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灌溉方式对大棚西红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及相关的灌溉参数,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并且可以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特性。以大棚西红柿为供试材料,采用沟灌、滴灌、地下滴灌三种灌溉方式进行试验,分析不同灌溉方式、灌水量、注射深度对大棚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地下滴灌的节水效果显著高于沟灌和滴灌;而在地下滴灌试验的比较中,当每次注射水量为0.75L时,西红柿的总产量最高;试验同时表明距离地表约30cm的注射深度最有利于提高西红柿产量。  相似文献   

2.
不同灌溉方式对制种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畦灌、常规沟灌、隔沟交替灌3种灌溉方式对制种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下,制种玉米产量为8.73~10.87 t/hm~2,耗水量为349.7~625.0 mm,WUE为1.40~3.01kg/m~3。隔沟交替灌溉方式耗水量最低,畦灌方式最高,常规沟灌居中。相同灌溉定额条件下,隔沟交替灌制种玉米产量较常规沟灌增减幅度在-2.43%~10.24%。常规沟灌方式若能保证作物需水关键期的灌溉,适度减少灌水不会造成制种玉米减产。产量构成要素结果表明,行粒数、出籽率、穗长、穗粗、秃尖长、千粒重产量构成要素对产量的累积贡献率达85.54%。在甘肃河西地区,制种玉米全生育期灌水8次(苗期1次,拔节期2次,抽穗期1次,灌浆期2次,乳熟期2次),灌溉定额2 250 m~3/hm~2的隔沟交替灌溉方式(T6处理)能稳定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通许试验基地进行了节水灌溉方式(滴灌、微喷灌、喷灌和小白龙)及灌水量(45、90、135mm)的大田试验,分别于拔节和灌浆前期灌水。结果表明:小麦收获时土壤储水量表现为滴灌微喷灌喷灌小白龙,总耗水量以滴灌和微喷灌方式下较少;小麦千粒重随灌水量增加有降低趋势,且在微喷灌方式下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而小麦群体、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均以滴灌方式下表现较佳;灌水能增加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以滴灌135 mm的产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以滴灌45mm处理为最高。4种节水灌溉方式中,滴灌更有利于增产和节水,其次为微喷灌。  相似文献   

4.
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及相关的灌溉参数,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并且可以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特性.以大棚西红柿为供试材料,采用沟灌、滴灌、地下滴灌三种灌溉方式进行试验,分析不同灌溉方式、灌水量、注射深度对大棚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地下滴灌的节水效果显著高于沟灌和滴灌;而在地下滴灌试验的比较中,当每次注射水量为0.75 L时,西红柿的总产量最高;试验同时表明距离地表约30cm的注射深度最有利于提高西红柿产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灌溉方式对大棚西红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分析不同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对大棚西红柿进行沟灌、滴灌和地下灌溉3种灌溉方式的试验,分析不同灌溉方式、灌水量、注射深度对大棚西红柿茎粗、根系活力、产量和西红柿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地下灌溉的节水效果显著高于沟灌和滴灌;而在地下灌溉试验的比较中,当每次注射水量为0.75 L时,西红柿的总产量和根系活力最高;试验同时表明距离地表约30 cm的注射深度时,西红柿的根系活力强,有利于西红柿生长。  相似文献   

6.
不同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青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日光温室内青椒的最适合灌溉技术,在日光温室内分别对青椒进行了滴灌、小管出流和沟灌3种灌溉方式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青椒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对青椒株高、茎粗均无明显影响;相同阶段所测叶绿素含量,滴灌>小管出流>沟灌,且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速率呈正相关;用显著性水平α=0.1对各处理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处理对产量有显著影响,青椒产量以滴灌最高,小管出流次之,沟灌最低;通过不同处理比较发现,沟灌、滴灌、小管出流水分生产率分别为16.17、35.13、31.59 kg/m3。故日光温室栽培青椒比较适合采用滴灌方式。  相似文献   

7.
陈书强 《节水灌溉》2020,(4):1-5,10
为了探明黑龙江省生产上插秧与直播栽培的综合效益与种植风险,分析了插秧、水直播、旱种水管和旱种旱管四种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生育动态和倒伏性状的影响,从节水效益、产量效益和节约育苗成本方面对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节水效果来看,旱种旱管最节水,节水率达到63.9%,其次是旱种水管,节水率达到25.4%。从获得产量来看,插秧种植的产量最高,达到8 550.0 kg/hm~2,其次为水直播和旱种水管的产量较高,旱种旱管的产量最低;插秧种植获得较高产量的主要原因是每穗颖花数、实粒数显著增多。从生育进程来看,插秧育苗栽培叶龄发育最快,抽穗比旱直播和水直播栽培早8~10 d;插秧栽培分蘖过程平缓,分蘖穗比例和有效分蘖率高,成穗率也高;直播田播种量大,主要靠主茎穗数多增产;另外,插秧栽培的茎秆物理性状好,抗倒性也最好。从综合效益来看,水直播和旱种水管模式比插秧栽培效益要好,但是赚钱数额较少,旱种旱管模式效益有亏损;由于直播种植易受低温影响,出苗慢、保苗差,生育延迟,抽穗时间晚,成熟期短,产量稳定性差,种植风险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8.
不同灌溉方式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畦漫灌为对照,对隔行喷灌、隔行沟灌、膜上灌溉和穴灌4种灌溉方式下玉米的产量及水分利用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膜上灌溉产量高于畦漫灌,隔行沟灌、隔行喷灌与畦漫灌接近;膜上灌溉与畦漫灌和穴灌差异达0.01显著水平,与隔行沟灌、隔行喷灌差异达0.05显著水平。灌溉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对照的畦漫灌,膜上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了确定山西省晋南地区冬小麦高产高效的节水灌溉模式,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微喷灌(MSI)、滴灌(SDI)和传统漫灌(CK)3种灌溉方式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水分变化、生长性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其中SDI处理和MSI处理生育期灌水3次,分别为越冬期(12月9日)、拔节期(4月1日)、灌浆期(5月20日),每次灌水量为600 m~3/hm~2;CK按当地灌水习惯,于越冬期和拔节期灌水,每次灌水量为2 250 m~3/hm~2。结果表明,各处理越冬期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没有明显差异,灌浆期0~8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表现为SDI处理MSI处理CK,MSI处理、SDI处理灌浆期灌水,可满足灌浆期对水分需求,促进籽粒灌浆;与CK相比,SDI处理与MSI处理可以明显增加单株分蘖数和总茎数、促进群体生长,显著增加冬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因而显著提高了籽粒产量。与CK相比,MSI处理穗粒数、千粒质量分别提高16.54%、5.21%,SDI处理穗粒数、千粒质量分别提高9.10%、11.78%,MSI、SDI处理籽粒产量分别增加了2.79%、3.35%;同时,SDI处理与MSI处理冬小麦生育期的耗水总量分别减少43.88%和41.64%,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83.15%和77.09%。因此,在山西临汾盆地采用微喷与滴灌可以取得明显的节水高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空育131为试验材料,比较3种不同灌溉方式下的寒地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产量、节水量、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下株高变化差异逐渐增大,抽穗后差异减缓,分蘖消长基本相同,干物质积累呈湿润灌溉A浅湿灌溉B淹水灌溉C。湿润灌溉与浅湿灌溉每平方米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比淹水灌溉高,水稻产量分别增产13%、6.7%。灌溉水分生产效率以湿润灌溉最高,浅湿灌溉次之,淹水灌溉最低。因此,湿润灌溉更有利于稻株生长发育以及产量、水分生产效率和节水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江苏省丘陵地区茶园推广喷灌技术提供合理的灌溉指导,研究了喷灌条件下不同水分调控对该地区白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了茶叶根区(土壤地表以下)40 cm处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限控制灌溉:65%、75%和85%,并以未灌溉作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按随机区组布置。采茶后测定新梢芽叶性状、叶片干重、叶面积、产量,并分析各处理下白茶的经济效益。从对茶树新梢芽叶形状影响来看,喷灌可加深叶色,增加百芽重;从叶片干重和叶面积来看,喷灌能显著增加叶片干重,增加叶面积;从茶叶产量来看,喷灌能明显增加产量,增产幅度为18.18%~54.55%,其中以相对含水量85%的处理增产效果最佳;从茶叶产值效果来看,喷灌较未灌溉可增加纯收入34~156万元/hm~2。茶园使用喷灌技术具有明显的增收增产的效果,且相对含水量85%的处理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2.
在江苏沿海新围垦区采取微喷、滴灌与常规灌溉3种模式种植早春红玉、特小凤和京欣1号大棚西瓜,分析比较其灌溉水量、产量与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采取节水灌溉的不同品种西瓜主要节水量均发生在膨大期,微喷和滴灌分别节水47.7%~51.1%和61.8%~67.2%。微喷和滴灌模式下西瓜分别增产2.5%~4.0%和11.5%~16.7%,分别减少人工57和67.5工日/hm2,分别净增收益3 587.1~5 019.6和8 698.8~12 952.8元/hm2。在江苏沿海新围垦区种植大棚西瓜,采取滴灌方式,品种选取早春红玉净增收益最高,其次为特小凤。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不同节水灌溉模式对白茶品质及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设计不同灌溉方式(喷灌和滴灌)和不同土壤水分控制下限(65%、75%和85%),观测白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等品质指标及茶园土壤铬、砷、镉、汞、铜和铅含量,同时引入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基于高优白茶品质和低重金属残留对节水灌溉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油葵不同灌水方式对土壤水分、盐分含量的变化和经济效益比较,找出合理的灌溉模式,提高灌溉水利用率。试验设4个处理:不灌水(CK)、灌水1次(开花期)、灌水2次(开花期、灌浆期各一次)、灌水3次(现蕾期、开花期、灌浆期各一次),每次灌水量900 m3/hm~2,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结果表明:灌水2次处理在降低0~20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p H方面效果最好;灌水2次处理显著提高了油葵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提高91%、117%。灌水2次处理模式有利于油葵正常生长发育,降低了土壤返盐,能抑制耕作层中盐分的表聚,显著地提高油葵产量和经济效益,是油葵最佳的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不同灌溉模式下施加控释肥对水稻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计了常规灌溉A和控制灌溉B、C三种灌溉模式,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水氮管理条件下水稻的茎蘖、株高、叶面积指数(LAI)、产量、灌水量以及灌溉水分生产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用控释肥增加了水稻的分蘖数和LAI,但有效分蘖率比常规肥少,平均减少了13.46%。水稻分蘖期和抽穗-开花期水分胁迫对LAI影响较大,施加控释肥条件下灌溉模式A水稻LAI与灌溉模式C差异极显著(P0.01),施加常规肥条件下灌溉模式A水稻LAI与灌溉模式C差异显著(P0.05),水分胁迫条件下,控释肥对LAI的影响比常规肥更加明显。施加控释肥条件下,灌溉模式B、C的产量分别比灌溉模式A减少1.67%、5.77%;施加常规肥条件下,灌溉模式B、C的产量分别比灌溉模式A减少1.19%、4.24%。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控释肥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但总灌溉水生产率比常规肥低0.1kg/m3。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大棚白菜在采用微润灌溉技术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并验证该技术在提高作物产量和节水性能方面的优势,设置单管布置、双管布置、深埋、浅埋及普通浇灌5种处理,每种处理重复3次,压力水头均为2m,定期对株高、土壤含水率等指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微润管布置和埋深是影响白菜生长和耗水量的重要因素;在该试验条件下,单管布置优于双管布置,埋深为3.5cm优于埋深为8cm,与普通浇灌方式相比,采用微润灌可以明显提高作物产量,但在本试验条件下其节水性能却未得到充分体现,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保护地节水灌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使保护地生产进一步发挥作用,并且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对辽宁省保护地灌溉面积,灌溉方法进行了掌握整体变化和总量动态的大范围全面调查和典型抽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膜下灌、滴灌、微喷、渗灌等灌溉方法的经济效益及资源利用情况,提出了保护地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结果可分为节水技术的选择与推广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肥模式单季水稻生长特性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对比不同灌溉模式与施肥方式的组合对单季水稻分蘖、根系生长、叶面积指数、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节水灌溉模式下(薄露灌、间歇灌),水稻分蘖优于常规灌溉,并且3次施肥处理的最终分蘖量好于2次施肥;水稻根系长度和根毛总量均大于常规灌溉;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叶面积指数影响不显著;节水灌溉加3次施肥处理的实测产量略大于常规处理,每亩增产10~30kg。另外,节水灌溉模式可显著提高单季水稻的水分生产率,生育期用水可减少1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