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仁和镇位于天长市东郊,耕地面积4 600 hm2,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近4 000hm2。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除水稻栽插环节外,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虽然我镇早在2003年就开始推广机插秧,但截止2011年机插率仅为8%,已成为制约我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  相似文献   

2.
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推广是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范畴,也就是将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转化、普及、运用到水稻生产过程中,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综观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情况。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仅7.1%(包括机插、机播、机抛秧等),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瓶颈。因此,推广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是当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就是采用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方式,主要包括高性能插秧机的操作、使用,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大田农艺管理措施的配套等内容。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如耕作、灌溉、植保、机械收获等环节机械化作业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作为水稻生产重要环节的栽插机械化却远远落后于其他环节。机械化作业率较低,已成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打破这个“瓶颈”,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已成为当前农机化工作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洼县水稻机械化水平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2006年,全县水稻全程机械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完成机插秧面积4067hm2,机收面积5067hm2。2007年,全县着力建设"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县",并确定了5个核心示范  相似文献   

5.
单季杂交籼稻机插育秧技术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是“十一五”期间富阳市农机化发展的五个重点之一,目前,水稻机械化栽插已经成为富阳市农机化水平增量扩面、上档升位的瓶颈,成为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软肋”。因此,富阳市农机推广站启动了水稻机械化插秧试点项目,并在洞桥镇进行单季杂交籼稻机械化插秧试验。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单季杂交籼稻机插育秧技术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6.
<正>在唐山地区三大粮食作物中,小麦生产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生产机械化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唯有玉米生产机械化特别是收获环节机械化,虽经多年努力,但收效甚微,已经成为制约唐山地区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提高的瓶颈。  相似文献   

7.
衡南是一个拥有101.4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全县农机总动力47.47万kW,综合机械化水平38%。为了突破水稻种植机械化瓶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近几年县农机部门加大了“争项引资”力度,采取“项目带动、服务推动、部门联动”模式,并借鉴外地成功经验,走出了一条推广水稻机插技术的新路子。全县推广插秧机20多台,2005年机插面积13.3hm^2(200亩),平均每亩增产6%,降低生产成本25元。今年早中稻推广机械化插秧面积106.7hm^2(1600亩),目前禾苗长势良好、丰收在望。机插秧已得到农民的认可和欢迎。许多乡镇领导主动找农机部门要求扩大机插秧面积。2007年争取推广机插面积1333.3hm^2(20000亩),计划到2010年全县水稻栽插机械化水平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吴江市农机化有了快速发展,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不断加强,综合水平达到83.46%。但该市主要农作物——水稻的机械化种植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已影响到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加快推进水稻机械化种植进程,已成为当前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当务之急。1分析形势,充分认识机插秧推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1推广机插秧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迫切要求目前,水稻生产环节中耕作、植保、收获已基  相似文献   

9.
新洲区是传统农业大区,全区有农业人口近70万人,耕地面积75.3万亩(1hm^2=15亩),其中水田44万亩,旱田31.3万亩。近年来,全区在水稻生产过程中,耕作、灌溉、植保、收获等环节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而作为水稻生产重要的插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相当低,能否实现水稻插秧机械化已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自中央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广大农民对拖拉机、耕整机、收割机、旋耕机、植保机械等补贴机具购买力较大,而购买插秧机的农民却很少。到目前为止,全区只靠政策性奖励推广的水稻插秧机260多台,农民自购插秧机的微乎其微。为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水稻生产方式,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已成为当前全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工厂化育秧是水稻机械化插秧的重要环节,也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突破水稻工厂化育秧“瓶颈”,成为当前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点。2006年,武义现代粮食生产合作社在桃溪镇四个村开展以工厂化育秧为重点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试点。2007年,在王宅镇仁村创建了面积达667hm^2以上的工厂化育秧基地,实施工厂化育秧,为社会提供秧苗。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河南信阳地区主要秋粮作物,近年来已基本实现了水稻收获环节机械化,但水稻生产过程中用工量最多、劳动强度最大的种植环节机械化水平还很低,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7月25日,浙江省水稻生产机械化插秧现场会在诸暨市王家井镇水稻机械化示范基地顺利召开,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副司长张天佐、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陈龙、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兴泉、省农机局局长杨大海等莅会指导工作,他们纷纷指出,水稻种植机械化已成为浙江农机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必须下大力提高机插水平。据省农机局统计,今年全省水稻机插面积已达2400hm2,预计待晚稻插种结束,机插总面积将近3400hm2,比去年翻两番。副省长茅临生指出,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对农…  相似文献   

13.
浅谈乌苏市棉花生产机械化推广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青  阿哈提 《农业机械》2012,(32):48-50
棉花机械化采摘是制约新疆乌苏市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2012年,苏市农机局把棉花生产机械化作为经济作物机械化主攻方向,在乌苏市车排子片区和甘家湖牧场建立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试验田,争取在棉花机械化采摘生产环节实现突破,为早日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打下了良好基础。1棉花生产机械化基本概况乌苏市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县级市,多年盛产优质棉,是新疆自治区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市)之一。全市农业种植面积8万hm2(120万亩),棉花5.3万hm2(79.91万亩),棉花种植面积在50%以上,已成为乌苏市农业生产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4.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水稻规模化生产,有效减轻劳动强度,促进农业节本增收的重要载体,而水稻机插秧技术是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15.
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水平,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文章根据宁化县水稻的机械化生产现状,探讨、分析了水稻机械化生产的瓶颈,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广机插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广机插秧技术,不断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是“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泰兴市而言,机械栽插仍是薄弱环节,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现阶段该市水稻种植模式以手工栽秧、人工抛秧为主,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一定程  相似文献   

17.
目前,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较高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已超0.3亿hm^2,产量超过2250亿kg,在全国居民口粮消费结构中占65%左右。因此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就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纵观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情况,总体水平不高,2005年全国水稻机插秧、机播、机抛秧面积占总面积的10%,已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瓶颈。黑龙江省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日本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获得成功,使水稻生产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农业部已将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农机化的一项重点工作,加大了相关设备的购置补贴力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粮食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破解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环节中的最后瓶颈问题,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在2009年、2010年两年内引进先进的高性能乘坐式插秧机进行试验和推广,共推广机插160多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稳产高产,达到甚至超过了手工插秧的水平,同时形成了水稻机插技术要求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9.
兴化是个农业大市,拥有耕地13万hm~2,其中水稻播种面积约7万hm~2。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三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也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但水稻种植机械化一直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据2002年统计,全市插秧机只有22台,机插秧面积只有83hm~2。因此,加大水稻机械化插秧的推广力度,迅速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传统人工插秧方式,已成为农机推广部门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中央提出"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四化"同步推进的重要内容.就粮食而言,最主要是面积约占我国粮食作物80%,产量约占我国粮食产量90%的玉米、水稻、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2002年,我国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第一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如今,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93%以上,正向更高水平、优质、高效、环保方向发展.农业机械化第二战役正主攻玉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近年来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最薄弱的滞后环节玉米机收和水稻机械种植都取得了突破性快速发展.但水稻机械种植难度更大,从2009年起已沦为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环节中,机械化水平最低的"瓶颈"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