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静 《福建茶叶》2016,(3):374-375
《茶经》是我国重要的茶文化典籍,其译介和传播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在当代文化"走出去"战略下,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内涵和精髓的《茶经》之译介与茶文化的传播有着更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叶宇兰 《福建茶叶》2016,(10):311-312
唐朝陆羽撰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事专著,也是我国茶文化的核心典籍,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英译本对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也具有极大的价值。本文从历史典籍文化翻译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茶经》英译本在语言和文化内涵等方面与原著的异同,综合评判了其语言运用的得与失,为以后的茶文化典籍翻译实践提供了借鉴,从而促进我国茶文化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茶的故乡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圣陆羽著的《茶经》是中国茶典籍中的代表作《,茶经》一书有着丰富的文化专有项,其英译对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极其重要。本文在文化专有项理论的指导下,对《茶经》的英译现存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翻译策略,旨在最大化保留茶文化内涵的同时畅通文化交流,以此为茶典籍以及其他中华文化典籍的英译实践提供有效借鉴,从而促进我国茶文化即其他传统文化的译介和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4.
郑鹰 《福建茶叶》2016,(4):328-329
《茶经》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全面的茶文化专业典籍,其英译将对中国茶文化的远播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将在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对目前《茶经》的英译本在对原著的信息传达,茶文化内涵输出,以及海外读者对《茶经》中茶文化的感知度方面进行详尽的分析,总结出其英译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对日后我国茶文化的相关典籍的英译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张丽君  陈琳 《福建茶叶》2016,(12):324-325
作为中国茶文化核心典籍,陆羽所撰《茶经》的英译对中国茶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极具价值。本文从互文性特征及英译两个方面出发,探讨了《茶经》强大的生命力及其纵向和横向互文传承,并且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中,基于原文与译文表达含义的差异、人际意义、概念意义三个角度,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译者的《茶经》英译本。为了更好的宣扬和译介中国茶文化理念,积累经验供未来茶文化领域翻译典籍时学习和参考,本文也全方位评析了《茶经》国内外不同译本的翻译成果。  相似文献   

6.
茶已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符号,《茶经》则作为茶典籍的代表作流传开来。随着茶文化流传于世各地,茶文化内涵丰富,吸引了诸多学者研究关注,其中所融合到中国传统儒家、道家等思想,《茶经》的翻译传播使世界各地学者了解茶文化,也更深入的熟知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茶经》的英译过程中多采用交际翻译策略,接下来我们就著名典籍《茶经》的英译本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一些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7.
茶典籍是我国茶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在当代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茶典籍翻译体现出极大的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茶典籍翻译对于中华文化传播的价值,而后指出翻译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存在信道容量与信息承载量不协调的情况,最后从拓展信道宽度、删减冗余信息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科学地翻译茶典籍,以实现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8.
我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其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千年的文化积淀中,茶文化演变成了茶学、茶画、茶诗以及茶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表现形式。任何茶文化专有名词的翻译对于英译人员来说,都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尤其是茶学典籍中专业术语的的英译更是让人颇费周折。本文以茶文化的传播为契机,结合茶学典籍英译与我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辩证关系从三个方面对我国茶学典籍中的茶文化知识进行了透彻性分析,并以当前茶文化对外传播对于茶学典籍英译的基本要求为立足点,深入探析了茶学典籍集中的"文化融入"与"文化信息",最后基于茶文化对外传播这一视角对茶学典籍英译策略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可以通过尝试互文关联翻译策略、文化融入翻译策略来促进我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9.
鲁利萍 《福建茶叶》2016,(2):215-216
《茶经》是我国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陆羽的传世名作,它的英译本在国外有很大传播价值。本文从文化翻译的角度,重点考察英译本中关于儒释道的翻译效果,并对译文中的得与失作出客观的评价,综合研究的结果,可以为茶典籍的翻译提供借鉴,并且促进我国茶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都焕梅 《福建茶叶》2016,(10):382-383
《茶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茶类典籍,其诞生不仅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让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翻译《茶经》不仅能够为构建茶文化与世界的桥梁,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做好《茶经》中的茶文化承载与英译本的处理,是译者的必要工作,本文从文化角度入手,向读者阐释如何使用不同的翻译方式对《茶经》进行翻译工作,让茶文化得到更加优良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茶类名是茶语言艺术及茶文化传播的重要介质和标志,本文试从翻译美学角度对其命名方式、辞格特色以及英译原则和策略进行较全面的归纳、分析和研究,期望能够进一步强化茶语言翻译的规范意识和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意识,以翻译搭桥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名外宣翻译在茶文化"走出去"中为国外读者了解茶叶命名方式及文化内涵奠定基础。中国茶叶种类繁多,命名方式不统一。在茶名外宣翻译中存在一茶多名、茶名歧义等问题,这就要求译者熟悉茶文化并以目标读者的接受和理解为目的,统一茶文化用语。基于此,本文对茶名外宣翻译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灵活选择翻译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茶经》是我国茶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其译介工作在我国茶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以西方译者卡朋特的译本为例,首先分析了《茶经》的文化内涵与翻译原理,而后从《茶经》中所蕴含的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传达,分析了译本的得与失,以期为后续翻译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蒋敏  章传政 《茶叶通讯》2021,48(4):785-790
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等发现,潮州地区有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深厚的人文积淀,并在茶叶非遗保护、茶文化品牌传播、茶旅融合发展和茶文化培训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但同时潮州茶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借助互联网媒体平台进行数字化传播,推动潮州茶和茶文化"走出去";"动态传承"非遗茶技艺,多举措保护珍稀古茶树资源;挖掘、整合"潮茶"文化资源,打造潮州茶文化创意产业园;推进茶旅真融合、深度融合,拓展茶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培养本土高素质专业化茶文化人才等.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逐步实施的大背景下,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各个国家对于中国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也有所不同。本文从中国推动茶文化"走出去"以及俄罗斯接受茶文化"引进来"两个角度,系统分析茶文化对中俄文化交流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是传播中国茶文化的重要途径与机遇.各国茶文化随着各国历史的推进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底蕴.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学等重要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粹.传播中国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从规范茶的专业翻译术语、培养茶文化翻译的专门人才、加强茶文化的媒体网络宣传、加强茶产品的...  相似文献   

17.
赵彦丽 《福建茶叶》2016,(9):339-340
典籍《茶经》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茶学专著,其历史悠久,包含着中国深厚的茶文化,展现出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基于此,本文以《茶经》及其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以美学角度为基础,探究了其中的美学价值以及在进行翻译中所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何帆 《福建茶叶》2017,(11):267-268
陆羽所撰《茶经》的英译是我国茶文化的经典著作,对我国茶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为了促进我国茶文化的有效译介和传播,为茶典籍翻译实践提供借鉴,本文对两个译本的翻译效果进行评价,对语篇意义、人际意义以及概念意义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翻译研究领域不断扩宽,不再局限于语言层面的翻译视角,还将翻译与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相联接,它不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形式,还成为了一种文化之间交流和传递的手段。基于文化翻译观的视角,我们可以对中国传统茶文化典籍《茶经》进行翻译,充分运用文化翻译的理论和观点,挖掘中国传统茶文化典籍《茶经》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探索对典籍《茶经》文本译语中文化空白的翻译路径。  相似文献   

20.
王康妮 《福建茶叶》2016,(4):376-377
自人们开始翻译行为以来,翻译的“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的译者纲领性原则,是翻译人员毕生追求的目标.等效的概念就在于以文章效果为核心,让读者在阅读不同文字的过程中,不至形成思想流失.我国陆羽所撰《茶经》对于中国茶文化在西方传播与推广有着极大的价值.本文以等效翻译为视角,着重研究了中英译者所译《茶经》的各项差异,并且就中英译本的整体翻译展开评价,旨在我国的茶典籍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推动我国茶文化进一步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