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动态     
前景广阔的特色农业1观光农业近年来,在不少国家兴起了一种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模式,人们称其为“观光农业”。这种新型农业通过发展具有特色的农林牧渔产业,吸引人们前来观赏,这样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又能增加旅游收入。在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城郊等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2都市农业面对城市化进程中农业萎缩、环境恶化等问题,人们开始注重发展都市农业。其基本特点是:利用城市工业和科技优势,发展农、林、牧、副、渔,建立农副产品基地,保障城市供给;在市区保留和建设一定的绿地,在城郊建设森林带或“绿色…  相似文献   

2.
都市农业既包括市区农业,也包括郊区农业.都市农业不同于城郊农业,虽然二者都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发展、纳于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的农业,但城郊农业主要以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满足城市物质性需求为主,发展水平较低,位于城市周边地带,而都市农业是以满足城市多种需求为服务宗旨,是多功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位置包括城市中心及周边地区,都市农业涵盖郊区农业.  相似文献   

3.
都市农业是城市农业或城郊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服务都市,与都市相互依托,以菜篮子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为主体,市场经济发达,科技含量大,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程度高,农、科、工、贸一条龙,多功能、现代化、国际化、企业化、全方位开放的一种区域性农业。包括都市林业、都市园林、环境建设、观光农业和旅游林业。其目标是为都市居民提供丰富的优质农副产品和优质的生态环境。建设都市农业的重大战略意义,在于都市农业将成为龙头,率先带动一个地区或区域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深圳及珠江三角洲都市带已经露出农业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4.
论都市农业与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都市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模式,两者都包含着追求“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都市农业具有丰富的表现形态,生态城市亦包含着丰富的内涵。都市农业与生态城市建设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发展都市农业和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协调好发展农业与建设生态城市的关系,坚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5.
都市农业是为都市人民提供优质农副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区域性农业 ,其内涵可概括为 :一是都市农业存在于都市内部或外围 ;二是都市农业是城郊农业的高级阶段 ;三是都市农业是集约化程度很高的农业 ,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都市农业在经济上依附于都市经济 ,是现代都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都市农业的外延涉及到观光农业 (休闲农业、旅游农业 ) ,工厂化农业 (设施农业、精细农业 ) ,庄园农业 ,农业高新科技园 (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 )等。相对农村农业 ,都市农业虽具有生物性、区域性、季节性等共性 ,但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  相似文献   

6.
城郊农业依其所依附的城市规模的大小不同,因其与城市的距离远近而不同,具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以赤峰市平庄镇新景村东山农业生态观光园规划为例,提出了小城镇周边发展城郊观光农业的模式、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郊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东田  张晓鸿  王艳 《现代农业科技》2006,(19):194-195,197
阐述观光农业的内涵及其特性,并以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文昌农业观光园为例,在分析其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探讨城郊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思路与开发内容,进而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以期对城郊观光农业园区规划和建设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农业立足近郊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四精农业"(精细农业、精品农业、精致农业、精兵农业),进一步发挥西湖龙井茶、特种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优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态势良好,有力推进了西湖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具有西湖区特色的"都市农业精品区"已经成为建设美丽幸福的首善之区、打造美丽乡村、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9.
官波  舒昌俊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278-1280
都市农业是城市边缘地区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前进村都市农业发展为例,研究如何依托城市资源优势,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具有鲜明自身特色的都市农业体系.  相似文献   

10.
都市农业不同于城郊农业 ,因都市农业不是一个简单的区域农业概念 ,它的前提条件是紧密依托城市 ,服务城市 ,并与城市相关产业相连结并融合 ,以取得发展动力。其目标定位是逐步取得农业科技输出、农业信息辐射、农产品国际贸易这三大中心地位 ,其产业特色是通过优先开发农业高新技术和人力资源 ,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构筑农业人才高地 ,以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外向化和信息化的程度 ,逐步形成超前性发展的新型农业体系。当前我国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型并非易事 ,还存在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可概括如下 :1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  相似文献   

11.
都市低碳农业探索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涛 《农业展望》2012,8(8):33-34
都市低碳农业是都市农业和低碳农业的有机结合,是都市农业低碳化。都市农业通过节约耕地、“绿岛效应”、降低农产品运输时的能源消耗等途径对温室气体减排起到积极作用。都市农业通过控制种植业、养殖业以及都市观光农业中的碳排放来实现都市农业低碳化。都市农业低碳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都市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2.
都市郊区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引领区。雨湖区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中典型城郊结合性城区,在都市郊区现代农业建设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以雨湖区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其农业现状,包括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好、城市带动能力强和交通区位优的有利条件,以及农业资源与环境约束增强和产业转型发展压力大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现代农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功能分区、建设目标,明确了绿色优质水稻、健康养殖、绿色蔬菜、特色瓜果、乡村旅游休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产品物流等7大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以及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科技支撑、新型农业经营、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5大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都市农业位于现代都市周边,但与传统的城郊型农业却大为不同。它具有高集约化、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是资本、设施、科技高度集中的现代化农业,也是现代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日本的体验农业、英国的绿色城墙、德国的市民农园、新加坡的农业花园、中国的休闲观光农业等,都充分体现了都市农业不仅有经济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态、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功能,它的意义已经完全超过了把副食品作为惟一功能的城郊农业。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都市农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农业主要定位在特大型国际化城市地区即都市区域范围,它既是城郊农业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但又有别于城郊农业,它特别强调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都市农业在地域上的推进方向,一般与郊区城市化同步发展,由都市城区向郊区拓展,覆盖面不断增大,最终实现整个郊区全覆盖.因此,都市农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相应的发展对策: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体现功能多元化、高度产业化、高度智能化、经营国际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城郊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观光农业的内涵及其特性,并以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文昌农业观光园为例,在分析其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探讨城郊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思路与开发内容,进而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以期对城郊观光农业园区规划和建设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贵阳市的都市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在丰富人们生活,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带动城郊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显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对贵阳市都市农业发展的调查,以望有助于探讨加快推进贵阳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光农业是一个历史范畴,从19世纪30年代欧洲出现农业旅游开始,观光农业距今已有160多年了,从意大利1865年成立“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开始,观光农业作为一个产业距今也有130多年的历史了。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深圳举办荔枝节,以观光农业(荔枝采摘园)拉动招商引资开始,距今也有20多年的发展史了,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观光农业建设如火如荼,观光农业已经是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必须点亮的亮点,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观光农业将是一个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产生双向吸引力、双向吸纳力、双向融合力的朝阳产业。 但是,观光农业在其发展中受其地域条件、科技水平、经济实力、管理机制、规划设计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在发展观光农业中有必要认真总结和研究我国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功能视角的郑州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普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10):1144-1147
郑州市现代都市农业作为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河南农业的战略性基础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郑州市都市农业功能单一,发展水平与大型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在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充分的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拉动下,郑州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机遇良好,应充分拓展都市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提升经营主体竞争力,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提升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效应。  相似文献   

19.
都市农业可分为生产型、服务型及体验型三种不同类型。该文介绍了北京市不同形式的都市农业,并以相应的实例说明了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我国都市农业发展多集中在郊区,以观光农业园、设施农业园、市民农业为主要形式,市区内的都市农业多是小范围内的开展,其形式有社区菜园、企事业单位附属农园、家庭阳台与屋顶菜园。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发展形式的都市农业提出可行性建议。观光农业园需确立独特主题与定位,健全管理体制;利用城市废弃地与城市屋顶发展市民农园;整合社区菜园设计同时结合社区园林景观,形成生态景观设计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北京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新形势需求下,都市休闲农业成为满足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北京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观光农业园、民俗文化、农业主题公园、产业融合、创意农业等五种发展模式.都市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调整和解决.政府应提供多方位的政策支持,当地的资源与生产要素要走市场化道路,同时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与科技的应用,加大宣传力度与开拓宣传渠道等,共同促进北京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