适应性越来越强。观叶秋海棠的叶形更加新奇,叶色变化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6.
秋海棠是著名的观赏花卉,依观赏性质可分为观花和观叶两大类。观花秋海棠以丰富的花色和优美的花姿诱人,观叶秋海棠则以斑斓的叶色和多变的叶形取胜,另外还有株形矮小的袖珍品种,可谓形形色色,美不胜收。据美国园艺学家拉森1980年统计,全世界有秋海棠约1000种,常  相似文献   

7.
正盆栽巴西木因树干通直、叶片宽大细长、鲜绿有光泽,株形优美、规整,已成为居家室内观叶植物的首选植物之一。繁殖巴西木可用扦插、水培等方法进行繁殖,但多采用扦插繁殖。扦插繁殖除冬季外,其他季节均可扦插,但以初夏扦插为好。扦插基质用素沙或蛭石,可剪取带叶的茎顶或截干后长出的侧枝,扦插于基质中,放于阴处或遮阴50%~80%。或用多  相似文献   

8.
马蹄秋海棠     
在众多的观叶植物中,秋海棠是人们较为喜爱的一类,而马蹄秋海棠因其叶片秀丽雅致、斑纹奇异,成为秋海棠中观叶类的佼佼者。马蹄秋海棠又叫虎皮秋海棠、铁十字秋海棠,原产于中国和马来西亚,属根茎类秋海棠。其根状茎肉  相似文献   

9.
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种类繁多,据美国园艺学家拉森1980年统计,全世界有1000种以上,其中多数兼具观叶和观花的艺术效果,尤适于室内盆栽观赏。秋海棠类常用分株、扦插及播种等方法繁殖,但都比不上组织培养快速。现将观赏价值较高的竹节秋海棠、银星秋海棠、蟆叶秋海棠、彩纹秋海棠和巨花秋海棠等,在同一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周媛  葛亚英 《分子植物育种》2023,(23):7860-7866
为探究秋海棠属植物适宜的栽培光照强度,以观叶秋海棠‘冬云’为试验材料,通过调节灯管的亮度设置了4种光强梯度(1 000,5 000,10 000,15 000 lx),研究不同光强对秋海棠叶片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强的增加,叶长、叶宽增加,植株长势变好;Chl a、Chl b、Chl (a+b)的含量逐步降低,Ant含量显著上升;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均有了明显的增长;栅栏组织细胞从较小,排列松散变得细胞增大,排列紧密;Pn、Gs、Ci、Tr均有了显著增加。研究结果表明秋海棠具有较强的光适应性,可以通过调整叶形、叶色、叶片解剖结构的方式适应不同的光环境,5 000~10 000 lx的光强能维持秋海棠‘冬云’的正常生长,15 000 lx左右的光强有助于其维持较好的颜色形态。本研究筛选出‘冬云’生长的适宜光照强度,为秋海棠的种植养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观叶秋海棠的繁殖1、播种大多数观叶秋海棠都可以播种繁殖,包括原生种和杂交种。杂交品种的种子都是可以完全成熟的,而且数量很多,大多数发芽率可达70%以上,繁殖系数极高。温室中可全年进行播种,但3~5月播效果会更好。容器可选用浅盆或专业播种器具小平屉,要求洁净无菌。基质要疏松、细腻、排水良好,可用过筛的草炭土或腐叶土和沙混合,比例为2:1~3:1。把配好的基质装入容器中,用小木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处理对四季秋海棠扦插生根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四季秋海棠为材料,进行扦插生根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基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四季秋海棠扦插生根有很大的影响,其中秋季扦插,以河沙做基质,以30mg/LNAA、30mg/LIAA或50mg/LIBA处理的插条生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盆栽观叶秋海棠是桌案和转角处的良好饰品,尤其是蟆叶类型的秋海棠,由于其株型较大且叶色、叶形独特而成为装饰设计的绝佳材料,大型秋海棠集中布置时可以取得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室内装饰中,观叶型秋海棠是替代盆栽花卉的良好植物,它们有缤纷的叶色,不同的叶片质感,不需要太高的养护水平。当室内光线在150~500lux、相对湿度在30%以上时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盆栽试验对收集保存的38个观叶秋海棠种类的15个观赏性和适应性指标进行观测统计,构建观叶秋海棠品质性状综合评价体系,为筛选和利用适宜产业化生产的种类提供依据。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因子的权重进行定量评价,其中株型、叶面斑纹颜色、生长势、叶面斑纹大小的权重值分别为0.2210,0.1368,0.1041,0.0880,所占比重较大。对38个观叶秋海棠种类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优、良、一般3个等级,筛选出17个株形丰满紧凑、叶色鲜艳、生长势强的优等级种类,综合性状符合选择目标。结果表明应用层次分析法和K-Means聚类法建立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对观叶秋海棠品种进行评价和分级,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观叶秋海棠种质资源提供了一种相对科学严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巴西铁是香龙血树(Dracaena fragrans)的俗称,株形优美、规整,是世界著名的新一代室内观叶植物,目前在我国各中心城市已栽培十分普及。栽培数年后的植株过于高大或茎干下部叶片脱落、株形较差时,可进行修剪。通常是从盆土面以上10厘米左右处将茎干剪下。剪下的茎干可切成数段,每段5~10厘米,作为扦插材料,然后以直立或平卧方式扦插在以粗砂或蛭石为介质的扦插床(盆)上;也可用水浸泡插条下部1/3左右。顶尖部分须带叶直立扦插或用水浸泡。温度在21~24℃时有利于生根。带  相似文献   

16.
斑叶秋海棠又称银星秋海棠,是较为流行的室内观叶、观花植物,现将其四季管理及病害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一、四季管理春季:斑叶秋海棠不耐寒,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地区清明后方可置于室外。此时应勤松土,薄肥勤施,最好将腐熟的豆饼水加60倍清水每天浇一次。夏季:应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在上午10时至下午5时,可将盆花置于阴凉通风处。经常向叶片喷洒清水,防止叶片枯萎。适当控制施肥。  相似文献   

17.
豆瓣绿(Peperomia Tithvm-aloides)又名胡椒草,胡椒科多年生常绿草本。叶片肥厚肉质,光亮碧绿,是一种小型观叶植物,室内陈设十分幽雅。豆瓣绿原产巴西,国内栽培尚不普遍。以往繁殖豆瓣绿常用扦插方法,但繁殖系数不高,如利用组  相似文献   

18.
陶粒是一种经过800℃高温烧结,表面铁红色,内部黑灰色且多孔隙,直径5-20mm的圆形颗粒,其比重为0.4-0.6,可浮于水面,是世界通用无上栽培基质。它干净,无毒无害,不生虫,不霉变,质量轻,养护简单,成为绿色植物,特别是室内观叶植物无土栽培的首选基质。 准备移栽到陶粒中的观叶植物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用无土基质如河沙、炉渣、蛭石、珍珠岩等培育的实生苗木或分株、扦插苗。这类植物可直接移栽到陶粒中,或经简单清洗处理后栽入陶粒。另一类是将土  相似文献   

19.
彩纹秋海棠是一种耐阴的观叶植物,其组织培养方法如下:将彩纹秋海棠叶片进行表面消毒后,切成约一平方厘米大,放在加入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MS培养基并通过高压减菌的三角瓶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4—26℃,每天照光10—12小时,光照强度为1000米烛光。培养35天后,叶片上、下表皮细胞  相似文献   

20.
正丽格海棠又名玫瑰海棠,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草本花卉。因叶色翠绿、花色丰富、花朵艳丽、花期长等特性,常用于美化室内环境,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繁殖扦插繁殖选取生长健壮的植株顶部枝条,用消毒处理后的刀具截成长4~6cm枝段作为插穗,扦插前用刀片将插穗基部削成斜面,除去下部2cm以内的叶片,留2~3片叶。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