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生物活性剂对降低奶牛体细胞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微生物活性制剂对试验组 10 6头黑白花奶牛和 3个对照组各 10 6头黑白花奶牛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混合奶样中试验组奶体细胞降低率比对照组奶体细胞降低率高 4 1 34%~ 89 5 9% (P <0 0 1)。利用DHI系统研究报告各组奶牛及相同牛号的奶牛奶的体细胞变化表明 ,试验组除与对照 3组差异不显著外 (P >0 0 5 ) ,与其它 2个对照组均为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认为微生态制剂对奶牛奶中体细胞降低具有一定的作用 ,因而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制剂对奶牛增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为了研究微生态制剂对奶牛的增奶效果。选择胎次、泌乳量相似的黑白花奶牛,在饲料配方、饲养管理、坏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添加50g微生态制剂,对照组不添加,统计各自产奶量和比重。结果试验组试验后比本组预试期产奶量增加10.31%,奶比重增加0.029%;试验后试验组比同期对照组产奶量增加7.26%,奶比重增加0.048%。说明微生态制剂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比重。  相似文献   

3.
饲料中添加苦参对育肥猪增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地点和时间试验地点是赤峰市元宝山区古山镇水源种猪繁殖基地。时间从 2 0 0 1年 3月 2 0日至 5月 2 0日 ,共 60d。1 2 试验猪选择和分组选择育肥猪 2 4头 ,品种为长白和大白的二元杂交猪。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8头。其中 2组为添加苦参的试验组 ,另一组为不添加苦参的对照组。试验组每头猪每次投喂苦参 6g ,4次 /d。每组每天投喂量为 192g。分别称重并记录。1 3 日粮组成及水平育肥猪基础日粮为 :70 %玉米 ,10 %麸皮 ,2 0 %本饲料厂生产的浓缩料。日粮营养水平为 :粗蛋白 15 0 7% ,消化能13 17MJ/kg ,钙 …  相似文献   

4.
杜尔伯特县小八盘村是我县奶牛专业村 ,全村饲养成年泌乳奶牛 2 0 0 0头 ,1997年前奶牛年头均产奶一直徘徊在 2 6 0 0kg左右 ,1997年至 1999年县畜牧局对该村进行了提高低产奶牛群产量技术措施。把综合配套技术应用于奶牛生产。到 1999年奶牛年头均产奶 485 0kg,比以前增加 2 2 5 0kg,增长86 5 %。该村已有 130 0多头年均产奶量实现 5 5 0 0~ 6 0 0 0kg。年总产奶量由 46 5万kg增加至 985万kg ,增长 113% ,年头均纯利 110 0元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我们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有 :1 选用优良品种 ,培育高产牛群该村饲养的奶牛是从…  相似文献   

5.
营养是动物的客观要求 ,饲料是营养素供应途径 ,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的目标———解决畜禽对营养物质“供”与“求”的矛盾。随着畜禽养殖业和饲料工业迅速发展 ,动物生产水平和营养物质利用率有了极大提高 ,这 5 0 %~ 75 %取决于营养研究的发展。半个世纪以来 ,动物与营养研究结合 ,使动物生产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比 5 0年以前提高了 1倍以上。出栏时间缩短到 6个月以下。奶牛产奶量比 5 0年以前提高了6~ 8倍 ,最高达 1 5倍以上 ,每产 1kg奶只需要 0 .4~ 0 .7kg日粮 ,其中还包括大约 40 %~ 60 %的粗饲料。…  相似文献   

6.
葡萄籽残渣饲喂奶牛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葡萄籽残渣替代部分玉米、麸皮和豆粕进行奶牛饲养试验。选择产奶牛40头进行随机分组,每组10头,设无葡萄籽残渣配方组(1组)、10%葡萄籽残渣配方组(2组)、20%葡萄籽残渣配方组(3组),上海光明产奶牛配合饲料为对照组,试验期28d。结果表明:试验1~3组对产奶性能、乳品品质和日产效益均没有不良影响,而且有助于乳脂率和生产效益的改善,试验组比对照组乳脂率高0.32~0.34个百分点(P<0.01)。葡萄籽残渣在产奶牛精饲料中适宜比例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7.
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奶牛日产奶量、乳脂率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选用 2 4头年产奶量在 6 0 0 0~ 70 0 0kg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 3组 (n =8) ,试验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 6 0mg/kg (Da1)和 72mg/kg (Da2 )的大豆异黄酮 ,每天测定产奶量和乳脂率 ,并计算饲料的转化率 ,试验期为 2 0d。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较 ,试验组平均日奶产量分别提高了 11.8% (Da1,P <0 .0 1)和 3.4 % (Da2 ,P <0 .0 5 ) ,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 ;而乳脂率 3组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艾叶粉代替稻谷糠饲喂肉用兔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选用 5 0 -5 5日龄新西兰肉兔 60只 ,随机分成二组。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用艾叶粉替代 2 0 %的稻谷糠 ,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经 40天的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组肉用兔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 1 4 4% (P <0 0 1 )、饲料报酬提高1 1 1 % (P <0 0 1 )、经济效益提高 2 7 6%。说明艾叶粉在肉兔生产上是值得开发利用的一种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9.
1添喂脂肪酸钙法 据报道,在饲料中添加脂肪酸钙,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试验的12头奶牛供随机抽取,在与对照组相同的饲料中添入2.2%的脂肪酸钙,其他饲养条件完全相同.试验的时间为1组泌乳期105天.对试验组的结果是:脂肪酸钙可提高奶牛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磷脂质成分,平均每头奶牛日产奶量比对照组增加7.5千克.因此可以确认,脂肪酸钙是经济效益比较理想的奶牛增奶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
奶牛舍饲与放牧饲养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场现有奶牛 5 180头 ,肉牛 16 79头。奶肉牛生产普遍沿袭着放牧饲养方式 ,现有的 0 .2万hm2 可利用草原严重过载 ,植被破坏严重 ,产草量逐年下降。要实现 2 0 10年奶牛存栏2 5万头 ,产鲜牛奶 82万t,肉牛存栏 30万头 ,产肉 17万t的目标 ,必须改变传统的放牧饲养方式 ,对奶肉牛实行舍饲饲养 ,使饲草饲料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1 试验地点、方法、时间试验选择 2 6队夏强、34队杨玉年、畜牧场赵洪昌等家庭奶牛场的成年健康奶牛为试验组进行舍饲饲养。以奶牛体况、胎次结构、饲养管理方法相似的 2 5队刘凤军奶牛场为对照组进行放牧饲养 ,并…  相似文献   

11.
氨基酸螯合物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用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 (简称氨基酸螯合物 )代替无机微量元素 ,添加到奶牛日粮中饲喂奶牛 ,研究氨基酸螯合物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氨基酸螯合物对提高产奶量、改善奶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试验期末 ,试验组奶牛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 10 .34% (P <0 .0 5 ) ,乳蛋白含量提高 3.4 0 % (P <0 .0 5 ) ,奶料比、乳脂率和乳非脂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评价日粮中添加苦豆渣对泌乳期奶牛乳中营养物质含量及乳体细胞数的影响,为将苦豆子开发为奶牛功能性饲料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泌乳期奶牛2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n=10)和对照组(n=10),对照组按照牧场饲养规程进行饲喂,试验组在对照组日喂精料的基础上添加8%的苦豆渣,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32 d。分别于正试期第1、6、14、25、32天采集试验组及对照组奶牛乳样,利用常规方法检测乳中蛋白质、脂肪、乳糖、干物质含量及乳体细胞数。结果表明,与未添加苦豆渣的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乳中的蛋白质、脂肪、乳糖和干物质含量分别提高了0.07%、0.47%、0.30%、0.60%,同时,在饲料中添加苦豆渣,可使奶牛乳体细胞数在整个试验期内减少约45万个/mL。研究结果为苦豆渣功能性饲料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择 2 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 ,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10头 ,在饲养管理和饲粮相同的情况下 ,试验组牛只自由舔食红洛奇矿物舔砖 ,试验期 6 0d。结果表明 ,头均日产奶量试验组较对照组多 1 89kg ,产奶量提高 8 81% (P <0 0 5 ) ;并且改善了奶牛皮肤和被毛的营养状况 ,治愈了异食癖症。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每头每日多盈利 2 6 6元 ,提高了 8% (P <0 0 5 )。  相似文献   

14.
1根据不同泌乳期分段饲养①产犊20d内,喂给维生素多的松软饲料,如麸皮、黍糠、骨粉、鸡蛋皮等有助于恢复元气。②产犊20~120d,日产奶高于20kg的奶牛,精饲料要占日粮的40%。其配比是:蛋白质饲料20%、麻饼2%、骨粉2%、麸皮15%、玉米40%、小麦20%左右。就是奶牛每产1kg奶喂精饲料450g左右。③产犊后121~210d,日产奶15~20kg的奶牛,精饲料占日粮的30%,每产1kg奶喂精饲料 300~ 350g。④产犊后121~305d,日产奶15kg左右的奶牛,精饲料占日粮的20%,…  相似文献   

15.
仲直 《猪业科学》2003,20(1):60-61
1 瘤胃素又叫莫能老素 ,是一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能促进肉牛增重的饲料添加剂。目前使用的制剂为瘤胃素钠 ,每千克饲料添加 5 .5~ 3 3 mg。每头牛日喂 5 0~ 3 6 0 mg。据试验 :一头体重 1 8kg以上的生长牛 ,每日添加饲喂 2 0 0 mg,可节省饲料 4% ,提高增重1 0 %~ 2 3 %。2 碳酸氢钠又称小苏打 ,是奶牛最常用的缓冲化合物添加剂。奶牛泌乳期 ,每头奶牛日粮中添加 1 0 g碳酸氢钠 ,试验组比对照组牛 ,每头多产奶 2~ 3 kg,奶的品质亦提高。同时 ,可使日粮中的有机物消化率从6 9%提高到 72 % ,纤维素的消化率从 3 6 %提高到48%。另外 ,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索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饲料甜菜对其泌乳量的影响,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方法:2011年9月20日至11月20日,选择健康黑白花奶牛6头,随机分为试验组(饲料甜菜组)和对照组(普通饲料组),进行饲料甜菜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头均日产奶量增加2 kg,产奶量提高7.9%,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比对照组粗饲料采食量增加14%,饲料成本增加504元,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比对照组头日均收入高6.8元,增加纯收入1 124元,经济效益提高13.2%,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饲料甜菜饲喂奶牛,牛奶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在实践中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奶牛饲喂生物发酵与营养强化饲料——苹果粕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选择45头荷斯坦奶牛,按年龄,胎次,泌乳月,日产奶量基本一致的原则进行分组逐头配对,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每组15次,经有益微生物发酵和营养强化处理的苹果粕作为试验产品。试验1组用苹果粕替代10%的精料成分饲喂奶牛,试验2组固定用1.5kg颗粒苹果粕替代1.5kg精料(1kg麦麸+0.5kg豆饼)饲喂奶牛,对照组常规配合饲料饲喂,其它饲料和饲养条件一致。总试验天数为50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试验2组奶牛日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高1.66kg和0.34kg,增奶效果显著,乳成分变化不显著。2个试验组牛奶的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经发酵和营养强化处理的苹果粕有提高奶牛产奶量和改善奶牛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公司种猪场为了克服仔猪早期断奶负增重及提高饲养效益 ,曾于 1 999年 1 0月份用 1月龄断奶仔猪75头作了为期 2 0天的氧化锌添加效益试验 ,其中试验组 50头 ,对照组 2 5头 ,其结果 :试验组比对照组耗料比降低 0 .2 7,饲料转化率提高 1 0 %,增重率提高 1 4.85%,每增重 1kg体重降低耗料成本 1 7.9%( 0 .4 8元 ) ,净增饲养效益 1 0 .2 %,氧化锌投入产出比为 1∶2 9,综合效益显著。1 试验材料及方法1 .1  试验日期 :1 999年 1 0月 2~ 2 1日。试验仔猪 :本公司古路头种猪场三元杂交 1月龄仔猪。1 .2 试验日粮 :本公司姚江饲料厂超级 51 1…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应用奶牛群体改良(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技术体系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克拉玛依绿成牛场350头不同年龄、胎次、泌乳阶段的健康泌乳奶牛,进行为期12个月(2011年3月~2012年3月)的试验,分为4个时期进行,每3个月为一个试验期。将试验之前一个月的DHI记录设置为对照组,第1、2、3、4期均为试验组。日粮配方和饲养管理的调整结合试验期内新疆地区饲料条件及本场DHI报告中的数据信息。结果表明:应用DHI体系能够显著提高305d产奶量,显著提高最高日产奶量(P<0.05),并使其出现时间提前(P<0.05),改善乳脂蛋比,降低体细胞数。结果提示,在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饲料及气候条件下,应用DHI体系能够提高奶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0.
在每天补饲3.15kg精料的舍饲条件下,用氨化麦秸代替原秸秆和1.0kg菜子饼进行饲喂奶牛试验,在30天试验期内,试验组头均日产奶9.86kg,比对照组头均日产奶8.36kg提高17.94%,差异极显著。试验组头均每个泌乳期节约精料469.5kg,头均纯收入比对照组高660元,经济效益提高38.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